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别怂,赶紧打!

“放开我!知道我是谁吗?抓了我,后果是你一个兵卒能担当得起的?”

刘逞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惊恐,以及难以言喻的恼火和憋屈。

他堂堂一个匈奴汉国的亲王、领军大将,带着千军万马将肆虐许久的刘琨一伙剿灭,然后便肆意追杀,何等快意!

怎么就到幽州来,成了阶下囚了?

没想到只是冒险越个境,转眼之间,居然会被人生擒!

要知道,就在一盏茶的时间之前,他还在大军的重重护卫之中,军中配置齐全,里外三层的亲兵,诸多部将的从属,还有外围的兵卒巡查、警戒,在他看来,便是在自家府邸里面,都没有这大军之中安全。

偏偏就是在他认为最为安全的地方,因为自己一个撤退的命令,导致局部的兵力稀薄——眼看着在黑甲军冲击之下,匈奴兵士难以抵挡,连指挥体系都有崩溃的风险,加上不知道对人数,又地处幽州境内,陡然间遇到突袭,当然要赶紧撤退,先搞清楚情况再说。

但问题就在这里。

密林中行军,本就和平原不同,几乎没有骑兵跟随,为了包抄刘琨的逃跑路线,匈奴人散的也比较开——因为不知道刘琨会从哪个地方突破,只能尽可能的广撒网,扩大搜查和埋伏的范围。

等发现刘琨一行人,众匈奴兵卒便朝着刘琨等人靠拢、聚集。

这样的布置,使得刘逞等人身边的守备被削弱了,等他命令撤退的时候,散出去的兵力无法立刻回防,还有许多干脆就被黑甲军冲得零散了,无法回撤。

突然的撤退命令,改变、打乱了军阵站位,兵卒未及时回防,又有缺损,便显露出空挡。

于是,在刘逞命令下达后,从天而降几个身穿黑甲的战士找到空隙,一搏突袭靠近,又靠着反复锤炼的高效武技将周围亲兵放倒,便擒住了刘逞和靳康,而后几个黑甲战士分工明确,三个劫持,两个威胁,余下的则朝外面丢出零零散散的物件,顿时烟雾升腾,毒雾蔓延,一片混乱。

外围黑甲军又趁机猛攻,内部的几个黑甲战士挟持两人,配合诸多工具、物件,居然就将两个匈奴头领给擒出来了!

不过,那些黑甲战士也不好过,几人接连受伤,但经过一连串的混乱之后,但无论如何,擒拿了刘靳二人,依旧是个巨大收获!

而这一连串的变化,怎么能不让刘逞憋屈?更是助长了他的怒火。

但同样的,也令他心生恐惧。

毕竟落入了汉家兵马手中,而前一刻,他还在追杀汉家刺史!

别来个报仇不隔夜,把自己当场斩杀了!

于是,他就用强硬的话语恐吓对方,等被带到陈午跟前,看出此人当为将领一级的人物,刘逞马上调转枪头,对陈午喊道:“我乃匈奴吴王,若被你伤到,就是两国交锋之局,到时万军征伐,生灵涂炭,责任皆在你身上!还不……”

“匈奴伪国,犯疆侵土,哪有什么吴王的说法?”陈午冷冷一笑,打断对方,“你若识相,老老实实待着,还能少受点罪!”说着,他不理会刘逞的叫嚣,还是与刘琨说话。

但刘琨心里的却好像翻江倒海一样!

看着挣扎不休的刘逞,根本难以平静下来。

这可是匈奴亲王!说抓就抓了!还是在人家的军阵之中!

这些黑甲兵将到底有何等本事?可别真像自己儿子说的那样,都成天兵天将了!

再看那落难刘逞,心中越发复杂。

此人占据优势,追杀了他们父子一路,一转脸碰上了幽州的兵马,前后就是一盏茶的时间,就被擒拿当场,如何不让他震惊?更让他难以理解!

“这位校尉……”边上,镇定许多的靳康开口说道,“我等并非有意犯界,实在是密林之中,难以分辨方向,走岔了路,还望将军能够通融一番,我匈奴与幽州也有不少互贸,我靳家与将军府素来交好,北地几年和平,皆赖于此,若因一点小误会而生龃龉,着实令人遗憾啊。”

“靳先生无需担心,若匈奴国愿意打,那就来打吧。”陈午眯起眼睛,舔了舔嘴唇,一副跃跃欲试的意思,“实不相瞒,将军府中的几位文臣以劝课农桑、商贾行货、冶铁制物为重,主张韬光养晦,令军中兵将难以立功,若是贵国愿意起战端,那是最好!我等兵家之人,愿持刀剑以战,得功占土,以成志向!”

这话,直接将那靳康吓到了,连带着还在叫嚣着的刘逞都停了下来,惊疑不定的看着陈午。

刘琨父子也是一脸惊讶之色。

这一刻,陈午表现出的那种求战欲,是在太过露骨,和刚才那副沉稳的样子有着巨大反差。

“怎么?”陈午看着说不出话的靳康,笑道:“靳先生觉得陈某在虚张声势?也罢,正好要将你们押送到蓟县去,你们便自己体会一下吧,到时若是不忿,还请付诸于战,要打就快打,大打!”说完,他不等对方回应,一挥手,让从属把人带下去,又吩咐兵将追击匈奴溃兵。

那些匈奴兵士在主将被擒后,就已经失了主心骨,被人一追,马上作鸟兽散,只有零星的抵抗。

“说是匈奴国的精锐,着实让人失望!”听着手下人的回报,陈午不由摇了摇头,“冉兄说过,他几年前出塞,与拓跋部交战,那鲜卑人一旦没了主将,因为建制不全,立刻崩溃,追之如赶猪,某家还道匈奴立国多年,行汉化之策,当有不同,未料也是这样,着实无趣,好在抓了两个人物,这就是战功,省得再几年白白蹉跎。”

追击持续了将近一天,缴获了诸多人马,又有很多俘虏,陈午才鸣金收兵。

这时又有消息传来——

“外围斥候发现又有匈奴之人靠近,当是匈奴国的援军来了,是否迎击?”

“不用了,”陈午摇摇头,“这次来的急,将士作战一天,都困乏了,还有许多战利品,都要运输、护持,不宜再战,带着俘虏回去,反正有那两个人在手上,不愁匈奴不打!”

听着这话,正在暖身子的刘琨父子对视一眼,脑子里一阵混乱。

敢情这位陈校尉,是一门心思要引匈奴动手,砍那第一刀,引发战争?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九百一十六章 汉殇(中二)京起阴云藏杀机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灾与隐患第二百六十三章 争与其人近,古今为一名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胡交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三十九章 礼尚往来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来! 今夜有事,只有这一小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陈皆避忙送礼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五百章 打乱局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六百四十八章 谎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难安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九百三十三章 单于坠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胜!终章第二百零九章 岂非有如杀鸡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一百七十五章 异族初显迹,朝廷使已至!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变第九百七十六章 阳谋离间族相异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变!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处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十八章 上门送钱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为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变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终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一百七十章 大将军纵论南北第四百零四章 两方谋划两方动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动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马未动,外交先行第九百七十三章 战?和?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陈改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征北将军陈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动,当快刀斩乱麻第六百五十章 治国如修行,外伐治乱循环,内思长生久视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谢谢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书馆的陈秘书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与寒门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陈...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给陈止带句话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乱就一条线第七百五十二章 随我同见陈府君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风将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实策,我当送去北方第五百四十四章 鲜卑未见形,已有匈奴至?第九百五十二章 惧而乱言,耳鸣至今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两进,祖逖居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后悔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时攻?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会上当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陈学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