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带路党先行

“在我这,无需行这么大的礼,都起来吧。”

陈止看了一眼几人,见里面也有熟人,尤其是为首的靳准。

“靳君,当初在洛阳,我等也是见过的,你也无需拘礼,诸位请坐。”

众人闻言,便在两边找了垫席,跪坐下来,但没有一个人敢坐实在了,都是半悬着屁股,维持着一个很别扭的姿势,就好像是他们忐忑的内心。

最为不安的,就是靳准了,刚坐下来,额头就见汗了。

别看他带头干了捆绑刘聪、献给玄甲军的大事,而且看起来还是胸有成竹的,可实际上心里也是虚的很,行动的越坚定,这所为也就越显得极端,其实是一种表忠心的表现。

事实上,这种把顶头上司拿掉了的行为,任何掌权者都会本能的反感,这也是众人担忧的原因所在,作为领头的,靳准当然更担心。

另一方面,靳氏和匈奴刘氏的关系也颇为密切,很多事都有牵连,靳准生怕最后被连累进去。

现在听到陈止的话,他小心的打量着陈止。

说实话,当初在洛阳的时候,靳准对陈止并没有怎么上过心。

这也是正常的,当时的靳准,为堂堂匈奴使节,是在匈奴取得大胜之后,为了通过外交解决矛盾,才过来的,其往来沟通的,都是汉廷里面的重要人物,哪里会注意陈止的这个负责接待的小官员。

若说有什么另眼相看的地方,就是陈止当时略有薄名了。

但名气这种东西,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一旦涉及到真金白银的实利,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过去的靳准并不在意的小联系,马上就被他看出关键,知道或许是今日安稳过关,甚至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带着这样的想法,靳准便想要开口,先叙叙旧。

没想到,陈止却直接略过此事,说道:“请诸位过来,是想要请你们帮忙,利用影响力,平息并州之内的恐慌……”

他见靳准等人要开口,停下来,笑着点头道:“诸位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听得此言,对面几人纷纷松了一口气,感到如释重负,有人更是发觉浑身湿冷,原来是冷汗湿透了衣襟,但也稍微放下了心。

没有见到陈止之前,只从如狼似虎的玄甲兵身上,他们就感受到了一股难言的霸道气息,难免就对那位玄甲军的缔造者,有某些相似的看法,觉得那位应该也是一个霸道、难以打交道的人。

现在一见,却觉得陈止温文尔雅,气度过人,似乎不是恃强凌弱、不讲道理的人。

经历过喜怒无常的刘聪,众人难免要想得多一些,但他们并不会因此掉以轻心。

现在陈止问了,靳准与王腾对视一眼,还是前者主动起身,说道:“将军但有吩咐,我等定当遵从,哪需要说什么帮忙?”

陈止笑道:“还是要说的,诸位没有经过文武试,算不上将军府的官员吏胥,那我等就不是上下级关系,怎么能用吩咐?因而只是让你们协助。”

一听这话,众人刚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品味着这背后的逻辑,想着,怕不是在警告他们?

靳准马上就开口道:“将军明鉴,我等绝无二心!”

“几位误会了,是我没有说清楚,”陈止摆摆手,止住了靳准,和颜悦色的解释起来,“文武举法的事,你们应该知晓,在幽州,凡想要为官的,需通过文武举,也就是文武试,如今并州既平,未来定要推行此法,好让野无遗贤,为学之人皆有归处,这也需要诸位相助的,未来你们家中子弟都可以参加,便是你们自己也可为之,只要可过,将军府不吝官职。”

“原来是这样,原来如此。”

听到这些,众人又纷纷放下心来。

这也是境遇不同,如果换成了世家之人过来,听到陈止让他们的子弟参加文武举,和寒门子弟一同比试,马上就要心生不悦,纵然不敢当众反驳,但拐着弯的劝慰还是少不了的。

毕竟并州的世家,没有经历过幽州世家遭遇的一连串打压,现在不过是敬畏于玄甲军的强势。

但靳准这些人不同,对他们而言,脱罪保命才是第一位,别说让子弟去考个试,就是让子弟去送死,只要能保住自己和家族,那也是值得的。

“诸位不用这般拘谨,”陈止又招呼了一句,话锋一转,“还是回到正题,并州此地,风物与幽州不同,我等初来乍到,难免有考虑不周的问题,后续会让地方上的一些人产生误会,这样不好,这事还要诸位去安抚一下,让他们不至于太过逆反。”

说白了,就是我幽州的人要来并州治理,要施行自己的规矩,地方上的人难免会有逆反之事,到时就靠着你们去给我镇压下去,拉一拉仇恨。

这种事本不少见,乃是常用的统治手段,简单而言,就是皇帝、官员和百姓的三元关系,皇帝代表的决策层要治理国家,需要通过官员施行,有些举措坏了百姓的营生,但百姓会痛恨官员,却会坚信皇帝是英明的,只是被蒙蔽了。

这里,就是要让靳准这些投降派,做中间的夹层。

靳准他们也是心知肚明,却无法反对,不光不反对,反而松了一口气。

这固然是脏活累活,还有可能连累名声,但靳准等人最怕的,却是没有活交给他们,如果自己没用,那下场可就危险了。

所以听了陈止的话后,以靳准为首,纷纷上来表忠心,然后就献计献策,想要表达自己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诸位,”陈止满意的点了点头,补充了一句,“这件事涉及重大,只是诸位出面,毕竟还有风险,可能出现刀兵之事,玄甲军会是你们的坚实后盾,哪里实在平息不了,就以刀兵说话,并州会常驻五万玄甲,辅以地方守备之兵,几日之后,玄甲军要开始清剿境内盗匪,到时相信并州境内的情况会逐步改善。”

听到这话,靳准等人都是心中一凛,意识到,如果在并州改制的途中,有哪家跳出来的话,恐怕这盗匪的名单上,就要多一些人了。

终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九百七十二章 陈氏镇幽,吾族危矣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粮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七百五十五章 练兵扫郡,聚财迁民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验气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陈氏,后有玄甲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第三百零一章 这不是个好差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缚,以贾诱,温水煮之第七百三十章 签后劫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两朝之气,天下望科举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们代郡人真会吹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评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窑有白釉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当大用,咦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请帖入彭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挡路第二十二章 岂能只值五十钱!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八百三十九章 轻视与失落,聂氏欲转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论陈,两左急登门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一百三十五章 论辩风浪起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请帖入彭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渊是好对付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县,再活捉陈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党争,石氏得利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四百五十一章 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过往之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后之策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三百一十一章 来得正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胡交汇?一千零五十四章 汉家疑,鲜卑惶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陈!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党争,石氏得利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当用间!第八百三十九章 轻视与失落,聂氏欲转念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陈!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品!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还能这么投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变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诸葛有请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三十九章 礼尚往来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帖去哪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个投名状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无礼今亲访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将行,谁相从第八百九十章 得势且肆意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八章 意外之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