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

“那个,董君啊,你远来是客,既然要去见将军,那我明日就会安排一下,送你去晋阳,你看如何?”

等冉瞻重新回到大营,马上又把董绪等人招了过来,但态度上却显得友好许多,听得三位使者面面相觑,可不等三人回应,冉瞻就让人带着董绪他们离开,安排了一个营帐给他们三人落脚。

“目前看来,情况不算太糟,只要能见到征北将军,将朝廷给他的封赏宣读,咱们也就完成了使命,”董绪与两个同僚安顿下来,忍不住说着,“不过,那位冉校尉,并没有传闻中那么难以打交道,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我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他的一名同僚却有不同的意见,“先前这位校尉的态度还非常强硬,几乎难以交流,可等那个传信的人来了之后,态度却马上就变了,况且反复召见,怕是有问题啊。”

另外一个同僚马上就明白了意思,就道:“你的意思是说,几个过来说话的兵卒有问题?”

“不是他们有问题,而是传来的消息有事,才让冉瞻的态度变了。”第一个同僚说着说着,却被董绪提醒要小点声,他立刻压低了声音,“不错,是要小点声,帐子外面说不定就有人在偷听我等言语。”

“既如此,还是先不要想这么多了,”董绪半是告诫,半是劝阻的说着,“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那多余的事,便不要再想了。”

余下两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玄甲军是两位宗室都头疼的事,他们这些小卒子就没有必要节外生枝,给自己加戏了。

在取得共识后,三人很快安定下来,也不猜测冉瞻为何态度变化了,而是商讨着见到陈止后,要如何交涉。

“董君,你是征北将军的旧部,不如先联络一下过去的同僚,听说那江左周傲,颇得将军看重,何不联络一二?让他先给将军透气,也方便我等拜见。”

董绪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盘算起来。

对于周傲,这位特使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

当初同属一个衙门时,周傲的地位可是不如董绪的,但如今的情况却反了过来,过往的同僚聚在一起,时常提起的就是周傲,有羡慕他的际遇的,也有佩服他的决断的,相比之下,董绪就被冷落下来了。

要知道,在陈止和周傲先后北上后,董绪因成功主持了几次洛阳诸评,很是得到了一阵称赞,成为了同僚口中的常客,但时过境迁,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他对于周傲当然会存在一些抵触之念。

不过,这次出使,涉及到身家性命,若因为一点抵触,就要把捷径扔了,去走远路,那也不对。

于是在沉吟之后,董绪还是决定以利益为导向,打算写一封信给周傲,先让这位过去的同僚,为自己在将军面前说几句好话,等见到陈止的时候,好方便叙旧。

“既然董君有了决断,咱们就一起琢磨琢磨,这信该怎么写,最好能把目前的情况提及,还不显得突兀,突出同僚之间的旧情,却不会让人觉得势利。”

“如此说来,这封信可不好写啊,确实值得好好参悟一下。”

两位同僚马上就为董绪参谋起来,而后者亦郑重对待,决定接受二人建议,好生布置一番。

只是这边还在说着,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吵杂声响,然后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响,紧接着,营帐外传来诸多军靴踩在地上发出的挤压声。

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就充斥在帐子里,里面的三人哪里还能精心参悟书信之道,马上就站起身来,走出去要一探究竟。

结果这边刚掀开帘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两名身披玄甲的将士,二人拿着长枪,站在门口,一见有人出来,马上过去阻拦,口中说道:“军中有变,来往皆为武人,几位先生还是留在帐子里好,省得被误伤。”

“两位将士,何以有这般动静?”董绪挤了过来,“莫不是有贼人、匪类来袭?”问是这么问,但连同他的两位同僚在内,真正担心的,其实是玄甲军是要对南边的关中军动手,那可真是祸事了。

两个将士却道:“我等只知守卫之责,不知军中调动,难以告知。”

“那还望两位行个方便,让我去见冉校尉,向他询问……”董绪赶紧这么说着,并试着往外面走。

但迎接他的,却是交叉在一起的两只长枪——两位将士同时伸出了长枪,挡住了三人的去路。

经过特殊锻造的枪尖,在光亮的照应下,闪烁着让人心悸的光泽。

“还请三位能老老实实的待着,我等也是奉命保护,不能让三位离开!”

听着这话,三人就是再迟钝,也看得出来,这次玄甲兵营的忽然变化,恐怕真朝着最为担心的局面发展下去了。

“你莫非不知道我的身份?”焦急之中,董绪顾不上其他,“我乃是征北将军的旧部……”

两个兵士眉头一皱,一人就道:“还望使者明白事理,如今下达命令的,乃是将军的部下。”

这话说得三人没脾气了。

可不是么?你只是将军旧部,现在除了一点可有可无的人情外,可是什么都没了,但人家冉瞻,乃是如今征北将军格外看重的将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无奈之下,三人不得不退了回去,只是忧虑却有增无减。

“这下如何是好?”

两个同僚一筹莫展。

董绪同样拿不出办法来,只是本着主使的职责,想出言安慰一下,但不等他开口,便听到外面忽然有“隆隆”的声响传来,伴随而至的,还有地面的震颤。

瞬息之间,三人就想到了传闻中那玄甲军的一大利器。

“莫非连那火炮之物都动用了?何以至此?”

顿时,三人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耐心中担忧,最后再次冲了出去,甚至打算强行冲破阻拦,但他们如何是经过操练的兵士的对手,最终还是被拦了下来。

只是当三人再次出帐的时候,已经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喊杀之声!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阳,传平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五百三十六章 种猜忌心,待风声起第九百二十三章 审鸡而诫猴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龙,镇冠军第五百五十章 忧仆丁者,不忧士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独重民也!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马踪迹显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九百零一章 误判形势,优势很大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动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三百二十六章 问问他,想不想进宫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六百零五章 铸珠而问椟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个陈止第七百四十六章 负命而来,先来个推荐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谈与仇人哀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错第五百八十四章 鲍氏今日可曾求饶?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后,数算机关之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袭不成反被袭第五百八十四章 鲍氏今日可曾求饶?第六百二十章 厚颜无耻!第一百八十章 当除祸根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一千二百章 至圣言、管子语,断龙之术第四百九十三章 争相抄书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书生宣,粗汉亦可谈大势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让他占了便宜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为重,勿使友藩惊诧第七百八十章 权隆气盛,陈止的试探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举,先入籍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关中变,如陈言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劳永逸,懒政之托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变!第五百九十二章 陈止的要求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东第九百九十六章 论品排姓惊觉醒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与毒计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几人来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渔翁,两王立关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满了!第六百章 鲜卑讨“不臣”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文心痒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九百二十六章 争一方气运主角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六百零五章 铸珠而问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乐令,万万不可啊!第一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三百一十一章 来得正好!第七章 心中摇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亲请方可归第五百五十三章 鲜卑围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县,再活捉陈止!第六百八十九章 阵里杀人拂衣去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六百四十九章 几窑上下品,文思有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