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们先动的手

当身负使命、怀着沉重心情的王构和卢谌,抵达这驻扎在并州边界的兵营时,听到的却是对面的关中军防线被破,正在向南撤退的消息。

“这是怎么回事?冉校尉人在哪里!我们要立刻见到他,问明缘故!”

卢谌这次过来,本就承受了巨大压力,现在知晓了消息,哪里还能忍得住,当场就对接待的军中录事发起飙来。

就算是看起来稍显平静的王构,也都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任凭卢谌发作,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位正使的心情了。

二人的使命,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好不容做好了心理建设,又为此做足了功课,连着几天翻阅卷宗,就是为了能够不负所托,又担心冉瞻这边将事情搞砸了,于是日夜兼程,一路疾赶过来,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换成谁都会难以接受。

被两位使者的气势和怒气所摄,负责接待的录事也是额头见汗,心里更焦急万分,可他很清楚,这事确实是自家主将的不是,就只能低头忍着,想着先让两位使者把怒气发泄了再说。

好不容易,见卢谌在斥责了半天之后,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这位录事试探着的说了一句:“其实,那南军的使者,此刻还在营中,而且里面一人,还和将军他老人家有旧,听说是过去在洛阳的旧部,两位不如与之交涉一下,或许还能得到收获。”

“收获?”卢谌好不容易平息的怒火,立刻又被这一句话给点燃了,他冷笑起来,“你们打都打了,我们再见那南方使者,又有何用?莫非还要安抚他们,就说他们兵马败退,但不用担心么?”

连王构都忍不住说道:“既然这使者里面有将军过去的旧部,那我等就更不合适见之,这人日后如果去见将军的,说起今日我等见之,说不定被认为挑衅,到时候他在将军面前提起,这事的责任还要落到我们二人身上,岂不冤枉?”说到最后,他也有明显的怒意显现。

一见两人要双双责备,那录事赶紧闭嘴,不敢再多言什么了。

好在王构二人说完,倒是没有继续,只是问道:“既然冉校尉人不在,现兵营之中是谁人主持,我等要与他见面……”

他这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个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

“不用让人找了,我已来了。”

伴随着声音,高并来到二人面前,与王构、卢谌见礼。

“果然是高兄你啊。”王构叹息一声,语气有所软化,“当前能主持这边事物的,怕也就只有高兄你了。”

“还是王兄了解我。”高并也表现出对王构不同寻常的关系。

其实这还是二人阵营相近,都属于寒门官吏的阵营。

王构自不用多说,是靠鲍敬言的引荐才起来,他原本的出身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而高并的高家,其实是高句丽的一族,一直到现在,高并逐渐有了势力,但私底下,还有不少人说他是胡种,只是假托高姓,混入幽州,也是寒门的格局。

有鉴于此,二人当然亲近,但王构也没有冷落卢谌,马上给二人引荐。

“早就听闻过卢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过人。”

对方以礼相待,卢谌虽然不快,也不好拂面,而且这事的关键还在冉瞻身上,不是高并的责任,于是他冷着脸回礼。

随后,王构就迫不及待问道:“何以不得将军之令,冉校尉就擅起战端?就算将军有意与那两王不善,也不该无谋而动!”

听得此言,高并苦笑起来:“说起来两位可能不信,这次兵争,其实是对面挑起的,是他们先动的手!”

“什么?”

王构和卢谌都露出意外与惊讶的表情。

随后,卢谌就绷着脸,说道:“这种说辞,未免太过牵强了,关中军到底有多惧怕玄甲勇儿,整个并州尽数知晓,早就传到了晋阳,说是玄甲一进,那关中兵就会退去,根本不敢有个照面。”

“话是这样不假,但若说关中兵马,畏我玄甲如同老鼠畏猫,却也不对,否则他们如何敢侵占两郡之地?”高并的一个反问,立刻就让卢谌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王构却道:“高兄无需诡辩,还是说说缘由吧,在下相信,南军的将领只要未得失心疯症,该是不敢主动挑衅的,若是真这么做了,里面必然有内情。”

高并抚掌而笑,说着:“还是你看的透彻……”这话却让卢谌微微色变,但旋即恢复。

“此事其实源自巧合,你亦知道,南军虽然占了两郡,但知道理亏,担心激起我军反感,最后爆发战争,于是自上而下皆紧守本分,不敢有一点越雷池的举动,更无挑衅之举,但冉校尉却不满对方所为,时常派遣兵马南下骚扰,因见对方总是退避,南下的兵卒也越发大胆起来,最后甚至当着南军兵士的面,进出一些村镇,拉拢百姓北来。”

王构眉头一皱,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么说起来,南军分明十分克制,为何会最终演变成军争?”

高并轻轻摇头,叹息着道:“凡事皆有例外,四五日前,也就是那三名关中使者入营的时候,一支南下的兵卒小队,在一处村镇之外,碰上了一群南兵,见了玄甲,对方不仅不退,反而主动来袭,因为太过大意,咱们的那支小队伤了两个人,于是恼怒之下,余下玄甲兵士将对方尽数诛灭!”

“看来南军的那队人里面有些人物,”卢谌不再沉默,接过话头,“其他兵卒皆退避,唯独此队主动迎上来,很可能是南军里面有些人觉得退避耻辱,于是激发血性,主动出来求战。”他到时清楚一些世家兵将的性子。

“正是如此!”高并叹了口气,“那队人里,有一位张姓公子,乃是此次北上南军三位统领其中一位的长子,而且还是江左张家出身,他这一死,立刻就捅了马蜂窝,让南军左翼主动来袭,却正中校尉下怀,他马上点齐兵马,就杀了过去!”

第二章 万里河山,双铭铜钱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四十章 此时内外皆尴尬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诱,不容墙头草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评日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陈改运第三百七十一章 为国背锅,使人惊惧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八百八十九章 这么巧,你也赶路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梦谁先觉,春秋四季枕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第六百四十九章 几窑上下品,文思有惊雷第三百四十章 文评,可有人去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乡与仙翁第六百八十二章 离得远,传得慢,错的多第一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二百二十八章 满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六百零六章 闭眼观势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会开不了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八十七章 变脸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后挑拨抓起来!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七百五十五章 练兵扫郡,聚财迁民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杀族首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寻卝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协力,三路攻代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仆河边送主,孔徒鲁城曰憾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诱士,牧民网罗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绝围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报团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给陈止带句话第一千零五章 洛阳隐,家信疑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书童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关中变,如陈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阳急信传幽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五百六十一章 围三缺一,插翅难逃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东莱王弥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难请,当动之以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闻书窃听我只怕他不偷!第六十九章 陈某为你写上一篇!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民之术第八百七十一章 残兵败将求援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将求起势,有士意莫测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签消,铜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验气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来,手足无措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七百二十九章 铜板与签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争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门第六百零九章 砲与毬,初显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吓煞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动世家?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文心痒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七百五十二章 随我同见陈府君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丧,从长计议第五章 不在对错在喜恶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