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镇气运

随着消息传入北地,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知晓此事的人,却多多少少都有些担心,尤其是将军府体系内的官僚,更是很是关注。

毕竟这科举制的种种隐患,可不是只有其他势力的人能看到,这幽州将军府的人一样也有察觉,而且更为关注。

“当下不少人在私底下,对于科举筛选出来的人,还是给予肯定的,但对于诸多隐患,还是多有顾虑,担心会因此坏了咱们的根基。”

佟海在陈止的跟前,汇报着最近的情况,将这幽州上下的人心浮动都表露了出来——

“这群人虽然也有僭越,但到底是出于好意,因为他们在将军府为职,以后更想在都督府中更进一步,将军府的强盛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的,因此难免会在意一些。”

“你的意思我懂。”陈止放下手中的笔,将处理好的公文放在一处,然后便道,“是需要安定一下人心,只不过目前也有些说法,是希望我能在这次科举之后,不要继续推行的,认为此法若是长久施行,便会败坏人心,令幽州根基自溃。”

佟海闻言,欲言又止。

陈止看了他一眼,笑问:“你是如何想的?”

佟海摇头道:“属下乃承刺探之职,不该建议。”

陈止则道:“不是建议,你跟了我几年了,也算是友人,今日便是问问你对这科举的看法。”

佟海犹豫了一下,便说道:“此法可谓一大善举,可以让很多如属下这般寒门出身的人,也有位列朝堂的机会,但若只是因为慈悲之念,便行这等事,坏了世家之根,未来却是不利咱们幽州的长治久安。”

“慈悲之举?”陈止听了,微微摇头,似笑非笑的道:“此法的根本,其实还是为了将军府能长治久安,不过这些说来复杂,也未必可信,只是你说其他势力才是安稳长治之法,这却不对。”

说着,他注意到了佟海的表情,摆摆手笑道:“莫急着言罪,我并非是说你之言有错,恰恰相反,你的话倒是让我找到了关键,这如何安定人心,总算是有了一点想法。”

佟海便问其故。

“南边那些人想要等我幽州自乱,却是有些太过一厢情愿了,殊不知,自家各自却有诸多隐患,我也不等他们乱,却先告知他们,以后无论这些势力是否会乱,皆堂堂灭绝。”

果然,三日之后,一封陈止所书的文章,就从将军府中流传出来,并且因为其内容之敏感,很快就被大举刊印,流入各方。

这篇文章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因为其内容的关系,却被观看之人说是“陈氏言”,这个言,却不是言及的策略,而是预测之言。

“这话是什么意思?”

幽州的世家可以说是第一批拿到这文章的人了,但看了其中之言,一个个却都忍不住大摇其头。

“没想到将军精明了这么久,现在居然也搞谶语的这一套了,这里面说什么关中自乱,转而向佛,然后衰微,又言石氏之后,必有自乱,其侄将大肆杀戮,还说江左之中,王氏将乱,更有诸多世家纷争,隐隐映射有李代桃僵之语,所言所语,太过骇人听闻,根本便是不可能的事。”

卢家几老,观之,不住的摇头。

连之前对陈氏很是推崇的卢志,看着那文章都不免皱眉。

原来这文章却不像以前的陈氏文章或者著作,说的不是什么深邃道理,更不是什么实际技用,而是预测之言,只是说了其余几个势力的下场,最后会如何衰败,而且其中涉及的内容,还多有忌讳,隐隐映射世家的影响,也难怪几个卢家老人会是这般态度了。

“还是心太急了,强行推动什么科举,现在被其他势力窥见了虚实,一下子就有些不好收场了,甚至还乱了方寸,为了安定人心,不主动废除科举之事,反倒是诋毁其他势力。”

“是啊,别的不说,就说那关中和江左,有正统名义在,便是世家势大,又岂能行悖逆之事?何况是琅琊王氏?我听说,那位琅琊王之所以能在江左立足稳固,便靠着王氏兄弟,一文一武的稳定局面,可见是忠贞之士,哪里会有隐患?”

“不过目前这幽州的底子还厚,足够他折腾的,只不过咱们卢氏是不是也该早做准备,也好在有个万一的时候,还能有一条退路?”

“是要做个准备,只是将军府对这方面看得极重,还是得从长计议,不能急。”

听着几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卢志却没有反驳,反倒在思量着这些事,是否真的可行,是否真要做出准备。

不说这幽州内的世家,却说随着消息的传播,被涉及的几家,也先后得到了消息,等看到了文章全文,一个个却都不由哈哈大笑,觉得此话简直可笑而狂妄,遂皆以为是陈氏狂傲之语。

随后,这些势力下面的舆论便开始造势,针对这篇文章,逐条逐句的驳斥,最后延伸到了陈止身上,开始说他昏庸、狂妄、自大云云。

消息传回幽州,这底下的一个个官僚自是气愤异常,尤其是佟海等掌握情报的,更是找到陈止隐晦的劝谏。

陈止却笑道:“文章已经发出去了,又哪里能收得回来,不过你也不用着急,这文章的威力并不在今日,你看我上面谈及了诸多势力,只要其中有一个按照我说的发展,那么其他势力就不得安生,相互猜忌都是轻的……”

佟海一听,眼中一亮,觉得明白了陈止的用意,就道:“原来如此,将军这是行阳谋,只要其中一家出了事,其他各家都要担忧成真,到时候相互猜忌,说不定本来不反的,最后都被逼反了。”

陈止笑而不语,他自然不会告诉这个下属,此举阳谋是阳谋,但并不是逼着各方势力内乱,而是因为那些势力的相关人等,哪怕知道发展下去会如自己所言一般,却还是会这么发展下去。

至于原因,皆因人性也。

只是那佟海说着,却又有些不解的道:“主公,若以玄甲军之力,如今又得两州与草原,修养几年,便可匡扶天下,混元天……额,重振朝廷,为何还要行此举?”

“此乃攻心之举,兵者可得山河,不得气运,因其多煞,攻心得名望不得长久,因人多变,科举乃为制,方位根本策,不因王朝变迁而改。”

陈止之言,佟海自是难以明白,却也知道陈止是有谋划,便不再担心。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乡侯北上镇匈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八百八十八章 犹不知战情,只是赶路忙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罚与军争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七百一十八章 窥机出头未如愿,僧言灯火道笑驳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观王强而陈弱,当援抑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几分,何人定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阵说与众,前中后尾各不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礼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权术,我自取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阵!第二百七十九章 谢谢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虚张声势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二百五十章 只对弈,不破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怂之,自缚其将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风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动,南已呈乱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闲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恶第五百四十一章 厌则整编不顾阀,心腹归来又两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无根无基,以佛替夏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第一百九十七章 请帖去哪了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陈!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后,金液满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挡路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东第一百六十三章 声东击西 除夕快乐!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挟势而为,化虚为实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阳,我心难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闻代思,陈氏闲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无路,便去幽州吧第一百零四章 又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寻皇送圣,违则灭其国!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学难成第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时攻?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书童第八百三十一章 还没开战,就走投无路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马踪迹显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陈家老爷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气而炼命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与寒门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聂投胡,未必坏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为重,勿使友藩惊诧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八百三十九章 轻视与失落,聂氏欲转念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论下部在灯笼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联陈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见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恶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国尚且不可挡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正请陈止,快马出洛阳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