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

颍川王惨叫一声,仰头便倒。

他这一倒下去,可着实是让周围的人惊恐万分,一个个什么都顾不上了,赶紧就过来探查情况,生怕有个好歹,自己担着责任不说,这城里更要进一步的大乱了。

下面,那蒲洪却是哈哈大笑,然后迅速拨转马头,在城头上的箭矢射下来之前,就回到了本阵,然后指挥着兵马,便继续攻城!

那城头上,因为颍川王倒下,已然是乱成一团,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直接射中,想要隐瞒都做不到,而那位领头的宗室倒下来了,其他人也根本无法发号施令,于是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守军就都知道了,顿时人心惶惶。

这人心一乱,就算建制尚在,但人心一动荡,这命令也就不好使了,若不是家人亲眷还在城中,恐怕这守城的兵卒,已经散了去了。

就算如此,依旧是守卫艰难,那氐人的兵马一度攻占了几个城头,眼看着就要占据优势,但关键时刻,或许是想到了胡人破城后的悲惨景象,这守城的兵卒又爆发出了一阵精神,生生顶住,又给打回去了。

这一场攻城仗,从早上打到了晚上,双方都是死伤惨重,当那氐人退去的时候,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反观长安的小朝廷,更是凄惨,守城的兵卒几乎个个带伤,死者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一个个心中煌煌,不知明日如何,大部分人的心思,还在那位宗室的生死之上——

颍川王中箭之后,就被人送到城中医治,据说是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只是却未曾再次露面,估计是受伤不轻,而且这种时刻,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种说法,无非是为了安定人心,说不定颍川王已经重伤不治。

而且即便没死,但如今重伤,也无力维持军政,再加上之前便病倒了的淮南王,关中宗室三去其二,已是残缺,那楚王如今维持朝政都十分勉强,若是再一肩挑事,怕是更为艰难。

更不要说,之前还可以用守城兵卒的兵力作为理由,安抚人心,但现在一天打下来,损兵折将,连主持兵事的颍川王都倒下了,谁人还能再有信心?

是以这城里城外的气氛,都是越发凝重起来,甚至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逃兵,至于那想要潜逃出城的百姓,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不过,这关中朝廷面对城外围困的大军,或许一筹莫展,但要对付这些想要逃跑的兵民,还是得心应手的,这也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关中叛乱不断,这三王的人手,早就知道该怎么逼迫民力、截断他们的逃路。

一晚上下来,就有近百人被关进大牢。

这城里随后又有诸多谣言兴起,一时之间,当真是四处漏风,那朝堂上更是兴起了诸多派别,这个说要向凉州求援,可以给予张氏高官厚禄为代价;那个说要去请幽州救兵,说只要幽州动兵的消息一来,蒲洪保准第一时间就夹着尾巴跑了;还有说要去联络江左朝廷的,说是两边本是一家,应该相互扶持。

甚至还有说去蜀地借兵了,那蜀地李氏早就坐实了反贼之名,只是经营几年,已经是根深蒂固了,颍川王坐镇汉中,几次南征,都是无果,现在说要借兵,等于是给予对方一个名分了,这问题就有些大了,是以这个提议,很多人都不会附和。

只是讨论来讨论去,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难以执行,每一个提议都有人反对,也都能说出一二三四个不利来。

闹到最后,还是白白耗费时间,以至于那楚王都有些心灰意冷。

但这位宗室心里清楚,留给自己和长安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的长安城,和几年前可不同了,为了增加人口,引进了不少胡人,这些人平时就有许多异动,但靠着朝廷威名还能镇压,如今城池被围困,各种不利因素汇聚在一起,眼看着城池难守,这些人就成了隐患。

好在楚王到底还有些理智,没有弄出将这些人抓出来砍杀的举动,而是加紧了巡查力度,同时让人在城池之中宣扬,说是长安粮足,而且城池坚固,那氐人更是不擅长攻城,即便现在被人围困,但足以支撑上一年!

这个消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到底是让守城继续了下去。

不过,围城持续了半个月之后,随着几大粮仓的粮食不多,以及诸多关中世家、勋贵开始收敛粮草,平民开始有了饿毙之人,诸多流言再次在城中蔓延。

更关键是,一些胡人开始集结起来,在私底下聚会,虽然其中几个聚会,当场就被巡查的兵卒发现,并且将人抓了起来,随着这样的聚会越来越多,终究还是有漏网之鱼,慢慢的,一场暗流在城中积蓄,就连朝中都有人察觉到了,只是如今四处漏风,根本就顾不过来。

终于,在一天夜里,城中的胡人猛然爆发,拿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兵器,在城中闹起骚乱,甚至有几支队伍跑过去想要打开城门。

这些开门的人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可是城里的骚乱还是蔓延开来,那些寻常的民众,早就饥饿不堪,积蓄了不满,终于在惊恐中释放出来,于是城中大乱,连兵卒都被冲击的好恶战意。

城外的氐人大军见状,马上便抓住机会,再次攻城,而这一次,城门终于洞开,诸多兵卒冲入其中。

“告诉儿郎,抢东西可以,不许杀百姓!”蒲洪却是下达了命令,“某家可不想如那石虎一般,惹怒了冠军侯,今日占领城池,也算有了跟脚,将那三王捆绑,送去幽州,又是大功一件,想来冠军侯或许能看在这个面子上,让某家坐镇一方!”

这下面却有人不解,说道:“怎么好不容易打下了长安,难道不趁机割据?为何还要怕那冠军侯?”

蒲洪马上骂道:“你懂个屁,就算老子再占十座长安,亦不是冠军侯的对手!”

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工!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风雨欲来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将满时已到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门便无事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四百五十章 关津、市肆、山泽,皆有税哉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诸官第一百零四章 又来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七百八十一章 运如树,以群力为养,承郡县于世第三百零三章 萧规曹随编成册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十七章 变脸终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寻卝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变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胆颤第七百五十五章 练兵扫郡,聚财迁民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四百九十一章 为老不尊只为书第七百六十一章 虚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鹰之志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劳永逸,懒政之托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挡路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东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与代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慑万军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先思回乡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断虬龙,慑群雄,斩仇祭龙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税赋有缺,钱粮隐患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粮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对将,王见王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乐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气,一人轻生第五十五章 机关算尽,远望不知身边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虚实乱人心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迁怒第八百二十七章 隐秘兵马,半路相逢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师而吞气,劫来走一遭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郑实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尽被擒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错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七百二十九章 铜板与签第三十四章 冤!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无礼今亲访第二十章 陈四之脑无恙否第七百七十一章 《语录纪要》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计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今晚无更,大概还有三章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难请,当动之以情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诱士,牧民网罗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四十六章 几时说是送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