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楼亲受益

门前一番阵势过后,在热闹的声浪中,陈止引领着郡守徐辉,以及几名陪同人员过门而入,直抵大堂,分座坐下后,就开始说些闲话。δ』』』.ㄟm

“守一啊,你这篇《师说》写的是真不错,人深省,这具体的我也不多赞了,相信最近你也听够了称赞之言,不过我这里却可以跟你透露一声,今年朝廷有劝学诏,我当表奏朝廷,为你这篇名教文章加名!”

徐辉这一坐下,就送出一份大礼,听得陈停陈息满脸惊喜。

奏请朝廷,为文章请名,这等于是争取官方推行,好处不言而喻,和后世文章上教科书也差不多了。

陈止自然是多谢连连。

徐辉哈哈一笑,一副这不算什么的样子,又话锋一转:“听说你最近也去过贵静书院了,不知道可有新的感悟?”这是表现出关心陈止生活和学习的样子。

陈止就道:“贵静书院传承久远,我只是去了两次,只感底蕴深厚。”

“哈哈,贵静书院藏书众多,我就等着你这后,再来一篇名教文章!”

徐辉与陈止随意的聊着,话中透露出欣赏。这几天,徐辉给了陈家诸多实利,他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在给了许多便利后,才登门拜访的。

事实上,徐辉之所以这么做,不单纯是因为陈止的名声响亮,徐州名声响亮的人也有不少,论名士更有诸多,徐辉也去拜访过,多是体现姿态,但陈止的《师说》,直接让徐辉免了许多烦恼,令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是实打实的帮助。

更不要说,随着《师说》的流传,文章的文教光辉逐渐显现,名传千古的气息越浓烈,任谁都能值,作为文章诞生之地的郡守,徐辉当然起了沾光的心思,才会下了大力强拉拢陈家,间接示好陈止——他并不是不能直接给陈止好处,但那样太过露骨,有损其人官威。

这边两人说着,陈停陈息陪在一旁脸色涨的通红,家兄长和郡守谈笑如常,心里佩服无比,至少他们一见徐辉,就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后堂中,陈蔓借着缝隙,在往外面张望着,她也知道今日郡守拜访,好奇大官威严,但明白自己不方便露面,所以就在这里偷窥。

陈蔓的母亲刘姨娘则在一旁小心的劝着:“就赶紧走吧,不能仗着你兄长宠你,就这么没有规矩,你兄长如今不一般了,以后府里越来越兴盛,你也得多听话,才能让你兄长,只要他开口了,将来定能找个好婆家……”

劝着劝着,刘姨娘脸上满是憧憬和担忧,复杂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更萦绕在心间。

由于陈止地位的提升,刘姨娘最近仿佛生活在云端一样。

这刘姨娘嫁给陈止之父时,也曾有过憧憬,以为从此能过上舒心日子,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陈迈一死,情况急转之下,加上嫡子不学无术,本以为此生也就这样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如今这府中上下对她恭敬有加,却更让刘姨娘坚定了想法,不敢做让陈止不快的事,连带着对一对儿女也如此要求。

好在陈止对陈息对陈蔓宠溺,这让刘姨娘大为放心,在她只要一双儿女能有出息,那自己的后半生就有了保障。

她在劝女儿的时候,也忍不住偷窥堂屋里的情景,见自己的儿子陈息坐于郡守之侧,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格外欢欣,对陈止更是满心敬佩。

“大郎真个有本事,但越是这样,息儿蔓儿越不能恃宠而骄,以后大郎家大业大,飞黄腾达,肯定还要靠着兄弟帮衬,这好日子还在后面呢!不能因小失大!”

这么想着,刘姨娘半拖半劝的带着陈蔓离开了后堂,行走之间,能名名仆从走来过去。

“快快快!茶水!水果!你们这度太慢了!”

后院中,陈觉正在指挥着,因为太过焦急,额头上都有汗水流下来了,不过他这心里却仿佛藏着一团火,满身干劲。

他现在已经是陈止府上的管事,除了陈辅外,就数他的权势最大,不过陈觉很清楚,自己能得到这个位置,靠的是占据先机,若论和陈止的亲近程度,不说陈辅,连那书童陈物都比自己要高。

正因如此,陈觉做事的时候才越卖力,他很清楚,陈止未来前途似锦,只要能抱紧这条大腿,好处不知道要有多少,这此郡守来访,正是表现的机会。

由于这府宅的人都是新近调来的,缺乏配合,碰上这样的大事,难免就出现些许问题,而居中调度处理问题,正是体现一个管事价值的时候。

“我在亲近程度上比不上陈辅和陈物,但只要有用,表现出忠心,成为少爷真正的心腹,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忙里忙外,前堂是陈止和郡守交谈,后面就是一众仆从穿行,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空隙,陈觉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这个时候,陈辅从旁边走来,觉微微点头,笑道:“陈觉,真是辛苦你了,这种事,我这个老头可是忙不来的,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还是交给你放心啊。”

“辅叔,你说哪里话呢,”陈觉闻言欣喜,可嘴上还是恭谦的很,更是一副尊敬的样子,“咱府里少了谁,也不能少了辅叔您啊,谁不知道,只有您才能让少爷安心。”

陈觉这话可不是奉承,莫说是这座府宅,整个陈家都知道陈辅的分量,连陈迟和陈边等人,谈及陈辅都要夸赞一声忠仆,除了陈辅在众仆散去之后,还坚守陈止一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陈止的影响力。

现在,陈辅在宅院中根本不必干活,但没人敢出声质疑,甚至还想方设法的巴结他,连陈觉也不例外。

所以陈辅这一夸赞,就让陈觉心花怒放,连连谦虚。

陈辅笑了起来:“你小子别谦虚了,我这么大的年纪,什么没见过,你那点心思我能不懂?但只要你忠心为主,我就会帮你美言……”

这边还在说着,却有一人急忙过来,到了陈觉耳边说了两句,这位新晋管事神色微变。

陈辅也关心起来了,就问:“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别才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其实心里也很着紧,毕竟是郡守来访,相当于后世的市长临门,他一个老仆,过去接待的最高人物,不过是其他世家的家主,骤然碰上郡守到访,也很忐忑,所以觉指挥有度的样子,才会出口夸赞。

“郡守和少爷说着说着,两人在府中漫步,结果到了南院,那些物件。”陈觉一边说着,一边就要离去,“辅叔,城中最近有些传言,您多少也有耳闻,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少爷如今声名鹊起,不知道多少人妒恨,难免有背后嚼舌头的,咱们自然知道少爷品行高洁,可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郡守老爷误会了,可就不妙了。”

陈辅一听就明白过来,他也知道那南院收拢的是什么物件,就催促起来:“传闻我也听过,确实不地道,你见识多,赶紧过去帮衬。”

“我先过去了……”陈觉不敢耽搁了,急急忙忙的离去,直奔南院。

等他到了地方,正好守正指着一件事物,询问陈止。

“好叫郡守得知,此物为‘曲辕犁’的一个部件,将这十几个部件组合起来,方才完整。”

徐辉听了介绍,故作好奇的问:“这东西可是和陈侯犁相似?”

陈止摇摇头,说着:“两者区别不小,以曲辕犁劳作,犁身可以摆动,轻巧方便,更易深耕,也容易回旋,还能调节耕作的深浅。”

徐辉口中的陈侯犁,乃是陈止前世所做,他当时靠着签筒,得了些农家知识和墨家机关造诣,尝试组合,想提高生产效率,不过手上军务繁重,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完善,因此只做出了一个基础,想等日后慢慢完善,可惜这一天没有到来。

徐辉本来只是随口一问,他听说了陈止最近为了养望,有心在农事上作为,有心配合。

这也不算奇怪,封建社会,名士多为地主,靠体恤佃户关注农耕,获得名望是常有的事,就是他徐辉,这次也抱着提及农事的想法,想借着陈止声名鹊起的东风,在劝农诏的工作上加分。

不过,徐辉并不认为,陈止真能在这方面捣鼓出什么成果,问的时候只是例行公事一般,没想到陈止对曲辕犁的介绍竟这般特殊,其中几个要点,就算徐辉不擅农事,都听得出厉害。

“你说此犁可以回旋摆动?还能调节耕作深浅?”他的神色中有着狐疑。

陈止点点头,笑道:“郡守大可一试,这犁的部件都已完善,拼装起来就可使用。”曲辕犁是他结合了机关术和农家学,又综合后世记忆完成,按原本的历史,要到唐代才会出现。

换句话来说,此物虽然是农具,却蕴含着领先几百年的高科技!

“不知道这样的农家机关器具,是否也能算得绝学?”

第七百三十六章 红有主,青攀阶,聚众成金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动,泥塑立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马未动,外交先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道授业解惑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阳文章第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窥将军谈,不知谋已知第十八章 上门送钱第六百二十章 厚颜无耻!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师说演百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四百八十九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观盛衰,一州知胜败第一章 新汉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验气第七百一十七章 学问与钱财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师说演百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陈家危局第九百三十五章 内外之姓【新年快乐!】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五百八十七章 权瘾难戒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三百一十章 临到上任练琴忙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七百五十九章 陈运不过几年,为他人嫁衣第五百五十五章 陈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镇气运第三十六章 岂不美哉第三百章 洛阳京畿在眼前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一千零一十章 沦陷地胡作非为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动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六百九十九章 对,我就是要抓你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权术,我自取之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第六百一十七章 军粮生气魄,密林走大军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七百三十五章 观气成柱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纸之上记师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气衰,废太子意动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六百四十九章 几窑上下品,文思有惊雷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后一段城墙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则壮士断腕第九百九十一章 后路何在?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盖滑行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八十一章 恶名养望,快马寻品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第一百七十章 大将军纵论南北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驱民攻城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尽被擒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观盛衰,一州知胜败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门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观王强而陈弱,当援抑强第三百二十六章 问问他,想不想进宫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五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谈与仇人哀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四百九十五章 闻书窃听我只怕他不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评第七百七十八章 劝谏反在谋中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一百零八章 争侄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过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变换第六百二十章 厚颜无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归?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闲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动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止身边的人脉雏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见过将军!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殇(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变换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四百九十五章 闻书窃听我只怕他不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