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东廊抚琴者,可为我婿

这两个人本来是坐着的,位于百家茶肆的一角,问出话之后也随之起身,朝黄通走了www..lā

他们坐着的时候,旁人尚不觉得如何,等两人站起来了,其他人才注意到这两个人的体格很是高大,比之寻常洛阳人,高出半头还多。

加上他们胡须浓密,膀大腰圆,若不是穿着儒服、神色也算文雅,只是这个样子,难免被人当成是剪径的大盗,不让他们入得店来

百家茶肆虽是茶肆,但来往多是世家子弟,至少也得读过书,乃是文士,否则就算是进来了,旁人也未必理睬,多数还会被请出去。

这点从黄通的打扮上也能看得出来,他的家境明显不好,衣服材质一般,却也整洁,而且做出了世家子的装束,旁人才不排斥。

再往远了说,之前陈罗进城,被人领到茶肆中,旁人见了陈罗,大致就看出了跟脚来历,无意结交,等陈罗公布了自己陈止族弟的身份,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过去攀谈。

此刻也是一样,这两人的装扮是过关了,但相貌太过怪异,之前坐在茶肆的角落,几乎无人理睬,此时一出声,众人循声看去,也没有深交的意思。

但黄通看着两人的行走动作,却笑道:“两位不是洛阳人吧,甚至不是京畿之地的人,听口音是从北边来的,我观二位的言行举止,颇有慷慨之气,莫非是燕赵之地的好汉?”

他最近做出不少评论,在百家茶肆已有威信,因而听他一说,其他人纷纷感到意外,再看那两个大汉,这眼光就不一样了?

燕赵之地的来客?

那两人也很意外,其中一个胡须略微稀疏、个头稍矮的,就抱拳说道:“没想到先生的眼光,居然这般精准,不错,我二人是从北边过来的。”

黄通颇为自得,抚须而笑道:“无他,我自青州离开,又往河北转了一圈,这才入京,是以能辨认一二,二位行走之间隐隐有风,应该还练过武,听你们言语,颇为不羁,当是轻侠之流,还未请教两位大名。”

那人哈哈一笑,说道:“我二人的贱名,无足挂齿,因故南下寻人,知道洛阳是天下正中,所以过来一观,又知道百家茶肆为洛阳之中,往来皆君子,是以过来一观,这一看,果然如此。”

众人听他这般一说,都不由欣喜,看待二人的神色也和善许多。

“阁下倒是能说会道,与这身架子不符,既然你不愿意说姓名,我也不逼问,你问我知不知道陈君要去做太守,那我就给你个准信吧。”黄通看着那两人,露出了笑容,“此事不假,而且就应在北方,即便不是并州之侧,也是河北的某郡,当地定然是有战乱波及,有百姓流离失所,有诸多威胁,乃至随时可能淹没在匈奴人的兵锋之中。”

众人听他言之凿凿,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着他的这个说法,那陈止的这个太守,可不好当啊,心里就不免奇怪起来,不明白陈止这样连立大功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这不该是功臣的归宿,里面缘由何在?

同时,他们也很想知道,陈止会被划分到哪一个郡为太守。

当然了,他们更奇怪,这样的事,他们都不知道,怎么黄通说起来却一套一套的?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里面,不乏那重臣和公卿之子,消息灵通着呢,却也只是接触过一点传闻,不知具体内容。

莫非真像暗地里传闻说的那样,这个黄通和黄思有血缘联系?但听他之前的议论,是半点也不像啊。何况这百家茶肆,是洛阳的消息流转之地,茶肆后面的背景据说非同小可,但凡洛阳有什么风吹草动,百家茶肆都是第一个知道的,其中能透露出来的,就会经说书人的嘴说出来,不能透露出来的,不是涉及到隐秘,那就是消息还未确定。

茶肆都没有确定的事,黄通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疑问,是被那个外乡客问出来了:“听先生口气,分明已经知道陈君要去哪里的郡了,能否说出来?不过,在下真是好奇,黄先生您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你这汉子,我好心答你,你居然有心试探于我?”黄通笑着说了一句,见周围人的表情,也能猜出他们的念头,“也罢,那就说个清楚,省的你等疑神疑鬼,最后传出什么话来,让人误会于吾。”

听他此言,众人顿时来了精神,就等着听个故事了,没想到接下来却听那黄思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我与黄思,无甚血脉联系,更不是什么来历莫测之人,对朝廷的安排也不知晓,更不知道陈君会被安排到哪个郡中。”

其人话语落下,众人都面面相觑,再看黄通,满脸疑惑。

这就完了?

“自然是完了,不然你们还以为有什么?”黄通看出来众人的疑惑,话锋一转,“不过,我虽不知陈君会去那个郡,但刚才的话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因势而算,推导出来的。”

还是那外来客第一个回过神来,一副请教的样子,问道:“愿闻其详。”

“这事,还得从大典之前、文评的时候说起,”黄通大大咧咧的,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侃侃而谈,“那时有个说法,叫做三家逼陈,说的是有三个大家族联合在一起,对付陈止,具体是哪几家,我就不明言了,省得招惹麻烦,虽然朝廷不会因言获罪,但大世家可没有那么宽宏大量,我不惧朝廷,但惧大族,再说了,诸位长居洛阳,又岂能不知此事?两位远来,若是不知,也可以去找人打听。”

众人都是点头,外来客与同乡也是一般模样,一直开口的那人就道:“此事我等也略有耳闻。”

“那就好说了,”黄通点点头,继续道:“三家之后的事,诸位大概也都知道,因陈止才干突出,一家与之讲和,家中与陈君有矛盾的子弟,被外放江东,一家在品评上得了实利,后来也偃旗息鼓,还有一家,看起来也退了下去,但其实不过潜伏。”

众人闻言,默默点头,他们很清楚黄通话中所指的三家,具体是哪几家。

却有人疑惑:“这和陈君任太守,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因为陈君如今背景也不小,当初还有几卿相助、皇上青睐,也不是那么好动的,”黄通顿了顿,饮了一口茶,话锋猛然一转:“诸位,半年前陈君大婚,你们可曾见过当时之景?连五品秘书监的任命状,都是在那之前颁布的,因为皇上想用这个作为贺礼。”

众人大为不解,怎么好端端的说着三家逼陈,这黄通却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导了陈止娶妻的事上,但众人回忆当时情景,还不免感慨。

“怎么不知?杨家嫁女,可是大事啊!”

“对啊,当时陈秘书风头正劲,在洛阳城名望无双,连在诸评上得了称赞的士人,也比不上他啊。”

“是啊,杨家小姐秀外慧中,杨公带着她来到洛阳,不知多少俊杰趋之若鹜,想要一亲芳泽,还有几场宾宴,也是因此而起,可惜最后无人能入杨公之眼啊。”

“说来也是有趣,那位黄思黄君,本还不至于调动的那么快、那么急,就因为皇上想要给陈君一份贺喜之礼,逼着吏部,怎么都要在婚礼前将陈君的调动办妥,以至那黄思狼狈而去。”

“那日婚礼,我有幸在场,那场面,锣鼓喧天、琴瑟齐鸣,宾客有列卿,亦有重臣,还有诸多公卿,连诸葛家都派人过去,余下的赵家、徐家、关家等等皆有人来,最后皇上亲临,更是令人意外啊!”

众人提起这个事,又都兴奋起来,一个一个不停的说着,越说越是来劲,连之前的话题都顾不上了,那两个北地来客也仿佛被情绪感染,融入其中,也是满脸欢笑。

黄通的声音又适时响起:“诸位当也知道,以杨氏的强势,比之陈氏强了十倍不止,杨公却愿意将最宠爱的孙女,嫁与陈君,原因何在?”

时下北方世家,有四家势强,称为两王一杨一荀,也称东王西杨,北王南荀。

东王为琅琊王氏,而那北王则为太原王氏,南荀正是颍川荀氏,至于西杨,指的正是关中的的杨家。

北方四大家,是相对江左的诸多世家而言的,新汉以南统北,南方世家权重,但帝王为了平衡,又扶持北边士族,北方世家亦有崛起,如那庾家等等皆在此列,而上述四家在曹魏和袁赵灭亡后,靠着深厚的底蕴和正确的站队,迅速崛起,比之江左顶尖大族还有差距,但相差不多,在北方更是代表着世家权柄的高峰。

杨家嫁女,自是影响深远,被传为一时佳话,黄通一问,众人就忙不迭的说道。

“此事,我知,说是杨公曾遣弟子往陈家观诸陈,当时陈家诸子皆于院中,或神情紧张,或口若悬河,或不知所措,唯陈止坐于东廊,抚琴自若。

那弟子回去与杨公一说,利于一侧的杨公之子、大司农杨结,就赞道:东廊抚琴者,何其佳哉!可为我婿!”

第六百二十八章 贼捆上堂,惊破宵小胆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盖滑行第三百四十章 文评,可有人去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导思想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钱粮,进则自强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剧本走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联陈第三百四十章 文评,可有人去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六百一十七章 军粮生气魄,密林走大军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铁,筑新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谢谢啊第六百三十二章 赶紧去交投名状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虚实乱人心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六百八十七章 赵王孙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问问他,想不想进宫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郑实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十一章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九十无章 品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还有一本!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软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一百四十章 广陵纸贵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盖滑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几人来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为饵,驱虎吞狼!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处代卒有多少?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贵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则归心,示士以险则知难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灯火照耀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五百五十三章 鲜卑围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无此助力,陈止如何成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将求起势,有士意莫测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书馆的陈秘书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结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亲请方可归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见难而行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劳永逸,懒政之托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仆河边送主,孔徒鲁城曰憾第四百五十一章 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书北上请玄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实策,我当送去北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东莱王弥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三百零七章 正门迎太乐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四百二十八章 农家签与墨家签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将满时已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请出山,护送往幽第八百三十八章 执金铁,亲临沙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将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们汉人太多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无人敢出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隐秘兵马,半路相逢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乐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群起瓜分第一千零四章 要么现在投降,要么……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九十无章 品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