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还有一本!

哒哒哒!

马蹄声急,一起快马来到洛阳城北,拿出了通关官文,递交给了城门的守卫。

守卫看了几眼,抬头嘿嘿笑道:“你是从代郡过来的?这才几天,来的也太快了点,是何目的?”

那骑手颇为识趣,从怀中取出一块碎银,就这么递了过去,口中笑道:“是为太守送家书的,咱们陈太守,您知道吧。”

“陈太守?知道,知道,那可是大能人啊,那洛阳诸评的名声,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就是如今这佛评如此势大,不也还是效仿的诸评么?行了,赶紧入城吧!”

“多谢兄弟了!”

那骑手致谢一声,随后牵马进城,他没有兵家军令,是不可以在城中随意策马狂奔的,只是这一进去,却还是脚步快急,直奔陈止在城中的屋舍而去。

当初陈止为洛阳官时,朝廷就分配了相应的府邸给他,现在还没有撤销,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院子,是陈永所赠,这骑手所去的,就是这么一处地方。

但他进去没有多久,就一脸疑惑的重新出来,随后直奔城门而去。

………………

另一边,首光寺外的佛评还在进行中。

在佛支佐提议之后,他先是让人将斋饭奉上,因为预料到来的人不少,因此这斋饭准备的着实量大,但味道就不能奢求了。

等饭后,众人的情绪重新平复下来,在明法僧的引导下,话题终于是转到了佛评之上

“法潜啊,你的这个手笔,亦可赛过很多过往的佛经之鉴了。”

有了江都王的倡议,众人也是从善如流,顺势就翻看了佛经,随后一一对比,那王衍轻咳几声,就称赞起来。

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到底是自己家族的后辈,不能真的拆台,真想了解陈止的法论,完全可以等佛评之后,反正人又跑不了,现在不如给江都王一个面子。

况且,竺法潜的这个手记,确实是十分难得,如果不是出了法论这一档子事,恐怕单是这本手记,就要闹出不少的风波。

尤其是当众人摊开笔记,按着上面的一些标注,去翻找佛经的时候,这种感触就更为明显。

“真是没想到,连我这样对佛经一知半解的人,看了这手记之后,再看佛经的时候,也有茅塞顿开之感!”

刘近翻看了一本佛经之后,居然露出了一丝虔诚的表情,他接着说道:“我感觉到了心灵的安宁,也察觉到了真正的追求,过去虽也闻佛,看过几部佛经,但如今想来,都是望文生义,潦草理解,丝毫也没有半点真正的领悟在其中啊。”

不只是刘近,其他的几名大家看完之后,同样是赞叹连连。

这个说:“佛经之说,果是发乎于心,令人平静。”

那个则言:“这一句佛经,我过去总以为只是劝人向善,现在才明白,其实有超脱之意,难怪过去再往下面看去,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现在想来,是我的境界不够啊!”

还有大家就总结道:“这也是这本手记的功劳,去伪存真,剥去层层迷雾,直至佛经之妙,否则我等焉能一下子就参悟通透?”

其实这事也不奇怪,如刘近这般的音律大家,又或者其他擅长丹青等的大家,本身就颇为感性,刚刚因为法论而心神激荡,再借助竺法潜的手记,进一步领悟了佛法,自是觉得精神上有所升华,是以心情激荡。

但这样的评价,着实让江都王他们松了一口气,几名僧人也是微微定下心来。

这诸多僧人,如佛图澄、佛支佐、比丘首陀等,都是历经考验的,定力过人,就是年龄稍轻,背景不凡的竺法智和竺法潜,也是沉浸佛法多年,早就有了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动的定力。

只是今日的事,实在是关系到佛教的传播,他们这群僧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和肩负感,涉及到弘扬佛法的事,他们就无法保持镇定了。

陈止的法论一出,让他们一个个都有些乱了阵脚,生怕今日的事虎头蛇尾,为他人做嫁衣,如今见事情回到正轨,终于放下心来。

“只希望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五僧对视一眼,有了这般念头,他们算是知道陈止的厉害了,以前还不觉得什么,只觉得是一个有些名气的名士,但年龄不大,所以有些自傲,当然了,这个自傲的观感,其实是明法僧灌输给他们的。

但正因为如此,在宣扬佛评的时候,明法僧明里暗里的对陈止贬低,他们才会视而不见,现在却忍不住生出一缕悔意,不过,他们多少都放心了,毕竟想来陈止有一本法论,已经足够惊奇了,后面该不会有什么意外能撼动佛经传扬了。

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那江都王了。

佛评的诞生,除了僧人们弘扬佛法的念头趋势,还要靠着他这个当权郡王的推动,江都王参与其中,如何不知道明法僧的小动作,只是他与明法僧也是老相识了,明法僧的江水寺,就在江都王的封地边上,两边常有往来。

明法僧对陈止的一点报复之举,江都王本部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陈止再怎么厉害,依旧是个年轻的士人,就算创立了诸评,但人在北疆,对洛阳的影响力,难道还能比得过他这个当权者。

万万没想到啊,对方只是送了一本书来,就把他苦心经营的局面,给搅得一塌糊涂。

“好在现在是回归正轨了,可不能在让陈止的事,给搅和了……”这位郡王心有余悸的看了不远处的赵远一眼。

赵远今日可谓大出风头,不光是扬了陈止的名望,还报了前面被反复驳斥的一箭之仇,如今见众人的样子,他也是心满意足,不打算搞事,心里谋划着的,无非就是怎么给陈止的白纸做广告了,不然自己这么一搞,事后陈止问起来,别人只知法论,不知陈氏白纸,那可就尴尬了。

赵远的心思,也让他整个人显得安稳许多,这让盯着他观察的江都王松了一口气。

“既然赵远没了捣乱的心思,后面只要不再刺激他,相信就不会有什么事了,但话又说回来了,陈止是厉害,本王过去小瞧了他,但以他的年纪,能做出一本法论,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吧,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后手了,否则以这赵远的性子,也不会这么快就老实下来。”

江都王是怎么都不会想到,那本被众人看重、推崇,乃至将会引起洛阳风暴的法论,其实只是一个大型广告,陈止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卖纸。

估计王衍等人如果知晓此事,胸口必然要堵上一口气了。

但此时那苏辽,看着当前的情况,就在焦急之中。

“怎么回事?这就开始讲佛法了?不说法论了?那纸呢?这么赵远他闹出了这么一出,最后也没人说纸的事啊,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利用起来,事后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功夫,我交差的时候,也要降低一个评价。”

带着这样的念头,苏辽就有些进退维谷了,有心上千提醒一下,但前行几步,刚到台边,想到自己的身份,就有踌躇起来。

这他要是跑到前面,在这么庄重的地方,以世家幕僚的身份,提醒一位名士要想办法贩纸,那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听的事。

殊不知,他的这番动作,却落入了一个有心人的眼睛里。

这个人,就是乐起。

乐起的情况非常不妙,别看佛评似乎回归了正轨,但他从被王衍斥责之后,就一直游离边缘,以王衍的地位和威望,乐起可以想见佛评之后,自己的处境绝对不好。

再加上他有心针对陈止,结果陈止拿出了法论,隐隐和竺法潜的手记并驾齐驱,未来手记若是出名,法论就会随之,自己今日所为,也会跟着流传,若是两书传世,那……

“我岂非遗臭万年?”

这个念头一落到心里,乐起整个人都是一个激灵,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大恐惧,一种死都无法瞑目的恐惧压在心头,促使着他整个人,都在思索着要如何摆脱这种境遇。

现在,苏辽的表情和举动,落入了他的严重,顿时就让乐起生出了猜测。

和江都王一样,他也很清楚,以赵远的性子,不该这么容易、这么迅速,而且一言不发、也不嘚瑟两下,就归于平静。

“或许是陈止的法论,还有什么缺陷,或者背后有什么隐患,否则这个苏辽,不至于这般模样,欲言又止的,似乎有什么话要提醒赵远,偏偏又不敢当着大庭广众之下,把话给说清楚!”

他自是认得苏辽的,也知道此人是陈止的幕僚,这时一见那样子,就有了猜测,随后朝明法僧看了过去。

后者同样在对他点头。

好其他僧人不同,直接主导了对陈止的贬低,明法僧也有着和乐起一样的担忧和恐惧,因而他们的立场,已经和江都王、五僧等人有了偏差。

因此,在众人都沉浸于竺法潜笔记和佛经的比对,气氛转而融洽,也没了争吵、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

明法僧却若有若无的说了一句:“这佛经可以导人之思,使人明我,或许比之单纯的论法,在境界上更高吧。”

众人闻言,微微一愣。

而乐起则不失时机的道:“其实只看这笔记,其实更胜一筹,盖因这笔记中所记录的,其实还有翻译佛经的方法,涉及更广,那佛经成百上千,在身毒之地传承无数年,涵盖各方,严格论起来,其实远远超出了单一的学派领域啊!”

场面顿时更安静了。

这话什么意思,稍微品味一下就能知道了。

连江都王都马上明白过来。

你们这是还要搞事啊!

但不等有人开口,赵远已经一跃而起,他的脸上闪烁着怒意,从怀中取出一本书,直接砸在乐起的脸上。

啪!

那书页数虽然不多,但运用了新的造纸之法,是以格外坚韧,砸在脸上,立刻就让乐起整个脸火辣辣的生疼。

他一把抓住东西,满脸怒意的朝赵远瞪了过去。

“你这是何意!”

“我都想息事宁人了,正打算过后再把陈兄的白纸,推荐给诸位大家,没想到你却不知好歹,也罢,也罢,你就好好看看吧!”赵远一边说,一边走上前球,一巴掌打在乐起的手肘上,用明显练过的手法,打酸了乐起的胳膊,将那书拿回来,脸上露出了心疼的表情,打量了一眼,又扬起来。

“不是说不局限于一家学派么?正好,我这还有一本陈兄的书,诸位且观!”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岂能如你愿!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九百八十六章 击鼓在前,鸣金在后第四章 守一于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计,成矣!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独重民也!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劝人离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长是何等人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楼亲受益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三百六十一章 谁人不知陈君,闯关且看石勒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万事皆有其芥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陈氏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观天下势之洼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为,而郡王可为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实在是高!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协力,三路攻代第二百零七章 赐予是福林边拦路!第八百八十七章 夺幽定策,缓急先后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乱世家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灯火照耀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溃败!追穷寇!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书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先思回乡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为你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顺天时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边谈笑亦横尸,三军可立武悼阵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四百零五章 代县之迎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陈代王,何人可以代陈?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后之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吓破胆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乡侯北上镇匈奴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马踪迹显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为炉第九百零六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观商而知动向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争霸,沾亲带故!第三百章 洛阳京畿在眼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视人低者,也有窘迫时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评日第七百零八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请帖,将军幕僚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一百五十章 贼踪传官府,诸葛问守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无礼今亲访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八百八十八章 犹不知战情,只是赶路忙第八百三十一章 还没开战,就走投无路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与代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导,移风易俗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换识字第六百四十一章 袭屯先投毬第四百四十六章 规矩相须,阴阳位序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则运在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四百五十一章 纸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八十八章 抽丝论兵势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七百五十三章 坏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三百六十一章 谁人不知陈君,闯关且看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