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

“百家签筒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本身就不能用唯物思路来解释,说不定在百家签筒的心里,还会对于坚持用它来进行现实改造的我,给一个愚蠢的唯物主义者减一千分的评价,而那一枚铜板,同样玄奇异常,这两个神秘侧的事物聚集在一起,引起了某种变化,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也许从这位道长的玄奇之说中,我能找到什么端倪?”

这边,陈止想着想着,那边葛洪也详细阐述着自家的学说。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而玄并非冰冷无情,亦有其意志,是为大道,其唯玄道,可与为永,是以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只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葛洪的这一番话,算是将自己的主张说的很明白了,随后又洋洋洒洒的说起诸多看法,却不是神仙谱系,而是这修行求仙的道理、根源。

陈止听着,不由点头,明白了里面的道理,也清楚了,为何鲍敬言会与葛洪针锋相对了。

“葛洪的思路其实很清楚,他这是知道,当今之世玄学大行其道,所以有心要借助玄学来宣扬神仙学,等于是把阴阳方士之说重新包装了起来,但他同样清楚,玄学毕竟是脱胎于经学,是无法直接论证神仙之道的,所以要加以改造,辅佐诸多项目,来证实自身之念,这就是闭关著述了。”

“尤其是这最后忠孝、和顺、仁信之说,更是体现出了他的雄心,要知道,这道教固然继承了阴阳方士之说,算是杂糅了阴阳家,但其精神本质更认同和倾向于道家,这就好像是法与术的关系,道教行事的种种方式,就是其术,接近于阴阳家,但其追求的法,却是大道,是精神上的框架,也是他们学术的源头。”

“道家老子曾有眼,天下因有不善,这才有善,乃是一种对比和对立面,因而善或不善,都无其意,不善不足以卑劣,而善也未必值得夸耀,诸子百家中道家并不时常讲善,而对善多有研究的,乃是儒家,甚至还有孟荀的性善说与性恶说之分,衍生派系,经过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然是贯穿历史,哪怕如今,百家复蒙,但儒家经义的核心,依旧在士人心中。”

“葛洪这里强调忠孝、和顺、仁信,其实是为了在士大夫阶层中有号召力,不至于被排斥,同时也是为了让道教神仙说能有生命力,因为这积善行德,本就是社会道德的主流,任何时候往主流靠拢,都不用担心没有人认可。”

“这位葛小仙师的思路非常明确,如果放到后世现代,恐怕也足以称宗道祖,成一方教主,当然了,未来世界唯物横行,精神文明也要符合基本……那个物理法则,葛教主纵然成事,也只能制作理论工作,否则一样要被镇压。”

这并不是陈止在胡思乱想,因为在介绍了自家神仙学说的精神核心之后,那位葛道长就开始诉说起他一直在做的事了。

也许后世的人,对于葛洪的记忆,更多是停留在《抱朴子》、这部他以自己的道号命名的著作上,一些丹方、化学成就,但对葛洪来说,他最为看重的,无疑还是其中讲述神仙之道,描述自己思想结晶的那部分。

此刻,随着话题的深入,便渐渐触及了葛洪最近的一些成果。

“所谓为善,亦是修行,极少程度,可以长生久视,贫道称之为积善功,观天地之仙,当有座次,有五仙之分,这其中分别,就在善功多少,如那地仙,三百善功便可,而天仙者,非一千二百善功不可得……”

耳中听着这些,虽然心里清楚,葛洪的这个善功学说,其实是朝着社会主流靠拢,为的是帮助神仙之说融入普罗大众,但依旧让他有一种串了频道的感觉,像是从历史位面,跳到了仙侠世界。

眼瞅着这葛洪越说越是来劲,俨然一副要给自己布道的样子。

想来也是,按着陈止如今的身份地位,在京城那边的人看来,可能只是边疆之守,不回中枢,则发展前途有限,可在道教、佛家,乃至那墨者墨家来看,能占据一片地方,还能完全掌控上下,有兵还有地,无疑是一个传播学说的好目标。

“这位道长该不会是因为这个,才千里迢迢的跑过来的吧,不对,时间对不上,如果真是因为这个过来,那也得是在我战胜之后才能确定,现在消息才刚刚传入彭城吧?这位道长理应刚刚动身,但现在人都在这里了。”

想着想着,陈止也意识到,随着自己在北地的根据地和班底稳定下来,接下来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家流派的人,主动找上门来。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么想着,他听着那葛洪正议论着徐州有名的彭祖——

“彭祖寿八百而未能飞升,便是善功积累的不够,是以……”

暗暗摇头,陈止说道:“道长,这些事,我亦有兴趣倾听,只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谈及关键,毕竟夜已经深了,你一路赶来,该好好休息才是。”

这么委婉的话语,葛洪自然听得懂,他倏的收声,转而笑道:“太守这是不愿听我聒噪,也对,这些事说来繁琐,要切身明了才能知行,其中权衡与玄妙,唯有亲自践行,方可有所明悟,外人之言,不足道哉。”

陈止也不辩解,笑而不语。

葛洪紧跟着就道:“但贫道说这些个,却也不全是因为私心,贫道为神仙排下谱系,并非心空胡说,而是循着《周易》之言而行,《周易.文言》中的四句话,乃是根本,便是‘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事之干’,此乃四德之根,诠释元、亨、利、贞,贫道观易,以易成书,寻仙之本,亦有所得,知道若要大成,也需集元亨利贞之事,其中那贞之源,就应在此处,在太守身上!是以前来!”

终章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见此见彼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见过将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论辩风浪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书生宣,粗汉亦可谈大势第三百零三章 萧规曹随编成册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为鲜卑,亦长叹惋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虚实乱人心第九百零八章 原来你不知道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乱南散,皆不成运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这也有一篇文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后挑拨抓起来!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剧本走第六百三十八章 钱不在我,以利诱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五十七章 铜钱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纸出坊,求书上门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错第210章 北边酒宴,南边兵急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处觅?第一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何必妥协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议,战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陈学两支第六百一十一章 灭陈以警他人!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龙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与段部鲜卑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动念,北地风起第一千零一十章 沦陷地胡作非为第八百五十一章 溃逃!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击于外,谋算自远而来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来投途遇险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郁律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师说演百年第三十九章 礼尚往来第五百八十三章 计成矣!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争霸,沾亲带故!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八十七章 变脸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属成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择一家而言商贾事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变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二章 万里河山,双铭铜钱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争霸,沾亲带故!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掌生死,恩威发乎于一身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鲜卑双动,汉室两分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军溃,众叛王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杀第五百零二章 长安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正请陈止,快马出洛阳第一百八十五章 请问,你这边有没有……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访陈君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气而炼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则运衰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敌而纵胡,聚尸成高冢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选择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一百零二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来就立威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书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敌从何处来?冀州有军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风气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一千零九十章 国颓运衰人心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灭之,吾不喜此词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