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难啊

?“真不知道,王上为何要将此人派过来,简直就是给咱们找麻烦,使君,您说对不对?”

靳准的边上,有一名男子,看上去很是瘦削,听着车外传来的声声争吵,脸上流露出厌恶,嘴里则说着:“不如兄长出面,制止一下,不然让他们这么吵着,也不是个办法。”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靳准嘴里说着无奈,可脸上却带着淡然,“刘岳是刘曜派来的,乃是他亲信、亲族兄弟,而王光那可是中常侍王沈的养子,表面上看着是个散碎人,实际上代表着的是王上的威严,你说我这哪一个能得罪啊?”

那瘦削男子闻言,笑道:“兄长权柄在手,族国上下,哪个不知道?您若是开口,相信这些人还是分得出清重的。”

“靳明,你是我的族弟,咱们靳家也是一体,应该知道这次的事,其实就有王上试探我的意思,”靳准看着面前的男子,轻轻摇头,“在月光她们二人真正出嫁之前,咱们靳家须得低调行事,不可张扬,否则就好像这次一般,一个小小的家仆,就被人拿出来做文章,生生逼得我不得不请罪,更被朝中几个政敌逼着,前往代郡……”

“说到这个我就来气!”那瘦削男子靳明顿时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您说您这般宽容大度,那群人还不知进退,这要是换成了我,早就让人把那群酸儒抓起来了!一个个以为自己是什么人?不过都是投靠过来的汉人,若是他们有用,这并州还能落到我们手上?”

“你这句话说的就是错的!”靳准瞪了靳明一眼,“这些人若是没用,那先王用得着百般笼络么?还不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大族!若是没有大族默许,我等便是占住了那并州,也是难有舒展之地!”

“不服就杀!”靳明却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要我来说,那石勒做的倒是不错,听说这羯人有一个侄子,名为石虎,站住了那中山、赵国之土后,但凡不从之人,皆杀无赦,如今不是将这两地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那石勒根本不懂治理之道,不过一时痛快罢了,短时间里似有成效,但终究是暂时的,早晚要显露其中不足,只是时间问题罢了,”靳准摇了摇头,“而且石勒此人狼子野心,当初与我同再使节团中,抵达洛阳,我就看出他有虎狼之志,只是暂时蛰伏,是以多有上书,希望能打压此人,给个闲职,做给旁人看也就罢了,没想到最终还是让他瞅准了机会,脱困而出,不攻幽州而入冀州,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只是朝廷也不好翻脸,这才让他得以逍遥。”

靳明一听,赶紧就在旁边附和,可这心里却很清楚,当初竭力反对石勒出兵的,其实是那中山王刘曜,只不过后来刘曜兵败,失了一臂,彻底失势,被驱赶到边疆之地就封,名为养伤,其实就是让他离开权力中心。

靳准实际上并没有反对石勒,但时过境迁,靳准得势,将这些个先见之明移花接木,也是应有之举。

“不过,石勒到底是隐患,算不得要害,他便是得了赵国、中山两郡,也是刘曜去和他争夺,这也是册封刘曜为中山王的用意之一,真正的危险还在咱们族中内部啊!”

靳明心中一动,不由问道:“兄长的意思是?”

靳准就道:“而今大单于就位,复起刘曜,也是一个隐患,他将我靳家视为敌寇,要全力打压,这才有了那些政敌兴风作浪的机会,我之所以顺着国师的话,说要去代郡,也是为了避祸,否则两刘相争,我靳家夹在中间,那是取死知道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还在先王走得太突然,这底子没有安排好,为了重新拉拢部族,才有了当下的局面,让那刘乂等位大单于,掌控氐人、羌人,更号皇太弟,否则北地乱局,我匈奴本有可乘之机,说不得将那拓跋部灭掉,哪里能作壁上观?”

说着说着,他摇了摇头,叹息起来:“鲜卑乱战,那拓跋部难支援,过去他仗着部族联系,合纵连横,抵挡我族,若是能抓住机会,以我族之力,一举吞并,毫不费力,偏偏因为族中相互牵制,错失良机啊!”

靳明也恨恨说道:“还不是因为那陈止!”

“世人皆言先王为陈止咒杀,但实情并非如此,只是传的人多了,假的也要变成真的,这就是我族难以忍受的了,而先王之死与那陈止也确实有关系!“靳准眼中闪烁寒芒,“正因如此,我才会允许刘曜的人,加入这次使节团中,旁人我不知晓,可他刘曜送来的两辆马车里面,可是暗藏杀机!”

靳明也思虑清楚,便道:“只是如此一来,也计划了大单于与王上的矛盾。”

原来,如今中原之人多知那匈奴为国,有国主刘聪,承袭了刘渊之位,为一国之君,却不知道当初刘渊死的匆忙,没有留下稳固的局面,刘聪继位之后,直接面临族中两个亲王的威胁,于是陷入了分化拉拢,连放逐刘曜也是出于稳固权柄。

最后,迫于族中压力,又按照族内的传统,分出了一部分权柄,施行一族两制,其本身为匈奴王,掌握源自中原的礼仪秩序,称之为国主,除此之外,还按照草原传统,封了一位大单于,掌握并州北边的诸多零散部族,其中以氐人、羌人,以及匈奴铁弗部,其首领称为大单于,为并行掌权之位。

那位大单于,正是先前出使洛阳的刘乂。

刘乂出使洛阳,兴起野心,又熬出了资历,回来之后摆明车马和刘聪对垒,受到族中部分势力的支持,最终得以出任大单于,还被册封为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继承人。

这才算是让匈奴国的动荡彻底平息,消弭了分崩离析之灾。

这些变化,就是在北地混乱之时产生,因而匈奴才没有机会搅风搅雨。

“这次派出使节,就因为王上和大单于暗地里角力,导致三换使者,传出去必然成为笑柄,所以我来出面,盖棺定论,也算是平息这番争斗,这其实也是在塑造威望。”靳准讲明了心意,随后就道:“所以这次去了代郡,更要有所作为,回去之后才好挟威固权!”

“兄长英明!”靳明立刻称赞起来。

不过,靳准想的虽好,也计划好要怎么和陈止交涉了,可等七天之后,他率领的队伍抵达了代县,却遇到了冷遇,却不是陈止有意怠慢,而是这满城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另外一件事上。

甚至于,在靠近代县的官道上,靳准等人就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书生模样的男子,快步奔袭,口中更是念叨不休。

“快!快!赶紧去往县城,我定要看看那雕版之法,到底有多精妙!”

看着这来往之人,靳准、靳明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在来之前,就预料到了那陈止会如何应对,是敌意,还是表面上客气,但怎么都没有想到,还没到地方,先让这奔涌人流,弄的满心糊涂。

掀开车帘,看着那一个个急促的身影,靳准眉头皱起,吩咐道:“去找个人过来,给我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这一个个书生模样的人,居然这般急切赶路,其中还有不少寒门士子。”

也无怪乎靳准等人疑惑不解,实在是这宽敞官道上的人,样子实在太过奇怪。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动要加考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从实招来!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坏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谋不见多而寡断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观氤氲青烟变第七百九十章 局连环,一动皆动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胜算?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当大用,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间心已定第六百三十八章 钱不在我,以利诱之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么?不会投靠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畅通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杀予夺!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第四百三十九章 约定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陈征北师出有名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当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动,泥塑立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为贵,谋武图文第三百九十章 领民户籍与屯田民籍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将军府,而不知朝廷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铁铸甲,搜人提拔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从欲散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则缚,攻其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启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殇(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无礼今亲访第一千零九十章 国颓运衰人心乱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陈者富贵第九百二十三章 审鸡而诫猴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个散财童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鲜卑来第一千零五章 洛阳隐,家信疑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阴云前兆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后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书生宣,粗汉亦可谈大势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绝路!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观王强而陈弱,当援抑强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错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九百二十六章 争一方气运主角第八百五十一章 溃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举,先入籍第八十四章 悔不当初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第八百七十二章 临阵当斩徒增疑第三百零一章 这不是个好差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两州立,东兵归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七百八十四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八百八十九章 这么巧,你也赶路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一百一十章 礼与意,轻与重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八百四十八章 断首而乱军第六十八章 此楼如何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六十七章 执剑赴会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陈学两支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强势面前,何来心机?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属与有荣第四百三十九章 约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