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

一张玄听了这些话,也不反驳,只是摇头,轻声说道:“佛法或有可取之处,但沙门却有他念,如今北地之中,又有许多战乱,此番难上,贫道曾见许多惨状,又见诸多贫瘠之地,然有一点,却殊为奇异,便是布衣惨地,多有道门之人进出,而那统兵掌权的营地,往往由僧人来去。”

“哦?”陈止眼神微微一动,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张玄的这个话,其实也是想要影响陈止的判断,却不再是从单纯的佛家习惯出发,而是在暗暗触及陈止这般身居一角的实权官僚,最为重视的地方。

那布衣散落之处,其实说的就是流民,其中多道人,这就是属于用于自黑的意思了,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上,但凡有民众散居之处,多有五斗米教徒出没,传教拉人,渐渐形成规模,那黄巾之乱就是如此发生的。

可见道人进出,绝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放在流民军中,可就不一样了。

“道长这话说的有意思,”陈止眯起眼睛,笑道:“这五斗米教徒时有蛊惑人心之言,昔年有张角三人,以太平道聚拢人心,乃成叛军,糜烂几州,这前车之鉴尚在,道长却提起道人走出走入落难百姓之地,岂不是提醒陈某,要提兵前去镇压,以剪除这个隐患?”

“府君何必明知故问?”张玄摇摇头,用颇为诚恳的语气说道:“道门四散,良莠不齐,便如天下之人,有好有坏,此乃天道所铸,人无扭转之能也,道门些许邪门,走了歪路,必为后世唾弃,无可厚非,然今日之局面,冀州糜烂,流民从贼,或为异族前驱,早失之其纯,加上羯人石勒入之,更见其乱,乃至有一统州郡之势,此时若有那被你道门本意之人行走其间,无疑能分化瓦解其力,对朝廷而言可是好事!”

陈止轻轻敲了一下桌面,问道;“这岂不是对那羯人石勒而言,也是个好消息?”

张玄直言不讳的道:“石勒,匪也,这般人物本就该灭杀的,其人眼下不过占据了冀州一角,哪里能成气候,若是流民一散,反而能让此人壮大,令朝廷难以剿灭,那只能说明朝廷已经不对了。”

边上的李始听了这话一愣,然后又是担心,又是若有所思。

陈止却笑了起来:“这位道长倒是好大胆子,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来,不过如此一来,不也显得道门确实有隐患么?你这是为了贬低佛门,连自家都不放过了?”

“我道门些许误入歧途的人,虽可能引起人祸,但其实还都在明处,”张玄也不否认,反倒是话锋一转,又将话题朝着沙门僧人引导过去,“而僧人往往择选一二权贵,将他们发展为佛徒,然后借此为力,正大光明的强行推动,令我华夏道统因而扭曲!而且这般作为,便是朝廷上的有识之士看得出来,也无力扭转,盖因推行的背后,往往都有背景,想要根绝,唯有防微杜渐,将种种隐患,斩杀在苗头上!”

陈止想了一下,回忆着自己见过的,以及历史上的一些佛门做法,不由暗暗点头,嘴上则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些随着世家子过来的高僧,其实是想要让陈某信佛,才过来的?”

“定然是有这个目的的,而且……”张玄说话间,这话题猛然一跳,“府君将我二人请到此处,不也有询问冀州局面的意思么?”

陈止点头道:“不错,你们这一路过来,走的乃是冀州之路,我听说那边局面又有变化,不知情况如何了,以道长的见识,应该是有看法的吧。”

“那贫道就献丑了,”张玄也不客气,“当下冀州的局面,看起来混乱,其实已经分明,随着石勒入侵,并且围困赵国,横扫三郡,威望已经建立,更是收编了诸多流民兵马,隐隐在冀州西边站稳脚跟,而东边的江都王,本是朝廷派过去,让他剿灭冀州叛乱的,却因种种愿意,裹足不前,坐视贼人做大,而今在朝廷强令下,才有要出兵的意思,这还是赵王世子求得朝廷的关系,但以江都王治下几郡的局面来看,很难能破石勒了,除非有外力相助。”

“道长倒是胸有丘壑,一句话便点出局势,可赵王世子既然去求助,总归会得朝廷相助,除了江都王的兵马,恐怕周围的军镇,包括我这代郡在内,都会接到命令,更不要说哟兵马直接从洛阳出……”

“太守误会贫道的意思了,”张玄淡淡一笑,“贫道想说的,其实不是军争强弱,而是发现这沙门僧人的动向,那江都王驻扎之地,有僧人进出,而石勒行军的路上,也有僧人传法,甚至贫道等人为了安全,曾经绕道一地,听说为那济阴太守祖府君驻扎,居然也能看到僧人进出世家大宅!”

陈止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他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僧人,不管官府、藩王,又或者贼寇,但凡有些权柄,占据了地盘,就都会过去拜访?”

张玄点头道:“当时如此,这般行径,已经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毫无本心可言,乃是为了传法,全然不分好坏,所以僧人来了府君此地,必然也有僧人去往王使君那边,或许连塞外的鲜卑人,他们也不会放过!”

说着,他忽然顿了顿,这才道:“或许,鲜卑人、羯人这般的人物,更受他们青睐也说不定,毕竟这些人固有饱读经书之人,但大部分却不沐华夏道统,更容易得沙门之法!”

陈止眉头皱起,因为他很清楚,张玄的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在原本的历史上,佛教与异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相得益彰,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可谓深远。

不过,他同样很清楚,张玄的这些话里面,也有他自己借题发挥的内容,便点头道:“道长说的不错,但你一路北上,人员可不多,又要顾虑自身安全,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手派出去打探情况,所言所说难免就有推测的成分,好在今日就能见到不少高僧,不如晚宴的时候,与他们交谈一番,如何?”

这般情况,张玄只能点头应下,随后二人告辞,准备着晚宴的事。

整个城市,都在为此忙碌着。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诸官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乱世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六百七十九章 问鬼通神逃于此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陈...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六十七章 执剑赴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论陈,两左急登门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梦中为学第六百三十章 剑指兵屯!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阵!第七百九十二章 汉制于其不过工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陈代王,何人可以代陈?第一百九十章 你还不认罪第七百零七章 当日弃而走,今日无颜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七百五十九章 陈运不过几年,为他人嫁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无根无基,以佛替夏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二百零四章 忆陈施主之言,明白墙上之语第二百五十章 只对弈,不破局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谁家善,黑白散尽凶匕见!第九百五十四章 陈止来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八百三十八章 执金铁,亲临沙场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里没点数?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里快装不下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胆颤第六百八十九章 阵里杀人拂衣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吓破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压言攻惹怒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归乡与仙翁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动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阵非精兵,战阵为先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畅通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见第四百三十章 称赞求字老人说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间心已定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六百七十九章 问鬼通神逃于此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胜!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书画四品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四十四章 瞩目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师,冠绝青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酿三苏之文第二百九十二章 征北将军陈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装,问影帝谁属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陈代王,何人可以代陈?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梦谁先觉,春秋四季枕第五百四十一章 厌则整编不顾阀,心腹归来又两人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第七百一十八章 窥机出头未如愿,僧言灯火道笑驳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变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过,段部可过,你过不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鲜卑有文章,请诸君品鉴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八百八十九章 这么巧,你也赶路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广宁郡隐藏着什么第六百八十七章 赵王孙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统可分善恶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海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三百一十四章 鸿胪请陈止为桥第一千二百章 至圣言、管子语,断龙之术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儿郎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师说演百年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寿否?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龙,离巢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