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

“什么?”

众人听得此言,都是纷纷一愣,再看陈止,表情都谨慎许多。

“府君此言,似对三代之治,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啊。”张景生与王快对视一眼,轻声说着。

王快郑重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不错,这话可不能随便说,有可能让人攻讦。”

不光是他们两人,那诸多世家之人,连同僧道两边的人,也都不由意外,他们同样清楚在厚古薄今的大环境下,若是说出有悖于士林主流的话,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和反弹。

这事往小了说,是言语失状,往大了说,那就是政治不正确。

那刘岳听得此言,还有些呆愣,没有品味出里面的深意,倒是一路上与他保持距离的靳准,这时候站起来,一脸正色的对陈止道:“陈府君,你这话有些失当,在下不才,虽出身匈奴,但沐浴圣人教化,对那三代之治、井田天下,也是向往久矣,其时圣王治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乃是真正的大治之世,后世之人若能成就其中一二,便可以称为仁主,我族主上有意,追随先贤脚步,莫非还有什么错误?那岂不是说,府君觉得三代圣王也有其错?”

“狼子野心啊!”陆建摇了摇头。

张景生则道:“那匈奴国主若真有这般做法,那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恐怕不会真在整个并州中施行,况且此言更有为匈奴叛逆正名的意思,其心可诛!”

“诛心之言,更是狂妄之语!”王快眉头一皱,不留情面的批驳着,“匈奴叛逆,窃据一地,本就是大逆不道了,现在居然妄图和上古圣王对比,简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顾恩瞥了几人一眼,旋即却对那赵王孙刘车说道:“话虽如此,只是现在陈止被当面问起来,总该有所回应才是。”

刘车听罢,微微点头,看向陈止,就等着对方的回应了。

罗央这时候将面前最后一块糕点咽下去,含糊不清的道:“介个辛奴人正贝比……”等他咽下去,又朝王快的盘子看了过去,嘴上则道:“你听他说的这般大义凛然,真个不要面皮,分明就是叛逆,却好像掌握了大义,在这里质问起府君来了!”说罢,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从王快的盘子里拿了两块糕点离去。

王快当即怒视其人,抬起双手,宽大的袖子垂落下来,护住了自己的盘子。

“这靳准,真是会抓住机会!”

另一边,听得靳准这般言论,莫说在坐的其他人,就连陈止身边的陈梓、苏辽等人都神色微变,有心出来辩解两句,但想到陈止过去的行事风格,又纷纷忍住了。

实际上,晚宴的话题,忽然被带到这对井田古法的评判,他们事先都没有想到的,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准备,而陈止的回答,同样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井田制有其局限,这件事可以说在朝堂上人所共知,是以历代以来,虽时常有人提出恢复,但都不会被真的施行,只是这些事终究不好摆在台面上说……”

陈梓和苏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担忧之意。

就在他们担忧的时候,靳准嘴上不停,又继续说道:“况且陈府君您的《师说》之中,也提及了三代之期,言及道统缘由,怎么现在又有了变化?莫非就因为提出这般做法的,是我们匈奴人,您就要改变说法了,这要是传出去了,如何能取信天下人?以后您的文章,还有哪个能信?”

这下子,刘岳也反应过来,明白了靳准抓住了关键,冷笑着看着陈止。

“靳君真是好一张利口,”陈止被众人注视,却不急不躁,只是缓缓摇头,“我之所以那样说,还是因为你们不明白井田的意义何在,以及中原士人为何向往井田。”

“嗯?”靳准心中一动,不由笑道:“府君莫非要否认?这且不要慌忙,我还有话说……”他当然知道陈止的厉害,担心自己的一番话说不死对方,又被其人抓着什么漏洞,借机发挥,改变了这样的局势。

实际上,他们这次过来,就有一项任务是败坏陈止的名望,当下的场合无疑十分合适,本来靳准打算将这个事,让刘岳冲锋在前,否则他断然不会同意刘岳一同过来。

结果,眼看陈止似是入套了,偏偏刘岳没有反应过来,靳准这才忍不住亲自上场了,可他同样深忌陈止之能,因此不愿意给陈止进一步发挥的机会。

可惜,陈止作为地主,哪是他想要拦住便拦住的?

陈止摸了摸腰带,笑道:“靳君,不是我要说话,而是你的认知上有些偏差,将来宣传上如果出了问题,那是要负责人的,明不明白?”

话说到这份上了,靳准就不能强行推动了,只好拱拱手问道:“愿闻其详。”

“我听靳君和刘将领的意思,显然是有些本末倒置了,”陈止看了刘岳一眼,收起笑容,“太过注重于形式,以至于没有理清里面的前后顺序。”

刘岳可不愿意客气,他既然出面,就抱着撕破脸的劲头来的,于是冷笑道:“什么本末倒置?难道这中原诸多士人大家,对古之贤者的追求、憧憬本末倒置了?”

陈止摇摇头道:“中原士人憧憬的,难道是上古三代的时期?是井田制的井田?是圣王之治的圣王?”

他一个上古问题三连,不光让靳准和刘岳疑惑,连在场的其他人,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嘀咕——

难道不是么?

“当然不是!”陈止却好像听到了众人的心声,口中话语斩钉截铁!

那靳准和刘岳却不由大喜!

你话说得这么满,简直是自寻死路,天下之人都憧憬的事,你给否决了,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而陈梓、苏辽等人则是面色大变,周傲甚至忍不住站起身来,想要阻止陈止之言。

在场的宾客也是纷纷哗然,旋即沉默下来。

连院中角落,小书童陈物也满脸担忧,旋即看了一眼在旁边巡查的冉瞻,忍不住道:“这可如何是好,我家老爷却是说错话了。”

没想到冉瞻却嗤之以鼻:“你这小子,瞎担心,听哥的没事。”

与此同时,这满院子里各种人心、情绪,更是在玄妙的层面上,直接构成了一种名望的变迁,引得那李不匿、张玄等人如有所感。

“哦?”陈止也察觉到心中将要满的五行刻度格,猛然缩下去一截,却不像是消失,反而像是在蓄力。

“这就看后面的话了,若是成了,便是一鼓作气,成就上上签,若是不成,就是崩盘之时了。”

虽然明白如此,但他却没有半点担忧的意思,轻轻一笑,再次开口……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关中变,如陈言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难靖灾,引说立根第四百零五章 代县之迎第四百八十二章 赞陈追问续何在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止的衙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导思想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九百八十六章 击鼓在前,鸣金在后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幕启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长是何等人物?第四百一十三章 刘氏劝夫,鲜卑献礼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七百二十一章 书满廊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一百七十二张 诸葛之礼第四百八十八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马围使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九百三十六章 枭雄未长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将接龙体,一陈围胡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三十九章 约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第五十六章 为民除害,只争朝夕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军动兵临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话考核四六等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许...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郑实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汉太乐令,不与书院和稀泥第八百零九章 贵人改制,应者转运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九十五章 品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占地称雄为传道?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占地称雄为传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拦路驱车队,贼人为何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杀了个干干净净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变第三十七章 知我寻法皆传书,使我不得安心读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文章,我要摸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杀之虎初长成第一百九十三章 问君可曾注典籍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当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三章 一支道家签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来!第三十四章 冤!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帅另有其人?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第六百六十一章 谍影重重第二百零九章 岂非有如杀鸡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议玄甲事,群臣莫敢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轻视与失落,聂氏欲转念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争霸,沾亲带故!第六百七十一章 敌从何处来?冀州有军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夺幽定策,缓急先后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九百二十五章 鲜卑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掌生死,恩威发乎于一身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九百三十五章 内外之姓【新年快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变幻皆从权第二百六十三章 争与其人近,古今为一名第三百零九章 胡临代县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这也有一篇文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导思想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让人趋之若鹜?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胆颤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二十章 陈四之脑无恙否第八百九十二章 惊骇之闻!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