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与传

陈止的这句话,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实话,别看他现在坐稳了代郡太守的位子,又是统领兵马,又是镇压诸家,还拿出很多利益果实出去,让众人分享,一副带头大哥的样子。

但实际上,接连征战,以及操练兵马,还有建造陈庄、工坊,进行矿藏勘探等等,早就将他的积蓄掏空了,甚至于陈止还从彭城、下邳的陈家赊账,当然,他老泰山那边的杨家也给了不少的钱财支持。

这些都是记账的,也有几出几归的利息计算。

按照陈止的正常归化,等矿场和纸坊生意走上正轨,陶窑那边也建设完毕之后,就可以迅速积攒财富了,再加上他从郑家、刘家手上得到的诸多产业、土地,不光能维持代郡陈氏的建立和壮大,还能反过来反哺陈止的基业,令他的势力进一步稳固下来。

不过,如果能额外的赚一些钱,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陈止事先都与陈梓通过气了,这时再说一遍,也有告知束交、张亢的意思。

另一方面,单梢的思路,其实与后世的火器发展有着一定的分叉,在陈止看来,就有一点是点错了天赋点的意思,拿出去反而能够迷惑他人。

毕竟火器发展这个事,陈止是颇为谨慎的,真要是彻底失控,那整个历史走向,就真的是一片混沌了。

现在,几句话将大概的心思交代了之后,解除了三个下属的心中困惑,顺势就说了一下中心思想,让他们开始动笔书写,这请实衔的文书很快就搭了一个框架出来。

紧跟着,陈止便就整理了一下手里的东西,顺势就寝。

随后,他需要准备的,就是微服出巡所需之物了,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处理

第二日中午,几名道士就如约而至。

随后,陈止驱散众仆,与几位道人在屋中交谈,至于其中内容,外人却是无从得知,毕竟连陈止最为亲近的书童陈物,也不得近身,只是在外等候。

不过,事后据那陈物所说,几位道人出来的时候,各自感慨,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尤其是那太虚子道人,更是一阵摇头,而后径直离开。

自那日以后,便无人在代县,再见到过这位道人了。

相比之下,那位随着车队前来的张玄道人,倒是依旧还在城中,只是随后的两天里,都闷在屋子里,没有见外人,连护持他同来的那些护卫,都难以面见此人。

这里面,当然就包括了那位蜀地霸主的兄长,李始。

李始为了隐瞒身份,一直将自己伪装成护卫首领虽然张玄不止一次的提醒过他,说陈止已经看出了自家来历,但即便是为了迷惑他人,减少麻烦,李始依旧如故,但私底下,张玄依旧还是对他以礼相待。

不过自从那一日,与陈止在屋中交谈之后,张玄甚至连李始都没怎么见,每日的餐食都是被送到里面。

“不知小道长与陈止谈了什么,以至于这两日足不出户。”李始在门外踌躇,有心让人进去提醒,但想到张玄的本事,又有些犹豫。

“小道长素有主见,不是我可置喙,只是我在来时,兄弟曾有交代,要与那石勒、王浚皆有联系,现在人都派出去联络了,两边虽然态度暧昧,模棱两可,但显然也各有其意,正该要亲自登门,以示诚意,虽有凶险,但我为弟兄,也是该做,若无风险,如何能够成事?但道长这边……”

这李始在门外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屋子里盘坐在床上的张玄,却猛然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床边地上的几盏油灯。

这油灯有七盏,成北斗形摆放,其中五盏已经熄灭,唯首位两盏还有灯火。

只是天色大亮,灯火之光丝毫难显。

但张玄看着这两盏灯,却是脸色凝重,他掐指一算,最后摇摇头,走下床,来到桌旁,铺纸研墨,然后就落笔书写起来。

其人书隶,行云流水,转眼之间就写成一篇,然后细细检查,最后点头封存起来。

“师父曾言,胡当有运,北地生霸主,然于华夏无益,唯蜀地潜龙锁困之地,可保得几分元气,所以有心出山辅佐李氏,又说北地真运在胡,王浚等人不过为王前驱,是替胡人开道的,虽有陈氏崛起这个变数,但也觉得乃是前驱之一,或许就是替拓跋氏铺平道路,时候一到,就要退位,可我观那陈陈止气象,已成气候,再看其行事,更有章法,恐怕不是简单的为龙前驱,大概要多注意一下才是,只是蜀地距离燕地甚远,老师未必会重视。”

这么想着,他已将那封信封好,然后就拿着起身,推开房门,一走出去,正好就见着在外面犹豫等待的李始,见了其人表情,马上就看出端倪,于是笑道:“李君不用焦急,如今代县事了,贫道在这里宣道,李君若有事,自可前去。”

“小道长不走了,要留在代县?”李始本来听着前面,还松了一口气,等听完之后,却又满脸不解,“代县之事既了,何不前往蓟县?”

张玄笑言:“贫道此来,本就是为了代郡,那蓟县却不在行程里面了,此处民风淳朴,又有诸多人口加入,还与边疆诸胡有着关联,贫道留在这里宣扬道门之法,也是为了能广大门楣,此事来前,也曾与老师提及。”

听着这话,李始就已明张玄决心,点点头,不复再劝,而是拱拱手道:“那我自蓟县归来,再来请小道长,咱们同回蜀地。”

未料张玄却摇头道:“这就不必了,李君还有些事要做,贫道帮不上忙,无需相随了,感谢一路护送。”

李始听着一愣,然后叹息道:“道长是打算在这里开坛立观么?”

“也不全是,还是要看时局的。”张玄微微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来,递了过去,“还望李君能将此信转交给贫道的师父。”

李始接过信来,也不过问,就点头答应下来,跟着又关心起张玄的打算,正好在这时,门外有小厮进来传城中大事。

“那位老法师在城外择了一处,要建一庙,宣扬佛教!”rw

第三百三十八章 尔如行在崖边,我则如履平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六百二十五章 钓鱼执法,一网打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们代郡人真会吹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会有三段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问,匈奴短矣第一百六十四章 给我留下来吧!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五百四十六章 观盘演兵,武丁慑代郡之家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三百五十五章 让他升官!第二百一十二章 来袭!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实策,我当送去北方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属与有荣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名字好,我碰巧也写过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将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一千零一十章 沦陷地胡作非为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胆颤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五百三十章 隐忧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进军!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于下,佛争于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后挑拨抓起来!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四百一十一章 陈止,你又算计我!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软了第五章 不在对错在喜恶第四百七十章 他还能翻了天不成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帐内书信,帐外炮响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与传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还能这么投降?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四百一十三章 刘氏劝夫,鲜卑献礼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骗我!第七百章 自相攻,谋火毬,非签难成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则运衰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异动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八百七十二章 临阵当斩徒增疑第三百一十章 临到上任练琴忙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七百七十八章 劝谏反在谋中乱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师,冠绝青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当然耳!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为,而郡王可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则民护其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晓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随人来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义访陈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无龙,朝对成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刚知晋阳落,又闻刘粲囚第十八章 上门送钱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气衰,废太子意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风雨欲来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丧,从长计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为贼!第八百章 九官何属?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归?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后挑拨抓起来!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三百一十章 临到上任练琴忙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义访陈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陈氏,后有玄甲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三十三章 闭门家中坐,名从何处来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内乱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将求起势,有士意莫测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为饵,驱虎吞狼!第四百零七章 不劳费心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动世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贵皆来非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