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

“人之一生,不过几十载,修身养性,也不过八十,生前钱财带不走,但其名却可以传世,我师传佛几人,诸师兄弟、居士各得其理,各有阐述,贫僧所得不多,却也知道要让中土也入轮回,就得名传天下,乃得其正,我等可死,但若佛名流传,这便是其位!”

城中一酒馆中,人头攒动,皆听一老僧**。

那僧人正是竺法伟。

他端坐于上,见众人听闻,不由点头。

这已经是他在代县**的第二天了,来往的多为代郡世家之人,这些人衣食无忧,又经历了战火威胁,一听说有佛家讲述,立刻就聚集过来,争相了解。

今日的宣讲结束之后,老僧又道:“贫僧昨日就说了,要在此地讲学,而今既有居士提议,又有顾家公子支持,那便在那城外起一座寺院,传扬我佛之理,以开启众生智慧。”

众人一听,纷纷叫好,又有几家的士人公子出言说要相助,可以提供土地与人口,他们也是知道的,但凡起佛院,少不了钱财相助,而且占地皆广,又有仆从、佃农相随,无意于一个小的田庄。

酒馆角落,却有几人坐着,其中一人满面虬须,身子也不低矮,看起来该是个勇猛之士,偏偏他的皮肤显得白皙,又不同于一般的北地大汉。

在这汉子的身边,坐着一名人,也是满脸虬须,模样有诸多诡异、违和之处。

只不过,众人都讲注意力集中在那**的老僧身上,以至于无人注意到这个角落的人来。

与此同时,两人的身边,还有几人不动声色的坐着,隐隐将二人围在中间,把其他人排斥出去,让他们和其他人隔绝开来,于是他们低声说的话,旁人也听不清楚。

此时,那第一人就在低语道:“但凡寺院,多数都是依山傍水,更有僧众护持,那中原腹地之处,还有些许寺庙聚成村落,有武僧护卫,有农人生产,以供僧人学法念经,寺中无事,便如安宁之乡,寺外有波折,则立刻就能组建一支兵马,外出征讨。”

那中年人便点头说道:“既然府君这般清楚这些人的伎俩,何以还放任佛寺起来?我听说,连道门之人都有心在这里开设道观,这些人是只注重己利的,留着早晚都是祸患,若是有变,他们不仅难以为助力,恐怕还会有阻碍。”

原来,这两人一个是陈止,另外一个居然是鲍敬言。

二人都是乔装打扮,微服于此听僧讲佛,只不过说的旁人心神震动的佛法,在他们二人听来,却难以触动内心,更为关注的,反而是寺庙建立的问题。

陈止听了鲍敬言之言,笑道:“这群人有其谋划,但也有其之力,这力我若不用,就是退给别人,北地多势,除了我这代郡,东边有王浚,西边有匈奴,北边是鲜卑诸部,南边也多了个石勒,还有那江都王,僧众、道徒或许不可信,但其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与其推出去,让旁人加以利用,不如留下来,让我就近监督。”

“就近监督?”鲍敬言读出了一点味道。

陈止点头道:“不错,以我当下的势力,根本无法根除佛道对人心的影响,与其将之驱逐,眼不见为净,倒不如拉到面前,就近了解,反过去加以影响,让这佛道两边的变化,变得可控,至少不是瞎子,否则的话,说不定我这边闷头种地,改天就忽然被人砸开了代郡大门,以无边民力,强行扭转此地之信了。”

“哪里会有这么夸张的事。”鲍敬言只是觉得危言耸听,但话中的意思却懂了,“府君的担心也是正常,也很有道理,不过这些僧道两家的言论,鲍某却是不会赞同,当然,他们的论著,我是看的。”

听着面前这人的话,陈止无声笑了起来,心里也生出了敬佩之意。

与道人交谈之后,两天以来,陈止微服而行,以眼观气,见了很多景象,发现了不少人才,也都派人过去接触了,但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实是这位鲍敬言先生。

因为他在这位先生的头上,几乎看不到代表着气运的气柱。

这当然不是意味着,鲍敬言没有未来。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虽然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多少,但名声却流传后世,其主张的思想,也保留了一部分下去。

这样一个能留名青史的人物,在生前就算不是有大气运,至少会有所表现这就是陈止两天以来研究和观察得到的结果。

那为什么,连陈物的头上都有不小的气运,而鲍敬言却没有呢?

“信则有,不信则无。”看着面前那人,陈止心中感叹着,“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还有鲍敬言这样的人物,也着实让人意外,更让人敬佩。”

这么想着,他的表情却逐渐凝重起来,目光转而落到了那正在**的老僧身上,心中签筒一动,名望金液蜂拥而出,凝聚双眼。

下一刻,便见一道道金色气息,从在场众人的头上飞出来,聚集在老僧头上,凝聚成一朵金色的云朵,飘荡补休。

隐约之间,陈止甚至在那云朵的上面,看到了重重人影,听到了阵阵低吟,好像有诸多佛主坐于其上,正在呼喊佛号。

“事在人为,势为人聚,众志方能成城,这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教派也罢,都要有群众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来一回,交相辉映,才能构建气运,稳固跟脚,所以这金色的气运,其实代表着的,不是教派学说,而是天下根本,乃是人心!”

看着老僧头上的金云,陈止就知道,想要彻底驱逐佛家,其实并不现实,倒不如留下来,好好研究和学习其手法,伺机加以改造,方是可行方案。

“这老僧刚才的话,其实已经破位露骨了,对于他们这些教众来说,一个人的生死荣辱,其实无关紧要,所求的是佛教本身生生不息,在中土扎根,让他们的思想传承下去,从而永恒!**会腐朽,功业会消散,但思想再怎么扭曲,依旧能活下去,就像是一种修行后的永生,当一个人思想成熟、成型,然后传入天下,就等于将自己的意志复制成无数份,覆盖了他人的头脑,如此一来,其他人所为,就是在践行此人的言行,这岂不就是永生位格?”8)

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东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二十三章 不涨不足以平人心啊!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里没点数?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后悔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龙,镇冠军第九百六十七章 盘虬龙,蟒相斗,自削其运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刚知晋阳落,又闻刘粲囚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陈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一百七十二张 诸葛之礼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说久仰,心中暗算计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崩,王入金墉城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没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断颅裂心胆崩!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九十六章 追回来!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五百四十四章 鲜卑未见形,已有匈奴至?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进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铸《师说》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骋意马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正请陈止,快马出洛阳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齐了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压汉第二百七十七章 谁给你的胆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从欲散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画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为贼!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为主,佛评乱于一书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赶紧去交投名状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动!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十二章 诫乃疑,仇当静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来,手足无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鲜卑双动,汉室两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四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一百七十二张 诸葛之礼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边荒草,今日众星拱月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钧一发,门扉开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问第七十三章 楼没了,字还在第一百八十五章 请问,你这边有没有……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够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来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陈止,你又算计我!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请单于往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龙,离巢西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谢陈卿……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谋外族第一百零八章 争侄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陈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章 来去间,处变不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六百零四章 不问兵马问炼丹?第四百四十三章 吴君阳谋算三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蓟县,升龙坛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带路党先行第九百章 止戈虽好,不如杀而立威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慑属方为胜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异臣,必不久矣第四十二章 陈家,我与陈止最亲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品!第九十一章 学识如洪入心中!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盖滑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止的衙门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