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

“无论是曹魏还是袁赵,他们在北地争锋的时候,为了能增快粮食的生产,减少中间的运输环节,都大规模的施行了屯田,而且这个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边疆,在内地的很多地方一样可以看到,不过主要还是驻军所在之处,而这样的地方多数就在边疆,如今在中原内部还残留着屯田地域的几个地方,其实过去是三国交错之地,同样也是边疆,只不过随着大汉重新一统,就变成了腹地。”

苏辽对于屯田也有其了解,而且当下的代郡也有屯田之处,苏辽虽不负责,但同样要收集信息,分类归档,也好到时候有个留存,责任到人,因而很清楚其中的道道。

陈止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理,这屯田本就是兵家之政,官府招募流民,使之耕种,最后演变成屯户,而各地的规矩不同,这代郡过去就曾为屯田之处,先后为袁赵与曹魏所统,而规矩大同小异,其中最关键的一处,便是关于官府收取多少,按着卷宗县志,若是屯户有牛,则种得的粮食,官府与民户各占一半,若是无牛户,则官府可以tigong耕牛,统一耕作,但收粮的时候,官府最少要占六成。”

“嗯?”苏辽听到这里,神色微变,他是没有像陈止这样,将代郡上上下下的卷宗都看了一遍,而且记在心里,不过对于这个划分比例却不陌生。

看到苏辽的反应,陈止就问道:“是不是听着觉得很熟悉?这民户最多占四成,收取最少要六成的规矩,如今在这代郡大大小小的世家里可不在少数,这半年以来统计佃农,登记造册,很多就是这般规矩,而且四六之分,已算厚道,二八、三七比比皆是。”

“和屯田之时这般相似,是不是有什么缘故?”苏辽问是这样问,可他这心里多多少少是已经有了dáàn。

果然,就听陈止说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宣武皇帝之后,孝僖皇帝为了安定北方,将此处的屯田,连同上面的屯户,大肆赏赐给了当地的官僚和世族。”

虽然已经猜到了,但dáàn一揭晓,苏辽还是不免唏嘘,他说道:“屯户虽然不是编户齐民,但登记造册,其名皆列卷宗,所得各有记载,钱粮归于府库,而赏赐给了官僚和世家,便成了佃户,户籍上再无记载,不仅钱粮无所见,连兵役都不用服,只需要向世家大族交纳粮食即可。”

“对,这也是当下官府与世家的一大矛盾,尤其是在咱们边疆之地,”陈止说话间又翻开了一个册子,递给苏辽,嘴上说着,“屯户转为佃户,不光是官府的收成少了,兵员也减少了,而且没有钱粮,就养不起兵马,没有兵马就护不了钱粮,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他王浚如今更重鲜卑骑兵,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辽接过来一看,随后眼中一亮,原来上面记录的,竟然是王浚的军中配置,兵种几何,以及几支主要兵马的分布和布防!

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机密中的机密了,别看幽州兵马一调动,周边人就收到了消息,但当下这种社会局面,出了城池就是荒郊野外,你领着一队兵马,带足干粮,往密林里一钻,按着既定计划走上几天,就能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任何地方。

所以,想要确定一个势力兵力的分布图,哪怕只是大概的分布,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一件事关成败的事,一旦知晓,有针对性的布置,则明暗之势互易,整个局面都有可能翻转。

就比如王浚的兵马分布图,尽管苏辽早就筹谋,想要探查一些,但直到如今都收效甚微,甚至还损失了两个珍贵的探子、细作,为了不进一步打草惊蛇,因而这个念头被他暂时压了下来。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陈止居然不声不响的,就做到了!

“肯定是主公手下,那另外一支情报队伍!”一念至此,苏辽不由心中一凛,对那支早就被证明存在的情报队伍,充满了敬畏。

但另一方面,他同样也不会因此,就盲从、盲信,对这份情报也表现出了怀疑的态度。

陈止笑道:“这只是个参考,你可以再拍身手不错的探子,去其中的几个地方探查,以此来证实,不过我给你看这个,却不是单纯为了这件事,从上面也不难看出,王浚若是这次再动兵事,依旧还是以鲜卑为主,汉家兵马虽然人数众多,却是辅助,之前阮豹、段文鸯先后来攻,一个是步卒为主,一个是骑兵为尖兵,但毕竟是分开的,下次再来,这两者可就要结合起来了。”

苏辽听了,点头称是。

陈止跟着又道:“其实王浚重胡马,也是因为他初来幽州,被世家抵制,钱粮都被人捏着,最后是靠着联姻段部打破的僵局,这也是我等现在努力的方向,不过我等不能太过依赖胡马,那样并不稳妥,而且胡人作战,往往利字当先,每到一处,必有杀掠,若是对外,运用七品鲜卑也就罢了,可若是对内,却不能轻易动用,是以我才要丈量土地、理清佃户,如今世家被我压服,佃户登记造册,我逼着他们降低田租,同时也将其中一部分直接纳入官府管辖,于是入项暴涨!”

“这世家到底隐藏了多少佃户?”苏辽终于明白了,那本账册上的收项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增长的。

不过,随即一个记忆浮上心头,他虽然很想赶紧派人探查这个兵力布防的虚实,却还是忍不住先问道:“主公刚才说,宣武皇帝曾有革新土地的念头,最后不了了之,但据我所知,真正做出革新的,正是孝僖皇帝才对,正是他颁布法令,组织人手,清理户籍,同时规定了官员品级所能占的土地……”

这话还没有说完,便见陈止已经收敛笑容,正色道:“不错,但有时改政并不代表鼎新,本意可能是要振作朝纲,但却也会事与愿违,真正埋下祸根的,正是永宁新政!”

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农纳匠,减税分地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乐之位,可坐多久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三百四十八章 观画如知己,手足入国都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杀之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吓破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贬夏!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一百六十六章 陈守一骂死王弥 新春快乐!第六百二十八章 贼捆上堂,惊破宵小胆第五百一十五章 难以测度的目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张为将,领三百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将接龙体,一陈围胡城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第四百三十章 称赞求字老人说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锦还乡,亦是名士所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贼捆上堂,惊破宵小胆第六百零二章 运来英雄多金液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曜归国,以陈为仇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写人,籍贯先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张宾请教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当可拖住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灭之,吾不喜此词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与代郡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广宁郡隐藏着什么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为玄甲兵事以观工坊第九百一十章 厄来急作揖,战讯入京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无龙,朝对成空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围三缺一,插翅难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无他方可成事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九百一十六章 汉殇(中二)京起阴云藏杀机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龙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来,冀州之势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农固名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殇(中)权争哪顾国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心难定品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为重,勿使友藩惊诧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请你们全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观天下势之洼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这也有一篇文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后,数算机关之杰第四百一十三章 刘氏劝夫,鲜卑献礼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一千二百章 至圣言、管子语,断龙之术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五十七章 铜钱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见格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当惜命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汉之贼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败名,或出于君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后悔啊!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窑有白釉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运昌?第二百零九章 岂非有如杀鸡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剑,文有口中律第六百六十四章 鲜卑都觉得你胡说第九百一十一章 两王争,势如火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五百五十三章 鲜卑围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现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丝剥茧,朝使将至第四百四十六章 规矩相须,阴阳位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为饵,驱虎吞狼!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势定策不提幽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难撼阵图,外力不可居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书生宣,粗汉亦可谈大势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陈止,你又算计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让他升官!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战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陈代王,为幽州之首?第三百二十章 终于还是来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孙武三鼓,陈止复召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