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倾轧,内盟外敌

晋王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可不是运气好,更不是单纯因为决断过人,心思狠毒,关键时刻能下手,而是一番筹谋和潜伏所带来的。

先前东海王去,广汉王得权,使得宗室中的一部分人有所抱怨,同时却也让更多宗师有了其他念头,于是纷纷涌来洛阳,占据要位。

由于皇帝有些不管事,渐渐被架空,下面难免就有争权夺利的事发生,那广汉王确实手段惊人,与皇帝又是亲兄弟,于是一番争斗过后,屡屡占据上风,逼走了几位宗室,占据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江都王其实就在争权初期,就被排斥出去,而他的野心却也因此滋长,于是出去执掌冀州兵马。

但江都王之所以能有机会,还是由于蜀地有乱,逼得皇帝与广汉王不得不出征,而这一时期也是诸多宗师亲王、郡王越发动念的时候,江都王又是个好大喜功的性子,其人是走了,却留下了隐患,给了其他宗室可乘之机。

等广汉王回来一番整治,去芜存菁,就剩下有限的几个根基比较深的宗室了,也就是甘陵王、长沙王他们,至于晋王等人,在广汉王看来,不过就是依附大树而已,毕竟其根基都已经被匈奴断了,咱们想都不再有什么机会。

但就在这时,晋王却偷偷派人输诚,与广汉王暗中联合,将甘陵王等人的一些个隐秘通报过去,并且要换取广汉王帮他夺回并州一郡的承诺,即便不能夺回并州,也得寻一处好地方,作为封地。

毕竟,那原本在宣武皇帝之前的晋王封地,经过三十年演变,早就被其他人经营的铁桶一块,晋王空降过去,根本无从施展,反而要沦为傀儡,于是借此留在洛阳。

广汉王之后与晋王约定,拿下甘陵王与长沙王之后,便在荆州取一郡与他作为封国,重新开始。

这个承诺,不可谓不重。

要知道此时的天下,开发并不完善,交通与通讯有诸多阻塞,朝廷的控制力其实有限,真正掌控的,都是精华所在,借着这股力量凝聚兵马势力,震慑其他地方,从而统辖天下,所以宣武迁都,也是为了增强对北方的控制,加强对关中的影响力,同时还在吴郡等地留下陪都,就是要保证江左重地不至于失去。

至于其他地方,却相对隔绝,所以王浚可以割据幽州,李家可以为乱蜀地,而当初封下诸多同姓王,也是为了消弭这些割据隐患。

有了这个承诺,广汉王自持已经把握住了晋王的命脉,便放下戒心,之后更是在晋王的提醒下,躲过了两次刺杀,越发信任,甚至将府中的一条密道位置,都告知了对方,好为接应。

当然,这也是广汉王觉得已经彻底收服了晋王,要表现出一个豁达的胸怀出来,而除了这一条之外,他还有其他密道隐藏。

“那晋王可谓双面探子,一边看上去是甘陵王的附属,一边却与广汉王联络,通风报信,几乎没有隐瞒的时候,让广汉王渐渐占据上风,结果唯一一次隐瞒,却是最为要命的一次,直接造成广汉王身死,然后他反手就拍死了甘陵王,成为最大赢家,若不是长沙王逃脱,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这等人物,是半点都不能小觑的。”

听陈止讲解了一番那晋王的操作,连苏辽都不由排除杂念,感慨了起来,深深感到了那位晋王的深沉心思,但更让他心惊的,却是这般隐秘的消息,居然也能被陈止知晓!

他自是不知道十二生肖折纸的隐秘,便越发敬畏起来,连竞争的念头都熄了几分。

这时,陈止却从晋王说了回来:“若真有人要来摘果子,估计也是晋王利用世家,顺水推舟的试探之举,毕竟从洛阳传来的消息来看,他当下还在大力笼络叔祖和岳丈,丝毫没有怠慢的意思,这就是两手准备了,既然如此,我自然也要让洛阳的世家、江左的高门知晓厉害,省得未来再来聒噪,同时也可以震慑群雄,避免被未来的祸乱牵扯。”

苏辽默默点头,但忽然心中一动,面露诧异,从陈止的话中品味出一股潜藏之意,忍不住道:“主公,莫非是觉得中原又要有乱?”

当然要有乱!

陈止在心里默默说着。

因为当前这个局面,宗室争权夺利,已经开始从单纯的政争、政变,朝着军事冲突、火并的局面发展了,颇有几分原本历史上,八王之乱进行到中期的味道。

原本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其实并非是一种偶然,而是分封制、九品中正制、小冰河时期、民——族政策等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而现在的新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组成,并没有脱出原本历史的桎梏,发展到如今,当然也难免走上一遭。

即便抛开这些一般规律,只是看当前局势,也知情况不妙。

眼下,这周边各族都是蠢蠢欲动,一片要红红火火大造反的架势,彼此之间相互鼓舞士气,加上朝廷内部派系倾轧,无力约束、兵力捉襟见肘,哪里还能镇压得住天下?这都不乱,等着过年么?

从陈止的神色上得到了答案,苏辽也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就道:“那咱们是不是也要做好准备?”

“准备不用刻意做,只要能把握住幽州,便能立足,然后伺机而为,不过对周围的影响力确实要加强一下,”陈止说着顿了一下,又道:“燕国那边整编的一万俘虏兵如何了?”

“已经初见规模,”苏辽这阵子重点关注和记忆了军事方面的情报,“杨校尉已经开始着手遴选合格之人,准备按照代郡武卒的方法操练。”

“嗯,将三千人安排一下,让那郭芝带走,算是我支援祖府君的人马,借给他,震慑石勒!我听说,此人最近得了佛门支持,颇有异动,不可放任,我将北上平息慕容、拓跋之患,为了防止石勒对幽州也有非分之想,也得找个盟友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陈归乡,一陈假虎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陈氏不知玄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粮与田第九百三十八章 来助你一臂之力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拢之时!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后路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稳,越要言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十九章 得闻七哥书法了得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则惠其民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气盈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卖要赶早!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两册疾送都,帝巡蜀乱乃闻佛第四百六十六章 这不符合兵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会上当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后还有一物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陈守一骂死王弥 新春快乐!第一百零七章 劝学茶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势,斗而不破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一百零六章 权财难久,唯学永传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说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凑一起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二百三十七章 虚张声势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渔翁,两王立关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后军出击,南路势变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远虑,士人所欲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后一段城墙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时胡作为,今日奇人举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计连环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第六百零五章 铸珠而问椟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五百八十章 陈计有所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九百二十六章 争一方气运主角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捣幽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过沟渠第九百六十九章 谈完一个又一个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边不亮找东边第三百五十章 风范气韵,极参神妙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第五十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审则危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八百零八章 灾祸何所来?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龙,离巢西行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为难难为品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车路遇兵押囚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九十章 请看此物第五百零七章 当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八百二十一章 群属成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谈生死,追悔难回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诱,不容墙头草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里没点数?第九百一十三章 汉殇(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买纸第九百六十七章 盘虬龙,蟒相斗,自削其运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难尽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见陈止!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学问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请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马踪迹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