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五十节 仙路遥遥

而这些海产品,当地的百姓听都没有听说过!很多人就是那那会儿才知道什么鱿鱼海参,那都是百姓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就说那大米,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很少见到了,更别说吃了。

吃饭的时候,那锅头上,人头攒动,端盘子上饭的人,排成了长长的队伍,里外院子,周围邻家院子,棚子里的,上百桌的宴席,您想想啊,那有一点疏忽,如果有一处乱了,没有安顿好,早乱成一锅粥了!但是,一切,都是很有条不紊的。

……

还有呢,那祭灵仪式,更是庄严肃穆,几十位孝子们,披麻戴孝,麻壳壳,就是白纸糊的孝帽,跟戏剧里面的那种方的书生帽一样的;孝帽上面糊着前面眼纱,出殡起灵的时候,要号哭的时候,要把眼纱放下来,刚好把脸遮住,手持丧棍,排的长长的队伍。

此时他们在哪里举行祭奠,,顺序是长子祭、其他儿子祭,儿媳祭、女儿们祭,这些都是内祭;另外还有外祭,那就是侄儿,外甥,哪些,最后是亲朋祭奠。

这里我解释一下这里的孝子,是指儿子辈、孙子辈,重孙子辈,本家的儿孙们,都在里面。

祭饭的内容一点不能少:鞠躬、哀思、上香、奠酒、侑食、呈馔、读祝文。

“侑食”这个词儿,在普通话里,已被弃入语言冷宫。它早就已经含有的“祭仪”词义,也被忽略不计。但是,它始终活跃在民间,至今不衰。陕北的“侑食”,就是给死去的长辈献上丰盛的食物。对于黄土高原上的死者来说,这最后一顿“饭”,才是他这一辈子最美的一顿饭。

祭饭先生念的盛情并茂,阴阳顿挫,声调变化,语气沉哀。

祭文内容精彩,辞藻华丽。充分表达了对逝者的悲痛和哀悼!

鼓乐三吹三打,有起有落,跟三祭配合的默契谐调。整个祭奠沉浸在悲哀,痛楚的气氛中,却又显得红火热闹……

……

该出殡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班唢呐队,其后跟着的是白幡两对,仙鹤四对,花圈,灵匾,挽帐,……

接着是第二班唢呐队,后面跟着香桌,食盒,里面盛着祭饭,四位腰里系着红白孝布的支礼先生,几个人拿着金银斗,童男女,大全院纸火。

下来才是第三班唢呐队,后面是,引坟杆,上面系着许多打路钱,也就是给路上小鬼的钱,不让他们挡路,然后才是棺椁,孝子,最后是送灵的亲戚、朋友、左邻右居等等。

棺椁读音:guānguǒ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棺郭”。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而这里的棺材外面套着椁,都是上好的柏木制成的“独福则”,即一个大大的福字,且油漆过。以防潮腐。棺椁雇了十六个人抬,每八人为一组,两组轮换着抬,出殡对人多队长,浩浩荡荡,穿街过巷,犹如一队人龙,在龙泉县的官道上蜿蜒。

所经道路上的门市,商户,旅店,富户,均燃炮助威,震耳欲聋,炮声和唢呐声,相互呼应,在龙泉县的上空响着。

送葬的人成千上万!那些多少有些关系的,都来了参与了。而这些而这些所有的费用,全部是任家的人出的!

这个葬礼,在龙泉县影响极深。是空前绝后的。这是龙泉县殡葬史的一件特大的事情,也是民俗史上的一件盛事,轰动了龙泉县,也轰动了整个陕北。多少年来,人们一直羡慕,议论,相互谈及此事。这个葬礼啊,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我之所以在这里写到如此的事情,是因为它是陕北丧葬风俗。也因为这件事情的总管家,就是梁润昌。也就是这一场巨大的葬礼,都是由梁润昌在策划指挥着呢!

等把这件事情办完,梁润昌的威望在龙泉县,也是跟加地高了。

而在这件

事上,梁通保被父亲叫去帮忙写字。

梁通保的字很漂亮。策划,安排,人数等等,都是梁通保按照父亲的吩咐,记得清清楚楚的。

而作为女眷,李秀月带着孩子们,也去赶事。

因为龙泉县太小了,那七拐八拐,都是亲戚,只有梁家除外——因为他们是外来户,从远山进城时间还太短了。

此时的梁家的日子,依旧红红火火的。

但是那位梁通保一旦手里有几点钱,就开始手痒痒,出去赌钱,把自己在那个事情上赚的钱快输完了。

一家人劝他。但是他那肯听啊。继续赌。而且因为他时不时地想起了姜秋萍,所以对李秀月经常是拳脚相加,给孩子们喝三吆六!

就在这年秋,那个嫁在外县的梁彩花,因生儿子难产,母子不幸身亡,扔下两个小女儿。可没到过年,那个冯文彩就娶了续房。也再不来梁家门上串门走亲戚了。梁家又难过又气愤,可为了两个女娃娃,还不敢招惹他。……,大奶奶不免要为女儿哭几回。太奶奶也伤心啊。而梁通保知道了,哀声过后,继续去赌钱。

太奶奶劝不下,心里也着急啊,不知道怎么着,老人摔了一跤,就再没起来。梁润昌和四弟梁海昌,前院的二门三门也来守着老太太。这是陕北风俗,子女守候至老人停止呼吸,称“给老人守气”。若老人寿终正寝,称“顺心老人”,应隆重举行葬礼。太奶奶当晚就老溘了——用现在的医学分析,应该是死于脑溢血,因为年纪大了,也算是寿终正寝。

几位兄弟看着老人停止呼吸前后,大奶奶和四奶奶给婆婆整容,即梳头盘髻,并洗面净身,穿老衣。然后摘门板,铺谷草,将太奶奶双足朝门放置在谷草床上,脸上盖一张白麻纸,叫“盖脸纸”。脚下放一个小供桌,上放供品、香碗。孙子梁通保按照讲究老人死后要扭死一只“替罪鸡”意为亡者生前可能有错,死后为免阎王怪罪,让鸡去替罪。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96节 祝寿贺信第一卷_第二十三节 新媳展才第一卷_第八十三节 孤灯守候第一卷_第350章 玉静后悔第一卷_第336章 太原战役第一卷_第133节 春英参军第一卷_第221章 战争饥饿第一卷_第197节 长门之家第一卷_第219章 瓢泼大雨第一卷_第207节 梁家被炸第一卷_第六十三节 寒冬彻骨第一卷_第十节 勤谨老人第一卷_第202节 放弃延安第一卷_第217章 五龙之战第一卷_第122节 凤仙病故第一卷_第341章 说井岳秀第一卷_第171节 战友情深第一卷_第三十节 初闻战歌第一卷_第190 过年准备第一卷_第150节 国共斗争第一卷_第九十三节 善良秀月第一卷_第六节 普通百姓第一卷_第170节 书生豪气第一卷_第211节 老人情怀第一卷_第三十九节 通保再娶第一卷_第194节 追根求源第一卷_第210节 入土为安第一卷_第213节 龙泉被占第一卷_第210节 入土为安第一卷_第157节 峰回路转第一卷_第172节 突遇疯狗第一卷_第353章 榆林解放第一卷_第147节 寻找红军第一卷_第三十一节 年前年后第一卷_第162节 学纺线线第一卷_第八十节 将士激愤第一卷_第十四节 娇女泪河第一卷_第134节 海涛做媒第一卷_第七十二节 为跟郎君第一卷_第十六节 北伐革命第一卷_第八十一节 玉静送郎第一卷_第200节 坚壁清野第一卷_第139节 春英成婚第一卷_第207节 梁家被炸第一卷_第100节 抗大校歌第一卷_第九十节 路途乱象第一卷_第十五节 小女做鞋第一卷_第126节 我回来了第一卷_第212节 血泪斑斑第一卷_第227章 土改之事第一卷_第349章 秀月打赌第一卷_第229章 娘家嫂子第一卷_第149节 整风风起第一卷_第208节 婆婆儿媳第一卷_第三十节 初闻战歌第一卷_第九十八节 投奔延安第一卷_第144节 悲壮历程第一卷_第五节 庙会看戏第一卷_第177节 黑土旧事第一卷_第129节 封锁边区第一卷_第131节 难忘旧情第一卷_第118节 龙泉斗争第一卷_第219章 瓢泼大雨第一卷_第三十七节 媳妇掐架第一卷_第100节 抗大校歌第一卷_第346章 懵懂云山第一卷_第341章 说井岳秀第一卷_第164节 三十里铺第一卷_第119节 红军哥哥第一卷_第162节 学纺线线第一卷_第217章 五龙之战第一卷_第160节 解放妇女第一卷_第353章 榆林解放第一卷_第九节 挠虱狗狗第一卷_第六十七节 亲家娘家第一卷_第188节 战争初期第一卷_第168节 奔赴东北第一卷_第179节 山林小村第一卷_第五十一节 太奶过世第一卷_第137节 恓惶云山第一卷_第208节 婆婆儿媳第一卷_第148节 狄家认女第一卷_第201节 反共上将第一卷_第227章 土改之事第一卷_第334章 枪林弹雨第一卷_第四十八节 旧日婚姻第一卷_第120节 识字运动第一卷_第219章 瓢泼大雨第一卷_第七十节 玉静戏婿第一卷_第159节 革命生涯第一卷_第191 紧张局势第一卷_第六十三节 寒冬彻骨第一卷_第344章 尊邓宝珊第一卷_第169节 路途遥远第一卷_第212节 血泪斑斑第一卷_第八十节 将士激愤第一卷_第120节 识字运动第一卷_第169节 路途遥远第一卷_第201节 反共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