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治家(五)

朱宣杀了那个为首叫嚣的青年,院子里的人都停下来,毅将军却是没有停,他身子小又灵活,一会儿跑到这里来一拳,一会儿跑到那里给一脚。

看着别人停下来,毅将军又是一记小拳头打在那个小肚子上,然后听到一声:“哎哟,”毅将军就跑走了。

柴氏先看到朱禄已经是吓得不敢再骂,再看到朱宣又杀了一个人,更是吓得抱着女儿浑身发抖,颤抖着对朱宣说一句:“这个人,是族长的儿子。”

一向就是一个败类,可是在这一方里没有人敢动他,不想今天命丧黄泉。跟来的人都吓呆了,看着仗剑的这个人站在房檐底下,在死人身上擦擦剑身上的血,重新回剑入鞘,回身搂住身后出来喊杀人的那个美貌女子,柔声开始安慰。

一个院子寂静无声,都能听到朱宣在安慰妙姐儿:“怕不怕,不要看才是。”妙姐儿病中愤怒之中,喊一声:“这个人留不得。”

这一会儿看着就是脚下几步远,一个人死在脚下,血从身上涌出来,她啊呀一声顺着朱宣的手臂就投入朱宣怀里,身子也许是因为冷,也许是因为怕看那死人,声音有也几分发抖:“表哥,”

喊完杀人的人怕见死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眼前也不是哭笑不得的时候,就有一个人惊惧之中说话:“你杀了族长的儿子,他杀了族长的儿子。”一群人就要涌上来。

朱宣搂着妙姐儿,断喝一声:“大胆!”声如雷霆一样,怀里的妙姐儿先惊一下,然后听着朱宣目视这群没有王法的村人,冷声喝道:“再有上前来的,就和他一样。”

惊得别人果然是不敢上前,听着房檐上这个人吩咐自己的奴才:“怎么县尹还没有到?快把这两个死人拉开,不要惊到夫人和小爷。”

毅将军目不斜视的昂首迈着小脚步从死人身边走过来,对母亲道:“母亲不要怕,我就不怕,我也不看。”妙姐儿对着儿子苍白着面庞笑一笑:“好孩子,快进去吧。”

“你们不能动他,我们要报官,这是杀人的地方,要等捕快来以后才能动这尸体。”看着朱禄乌珍一个手执长剑,一个亮出腰刀,这十几个乡人不敢上来,但是看到要动尸体,就喧闹起来。

朱宣抱着妙姐儿正要往房里去,外面一阵脚步声响,朱寿带着这一方县尹过来,为了接王爷,还调齐县衙里的衙役们一起过来。

朱寿一进来就吓一跳,再看到两个死人,赶快去找王爷,才发现他抱着王妃站在屋檐底下,正皱着眉头很是不耐烦。

“下。。。。。。官官官,叩叩叩。。。。。见王爷。”县尹撩起袍带过来见礼,是吓得不轻。这一手足于震住叫嚣的乡人。

朱宣不悦地紧锁眉头,看着跪在脚下的县尹,冷冷地问道:“车来了吗?王妃身子不舒服,要找个地方安歇几天。”

县尹正好跪在死人身边,看着那脸上瞪着的眼珠子这么近,还是有几分怕人。说话还是在颤抖:“来来来。。。。。。了,请王妃上。。。。。车。”

如音躲在厨房里一看杀人更不敢出来,耳朵往外听着话,这一会儿不得不出来了,取一件衣服给王妃披上,朱宣用这衣服把妙姐儿从头到脚裹起来,再看一眼儿子:“过来。”

一只手抱着妙姐儿,一只手拉着儿子的朱宣在众人惧怕的眼光下走出门外,身后柴氏福至心灵,跟在后面扑通跑下来,号啕大哭起来:“求王爷作主,逼人一死守节,只为了我家里的几亩薄田。。。。。。”

朱宣也不回头,交待一声:“让她一起到衙门来,王妃好了再见她。”出了门看到朱寿已经打起来车帘,这是一辆普通的马车,摸一摸车上垫得还算柔软。

把妙姐儿放到车上去,再把儿子也拎上车,毅将军对着正从衣服里露出脸来的母亲道:“我也动手了。”

脑海里还是鲜血往外流的妙姐儿依然是面色苍白,摸摸儿子的小脑袋,有心把毅将军拉入怀中,自己还是神思酸软,胸口欲呕,只能对着儿子勉强一笑。

朱宣也坐入车上来,重新抱起妙姐儿,看着她手捂着胸口,也用手轻抚着:“好一点儿没有,”然后交待赶车的朱寿:“车慢一点儿。”

干呕了一会儿也没有吐出来,往后靠在朱宣怀里,听着他在对儿子说话:“怕不怕?”毅将军老老实实地道:“不看是不怕的,看到了就害怕。”

“将军要上阵杀敌的,不仅是战场上有敌人,这样的人也是敌人。”朱宣和颜悦色地交待毅将军,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再低下头来看着妙姐儿,还是面色苍白,这个孩子又生病了。

衙门的内宅里收拾出一间房间来,当地的几个医生都找来候在这里,热身子淋大雨,再冷风一吹,不过是受风寒。

医生们七嘴八舌看过,也没有成为什么神医,诊出不相干的病来,只能说是受风寒。刚才亲眼看到一幕杀人,而且自己也动了怒气的妙姐儿,昏昏沉沉的听到坐在床边的朱宣不耐烦的吁一口气,这些医生们为讨好只是乱说话。

而妙姐儿则有几分猜出来朱宣的心思,表哥以为我又有了。想到这里,头痛欲裂的妙姐儿不由得一笑,觉得头更痛,在朱宣大手的拍抚下慢慢才睡过去。

一觉醒来身子稍为轻快的多,房外侍候的人听到动静都进来,却是申夫人也在,县尹的女眷,夫人和小姐都候在外面侍候。

床上这一个娇弱无比的人就是传说中的沈王妃,民间传说颇多,看到她睡在床上不过是一个娇弱到让人怜惜的人。

喝了两口粥,妙姐儿对如音道:“喊柴氏过来,”病榻昏沉中,妙姐儿还记得柴氏在身后喊冤:“。。。。。。逼人一死守节,只为了家里几亩薄田。。。。。。”

“是不是再好两天再见?”如音看着王妃两颊仍然是嫣红,提醒一句:“劳了神思,更是好的慢。”

妙姐儿揉揉额角,上前扶着她的却是县尹的女眷,对如音道:“先把这件事情了解,我也可以安心养病。”

片刻以后,柴氏被带进房里来,看着床上这一位娇花软玉一样的夫人,病态之中双颊有若胭脂,更是让人怜爱。

都是女人总要明白几分苦处吧。柴氏跪下来把前情说一遍,说到动情处,房里人人落泪,就是申夫人一直以申老爷的道学为傲,也是用袖子拭泪不止。

妙姐儿靠在如音身上,这才勉强撑着把柴氏的话听完,用手里的丝帕掩口轻咳几声才道:“今年死的说有四个守节的人,你知道情况吗?”

申夫人这才收起心里的同情,担心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柴氏,报上来的这几个节妇都是申老爷自己看过的,申夫人不能不用眼睛看着柴氏,生怕她说出来不中听的话来。

“申夫人,”沈王妃不得不把她打发出去,也交待她一件事情,看着申夫人在床前躬立,妙姐儿缓慢地道:“我要见董姨娘,请你把她带来见我。”

申夫人身子一震,这件迟早要来的事情总算是来了。以前慢待申氏,早就不只一次想到申氏会做点儿什么,不想今天还是来了。

床前站着的还有县尹的夫人和小姐,妙姐儿也打发出去:“你们也出去吧。”房里只余下坐在床前的如音,一身酸软得坐不住的妙姐儿斜倚在她身上,这才命柴氏道:“你如实地说。”

柴氏这才敢大胆说出来:“有两家是贪图一年五十两银子,还有一家是秀才门第是自愿的,一家是逼死的。”

说完以后,柴氏偷眼看一看王妃,看着她嘘唏不止,然后又问道:“女子在家里,难道不能维持生计,无力不能种田,别的难道也不能做?”

柴氏一一回答过,这才被打发出来,走出房来看到有两个妇人在房外候着。“娘,”是柴氏的女儿一直在院内玩耍,这一会儿跑过来:“咱们可以回家了吧,不过家里死了人,我怕。”

“走吧,咱们可以回去了。”柴氏怀里揣着王妃赏的十两银子,觉得有几分底气,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如果有钱哪里不能呆。

走出县衙往家里走,倒有几十里路,刚走到田埂头上,呼啦出来不少人,一个一个手指着柴氏骂:“你这个不死的女人,你守着田你自己能种还是能收,你去死有什么不好,银子我们不用你的,留着给你妞儿给后当嫁妆。”

袖子里有钱,家里又死过了人,住着也害怕。王妃一走,自己就成这些人的仇人,就是族长一家也容不得自己。

知道这些人都是族长让在这里等着的,柴氏一向就泼辣,护着女儿也回骂:“王爷王妃还在城里呢,让我明天就去回话,你们现在就想把我害了吗?明天王妃让我去给她煮粥呢,见不到我,你们还有命吗?”

乌珍站在不远处的树后努力的皱着眉听懂这样的吵闹,这个时候乌珍发现自己的汉话学的实在是不好,只是知道那些人在吵架,说的话快一些再加上乡音就让乌珍大为恼火,怎么我听不明白呢?这可怎么回去回话。

衙门里,县尹的女眷和小姐们也正在对着王妃在辩解,一个一个都是客气地解释:“乡下人图钱的居多,已经问过那一族的族长倒是个明白人,家里的小子糊涂也是有的。想来和柴氏以前有过节,才会带着人上门去闹。”

县尹的小姐说话更为有趣:“王妃想一想,他们并不知道王爷王妃在,去柴氏家里还要带上一帮子人,保不齐柴氏有一些不尴尬的事情在,逼死一个女人何必要这么多的男人去呢?”

话说得干净之极,为什么带那么男人去,当然因为以前有不好的地方。。。。。。沈王妃看着这样的芝麻小官的女眷说话如此有趣,对着这样一番话来辩解,倒象是柴氏有不对的**。

夫死再嫁难道有错?忍着头疼还要听这样的话,沈王妃不客气,扶着如音的手道:“我累了,明儿再来说吧。”然后目视刚刚进来的董姨娘道:“明儿你再来看我。”

这就算交待完,然后睡下来。女眷们这才出去,走到门外各自埋怨地看着对方,县尹的女眷看着申夫人,两个人总是认识,心里都有想法,此地节孝一向是县官的官声,齐刷刷一排贞节牌坊是历代县官的得意之处,如果沈王妃一下子翻倒过来,这块好看的布就变成一块破烂的遮羞布,只怕还遮不住羞。

申夫人更为恼火地就是,申氏嫁到王府去,这体面应该是自己的,王妃指名要见董姨娘,当着这些人的面让她觉得面色无光。

房里的妙姐儿更是气恼,官官相护,你护着我,我护着你,县官治下用的到一方族长,所以想办法把柴氏抹黑,这些女眷们真是让人可恼。

然后更受不了申氏,步步跟着董姨娘,其实妙姐儿只想单独把银子给董姨娘,仅此而已,偌大的社会现象都改变不了,也不想把别人家里的嫡庶关系弄乱掉,不过就是为完成申氏的相托,申氏重点交待的一句话:“请大嫂帮我单独交给姨娘。”

这样一气觉得头疼好上几分,妙姐儿决定和申夫人耗上了,你不让我单独见董姨娘,我就天天让你送董姨娘过来。

今天有县尹的女眷们在,不好再交待申夫人出去,这样交待也担心申夫人回家后会难为董姨娘,或是引起妻妾新的矛盾,如果申夫人能明白一下,让董姨娘单独留一会儿这样不是更好。

一声轻轻的叹息,沈王妃思虑过这些事情以后,才觉得头更疼了。朱宣近晚上时才进房里来,关切过妙姐儿的病情,看着她病中通红双颊,还只记得交待一件事情:“淋雨生病只是偶然,以后表哥出门还是要带着我。”

朱宣拉长声音嗯一声,道:“表哥知道了。”及至抱在怀里身子还是火热,朱宣也是吁一口气道:“你这身子骨儿,平时和表哥赌气还是最有精神。”这一会儿算算帐应该不算是欺负病人吧。

乌珍则回来的晚,打听王妃睡了,把柴氏带着到自己住的房里来,如音从隔壁走过来,手里是一个托盘:“给你留到现在,你吃了没有?”

然后惊奇:“咦,你把她们又带回来了。”乌珍接过吃的,对如音道:“有死人,不敢住。”然后做一个鬼脸:“你身后有人。”

把如音吓得在树影中一个激冷,再看乌珍已经钻到房里去了。“你这个小鬼,”如音抱怨一声,回到自己房里。

一直调养七、八天,妙姐儿才渐渐好起来,女眷们每天都来陪伴王妃,申夫人心情阴晴不定的看着恢复血色的沈王妃,不知道和董姨娘单独说了什么,难道是说我不好,还是以后帮着董姨娘撑腰,难道她就不是正妻?

还是申大人问一声:“怎么王妃日日都让董姨娘过去,又不说什么话,呆上一会儿就让回来,只说一句明天再来。想是四姐儿有什么话要交待,你避开倒是。”果然董姨娘单独见过王妃以后,王妃再也没有说过让董姨娘再来的话。

而县尹的女眷们见王妃,就和京里别的女眷们一样,是羡慕嫉妒的表情,妙姐儿生病,朱宣时时就要陪着,就是人在前面也不时会问一声儿:“吃了药没有,不要只是坐着,哄着她睡一会儿吧。”

总算她好了,不然的话实在是让有丈夫的人看着伤心,没有伤心的人看着担心,担心自己以后找一个丈夫不是这样子体贴。

毅将军陪着父亲出门回来以后,也是第一时间拿着自己在外面买的好玩的东西来看母亲,让申夫人不得不说一句:“小王爷以后一定孝顺的人。”

妙姐儿就只是微笑,表哥就是孝顺人,儿子都要随表哥才好。

房里正在讨论民生问题,柴氏被乌珍重又带回来,也一直在王妃房里侍候,听如音正在回话:“朱禄出去看过了,这里四面有小山丘,可以种桑树,是个养蚕的好地方。”

妙姐儿听完道:“你成了亲就要出去当管事妈妈,和余丽娟商议商议,让她先在这里安一个店。”依然是用余丽娟的名义,妙姐儿不得不出头露面对着县尹的女眷来说这句话,免得以后在这里不好安身。

柴氏则是泪光盈盈地道:“王妃这样一安排,真是救下来不少人,我就会织布,只是家里没有织机,养蚕不会也可以学。一个月能挣到二、三两银子,当然大家都要活。”为钱而当节妇的人太多,被家人逼死也是为了那一年五十两银子。

只有申大人的学生逼死自己女儿是为名,因为节妇死后的这五十两年年拜祭安坟的银子是给婆家的。

县尹的女眷们走出来,这母女两个人只是奇怪,悄声道:“王妃难道还缺钱用,她既然提起来这家店,想来这家店与她有关,不会少孝敬她银子。”

一个挣个几百两,全部给王妃,她也不会要吧。

小姐则是对母亲撒娇道:“您看王妃的簪子,妈给我打一个吧,那珠子您说用不起,就依着那花样打一根簪子给我吧。”

做母亲的嗔怪道:“你要簪子要衣服,妈让你王爷面前送茶去,你怎么不去?”用自己的女儿媚上,也是官场一时的流行。

“我怎么没有去,我去了两次,王爷看着只是觉得他吓人,一个笑容都没有,其实他对着王妃笑起来多好看。”小姐也觉得冤枉。

母女两个人一起有一声抱怨:“真是的,这样宠老婆的人真是少见。难怪街头巷尾有那些传闻出来。”看到真正的沈王妃,也觉得她一定有一身媚功,没见吃个药要人哄,就是生病也用不着喝个茶贴着王爷吧。

朱宣晚上回来看到妙姐儿又好了不少,却是高兴的很:“明天咱们就回去吧,这儿也弄清楚了,妙姐儿可以不用再担心,回家去好好调养才是。”家里总是样样方便。

觉得自己完全好了的妙姐儿又有玩的心情了:“表哥带我去坐小茶馆吧,听说这里的人爱坐小茶馆,也有说书的,我好了,带我逛逛去,我好的更快一些。”

然后对朱宣一一地说自己的成果:“朱禄在这里租下房子,安排柴氏母女先住下来,回去就让余丽娟过来安排。”

朱宣含笑看着妙姐儿话又多起来,不再是前些天晕在床上话也不想说的样子,妙姐儿一面拍着毅将军,看着他在玩一个鸟哨,继续对朱宣道:“学里的先生们我今天都见了,我觉得要再派两个明白的先生为,这里民风太糊涂。”

“哪有民风糊涂这句话,傻孩子又说傻话,民风是教化而来,”朱宣纠正过来,看着妙姐儿吐一吐舌头,朱宣道:“睡吧,明儿我们慢慢走,路上饿了带你坐小茶馆去。”

一行人重新上马离去,妙姐儿磨了两天当然还是骑在自己的白马上,轻风飘摇中,依然是一个美貌的小公子。

走着走着轻风扑哧一笑的妙姐儿看一眼朱宣,表哥走到哪里就是一个靶子。今天离去时,县尹的小姐那失望的眼神,真是我见犹怜,奈何表哥无情意。

如音明白王妃笑什么,还是如音对王妃回的话:“总是没事就往王爷面前送茶送点心,插一瓶子好看的花,也送去给王爷看一看。”

行到中午,在路边的小茶馆里打尖,此地这样的小茶馆最多,中午在茶馆里要一壶茶,几个烧饼的当一顿午饭的人多的是。

茶馆里的人正在谈论新贴出来的告示:“。。。。。。蝼蚁尚且贪生,礼义孝娣是人之根本,养赡孤寡也是人之根本,上天有好生之德。。。。。。”却是按照沈王妃的意思新贴出来的。

就有人开玩笑:“以后不能死在老婆后面,不然这绿帽子戴得结实。”茶馆里一阵哄笑,又有人接话道:“夫死,妻理当殉节,这样的一个告示大为张贴,实是我辈的羞耻。。。。。”

“耻你的头,男人死了,以后殉节也不行了,这是什么世道。。。。。。”就有衣冠楚楚的秀才愤慨地道。

有老成的人就小声道:“噤声,听说呀,这是王妃的意思,我亲家是衙门里的衙役,说王妃私访到咱们这儿来了,说咱们这儿一年逼死多少人殉节。”

“官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真的要殉节的,死也死了,只为夫妻有情,殉节为那点儿钱,为那点儿名声,死了地下也不受待见。”也有人说公道路话,但是这公道话下面一半就中听了:“再说王妃是女人,她一听女人被逼死,当然要象着女人。”

“王妃象着女人倒不大紧,只是王爷总是男人,没有听人说吗?王妃长的是赵飞燕的容貌,西施一样,象什么王昭君,不然的话,能这么胡闹?”话说着说着就变成议论王妃。

又有一个看起来就猥琐地人接上话道:“你们说的都不对,这女人能把住男人的心,就是要会媚才行。。。。。。”

沈玉妙低着头坐着听着这小茶馆里一群村人,谈论自己如何会娇媚,如何能勾住表哥。“我们走吧,”朱宣拉起妙姐儿的小手,有几分好笑地带着她出来,看着一张粉白小脸涨得通红。

上了马走两步,看到朱宣回身示意朱寿,妙姐儿才一声长叹:“算了吧,表哥,不用和他们计较了。”这样的传言一定很多,能堵住几个人的嘴。

朱宣这才安慰妙姐儿道:“说你的比说表哥的中听的多,你不信,几时带你听一听去。”这样的传言实在是乱纷纷,说朱宣也好,说妙姐儿也好,说治下官员们也好,朱宣听了都不觉稀奇。

只有沈玉妙第一次听,涨红了脸足足一个下午,宽宏大量不和他们计较是一回事,自己听在心里越想越气越想越恼又是另一回事。

我媚功无敌,有如妹喜;专会狐媚,有如坦已。。。。。。晚上再睡到客店里,妙姐儿待儿子睡着以后,忍不住一声哀泣,扑在朱宣怀里:“我是狐狸精吗?”

朱宣笑个不停,低声应道:“可不是,表哥教出来的就是一个狐狸精。”至此,沈王妃总算明白,自己一心只想做好事情,可是女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握权,让人看着不是狐狸精,就是精狐狸。

难怪太后都是要垂帘的。。。。。。妙姐儿愤愤不平地这样想着。

可恼,可气,可恨一路上伴随着沈王妃回到王府,她感觉自己象是一个被人开了十七、八个洞的稻草人一样。

路上当然也听到不少人谈论王爷,看着朱宣若无其事,妙姐儿决定再一次当好学生,象表哥学一学。

游玩是一路开心,心情是一路歪斜,就这样回到王府,已经是端午过去。路上过的端午节,朱宣为了哄妙姐儿,带着她流连在外,好好地看上一回赛龙舟,妙姐儿为龙舟加油,又可怜的把嗓子喊哑几分,直到回家才恢复过来。

石榴红花在窗外摇曳时,毅将军在房里对着一大堆路上买的东西为难,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让小丫头们抱着来找母亲,苦着脸看着母亲:“我的东西分不清楚。”

父亲不在房里,毅将军让小丫头把东西都放在地上,一屁股放在干净的地上,开始分给母亲看:“哥哥的,三弟的,端慧的,雪慧的,啊,不是,是冰晶的,雪慧的,宝绢的就要差一个。。。。。”

坐在锦榻上的薛夫人对毅将军柔声道:“多谢小王爷想着,给宝绢一个就行了,余下的小王爷留着赏人吧。”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毅将军又开始分别的东西,薛夫人看着小王爷样样东西都有宝绢的,心里有几分怅然,小王爷京里订亲,我们竟然不知道,要是知道也送去看一看。

妙姐儿在和薛夫人说要请人赏石榴花,因道:“石榴多子,我才想起来,将军们单身的也多,我回了表哥,也请将军们一起游园。”

两个人兴兴头头的在谈论怎么游园,薛夫人当然是猜不出来妙姐儿好好的弄一些宴游是为什么,还在高兴:“你一回来,我就有几分精神,就是我们老爷也对我开玩笑,说王妃只是不要陪伴的夫人们,如果要,一定记得要我。”

妙姐儿得到这样的夸奖只是嘿嘿笑几声,表哥有一次也笑着调侃过:“妙姐儿只是说房里的丫头多,你又不要夫人们来陪伴,再不多几个服侍的人那可怎么好。”

这一次回来,房里都换上的是竹帘,近六月的天气,外面也有骄阳似火的感觉,妙姐儿对薛夫人道:“我还请的有客人呢,我请了淮王妃来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美人?”江秀雅眉目宛然,就是放在宫里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人。

薛夫人只是笑,看着妙姐儿如画的眉目,笑道:“你自己难道不是一个美人?”我是一个狐狸精,这句话让妙姐儿又沮丧的想起来民间对自己的评论,都说我是狐狸精。

这话没有对着薛夫人说,妙姐儿强打起精神来,对着薛夫人道:“你也是个美人儿,什么时候我穿上小子衣服出门,你可以扮做我夫人。”

一句玩笑话,却让薛夫人怦然心动,对妙姐儿低低的央求道:“几时你出门也带上我,看我可怜的不行,你不回来,我就只在家里,会一会尹夫人,还是个小孩子。”

身边的人象是都精彩,其实不过就认识这几个人,薛夫人掩口轻笑:“丽娟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整天忙的,说你又让她出门去,可恨我反倒不如她,不能出门为你办事。你又见天就出门,我也想跟着你出门呢。”

一提来这个,分外得意的妙姐儿要炫耀一下道:“表哥说了,如果他有空儿,八月份带我去新城,如果有事情要忙,也是年底要去。”如果不打仗的话,南平王要去的地方倒是不少。

坐在地上还在分东西的毅将军也对薛夫人道:“我跟着母亲去,母亲,我可以带上宝绢去吗?”两位母亲一起笑起来,薛夫人对妙姐儿再三拜托道:“女儿都带去了,也带上我这个看女儿的人才是,这样孩子们我来陪着,你也可以放心地和王爷出去玩。”

被这句话说得绯红了脸的妙姐儿娇嗔道:“才没有。”哪一次出门不是带上毅将军。南平王夫妻一心补偿自己的第二个儿子。

院子里走过一个丫头,有如娇花一样,是春兰。春兰今天不当值,打算去看一看明波,明波和朱寿成亲后,就是妇人,就从王妃房里打发出来,一时没有安排事情做,先只在朱寿的房子里住着。

春兰一步一步沿着墙根走到朱寿的住处去,却是在二门以外,王妃都搬到园子里去了,这路更是远的很。

明波正坐在房外闷闷的往树上看着,见到春兰过来果然是有几分高兴,起来让座道:“你来看我真是好,我正要人陪呢。”房中却多一个使唤的小丫头,叫草花儿。

因喊草花儿倒茶来,明波陪着春兰一起走进房里去坐着。不是第一次来的春兰接过草花儿递的茶,还是要取笑几句道:“你现在也有使唤的人了。”一直都是被别人使唤的。

明波也没什么高兴的样子,对春兰幽然道:“我倒还想着在王妃房里的时候,至少人多不孤寂。”

自从明波成亲后,就是觉得寂寞的时候反而多。春兰看着也有几分同情,对明波道:“怎么你不去王妃房里求个差事去,你是朱寿家的,不比朱禄家的差,如音姐姐现管着王妃下面几处产业呢,我也是偷偷地才听说的。”

说到这里,春兰也往外看一眼,再道:“我这话可是偷听来的。”在这府里可久了,要知道说个话都要看看人才能说,学出去就会有事情。

明波把手里的一个手帕子一甩,仍是无精打采地道:“求也没有用,我天天看着朱寿还看不住,哪里有心思出去当管事的媳妇。”

当事人的实话实说,在旁人看来却不打紧,春兰只是微微皱眉道:“你看着他作什么,告诉你看不住的。王妃回来那一天,我问你,你只说他当天晚上没有回来,再告诉你一句,我都问清楚了,福禄寿喜,在府外面都有房子呢,你连个影儿也不知道。”

明波越说越伤心了:“我怎么不知道,早就听人说他们在外面赏的都有房子,也当面问过朱寿,他不说没有,只是让我在这里呆着,就这么两间房子看死我一个人,我这亲事成的。。。。。。”说着就要掉泪了。

“唉,”春兰轻叹一声,决定说几句好听的话:“你也是有福气的了,朱寿成了亲,伤心的丫头可不是十个八个的。”这倒是句实在的话。

看着明波破涕为笑,春兰才又道:“我听说是王妃硬作主,让朱寿娶的你,要是依着朱寿,他要纳你为妾。”

一听这个春兰当然就是脸色难看,今天来看明波,也是特意说这个句:“想想他不过是个奴才也要纳妾,要是当姨娘,倒不如给别人当去,也是个官儿将儿的。”

明波冷哼一声道:“他当我不知道呢,我出去走一走,一个个哪里是眼睛,就是两把刀子看着我,哼,我嫁给朱寿,多少人不高兴。”

看着院子里夏日的阳光,春兰却只是道:“给奴才当姨娘,不如给别人当去。”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想当初我们应该是王爷的姨娘才是,说不好沈王妃是不是藏奸,至少平时王妃一派和气,只是房里的大小丫头们一个一个都是可恶的。

一派和气的沈王妃,房里的丫头们从来都让人觉得是可恶的。辞别明波,春兰道:“我晚上还当值呢,改天再来看你。”

原路回去,二门外遇到有管事的,小厮们,眼睛当然是往春兰的细柳身子上看,春兰低下头来,想一想明波成亲后被朱寿冷落,心里只是恨,要嫁也不嫁给这些当奴才的。

被老爷冷落总比被奴才冷落的好。

回到房里,一进院里就看到瑞雪在廊下招手:“王妃赏西瓜下来呢,快进来。”春兰带笑走进去,这样的季节里西瓜还没有下来,不知道管事的从哪里弄来几车西瓜送进来,只供着王爷王妃用。

沈王妃坐在锦榻上,对面是毅将军,手里捧着西瓜正啃得一脸汁水,地上的丫头们大一些的吃得斯文,小一点儿的也是吃得象毅将军一样。

眼前这场景更坚定春兰的想法,明波嫁朱寿当然是不错,朱寿要人有人,听人说福禄寿喜手里都有两个,只是明波还没有见到。

可是再体面的奴才也是奴才,比如这早上市的水果,也只有王妃房里有。房外银文和红花走进来回王妃的话:“给姨娘们送去了,姨娘们都道谢呢。”

“你们也去吃吧。”妙姐儿说一句知道了。这西瓜真的是很甜,这又是丫头们喜欢沈王妃的地方了,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当然是王妃房里先有。

王妃从来不小气,又向来用的不多,东西多一点儿,丫头们都能吃到。而且最喜欢是看着大家一起吃水果,妙姐儿觉得这样香甜。

“红花,把你的脸上擦一擦,”丰年忍不住轻声笑一声,红花吃得两颊上都沾着几粒西瓜子,坐在锦榻上的妙姐儿也是忍不住笑一下,用自己手里的丝帕也给儿子擦着脸。

妈妈们也在房里,杜妈妈正在对王妃回丫头们的事情:“不当值的,家在这里的就让她们出去家里住两天。”这也是王妃管家后新兴起的,家在这里的家生子儿,或是家在这里的丫头们不当值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父母。

这对于是卖身的丫头们却是感恩戴德的,妙姐儿看一看来道谢的丫头们,微笑道:“都起来吧,早去要早回才是。”

春兰手里还捧着一块西瓜,却是脸上怅然,自己的家人既不在京里,也不在封地上,进王府以前也有人来探过自己,那个时候自己刚被铁夫人买走。

看着欢天喜地的丫头们,春兰也想看一看家人,父母亲卖了自己心里只有恨,家里的小妹妹却是想看一看。

晚上是春兰当值,朱寿过来回过话:“王爷在会人,请王妃自己用晚饭。”这话让春兰又难过一下,王爷不回来用晚饭都会让人来说一声儿,不知道朱寿对明波会不会这样体贴。

瑞雪丰年带着丫头们服侍王妃用饭,毅将军倒有客人,是两位将军家的少爷了,在他自己房里用饭。

妙姐儿用调羹慢慢地喝着一碗鲜丝瓜汤,自己种的丝瓜才发苗,这碗里的也和西瓜一样,是一样鲜物儿。

“瑞雪是明天回家去吗?”王妃吃着晚饭,一面和丫头们在说笑。瑞雪赶快回王妃的话,小脸儿上当然是笑容:“我让我妈接了两姨家的女儿来呢。王妃上次赏了一件绿色流水锦的衣服,她们要看稀罕,正好穿回去给她们见识见识。”

两个小丫头紫花,香蟾也是家生子儿,也在封地上,也对王妃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回家去要怎么玩半天才是。

妙姐儿这才把眼眸微微一转,看了一眼春兰,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沈王妃笑一笑道:“春兰想来是看不到了,如果在京里,你倒可以看一看去。”

被点名的春兰看着一众丫头们都是笑眼看着自己,忙回话道:“就是在京里,奴婢也见不到,我家人住得远,倒不在京郊。如果能见,只想见一见我的小妹妹。”

“哦,”妙姐儿只是一笑,慢慢地把自己的饭吃完了,看着丫头们收走东西,才吩咐道:“都出去吧,春兰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儿。”

第一次有这样荣耀的春兰有几分受宠若惊,能单独陪着王妃说话的只有几个大丫头,她压抑住心里的高兴,恭敬地躬身一声,看着丫头们都出去了,才一脸是笑地道:“我给王妃捶一捶吧,晚上容易睡着些?”

“不用,我和你说话儿。”妙姐儿含笑看着春兰,一朵这样的鲜花,被自己埋在房里。妙姐儿慢慢才道:“我房里的丫头,你也看到了,嫁的都不错,也是她们自己相中的。房里这些丫头们,除了订过亲的,到了成亲年龄的,只有一个你了。”

原来是为亲事,春兰感激涕零,不想王妃还会把自己的亲事给放在心上。赶快跪下来道:“奴婢听王妃的吩咐。”春兰心里已经在想了,把府里这些日子对着自己献殷勤的小厮们一个一个想过来。

能跑到自己面前来,能进内宅的不过只有那几个,倒也都是眉目清秀的,王爷的小厮就没有蠢笨的人。

妙姐儿是另外一番话,对春兰徐徐道:“你和明波都是容貌生的好,明波给了朱寿也还般配,再没有一个如福禄寿喜的小子一样给你了。别的人我怕委屈了你,我看好两家,所以先问问你,”

沈王妃一双剪剪明眸看在春兰身上,唇角笑意和蔼道:“你愿不愿意去公侯家里当姨娘?”这句话一说出来,春兰心里大惊,我自己的想法一定没有在房里的丫头们面前透露过,只对着明波说过。

看着王妃和气温柔的笑容,这温柔和气中竟然象有无比的威严,春兰心思只转一下,决定象王妃伏首,跪在榻前低低地回答一句:“奴婢,听王妃的。”

丫头们窗外开始给鸟笼子下黑布,低声嘻笑着在说笑,房里沈王妃满意地对春兰笑了笑,这才道:“我不会委屈你,一定给你选一位容貌地位都有的人家。”

看着春兰道谢,妙姐儿又含笑道:“你要去看妹妹,说个地方,让管事的去接来给你看吧。”

然后再拈起盘子里切好的西瓜放进红唇中,微笑道:“去吧。”

春兰不能说不一心欢喜的退出来,两个坐在房外候着的小丫头主动先笑着点点头,再看到瑞雪丰年,也是和气地笑容,一下子所有人都客气了,不过是因为王妃待见自己,与自己多说几句话。

回到房里的春兰再仔细想一想,原来就是年纪不小进来王府的,总是明白一些事情。铁夫人把自己送给王爷,王妃又要拿自己做交易送给别人,春兰扪心自问,自己,是愿意的。想来沈王妃送的人,不是将军就是官员,这一点儿上不会太差。

朱宣回来的时候,院门在他身后就关上了,今天回来的足够晚。妙姐儿想是刚洗过澡,已经是穿着一件雪白绣淡青色花卉的寝衣,手里挑着一个小小的绣球灯,正在和丫头们站在墙根下面说话:“有声音吗?”

在妙姐儿身后站定的朱宣问一句:“又淘气了,妙姐儿。”妙姐儿这才回身来,把绣球灯交给丫头们,自己投到朱宣怀里来,嫣然笑道:“我在捉蛐蛐儿呢,只听到叫一声就不见了。”

摸一摸妙姐儿发丝上的水珠,朱宣携着妙姐儿往房里去,一面问:“这是汗还是刚洗过澡?洗过了澡又跑出来淘气,再弄一身汗,”两个人已经站到房里,朱宣压低声音道:“是不是找借口再陪表哥洗一回。”

妙姐儿甜甜地一笑道:“表哥要我陪吗?”然后听到房外又是一声蛐蛐儿叫,小耳朵一下子竖起来往外面听,朱宣板着脸把妙姐儿小脸重新扳回来:“表哥现在,你心思倒跑到外面去。”

第15章 ,念柔第64章 ,喂猪第148章 ,心情第398章 ,纠结(八)第118章 ,外宅(一)第438章 ,重圆(二)第591章 ,回来(一)第463章 ,朝花(五)第293章 ,佳话第167章 ,紫琼(二)第88章 ,回家第388章 ,拨乱(十六)第122章 ,情动第406章 ,纠结(十六)第283章 ,公主(四)第270章 ,思索(一)第332章 ,乱云(六)第132章 ,对策(一)第51章 ,引路第18章 ,游玩(上)第180章 ,船上(二)第143章 ,争取(二)第106章 ,相逢第657章 ,云涌(十七)第579章 ,温情(十四)第451章 ,为难(五)第125章 ,客人(二)第290章 ,有喜(二)第68章 ,众人第459章 ,朝花(一)第118章 ,外宅(一)第256章 ,成亲(二)第353章 ,开演(十七)第623章 ,舔犊(十三)第135章 ,笑话(二)第379章 ,拨乱(七)第520章 ,纷乱(二十)第597章 ,回来(七)第455章 ,为难(九)第493章 ,忧喜(十三)第143章 ,争取(二)第377章 ,拨乱(五)第409章 ,纠结(十九)第210章 ,要情第236章 ,投靠第273章 ,思虑(四)第350章 ,开演(十四)第636章 ,舔犊(二十六)第628章 ,舔犊(十八)第579章 ,温情(十四)第78章 ,防范第409章 ,纠结(十九)第163章 ,整顿(一)第516章 ,纷乱(十六)第24章 ,刘全第307章 ,解决(一)第448章 ,为难(二)第624章 ,舔犊(十四)第407章 ,纠结(十七)第643章 ,云涌(三)第294章 ,谈论(一)第584章 ,温情(十九)第30章 ,上学第226章 ,缠绵(二)第112章 ,回来第16章 ,牢骚第16章 ,牢骚第470章 ,夕拾(二)第497章 ,忧喜十七(1)第111章 ,班师第250章 ,寄居(十)第123章 ,狼子第448章 ,为难(二)第460章 ,朝花(二)第221章 ,认亲(一)第56章 ,防范第605章 ,回来(十五)第182章 ,住店(二)第459章 ,朝花(一)第292章 ,有喜(四)第523章 ,纷乱(二十三)第128章 ,宴游(二)第406章 ,纠结(十六)第125章 ,客人(二)第99章 ,作戏第479章 ,夕拾(十一)第439章 ,重圆(三)第616章 ,舔犊(六)第590章 ,变幻(五)第73章 ,高阳(二)第453章 ,为难(七)第304章 ,生事(八)第93章 ,气焰第542章 ,治家(四)第191章 ,迎接第175章 ,做媒(三)第36章 ,醋海第187章 ,清客(二)第180章 ,船上(二)第304章 ,生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