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温情(九)

池边月色朦胧照下来,人物景致都仿佛披上一层光晕,妙姐儿在这池边流连一时,这才回房里去。

一进房门就被朱宣取笑一句:“表哥这里等你,妙姐儿只是在池子边上站着,淘气抓鱼去弄湿衣服,表哥不心疼你。”叫你撇下表哥。

“才没有抓鱼去,只是看鱼呢。”妙姐儿解去衣服,里面只得一件玉色绣蝴蝶的薄薄衫子,这房里不怎么热,白天摇惯了,依然是手里摇着一把玉柄团扇走到床边来坐下,坐在床沿上和朱宣说话。

想想还是要笑:“儿子们,表哥教训得好,白天还怕表哥打他们,这一会儿想想打几下才好。”妙姐儿看着朱宣笑,调皮地问一句:“表哥赢了儿子,想来是心里高兴才是?”

朱宣对于这件事情颇为得意:“没点儿本事也外面去惹祸去,有件事情你也许还不知道,去年和鄱阳侯的世子一起在外面打了人,回来一个字也不说,这小混蛋不教训还行。”然后再说毅将军:“还是毛孩子,也跟着去了。”真是兄弟齐心。

儿子们外面惹祸打人出点儿事情,在南平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哪一家的孩子到长大成人不惹事情,规矩大不过天性,没惹祸中规中矩那是个成熟的大老人,就不叫孩子了。

“比起来别人家,还算事情少些。”朱宣直到今天才对妙姐儿说这句话,妙姐儿把手里的扇子移到朱宣面前去买好儿:“表哥我给你扇扇,以后我放心了,原来表哥还是表哥。”

房里传出来笑声,朱宣把妙姐儿手里绣猫扑蝴蝶的团扇接到手上,看一看妙姐儿身上玉色的绣花衫子上,也是蝴蝶姗姗,正好配在一起。

“原来表哥还是表哥,”朱宣手里慢慢打着扇子打趣一句,拉过妙姐儿依在身旁,看她身上衫子,再给妙姐儿看手里的团扇,不再提表哥是不是表哥的话:“看这扇子画得不错吧?”

白玉为柄的团扇上,是绢绣的白猫扑一双大蝴蝶,这猫儿扑蝶也是南平王的手笔,画好了交给绣匠去绣的。

看那白猫绣得纤毫必现,一双黑亮的眼睛只是盯着那蝶儿,朱宣让妙姐儿看这眼睛:“跟妙姐儿眼睛一样,表哥画这眼睛的时候,就想到妙姐儿要是扑蝶,也必定是扑不到可怜兮兮地盯着这蝴蝶。”

窗外花香阵阵袭来,妙姐儿倚着朱宣,只是拉着他衣袖不依:“送上来十几把团扇,不是猫扑蝶儿,就是猫在花架子下面站着,今年我只是用这个不成,表哥重新画一个来。”

对着团扇细细看过来,朱宣还是觉得不错,再打两下团扇,自己先笑着道:“妙姐儿这个猫倌,就用这个不错,表哥看着喜欢。”夫妻两个逗乐子,什么事情都能找得出来。

“我也喜欢,”妙姐儿扑哧一笑,到锦帐里来重新倚在朱宣身边笑:“三弟妹来看我,说这扇子好,看她的意思,想讨一把走,我给了她一把别的,看着她象是还眼馋我这样的团扇。”这十几把团扇,是猫倌行乐图,从懒猫伸懒腰开始一直到妙姐儿懒觉,最后一把团扇就是一只肥嘟嘟的白猫睡得呼呼的,妙姐儿当然是不会给申氏。

朱宣听了道:“让三弟给她画去,她可以在你手下当一个小猫倌,三弟的画也还可以。”回到房里只是休息说说房里的话,朱明朱辉在书房里闲余的时间也是找着玩,就不知道方氏申氏是不是知道。

“她是来说二弟妹的事情,”妙姐儿在朱宣面颊上亲一下,重新坐好才道:“二弟妹要给二弟房里再添两个人,二弟还没有孩子。”

自己决定一心一意的朱宣听过这个倒是高兴,唇边有一丝淡淡笑容,手里继续轻摇着团扇对妙姐儿道:“自她进门,我第一次觉得她想的是件正经事情。”

妙姐儿含笑听着朱宣对方氏的正经评论,认真想起来方氏不过是对着自己使了几次性子,就象是刚进入一家大公司,对领导脾性还没有摸熟的时候使性子,又正好撞到朱宣的眼前,是以朱宣一直就不喜欢方氏,但是工资奖金也不少一分就是。

难得朱宣因为这件事情对方氏有点儿好印象,妙姐儿还是帮着方氏多说一句:“说二弟过了年要出门游历去,是不是让二弟妹一起跟去。”出去走走方氏会不会也开朗不少。

朱宣不同意:“老2老三都没有出过门,我让他们明年出门去走走,也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不要当书呆子才是。带着女人只会添累赘。”往后在枕头上靠下来的朱宣,看看妙姐儿晶莹的小脸儿上还是在思索着什么。

“你又在想主意帮着二房的说话呢,”朱宣用手里的团扇在妙姐儿头上敲一下:“人的际遇不一样,她安生呆着,孝敬母亲,把二弟房里管好就行了。”

不要说弟妹们不能同妙姐儿相比,就是京里太多的贵夫人也不能同妙姐儿比,朱宣要不是心思改变,也不会让妙姐儿和自己一同上殿,又赶上了一起上了战场。

含笑看着妙姐儿还是在若有所思,朱宣是觉得称心如意,他也花了太多的心血,得到回报也是应当,不指望这个孩子怎么样有作为,只要四平八稳的就行,必竟在南平王心里,女人还只是女人。

“二房里来对你说,进十个八个你也要同意才是,有孩子现在是二房的头等事情。”人人都有,就他们没有,太夫人也担心,老侯爷也是对着朱宣说过:“世子都这么大了,二房没有孩子,倒是再进几个人的好。”

就是太夫人只生下朱宣一个儿子,不也是给老侯爷又找了姨娘。妙姐儿听过朱宣的话,把眼睛移到朱宣脸上看一看,虽然没有端倪,可是心知肚明,表哥或是父亲,或是同明哥儿已经说过这件事情,方氏弟妹不知道是明哥儿说过,还是自己的主意才提出来的。

由自己的趁心想一想方氏的心情,妙姐儿低低叹一口气,然后展颜笑道:“看我只是关心他们,人家是想关心一下表哥。”

朱宣就知道妙姐儿是提起来新的事情了,一本新的奏折参南平王,前天出现在宫里,说南平王在战场上有叛逃的心思,放走左贤王是私相授与……

“这折子署名是方国正大人,他正在家里养病,一看到这折子,人立即就晕过去了。”身处在漩涡其中的朱宣好笑,我还没晕呢,他先晕过去。

妙姐儿也是含笑:“说这是假冒的不是,笔迹是模仿的象,却不是方大人写的。”朱宣知道以后回来就对妙姐儿感叹一声:“前面打仗,后面营私,哪一回打过胜仗,就要有事情,打败仗的也一样有事情。”

“我让军中严查,信今天才发走,正好咱们到西山避暑去,”妙姐儿点头应是,朱宣看起来是不放在心上,当然妙姐儿只能表示关心。

但是妙姐儿含笑再道:“表哥?”朱宣淡淡的笑容在嘴角边:“没有事情,你不用担心。”空穴来风,最是无边无际,老子也给他空穴来风,军中借此整顿,把晋王也好,别的人也好,安排在我军中的这些人都踢出去。

面对稳如大山一样的这个人,妙姐儿忍不住贴紧朱宣,枕在他肩膀上,呢喃地低低喊一声:“表哥。”

朱宣微笑伸出手来抚摸一下妙姐儿的小脑袋,柔声道:“还记得妙姐儿要陪着去奈何桥的那个晚上吗?”

“记得,”就是自己回来以后,妙姐儿也是多次想到那天晚上,天上飘着雪花,帐篷里没有火炭,却还是觉得温暖如春,温情如水,让人温暖不已。

朱宣的声音在耳边传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我铲除这些人的机会,”第一次听到奏折,朱宣就想笑,是哪个不长眼睛的写这种折子出来。还嫌京里不够乱。

“咱们西山去,让他们在京里好好乱吧。”朱宣说到这里的时候,才是一丝冷笑从唇边闪过,然后重新换上微笑,继续打着手里的扇子:“要是在封地上,妙姐儿在玉石小楼里,咱们倒要盖着被子才行。”

夫妻两个人有一时没有说话,朱宣看着几上新摆的一盆花儿出一会儿神,才问出来:“在想什么?”

“在想二弟妹要是跟去西山,应该会有孕吧。”妙姐儿心里还在想着那封奏折,猛然听到一问,匆忙回答一句出来,朱宣看上去是不放在心上,妙姐儿也只能放在心里。

朱宣呵呵笑了两声,夸奖道:“看看你这个大嫂,不知道能得多少谢礼,心里就想着二房。”大嫂如此关心,大哥当然也要表示一下,朱宣也从奏折上收回心思来,对妙姐儿欣然道:“你对二房的说,不管十个八个丫头,钱由公中出吧。”

“二弟妹让三弟妹来对我说,就是自己不好意思开口,我回了三弟妹,想来二弟妹自己会来对我说的,我要是这么急巴巴地对她说,不是象我们心里都一直嫌弃着她。”象是大家背后一起觉得方氏没孩子似的。

这样的心思朱宣觉得大可不必:“这是她的正经事情,帮着上心她应该感激才是。”这是作为男人的心思,妙姐儿只是答应下来,心里浮现出来陶秀珠白天说:“我家里有孩子,要回去吃饭呢,现在倒不如雪慧,还能在外面作客一天。”

不就是没有儿子,天天就拿着妾生的儿子上心过头。沈玉妙心里叹息,不知道是为方氏,还是为陶秀珠,还是为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在现代也有不少家还是有。

然后说到朱寿上面,说到朱明房里进人不能不说到朱寿身上,这个联系首先让人就觉得有趣。方氏对申氏说的话,申氏只觉得可笑,对着大嫂又说一次,只是不说是方氏说出来的罢了,申氏只是道:“就是我院子里也有一个是和朱寿扯不清,不然的话府里这么多人,倒还可以给二爷挑两个人出来。”

妙姐儿听完这话当时只是尴尬,此时对着朱宣诉一下苦:“府里这么多人,顶尖的丫头不过那么几个,不是订过亲,就是和朱寿来往过密,我当时听着,真是难过得很。”再把晚上看到朱寿的事情说一下:“都是和表哥出生入死过来的,我不忍心责备,请表哥自己管管才是。”

朱寿的风流事迹只会让朱宣得意一下,当然要安抚一下觉得难过的妙姐儿,此时入夜,夜风从纱窗里徐徐进来,团扇大多是个摆设放在手里随便扇两下,朱宣丢了团扇,把妙姐儿抱在怀里来:“不必难过,让二房里外面挑去,再说你晚上看到朱寿,或许他是去撕掳开的也不一定。”

我都老实了,朱寿还能玩得起来吗?朱宣对朱寿是有一定的信心。也实打实地让朱宣猜测到很准。

此时朱寿正和朱禄坐在山石根下面说话,还在用手抚着脸上的伤:“这丫头一听就给我一下子,明天伤好不了,王爷要问,怎么回话才是。”

“就说猫抓的就是。”朱禄才不放在心上,随意地就说出来。说出来以后才觉得说错了,对朱寿道:“不然你说鸟抓的,再不然对着王爷就说你改邪归正,和小锦儿约出来是撕掳开的,她不肯断,抓了你一下,这是实话,王爷会知道的。”

今天晚上还真的就是这样,朱寿叹气:“王爷都不出去了,我当然跟这些人也断了,不然的话,让人看着象是跟王爷背道而驰。只是没有想到这丫头心这么狠,说要我娶姨娘,我不同意,冷不防就给我一下子。”

然后才分辨朱禄刚才说的话:“怎么能说是猫抓的呢,”王妃是王爷封的猫倌,房里对着画儿调笑,房外的奴才有时候也能听到几句。

月亮照在山石上面,两个人在山石根下面的小亭子临水闲话,不远处有几个灯笼走近,后面是上夜的人,走近了用灯笼照一下才陪笑道:“两位哥哥在这里有事呢?”然后就走开去查上夜了。

叹息的朱寿这才想起来:“我是约了小锦儿才不去睡觉,你有老婆的人,怎么也在这里坐着?”朱寿路过这里,正好看到朱禄在这里一个人坐着出神:“自从你成亲以后,我就遇到不少次,回去抱着老婆多好,难道撵你出来,要是撵你出来,你倒可以王妃面前告得赢。”

“我啊,”朱禄慢吞吞地道:“我在这里,正好可以看到你和小锦儿,”然后告诉朱寿:“是我对小锦儿说的,王爷说你可以有姨娘,我不仅告诉小锦儿,还告诉了你的那些相好。”

朱寿没了脾气:“你这个人,难道是嫉妒我可以有姨娘,如音要是不生,你想有姨娘,王妃也没得话说。”想想小锦儿今天晚上,疯了一样要给自己当姨娘。

王爷往外面打发姨娘,这个贴心的跟班当然是不会要,朱寿只说一句:“刚成亲,哪里就能进姨娘,以后大家都大了,冷下来一点儿才好,”脸上就挨了一下子,到现在火辣辣的疼。

朱禄转过脸来在朱寿脸上认真一打量,月光此时也有一些照在朱寿脸上,福禄寿喜都是清秀的人,朱寿当然也不例外。

“我只是想弄明白,你朱寿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朱禄还是慢吞吞地告诉朱寿一个沉年往事:“王爷以前说过我,怎么不象你一样,怕我以后没有女人喜欢,不是有一个死跟着不丢的。”朱禄提起来如音就跟着,还觉得挺得意。

朱寿恍然大悟状,这个福禄寿喜都知道的事情,还当做秘密来告诉我,王爷觉得你有病才是:“你老婆死跟着你不丢,那是背后有王妃撑腰,她不是天天都在说,有了孩子就不要你。你卖力地让她有孩子吧。”

然后耐心地为朱禄剖析往事:“丫头们当然不喜欢你,花夫人的丫头,给你送了多少双鞋,衣服也做了好几件,你一点儿回头子儿都没有。我一个金簪子就打动了。”朱寿想想得意,对朱禄道:“我那根簪子还是空心的呢,亏她没有看出来。”朱禄这个小气鬼。

“嘴上说着只喜欢我,喜欢我的人,她又没说喜欢我的钱,”朱禄才不当一回儿事,也说件旧事给朱寿听:“她拿着你那根金簪子来给我看,说这是个空心儿的,人家早就知道了。后来不是苏四公子去拜花夫人,给了一副二两的金手钏弄到了手。”

朱寿大乐:“后来苏四公子不要她,她来找我,我才不肯要呢。这么没有见过东西,”然后狐疑地看着朱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连斤量都知道。

“后来她看到我,又来给我看,说这金手钏有二两重……”朱禄也大乐了,对朱寿道:“到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喜欢我的人,从此以后,对女人没有兴趣。看看王爷在外面花了多少钱。”

朱寿赶快打岔过去:“你老婆呢,难道不要你的钱?”朱禄用手搔搔头道:“她存的钱也不少,看不出来门也少出,只是积攒赏下来的,还有月钱,倒是一大笔。人家有囊气,说自己养得起孩子,我只好笑,孩子没有爹,让她以后哭去吧。”

山石根下面正说得快活,如音打着一个灯笼走过来,离开几步站住:“就知道你们俩个在一起,朱喜放出去是大将军,朱寿几时你也当将军去,难道一辈子在王爷书房里不成?你就老婆不在京里,难道还少了人,勾着我们这个呆子在这里不睡觉,明儿怎么办差事?”上来就是一堆话。

朱寿推着朱禄快走,嘻笑道:“你羡慕若花是将军夫人,你想当不是,让你们家这个未来不要的孩子爹也去当将军吧,功夫儿是不差于朱喜,不过也只能给王爷当个管钱的。”福禄寿喜中只有朱喜以前就说过要当将军,别的人都没有兴趣。

看着这夫妻两个人走远了,朱寿则是躺下来,双手枕在头下面,对着天上姣姣明月,心里寻思,王妃专房专宠倒也罢了,与王爷情深意重。我要是从此收心,是脸上继续多几道血痕,还是收一大斟眼泪儿呢……

妙姐儿是第二天才知道朱寿脸上多了一道指甲印,打发瑞雪去书房里给朱宣送吃的,是自己刚做的小点心,瑞雪回来就眉飞色舞地学了一遍,丫头们要不是喜欢朱寿的人,对朱寿也是看不惯的多,东一个西一个,平白骗人的眼泪儿,让人不喜欢他。

沈王妃手里的团扇又换了一个,却是猫儿玩球,爪边一只皮球,头上几枝花枝。妙姐儿用团扇掩住口笑着听瑞雪又再说下来:“二夫人一早把小锦儿打了一顿,说她没事就哭肿眼睛,这一夜不定是怎么哭才哭肿的。”

“哦,还说了什么?”妙姐儿慢慢放下掩口的团扇来,在手里轻轻打着,瑞雪再继续回话道:“说的话不好呢,骂小锦儿自甘下溅,打了一顿又罚她顶着东西跪在院子里呢。”

妙姐儿听完才慢慢道:“既然二夫人在生气,下午我再去找她说话吧。我们要去西山,让人接了顾姑娘来玩半天,我好问她去不去?”

瑞雪出去以后,妙姐儿坐在竹榻上有一会儿没有说话,方氏弟妹总是让我为她担心,她自己就从来不知道,骂小锦儿自甘下溅,我们家这位王爷也才改邪归正,再说都知道小锦儿是和朱寿有首尾,这样骂的话传到表哥耳朵里,表哥要是听了多心,又会在心里不喜欢方氏。

几个小丫头进来给房里的花儿盆景浇水,妙姐儿看了一会儿,重新想想朱寿脸上的血痕来,不知道朱宣要是见到夫人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待遇,想来朱寿有过一次不防备,表哥要是有防备,夫人们也抓不到才是。

战场上血肉横飞中英武的表哥,妙姐儿一想起来就唇边有笑容,看着小丫头们浇过水,又喊过丰年进来:“一会儿请了顾姑娘来,让小王爷们中午都在我房里用饭才是。”

顾冰晶是近中午的时候才来,房里朱宣也在,正在对着妙姐儿不高兴:“什么是自甘下溅,二房里的说话我听着就不舒服,和朱寿在一起就是自甘下溅了,和谁在一起不是自甘下溅呢,”

在这样一个纳妾有理的社会制度面前,在这样一个男人主外当家的社会制度面前,妙姐儿赶快为方氏再分辨一下:“二弟妹未必就知道小锦儿是和朱寿有首尾,或许看她昨夜回去晚了,又哭肿了眼睛,才责备她的。”

只是妙姐儿也觉得太狠了,儿子们小小年纪去赌场,表哥也没有动手打儿子,表哥打家下人也不为这样理由,他打将军们倒狠。方氏这样责备小锦儿,也有她自己没有孩子心情不佳在里面。

给朱明订两个人,一个是青桃的妹妹青杏,还有一个要往外面买去,又担心来一个不好的,方氏当然是心情不好。这一切都缘由自己没有孩子。

朱宣哼一声:“我才不听这些话,是朱寿这个人,倒也有些情意,他来求我去说个情,说他昨天夜里是去和那丫头撕开的,累她受责备,我让个人装作去找明哥儿看一看是不是发落完了,发落完了我再说情也不必了,不想就学回来这些话出来。”骂自己的奴才不是打自己的脸,朱宣听过,就象妙姐儿想的,当然是不会高兴。

然后朱宣欣欣然得意:“看表哥说对了吧,我说朱寿昨天晚上一定是和人撕掳开的。”然后自己好笑得不行:“这样的事情该来求你才是,朱寿那奴才脸上挂了幌子,不好意思来求我的妙姐儿,跑来找我。”朱宣一早看到朱寿脸上的指甲印子,当时没掌住就是一声笑,抬腿虚踢了朱寿一脚:“你它娘的房里几时养的猫?”不是老婆不在京里。

朱寿是昨天想好的回答:“早上喂这廊下的鸟儿呢,抓它在手上出笼子玩一会儿,被它啄了一下。”朱宣当然是放过去,有解释就行,如果不是掌不住笑了,压根儿不想问他,一看就是女人指甲印。

这个时候学出话来,妙姐儿也笑得不行:“这个解释不错,真不愧是表哥的奴才。”然后笑眯眯看着朱宣:“表哥,你要小心才是。”

“小坏蛋,心里只是乱想。”朱宣瞪起眼睛来把妙姐儿骂一句,外面丫头们回话:“顾姑娘来了。”夫妻两个人才相视一笑,收了笑谑,看着顾冰晶走进来行礼,让她坐下来说话。

顾冰晶在朱宣面前从来也是规矩严谨得很,恭恭敬敬地往下首最后一张椅子上坐了,还是妙姐儿再三让她坐过来:“坐近些好说话。”一面往朱宣脸上看一眼,表哥要是不在,冰晶就会讨一张小杌子坐在自己脚下和自己说话。

“端慧妹妹一会儿也要过来的吧。”顾冰晶往前只挪一个座次,从来是坐在端慧的下面,样样要让着端慧,这是毅将军成功地对顾冰晶洗了脑:“东西样样有你一次儿,不过要先让端慧挑,如果她挑得多了不剩下,别的多给你一份。”顾冰晶从一开始的不高兴到最后也慢慢习惯。

妙姐儿这才往窗外看一眼,外面日近中午,花架子上的花有在树枝遮盖下开得依然灿烂的,也有在日头照射上有些垂首的:“可不是端慧倒还没有来?”

“她要划船,我才过来的时候交待她不要在船上乱跑,端慧说西山去,可以行船,要先演练一下。”朱宣告诉妙姐儿,小小丫头正在池子里淘气。

这倒也罢了,妙姐儿听着朱宣先和顾冰晶说话,问过她父母亲好,然后就没有话了,表哥说话向来如此,就象训话一样:“父亲在家好不好,母亲又好不好?”然后没有了。

顾冰晶恭敬地站起来回过朱宣的话,听着朱伯母和蔼地道:“你坐吧,我后天西山园子里避暑去,太夫人也去呢,问你去不去?”

“我愿意去。”顾冰晶一听就眼睛发亮,家里在西山也有园子,不过是父亲带着姬妾们行乐的时候去的多,顾夫人主中馈,后宅里一堆姬妾等着自己,样样不敢怠慢,有心想玩也没有时间去。

看一看朱伯母手里的团扇,和前几天见的又不一样,扇面上又是另外一种场景,依然是只白猫,却不是大大的黑眼睛,只眯成一条线,正在伸懒腰,少有人画猫伸懒腰的,顾冰晶恭维一句:“朱伯母的团扇,京里也没地儿买去呢。”

这是青玉为柄,扇柄下穿着小小玛瑙红绳打成的双鱼儿。妙姐儿只是抿着嘴儿笑:“我倦了,才拿了这个。”这句话所答非所问,却是说给朱宣听的。

拿着懒猫的团扇,就是妙姐儿累了,端坐在一旁的朱宣道:“你就歪着吧,回来这些天,天天就是亲戚们也不少,”都是来告状的多,沈王妃给自己出气,在厅上给年青的女眷们撑腰,招来一堆有委屈的年青女眷们候着王妃说委屈。

“才刚我进二门的时候,看到小厅上还有人,说是候着你,我都回了改天来,”朱宣告诉妙姐儿:“帮你都打发了,上午光是看着往西山去收拾东西也是累的,顾姑娘不是外人,你就歪着。”

妙姐儿不肯,对着下人,朱宣端坐她倒是想歪着就歪着,怕顾冰晶回家去学出话来,妙姐儿要拿着才行。因对朱宣笑着道:“表哥去军中还带了我去吧,在家里只是太趁意,所以又懒上来了。”在军中就是生病,喝一碗药下去还有事情做,几时病好的,自己都不觉得。

顾冰晶含笑低头听着未来的公公婆婆在说话。朱宣道:“那是打仗才那么多事情,就是去军中也没有这些事情了,你依然还是你,倒是看着你又吃饭又少了,我倒真想把你放在军中呆一年才好。”

夫妻两个人含情脉脉看着,过一时才想起来顾冰晶坐在面前,一想起来军中相互体贴就觉得情意流动。

再过一会儿,三个小王爷一起过来,闵小王爷是坐在母亲身边,在对她说昨天和祖父出门吃的好东西:“菜好吃,几个招牌菜都好,我还想吃。”

离京两年的母亲还没有流口水,朱睿和毅将军都犯馋了:“是好吃……”一面说着好吃的菜,地上丫头们已经摆好饭菜,也是香喷喷的,只是敌不过大家这馋劲儿。

端慧郡主再来时,和闵小王爷一左一右坐在母亲身边,听着哥哥们说外面酒楼上的好吃的,也跟着插话:“昨天三哥给我和祖母带回来,真是好吃,也给母亲送的那个就是。”

没有吃几筷子菜,被孩子们说得要流口水,妙姐儿自回到京里来,还没有出去过一次,当下含笑看着朱宣,妙姐儿也犯馋了。

眼前一桌子菜,这些人只是不吃,还在说去外面,顾冰晶也不好就动筷子,这菜不是也挺好的,也不比外面的差,只是外面口味当然是另外一回事。

朱宣面无表情,但是喊过朱禄来:“外面先去订个雅间去,我们就来。”房里几声欢呼,然后是妙姐儿的声音:“谢过父亲,都不要再喊了。”乱声乱调的一起出来了。

有点儿饿的顾冰晶只能忍着,再看看桌上一桌子菜,就是没有条件的穷人家里也是从小教导要节俭,何况是顾家这样的家庭,家里出娇纵没事糟蹋东西的人必竟是少数。这样做好一桌子菜动几筷子丢下来的事情,还真的是不多。真的是想吃,晚上去也一样或是改天,说一声儿去就要去。顾冰晶只这样想一下,其实自己也想去。

“给你先吃个这个,”端慧郡主拿过两块点心来给了顾冰晶一块,笑脸儿迎人:“我饿了,想来你也是饿的,我们只吃这一块儿,一会儿外面吃好吃的。”然后往房里看:“母亲换衣服还没有出来。”

顾冰晶笑着接过来咬一口,才对端慧道:“朱伯母才刚刚进去呢。”再看看毅将军和两位未来的叔伯,也是只往房里看,等得急的样子。

朱禄先去订雅间去了,府门口马车备好在候着,朱宣扶着妙姐儿上了车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这才自己上了马跟着马车往长街上来,看一眼马车的车窗上只挂着竹帘,还可以看到妙姐儿和孩子们的身影。

战场上绝粮,妙姐儿把自己吃的分出来给表哥,朱宣一起来不是感动是心里难过,他自己经历这样的事情也倒罢了,就是妙姐儿也带着一起这样,让妙姐儿忍饿,心里真是不舒服。

大难不死回到京里,不就是一桌子菜,表哥能多疼着妙姐儿就多疼一分,对着自己母亲,也是早早就说过要偏疼着妙姐儿才是。

到晚上的时候,顾冰晶才回到自己家里去,先去见母亲,顾夫人也是四十多岁的年纪,还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也是年青几岁,正在和管事的在核一笔钱粮,看到女儿进来,才让管事的出去,笑问一声:“接了你去只是玩一天?你现在倒是个出门的忙人了。”

“说去西山园子里避暑,问我去不去。”顾冰晶只是说热,解了外面的罗衫,依到顾夫人身边道:“我说了去的,想来母亲也一定是让我去。”

顾夫人含笑看着年纪似要长成的女儿道:“当然让你去,多去才好。就这回京里来十几天,去了这三、四次,衣服首饰都替你想着,等我忙过这一阵再去好好谢谢你婆婆,难为她想着。”

用手拢一拢顾冰晶的头发,才打听道:“你婆婆今天高兴不高兴,有没有看到你公公,他又高兴不高兴?”

“高兴着呢,朱伯父在房里用中饭的,因说外面的饭菜好,做了一桌子菜丢下来,我们去外面吃的。”顾冰晶对着母亲娇憨:“妈,几时我也请你外面吃去,今天我们订的酒楼又大又敞亮,过节的时候几位婶婶说的名菜我都吃到了,问了问不过一百两银子一桌,我也请你和弟弟去一次。”

顾夫人只是笑,用手摩挲着女儿:“你好大口气,一百两银子一桌,给你省点儿吧,一百两银子在家里请了小戏班子,可以吃好几天,你糟蹋了我吃着也不舒服。”

顾冰晶拉着母亲只是撒娇:“我存着好些钱,母亲平时给的,朱伯母过节和太夫人一人给了一百两,看你平时从早忙到晚,父亲下了朝只是乐他的。看看朱伯母,就比你自在的多。”然后拉着顾夫人一一告诉她,房里先摆了一桌子菜都是什么,丢下来不吃,去到外面又是自在的点菜,不喜欢的也不吃,重新再点过来。

“给你找的是个好婆家,”顾夫人听了只是一笑,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和丈夫争的对,本来丈夫要送去的是庶出的那一个,还是顾夫人进宫求了德妃娘娘,德妃发下话来,这才送去的是顾冰晶。

顾冰晶在南平王府里是要让着端慧,出了母亲房门也才考虑到庶出的姐妹们,在自己母亲房里只想着自己:“昨儿二妹养的花,那枝子又压到我种的花了,我不耐烦跟她争去,等明年朱伯母回去的时候,母亲记得对她说,带了我一起去。”

想一想在封地上住着的时候,顾冰晶再告诉顾夫人:“朱伯母在园子里给了我一块地方,随着我种什么,周围一圈儿大树围着风也吹不进来。毅将军给我围了一个竹篱笆,歪得不成样子,可是也能挡住猫儿。”

顾夫人听过多少次了,听一次就想笑一回:“听听你从进门说的是什么,先是说出去吃饭,我不和你婆婆比。”一进京里房里打发人,一个京里都传遍了。

然后再就是:“在家里是出门少,也没带你出去吃过饭,朱伯母带着你去酒楼呢,现在一百两银子也不放在心上,平时你的钱多存着才好。

你要跟着去,我是巴不得,你学你婆婆才好呢。”顾夫人想一想南平王府里的亲家王妃,没有人不说她手段高,成亲前接了也就是了,后来进京里来就应该陪在太夫人身边才是,然后回家去,回家也就呆着吧,要成亲了还乱走什么,再打听,这位沈姑娘又回到王府,来去自如,人人佩服。

顾冰晶虽然年纪还小,自从和南平王府里订亲也听到不少这样的话,家里人知道了要说给顾冰晶听一下。顾冰晶对着母亲分辨道:“先时回家去是沈家外祖父病了才回去的,后来王爷打仗回来了,又接的。”

“是吗?”顾夫人好笑的看着女儿,现在就这么讨好婆婆,帮着婆婆说话:“我只是佩服她,怎么能让王爷再接的,”王爷接一次接两次,也总是她的本事,就是要接到身边才放心。

年纪小小的顾冰晶这才嘀咕一句:“母亲说的是,”顾夫人看着女儿笑,你要是能让南平王府也这样接你,也不用再来求母亲,帮着你说话送你去了。

少年时还时时有争的心,到年纪大了,顾夫人也看开,哪里开心哪里多过一天,既然觉得家里争宠得不象样子,愿意未来婆家过清静日子,顾夫人是愿意让女儿去,就是顾大人有过反对,顾夫人只是一力作主:“迟早是她的家,早过去早熟悉,你看看亲家母就是提前接的,所以和王爷琴瑟相和。”顾大人也没有话说。

母女两个人东拉西扯几句,顾夫人才重新交待女儿:“看着你婆婆不高兴,你要有眼色儿才行……”交待这么一堆直到顾大人进来,顾大人也是问顾冰晶这几句话:“今天有没有看到你公公,你公公高兴不高兴?”

听说是出去吃饭高兴的很,顾大人脸上稍霁,让顾冰晶回房去:“既然后天去西山,去收拾吧,咱们在西山的园子,也让收拾一下,你是住在哪里?”

顾冰晶只图着和端慧小王爷们玩,西山园子里父亲宴客,叫的还在卖唱的,顾冰晶不高兴去,因此回话道:“朱伯母让我住在她房里呢。”这样就出去了。

顾大人这才走过来对顾夫人笑了一声道:“朝里议论纷纷,亲家倒是有兴致,带着一家子人出去吃饭,几时我也带着你们出去吃饭去。”

“多谢老爷,只怕外面再大的雅间坐不下才是。”顾夫人含笑反驳了,人家那一家子人是自己亲生的,你这一家子人再加上你的姬妾,一定是坐不下的。

顾大人有些尴尬,知道过去几年了,夫人还在为女儿订亲的事情生气,那个时候一时受了姬妾的媚惑,枕边答应下来送第二个女儿去,还是被顾夫人拦下来了。顾大人打个哈哈道:“夫人还在生气,这件事情是我错了,不是对着夫人陪过不是了。再说,”顾大人事后想想顾夫人做的也对:“南平王一定是相不中庶出,别人送去的都是嫡女。”

然后自己后怕一下:“险些坏了这门亲事。”顾夫人的笑容里这才有了三分真心,道:“老爷倒不是经常做错事情的人,只是耳朵根子软罢了。我只是担心,最近说王爷不好的奏折,几时能风平浪静。”这一对夫妻在为南平王担心新起的谣言。

回到房里以后顾冰晶才听自己的丫头说出来:“是二姑娘的丫头告诉我的,说二姑娘高兴着呢,等着看笑话呢。”

顾冰晶只是好笑:“她要看什么笑话,你今儿跟着我去的,朱伯父朱伯母哪里有不高兴的样子,反而有兴的很。”丫头也是觉得好笑:“姑娘在夫人房里时,我在外面听说的,我也是觉得可笑,中午姑娘的未来公公不是只体贴您未来婆婆了,说出来倒吃得多,以后多出来。端慧小郡主也约了姑娘一起来。”

“父母亲一起问我朱伯父朱伯母高兴不高兴,原来是这件事情,”顾冰晶故作高兴完了,心里也是担心:“你再打听着,你哥哥在父亲书房里当差,打听是哪些人参的来告诉我。”

这样交待完了,重新打起一团高兴劲儿来:“帮我收拾东西,明儿再收拾一天,后天西山去,毅将军让我一早就去,跟着一起走呢。”

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顾冰晶脸上也只能是故作高兴。

第二天在家里,顾夫人也帮着收拾东西,自从订亲,顾大人对长女的关注也多起来,下午也来帮着看还有哪些要带去:“太夫人也去,多带些绵软的东西才是,上年纪的人都爱吃。”

顾冰晶看着父亲帮着收拾,心里还是时时担心会收到说推迟几天再去的信儿。倒不在乎家里几个庶妹们笑话几句,只是担心罢了。

这里一样一样地打点,顾夫人看着丈夫也这样热心,说明对这门亲事也是看重,也是脸上有笑容,心里是高兴,更是有兴头:“打赏的银子一份一份都在这里,你不要小气才好,服侍你公公婆婆的人都要多给一些才是,服侍毅将军的人也要给才是。世子身边的人,端慧郡主还有闵小王爷……”

顾冰晶掩口笑道:“母亲是让哪些人多给呢,您全都说了一个遍?”外面人回话,走进来的是跟着毅将军的朱显来,一进门行了礼对顾冰晶道:“毅将军说,明儿一早走呢,请姑娘早些来吧……”

顾夫人和顾大人一起露出笑容来,赶快让人赏朱显,顾冰晶不好意思地道:“麻烦他费心,就说我知道了。”

第541章 ,治家(三)第249章 ,寄居(九)第117章 ,自由?第582章 ,温情(十七)第542章 ,治家(四)第258章 ,吃醋第345章 ,开演(九)第437章 ,重圆(一)第276章 ,思虑(七)第308章 ,解决(二)第5章 ,生日(中)第217章 ,发威第588章 ,变幻(三)第59章 ,赏菊第492章 ,忧喜(十二)第346章 ,开演(十)第389章 ,拨乱(十七)第96章 ,奢华第232章 ,乌云(二)第494章 ,忧喜(十四)第136章 ,冯氏第454章 ,为难(八)第429章 ,反目(一)第11章 ,闲话第183章 ,住店(三)第400章 ,纠结(十)第379章 ,拨乱(七)第210章 ,要情第309章 ,解决(三)第646章 ,云涌(六)第392章 ,纠结(二)第307章 ,解决(一)第197章 ,谈话第441章 ,重圆(五)第90章 ,攀比第8章 ,信柬第140章 ,主意第226章 ,缠绵(二)第212章 ,出气第439章 ,重圆(三)第132章 ,对策(一)第386章 ,拨乱(十四)第362章 ,反正(四)第97章 ,夜游第485章 ,忧喜(五)第457章 ,为难(十一)第304章 ,生事(八)第541章 ,治家(三)第643章 ,云涌(三)第332章 ,乱云(六)第290章 ,有喜(二)第631章 ,舔犊(二十一)第261章 ,独断(一)第258章 ,吃醋第606章 ,回来(十六)第417章 ,东窗(一)第15章 ,念柔第66章 ,进京第325章 ,离开(三)第595章 ,回来(五)第527章 ,纷乱(二十七)第557章 ,治家(十九)第14章 ,若南第515章 ,纷乱(十五)第209章 ,收拾第366章 ,反正(八)第652章 ,云涌(十二)第526章 ,纷乱(二十六)第416章 ,游玩(七)第548章 ,治家(十)第518章 ,纷乱(十八)第650章 ,云涌(十)第507章 ,纷乱(七)第504章 ,纷乱(四)第26章 ,雷霆第202章 ,冷暖第641章 ,云涌(一)第240章 ,严谨(二)第633章 ,舔犊(二十三)第179章 ,船上(一)第207章 ,看房(一)第439章 ,重圆(三)第254章 ,婚前第512章 ,纷乱(十二)第461章 ,朝花(三)第136章 ,冯氏第429章 ,反目(一)第8章 ,信柬第389章 ,拨乱(十七)第125章 ,客人(二)第121章 ,明白(二)第629章 ,舔犊(十九)第178章 ,生枝(三)第613章 ,舔犊(三)第571章 ,温情(六)第516章 ,纷乱(十六)第138章 ,怂恿第148章 ,心情第287章 ,郡主(三)第191章 ,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