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未是风波恶

凤一鸣觉得自己很委屈。

前几天他在佛山镇上的自家产业英雄楼,只因多看了路边一名美貌的紫衣女子一眼,身子不小心撞到了边上一人,就被那不知哪来冒出来的道士拦住纠缠,寸步难行。

自己从小习武,又有家学渊源,武功在这岭南已经算是颇为了得,本以为能轻易对付对方,可是两者交手了寥寥数招,双掌就像被一双铁钳夹中,筋骨都要碎裂,脸色涨得如猪肝一般也挣脱不得,竟然在街上出尽了洋相。

凤一鸣被一顿胖揍毫无还手之力,等自家英雄楼的家丁们闻风赶来,那名道士也已经逃之夭夭了。

然而这一切只是个开始,随后的三天里,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都围绕着他发生,先是自家库房莫名燃起大火,烧塌了两件北房就突然熄灭,历年钱簿、库据、粮单、商契付之一炬、十不存一。

随后家中的井水泛起臭味,不知道哪里的阴沟被人挖塌污了泉井,整个宅子里飘的都是熏天的恶臭,自家父亲的七房小妾也都忙不迭地跑回了娘家,把这消息传遍了佛山镇。

再后来,自家在镇上开的食肆、赌档、商行、货仓,都有人频频挑事,出千耍赖层出不穷,凤一鸣带着五虎派的人像救火队般东奔西跑,也始终按耐不住愈发严峻的局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以广州城为中心的乞丐窝关帝会也突然前来,趁火打劫地敲起了竹杠。凤一鸣邀佛山武林说和,原先交好的武林同道对求救都置之不理,等他花钱打点好一切之后,发现十天半个月的利润都赔了进去,还忙了个人仰马翻。

此类事情不胜枚举,而这些本不应该由他来操心的,有着自家号称“南霸天”、武功冠绝岭南的父亲在,自然能讨回一个公道,可近日京中来了两位御前侍卫,自家父亲须得前去陪伴,这才把家中产业都托付给了自己。

短短几天里,凤一鸣日日盼夜夜想,只希望赶紧从苦海中解脱,头发都愁白了许多。

在一连串倒霉事发生的期间,凤一鸣也曾经怀疑是背后有人使坏,特意加派人手在佛山镇地头驻点排查,重点关注往来行客外人,然而几天下来却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一点可疑的蛛丝马迹。

思来想去,凤一鸣只觉得一切的开端都从那个紫衣女子开始,便跑去算了一卦,算命先生听完,言之凿凿地说那女子一定是太岁降世,自己犯了太岁才会如此流年不利,必须花钱禳解一番才能躲过这场劫难。

凤一鸣回到府上思来想去,鼻子里又闻到了井水间传来的恶臭,咬着牙骨碌碌地爬了起来,穿上蓝绸长衫朝着佛山镇上香火最旺、灵验最先的北帝庙去了。

就在凤一鸣前脚踏出凤府的时候,他却没有发现街角几个行踪诡秘的乞儿已经抢先一步,往着北帝庙的方向一溜烟去了。

事实上,暗地里操纵这一切的江闻这几天也并没有乱跑,一直就藏身在北帝庙里,打听着佛山镇上近来的风吹草动。他听完乞丐们传来的消息后冷笑一声,却发现袁紫衣正目光怪异地看着自己。

“紫衣姑娘,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袁紫衣轻咳一声移开目光,移步到了庙门之前,略带意外地说道:“江掌门,没想到你有如此多整人的方法,平日里倒是看不出来。”

江闻微微一笑,浑身轻松地晃动着胳膊。

自己可是赵无极认可的国手,已经能和紫禁城中的人匹敌,只能说是杀鸡用牛刀。况且和福州城中性命攸关、一步踏错就是半城人性命的三山棋局相比,这场对付凤家的举动,

已经是探囊取物般轻松了,

“我整人?我分明只是推了一把,就把这座佛山镇上对凤家不满的人都唤了出来。除了咱俩进去放火,剩下那些挖阴沟、触霉头的办法可有一件是我做的?”

江掌门的态度很坚决,自己虽说作为搅屎棍的功力深厚,但这些下三滥的手段肯定跟自己这个当世大侠、一代掌门没有关系,完全是其他人的自作主张。

事实也是如此,就在江闻提出要出手对付凤天南的时候,雷老虎就显现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表示要钱要人都没关系,全部记在他的账上,只求把凤天南那个土霸王整倒。

而关帝会的乞丐们更加热情,独老三和老花子两人一拍即合,下令让佛山镇的乞丐全力配合、出谋划策,非要把凤天南伸向广州城的手斩断。

在后面的几天里,江闻更是发现佛山镇上大大小小的武林门派,都心领神会般地加入了闹事行列,毫无压力地落井下石,一同将原本就混乱的池水搅得更浑,愣是把寻常谋杀案变成了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种情况下,凤一鸣就算想要找寻凶手,也只会觉得是巧合与巧合的意外碰撞,否则原先安安稳稳的佛山镇,怎么会如此密集地爆发出这么多幺蛾子?!

“袁姑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难道没看出来这凤家人憎鬼厌,分明是天要收他们吗?”

江闻装腔作势地卖起了官子。

“凤天南犯的错报应在凤一鸣身上,这老天莫非也要五听狱讼、伏线发奸,才能知道谁是好人谁是恶人不成?”

可袁紫衣不吃这一套,她可不信什么善恶有报,如果真的老天有眼,凤天南的恶行恶状为何要等到如今,才报复到他明显斯文有礼许多的儿子头上呢?江闻显然也是心情不错,略带戏谑地对袁紫衣说道:“怎么,你心疼自家哥哥了?以你现在的武功若是回去要当个凤紫衣,我看凤家必然也喜出望外。”

“你!”

袁紫衣杏眼圆睁,面色带上一丝赧红,转头就不搭理江闻,显然是闹起了脾气。

可江闻不以为意地坐回了椅子上,翻起了桌上那本字迹模糊的《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自己天天装成道士行走,结果开口总是佛经和论语,逼急了还得把光之国巨乘菩萨的妙音拿来使用,这显然是太不够专业了,得抓紧补补课才行。

原本就心浮气躁的袁紫衣站在门口生着闷气,半天也不见有人搭理,只好偷偷摸摸地转头往回看,却恰好和抬眼的江闻对上,立马又转了回去。

“袁姑娘,你要知道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凤家的接连倒霉本就是报应,这你还不相信?”

江闻漫不经心地说着,话音正好能飘进对方耳朵里,“君子怀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怀德。凤家仗着五虎门的威势横行无忌,有威而无德,就连雷老虎都知道要以德服人,他们一家莫不是取死吗?”

袁紫衣皱眉看向江闻,忽然想起了当初要将自己娘亲浸猪笼的亲戚,嫌厌地说道:“江掌门是觉得镇上的都是君子,因此威不足以服人了?”

“错!”

江闻一拍桌子,眼中全是戏谑之色。

“以凤家这么闹,不畏威的君子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剩下的都是小人罢了。小人处世,自然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一见凤家吃瘪就落井下石有什么错?这难道不是凤天南自己找的吗?”

袁紫衣听到之后为之一窒,不再说话了。

雷老虎做生意虽然霸道,但是也讲究个说一不二、声誉为先,五虎门却仗着势力巧取豪夺、毫无顾忌,远的不说,当初袁紫衣的母亲袁银姑也曾遇上个渔夫,愿意照拂她们娘俩,凤天南知道后勃然大怒,竟然当即把人打死。

这样的行事已经将佛山镇视作私产,他们若是不死,其他人岂会有好日子过?

见袁紫衣面露思索之色,江闻继续地说道:“袁姑娘,你别看凤一鸣温文尔雅、有礼有节,还与你有些许的血亲,可关帝会这几日打听清楚,他在这岭南早就背了三四十条人命。”

这事情并不难查,凤家也从未打算掩饰过这些,就连在《飞狐外传》书中,凤天南也曾不无豪悍地称【某横行岭南,做到五虎派掌门,生平杀人无算。我这儿子手下也杀过三四十条人命,今日死在你手里,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些事情江闻没有说,但他已经能隐隐猜到,广州城里如此众多的乞丐之中,不知多少都和凤天南有着相似的仇怨,关帝会的“蓬勃兴盛”又不知道有他凤天南的多少功劳……

袁紫衣听到这些也又愣了半天,柔荑紧握住腰间的银丝软鞭,神色更加阴晴不定。

自己苦练多年的武功为了报仇,实则连一条人命都不曾加害,而自己先前还对其心生恻隐的凤一鸣,竟然已经沾染上了如此多的鲜血,不知道酿成多少和自己一般的惨剧。

然而在这些人中,又能有几个人会有自己般的福气,得到师父解救苦海,更将生死攥在自己的手里呢?

江闻很清楚袁紫衣所纠结的问题,就是在于“我本应成为的人”和“我想要成为的人”之间的差别。

凤天南即便再罪大恶极,在这个时代传统亲伦的温情面纱下,都显得不那么可恶;而五枚师太为她构建的未来再美好,在她心中仍有牵挂的时候,也总是显得不那么真实。

说到底,袁紫衣到现在所说的“弑父”使命,还是建立在非常薄弱的个人仇怨基础上,她所共情的东西,看似是自己身世凄惨的母亲,实际上则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立场,复仇念头故而反倒不如原著中的胡斐,亲眼见到钟家惨死来的坚定。

袁紫衣想要实现行动上的“弑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强的武功,更还要有心理上的充足理由,前来支撑她的每一步行动。路要一步步走,江闻可以代替她进行行动上的“弑父”,为世间除去一个恶人,可心理上的“弑父”,却只有她自己能做到。

但是在江闻眼中需要担心的不是凤天南,而是无数个像凤一鸣这样的人。

他们从小锦衣玉食、草菅人命,拥有着比佛山镇上所有人更甚的自由,他们会饱读诗书、会礼尚往来、会曲水流觞、会高朋满座,会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手中的一切变得理所当然。

北帝庙中钟家惨剧曾真真切切地发生,一切哪怕不见诸文字,仍有血印石上的殷红直刺人目,仍有胡斐逼得凤天南远走潇湘,可当凤一鸣成为当地耆老,一言以断杀人不见血的时候,还有几个人能察觉这些本该是不应当出现的呢?

“江掌门,凤家真就如此该死吗?”

袁紫衣忽然转身,面露一抹决绝之色,眼底却不自禁地透露出一丝希冀,似乎希望从江闻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江闻犹豫了许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北帝庙外已经传来了匆忙赶到的脚步声,显然凤一鸣已经带着人来到了这里,并且人数比原先想的还要多些。江闻与袁紫衣对视了一眼,当即从庙后的屋子躲闪起来,藏入暗处看着庙外的逶迤队伍,也慢慢听见了前头两人貌似寒暄的对话声。

“李真人,些许小事还劳烦您赶来,实在是让在下惶恐。”

北帝庙大门中抢进开道的是一个青年,二十岁上下年纪,身穿蓝绸长衫,右手摇着折扇,只见这人步履轻捷,脸上英气勃勃,显是武功不弱。

“凤公子岂能如此见外,我与凤老爷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寻常之事我武功低微不敢造次,可这祈晴遣瘟、化灾禳福的法事,李某还是能帮上一帮的。”

跟着凤一鸣进来的人身量不高,只做一派江湖术士的打扮,还有两名五大三粗的汉子扮作道童,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一人手持风水罗盘、一人捧着素烧土盆,正和凤一鸣夸夸其谈。

“凤公子,我看这佛山祖庙路似长蛇,亭如蛇头,宛如一条凶猛的妖蛇昂首露齿过江而来,当初应该是有高人勘定地脉建起北帝庙镇妖,钉住了妖蛇七寸,才换来了这里的富贵繁华。”

被称作李真人的术士指点着周遭的景物,瞬间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解释,“可惜三百年来砂水有变,龙脉改易,这条妖蛇七寸挪动了三分,又生出几分生机。北帝庙里如今妖气冲天,你所见到的必定是潜逃出来的妖物啊!”

凤一鸣显然对这个说法有些难以接受,轻摇折扇谨慎地问道:“可我……可我见那女子虽然貌美,也无其他妖异之处啊……”

“此言差矣,那绝不是人!”

成竹在胸的李真人当即摇头,打断了凤一鸣的质疑。

“凤公子,你想那一身紫杉平日何其罕有,《汉书·五行志》言‘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骑奇怪之服,故有服妖。’服妖也是妖,这才化为你当日撞见的紫衣女子!”

这话说完,躲在一旁的江闻就发现袁紫衣已经怒发冲冠,两眼满是杀气了。

说罢,李真人弯腰从地上捻起一撮泥土,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壮汉道童的素烧土盆之中,又接过罗盘测定了四象方位,继续说出他的判断。

“凤公子,王爷府上如今还有要事处理,李某也不方便多留,我便教给你一个方法对付妖孽。”

他一指北帝庙不远处的海湾口,对着那浪涛滚滚的波心之处,“妖蛇化龙必得龙珠方可升天,你只需要找来擅长采珠的疍户下水,把妖蛇的命脉夺走,自然就会逢凶化吉了!”

这个办法一出,凤一鸣带来的五虎派中弟子都显得欣喜异常,不愧是掌门从平南王府里请来的高人,略一勘查就能有如此的见地,着实可靠。

可凤一鸣却面露难色,小声说道:“李真人,现如今采珠的疍户可不好找,佛山周围就算偶有一二,也从来不敢从北帝庙前的暗潮中经过,此事颇为棘手啊……”

这不是凤一鸣的杞人忧天,而是他身处沿海的切身体会。

大海上讨生活的人,往往比寻常人更加迷信,各类不能出海的规矩也更加严苛,相比葬身大海的悲惨遭遇,他们是宁可身首异处也不愿意触犯忌讳。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疍户采珠,每岁必以三月,时牲杀祭海神,极其虔敬,疍户生啖海腥,入水能视水色,知蛟龙之所在,则不敢侵犯。而北帝庙外的这处不起眼的江湾,正是当地疍户口口相传的蛟龙之穴。

李真人抬眼观瞧,却忽然发出了笑声,让凤一鸣颇为摸不着头脑。

“先生何故发笑?”

李真人对着道童拍了拍手,门口就忽然押进来老老少少十来个人,皆是皮肤黝黑、宽手宽脚的打扮,五花大绑地跪坐一团。

“凤公子不需担忧。前任两广总督佟大人曾上书朝廷,要求严禁两广疍户入水采珠一事,因而我也知道如今有这门手艺的着实不多了。 正好平南王世子抓到了这些胆大妄为之辈,让他们下水刚好不过。”

一群官府打扮的差人押着疍户来到海边,而这些面如死灰的疍户被逼抬起头来,只看了一眼江水就面如土色,口中以土语嘟囔喊叫着向后退去,竟是一步都不敢靠近江湾,宛如真的透过江水看到了水底蛟龙的影子。

“这是怎么回事……”

凤一鸣诧异地望向对方,李真人却胸有成竹地又一挥手,差人们就熟练无比地拔出尖刀,直抵在疍户中的妇孺老幼脖子上,稍一挣扎就是鲜血淋漓。

“放心,他们全家老幼都被抓住了,一个都跑不了。我让他们下水,他们就不能干坐。”

术士打扮的李真人看向波涛滚滚的江心,眼中满是期待,“凤公子稍安勿躁即可,只消抵上三五个疍户,龙珠自然会到手……”

听见对方计划如此完备,凤一鸣也不自觉地露出了喜色,拱手作揖地郑重说道:“好,那就有劳李真人费心了!”

“凤公子客气,李某这就做法开坛、招来五猖兵马前去收妖,必定替你化解这场劫难!”

李真人的话音未落,一颗石子忽然凌空砸在了两人跟前三尺的地方,激起了一道凛冽的尘浪。银色鞭影一闪而过,打翻一众押解渔人的押差,此时袁紫衣已经站在了墙头,一身紫衣显得格外醒目,双眼尽是冷冽的寒光。

“我是蛇妖是服妖,你可敢好好看看!”

喜欢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请大家收藏:()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更新速度最快。

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上君子堂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问寒山道不通第八十六章 扬浪动云根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一百二十二章 衡门之内天涯路第二百零三章 整驾催归及未晡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三十六章 凿齿之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吴钩霜雪明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一百零六章 自言汉剑当飞去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第九十章 壮荆飞擒蛟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风置酒宴群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羊今安在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一百零八章 夜夜流光相皎洁第六十八章 何处得秋霜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远衡门深第八十三章 对客小垂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为久留兹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刹疏钟度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五十九章 几度降神仙第一百三十章 岂知穷海看飞龙第八十八章 天机六甲中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飞出北溟鱼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二百三十三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上)第二十四章 梁上君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饿死填沟壑第二十六章 死生之间第九十九章 深藏若玄虚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二百三十一章 占得杏梁安稳处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烟霞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飞出北溟鱼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远衡门深第三十四章 少林武当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七十八章 机诈不肆巧第二百一十七章 风吹山角晦还明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上君子堂第二百二十九章 玄螭虫象并出进(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坟鬼唱诗第一十六章 迷途未返第一百一十三章 剥极而复参九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岂能摧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红尘内第一百八十五章 虚名无处逃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四十九章 退隐三事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一百一十九章 角门深巷少人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一百九十章 兵甲误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一百二十章 诸天雁塔几多层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惊乌栖不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六十八章 何处得秋霜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一百零九章 遥知湖上一樽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由尽离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秋古宅空形影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一百零六章 自言汉剑当飞去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二章 天涯萧索第六十二章 相逢应不识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惊乌栖不定第四十七章 龙吟怪谈(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问寒山道不通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七十六章 匣剑掌中杯第一百四十九章 君世负诗寡和名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怀树更怀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绝逾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