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东家出面

凌晨,第四次战役打响。

虽然打的仍然是运动战,但是与第三次战役东部战场上的进攻行动有很大区别。

首先由38军发动正面进攻,摆出合围荣州守军的态势,迫使驻扎在安东的韩军第6集团军派兵北上支援。随后54军沿海岸线公路向南推进,迫使韩军第6集团军向东运动,切断54军的南下路线。成功诱开韩军第6集团军后,77军从忠州南下,在空突1511旅的支援下攻打仅有1个步兵师守卫的金泉。

攻占金泉,成为第四次战役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作为第6集团军与第5集团军的衔接点,仅有数万居民的小城金泉成为战略要地。

如果不是共和空军掌握了制空权,迫使各地韩军不敢轻举妄动,不然韩军不会只在金泉部署1个步兵师,而且是临时组建的步兵师!

拿下金泉之后,韩军第8集军的左翼防线暴露在了77军面前。

按照裴承订的作战计划,77军将沿着金泉-善山-上场洞-军威-云山洞的进军路线绕到韩军第6集团军背后,切断第6集团军的退路。让低空突击部队守卫各处要地之后,77军从云山洞南下,经义城、塔里洞、花木洞、新宁、永川,直奔蔚山与浦项之间的庆州,占领这座极为重要的小城市。

整个进攻行动的行军历程超过600千,为此77军必须带上电力供应设备。

军里程还是次要问题,以77军的能力,只要有电力供应设备,跑000千米都不是问题。关键是,77军必须在24小时之内跑完600米!

77军攻占庆州之后。54军才摆脱韩军全速南下攻打浦项。

为了确保77军能够及时攻占州。裴承毅派了3个空降旅协助77军。

如此算来。裴承毅投入了2个军地兵力发动大纵深突击。

懂得军事地人都明白。这轮进攻将决定韩国地命运。

只要77军打下庆州、54军攻占浦项韩军地集团军将成为摆设。近200万韩军只能“观战”。虽然担任牵制任务地38军无法参加进攻蔚山与釜山地作战行动。但是裴承毅已经让54军、77军集结到蔚山北面。加上5个空突旅与跟随54军地3个独立炮兵旅。能够投入9个战斗旅与5个炮兵旅。总计6万余兵力攻打蔚山与釜山。别说守卫蔚山地只有15个韩军步兵师、守卫釜山地韩军不超过20个师。就算蔚山与釜山是第二个汉城。也挡不住6万大军地进攻!

关键就是77军地突击行动能否取得成功。

没人怀疑最终的结果,因为所有有利条件都在共和国陆军手上。

按照美国国防部向外界透露的消息,中国军队集中了2000架作战飞机架武装直升机,12余架运输直升机、3个工程营支援77军南下。虽然77军到达金泉后,离开了远程炮兵的支援范围,但是共和国陆军有一支规模不俗的短程战术导弹部队,如果有必要可以用战术弹道导弹与陆射巡航导弹为77军提供“炮火支援”。即便没有炮火支援,在如此强大的空中力量的支援下,韩军也无法挡住77军。

天亮后军还在前往金泉的途中,王元庆在北京接见了朝鲜临时政府总理。

在共和国陆军攻占蔚山与釜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安排朝鲜国防军参战成为了共和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论规模,朝鲜国防军的实力并不弱。

朝鲜临时政府成立后,共和国按照承诺对进入共和国境内、以及朝鲜北部地区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整编,逐步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朝鲜国防军总参谋部。

整编有两层含义,一是建立新的指挥体系,二是提供武器装备。

建立指挥体系属于比较简单的工作,因为总参谋部忙与指挥作战行动以人事整编由国防部承担,宗应仁亲自负责相关工作。

比较麻烦的是为朝鲜国防军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

如果半岛战争早两年爆发,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当时共和国陆军有大量淘汰装备。可是在半岛战争爆发的时候,大部分二手装备都由“中重公司”出售给了第三世界国家,或者免费赠送给了老挝这些“穷亲戚”。不是不能提供新装备,只是朝鲜军人素质低下见得能够正确操作新式武器装备。

不得已,共和国陆军不得不用收缴的朝军装备武装朝鲜军队。

据不完全统计,共和国陆军在参战前后总共收缴了150万支步枪、2万挺机枪、5万多具火箭筒、12000门迫击炮,以及大量枪弹与炮弹。只是其中很多武器弹药都无法正常

比如在收缴的步枪中,竟然有25万支在20纪60年代的AK系列突击步枪虽然其中部分仍然可以正常发射,但是绝大部分已经严重锈蚀:打出子弹,也打不中目标。弹药的问题更加严重缴的12子弹中,有8过了保质期或者即将过保质期;120万枚火箭弹中约万枚过了保质期,还有相同数量的因为没有得到妥善保管而无法正常使用或者存在安全隐患;15万发迫击炮炮弹中,近半数严重锈蚀,另外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炮弹没有引信!

重装备更不用说了。

共和国陆军收缴的654坦克、877辆步兵战车、673辆装甲车全都是20纪80年代以前制造的。别说翻新,就算是正常维护都难以保证。用后勤部队官兵的话来说,如果没人要这些坦克战车,只能当作废钢铁处理。因为共和国陆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新订购的重装备必须提供给作战部队,所以陆军后勤部门想尽办法,甚至请来军工企业的退休职工,修复了部分朝军重装备。

受装备限制,在重建朝鲜武装力量的时候,共和国采用去了双管齐下的政策。

部分素质较高的朝鲜军人编入“中朝联合作战部队”,在后方执行后勤保障工作。到第四次战役开始的时候,大约有25000朝军官兵在为共和国陆军服务,其中包括550名汽车驾驶员与12000余名车辆维修人员。

按照朝鲜临时府的一份统计报告,这些朝军官兵无一例外的都是朝鲜3年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份子,其中不少在中资企业工作,少数还有到共和国留学的经历。

素质较差的编入战斗部;,在后方接受训练。

最初的时,由国防部从共和国陆军未参战部队中抽调军官对朝军进行培训。到了第二次战役之后,则直接由前线没有担任作战任务的部队对朝军进行培训。因为大部分朝军官兵都有服役经历,大部分还是前朝鲜人民军的军人,具备基本的作战技能,所以培训主要是提高朝军士气,恢复军队纪律,让朝军军官掌握某些先进装备的使用与操作方法,明确朝军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等等。

这些接受培训的部队正是朝鲜国军的主要力量。

第四次战役开始的时候,朝鲜国防军的作战部队达到5个装甲师与55个步兵师,总兵力超过70万。

全世界,兵力超过70万的家用1指头就能数过来。

现代战争,兵力并不是战斗的第一要素。

在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总,宗应仁明确提到,朝军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不会比韩军强多少,需要进行更多的训练。

只是,没有时间让朝军继续呆在营地里了。

与朝鲜领导人会晤时,王元庆提出,朝鲜国防军必须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前参战,向驻扎在大田的韩军第5集团军发动进攻。朝鲜领导人没有拒绝,只是提出需要由共和国提供作战物资与火力支援,并且派遣军事教官指挥朝军作战。

王元庆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朝鲜的所有要求。

朝军参战,共和国军队就能抽身,提供点物资算什么?再说了,就算朝军不参战,呆在军营里吃喝拉撒,也得消耗大量物资。在朝鲜恢复正常之前,连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都由共和国提供。火力支援更不是问题,落到实处上,也是作战物资。即便朝鲜不主动提出由共和国派遣教官指挥朝军作战,王元庆也会提出来。就算王元庆并没考虑朝军的生死,共和国也出了力,总不能让投入的物资白白浪费掉吧。

最重要的是,朝军将徒步南下。

共和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朝鲜政府也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因为战争在朝鲜半岛上进行,打成什么样,打坏的都是朝鲜的家园。战争越早结束,朝鲜就能越快恢复正常,朝鲜民众也能越快过上安稳日子。

为了减轻运输上的压力,朝鲜政府答应自行解决部队南下的问题。

幸好朝军的主力是步兵,不是装甲兵。步兵在行军中消耗得再多,也是一日三餐。如果是装甲兵,一天烧的燃油就够后勤部队头痛了。

安排好这些朝军参战的事情后,王元庆非常委婉的提出了外交上的要求。

朝鲜领导人心领神会,没让王元庆多费口水就表示朝鲜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发表外交声明,宣布朝鲜国防军参战。准确的说,是朝鲜国防军前往半岛南部地区执行清剿叛军与匪军的作战行动。

到此,朝鲜国防军参战成为迟早的事情。

第26章 航母出击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6章 新闻战第143章 五加九会议第38章 定位序十东方醒狮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34章 超级航母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第159章 量才为用第131章 风卷残云第54章 中坚力量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07章 首战扬威第42章 联合国大戏台第15章 有理有据第35章 绝路第37章 暗度陈仓第33章 战争降临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67章 快速船队序十东方醒狮第94章 深入主题第7章 观念转变第49章 保留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86章 引子第68章 自酿苦果第9章 国家代言人第3章 集团化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41章 必然选择第32章 超级间谍第104章 速度竞赛第29章 疯狂备战第38章 第一枪第35章 祖国第71章 一大步第102章 战争规模扩大第15章 关键因素第100章 嘱托第38章 快节奏第88章 民族种子计划第59章 特别行动第132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125章 艰难的开端第10章 自由与面包第57章 胸怀大志第32章 超级间谍第96章 现实利益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章 出发第68章 必争之地第40章 空军出动第48章 小内阁第12章 合二为一第110章 杀机第139章 初见成效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26章 歼灭战第14章 婆罗门贵族第57章 胸怀大志第138章 绝对火力优势第12章 锁定目标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96章 风暴高潮第98章 粮草先行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85章 战火再起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第38章 定位第12章 合二为一第44章 迈向战争第132章 末日疯狂第30章 眼界高低第66章 十年磨一剑第158章 军长的担忧第2章 各尽其职第65章 政治家的对话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28章 刺客的较量第90章 自掘坟墓第4章 重要证物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权利第11章 全面打击第87章 强力佯攻第109章 留任第34章 偷袭得手第73章 大权在握第75章 内外并重第59章 积极应对第33章 挥洒自如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2章 情报安全事件第102章 大踏步前进第110章 杀机第60章 致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