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前因后果

几杯茅台下肚,一向稳重的国防部长激动了起来。

十多天前,赵润东坚决反对出兵援助巴基斯坦,认为不应该卷入印巴战争,更不能对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当时,他对隶属于总参谋部的试验部队还不够了解,只知道每年投在这支部队上的军费超过两百亿。现在他不但佩服纪佑国的决策能力与战略眼光,还意识到,正是纪佑国的果断决定,改变了对共和国不太有利的国际局势。

“半个月前,我也没想到能获得如此重大的胜利。”纪佑国又给赵润东满上了一杯。

“老纪,我够了。”赵润东挡住了酒瓶,“好多年没有这么痛快过了,今天就到此为止,不然我就要醉了。”

“哪里的话,你的酒量我还不清楚吗?”纪佑国笑着放下了酒瓶。“除了军事上的胜利之外,我们在其他战线上也获得了非常重大的胜利。上午的时候,潘云生来找过我。”

“他还没有离开北京?”

“他暂时不会离开。”纪佑国拿出了那份文件,“就在几个小时前,CIA负责行动的副局长帕墨尔被我们策反。”

“什么!?”赵润东猛的一惊,“老纪,你……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不然我也不会请你来吃午饭。”说着,纪佑国示意赵润东翻开文件。“按照潘云生的说法,帕墨尔的价值超过了一百名顶级谍报人员。只是,很多事情却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什么意思?”赵润东皱起了眉头。

纪佑国看了眼那张折叠好的纸片,赵润东迟疑了一下,展开了纸片。

“这……这是……”暗暗一惊,赵润东明白了纸片上那些名字的含义。“老纪,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些……这些叛徒?”

“清除叛徒的行动由潘云生亲自操刀,他们犯的都是叛国的死罪!”纪佑国长出了口气,“我找你来,不是说这件事情。”

赵润东翻到了文件的首页,看到标题后,明白了纪佑国的意思。

“知道当初我为什么坚决主张对印度采取军事行动吗?”

赵润东抬起了头来,猜出了纪佑国的意思,只是没有说出来。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共和国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发展了三十多年。”纪佑国拿起了香烟,点上抽了几口。“三十多年中,共和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百业欣欣向荣。可是共和国的内部矛盾却越积越多,腐败、官僚主义、地方黑势力、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民生等等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与改善,反而成了阻挡共和国与中华民族继续前进的障碍。此时此刻,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唤醒中华民族的血性,继续推进改革!”

“任何改革都离不开军队的支持。”

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我们要推进改革,必须得到军队的支持、得到军人的支持。一场获得胜利的战争不但能够赢得军人的支持,还能让所有军人相信,我们能够率领共和国与中华民族继续前进、能够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当然,这还不够。所谓‘趁热打铁’,利用刚刚获得的胜利,以及由此在军队中建立起的威望推行军事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我们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

赵润东微微点了点头,也拿出了香烟。

纪佑国替他点上了烟,然后等着国防部长开口。

“军事改革不但不是最终目的,还只是改革的第一步。”赵润东一边抽烟,一边说道,“军队只是工具,军事改革只是其他改革的基础。我一直认为,军队就是中华民族的拳头。不管拳头有多大、有多硬,是否有强大的威力,关键还是支撑拳头的胳膊是否足够粗壮、承载胳膊的身体是否足够强健。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军事改革只会让我们走上穷兵黩武的不归路。”

“这也正是我的观点。进行其他改革之前,我们得打牢基础。”纪佑国淡淡一笑,说道,“还记得五年前发生在东海的那起冲突吗?”

“五年前?”赵润东皱起了眉头,不明白纪佑国为什么突然转移了话题。

“就在那个时候,我们获得了一件‘神器’。”

“神器!?”赵润东又是一惊,马上想到了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格外抢眼的试验部队。

“一件不属于人类文明的东西。我不懂技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按照罗忆祖与纪小吉的说法,不是外星文明留在地球上的,就是史前文明留下的。”纪佑国灭掉了烟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动机、还有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基础技术都来自于我们对该物品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什么?”赵润东立即来了兴趣。

“常态金属氢。”

赵润东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虽然他也不懂技术,但是对金属氢还是有所了解。本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宣称发明了一种不用原子弹做“**”的核武器,当时还热炒了一番。后来证明,是一种以金属氢为基础的“超能炸弹”。

“据罗忆祖说,金属氢不但是威力巨大的爆炸物,还是良好的超导材料与蓄电材料。只是金属氢只能存在于两百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压力降低后,就会转变为常态氢。”纪佑国揉了揉额头,技术问题让他很头痛。“五年前,我亲自批准了一项叫作‘炎黄计划’的秘密科研计划,以军事科研的名义抽调了上千名科研人员,并且让潘云生前往西北物理实验中心主持工作。三年前,我们取得了第一项成果,即一种可以使金属氢在一百个大气压下存在的催化剂。”

“我们的试验部队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吧?”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试验部队分为四部分,即陆军试验部队、陆军航空兵试验部队、海军试验部队、以及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试验部队,现在还算不上真正的试验部队。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将在年底展开,主要方向是高分子聚合物与高强度合金。如果一切顺利,三到五年内就会有新的成果诞生。到时候,我们将扩大试验部队的规模,并且逐步为其他部队配备新式武器。”

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作为国防部长,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事情。

“老赵,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完成军事体制改革。”纪佑国拿起了茶杯,“两年后,我将离开这里。到时候,需要一个强有里的领导者继续推动改革,率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继续前进。”

赵润东暗暗一惊,立即朝纪佑国看了过去。

“最初的时候,我考虑过彭茂邦。只是他太军人化了,而且不懂政治。后来,我考虑过庞兴龙。现在看来,一个仅仅懂得经济、缺乏魄力的总理并不适合担任共和国领袖。”纪佑国又抽出了一根香烟,“这次战争让我相信,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其间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只有魄力非凡、敢于决策,且不乏战略眼光、懂得政治斗争的领导者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老纪,你的任期还有两年,而且我们可以修改法律……”

“老赵,不管是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两年并不漫长,我会尽一切努力为下一任元首打好基础。八年来,别人一直说我是个碌碌无为的领袖。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赵润东长出了口气,纪佑国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我只是征求你的意见,毕竟我们都清楚,两年之后的困难不会比现在少多少。”

“老纪,还记得当年你把我跟老彭从猫耳洞里救出来时,我说过的那句话吗?”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

“当时我对天发誓,为中华民族复兴,舍得一身剐也在所不辞。”赵润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会帮你全力推动军事改革,争取在一到两年中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军事体制。只是,这事我们应该跟老彭商量一下,不能搞突然袭击。”

“老彭那边我去说。”纪佑国笑了起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毕竟军事改革会对很多人产生影响。下个月一号,我会公布具体改革方案。在此之前,你要在国防部搞好工作。另外,记得随时与潘云生沟通。”

赵润东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要不要知会庞兴龙?”

纪佑国沉思了一阵,说道:“暂时不用,过几天我在找他谈。我们要借改革的机会,铲除军队内部的叛徒,不益过早透露消息。”

赵润东没再多说什么。

他太清楚纪佑国的性格了,那些背叛祖国、背叛民族的败类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

十月一日上架,预求十月月票,恳求推荐收藏!

第93章 铁腕首相第40章 玩概念第136章 是好是坏第64章 龙出升天第131章 战争加速第59章 新兴名人第64章 重量级说客第130章 铤而走险第91章 斡旋第48章 偷袭第178章 包袱第72章 极限行军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46章 备用计划第8章 唯一的办法序十东方醒狮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24章 接头第143章 敢死队第36章 将帅离心第16章 联合指挥部第17章 民族之翼第71章 意外惊喜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10章 第一军第38章 透甲长矛第52章 虚惊一场第37章 打草惊蛇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37章 风起云涌第22章 元老第17章 统一意见第71章 意外惊喜第80章 死亡之路第31章 换装序幕第78章 联合抗华第111章 新风向第3章 恶邻第27章 不烂之舌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2章 锁定目标第5章 变革时代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43章 大家当第46章 突防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11章 影响力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序六暴走海狼第12章 门槛第18章 点火第93章 大转折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45章 弱国强兵第107章 走向决战第28章 孰轻孰重第17章 高潮迭起第9章 头号盟友第68章 抢先攻击第98章 粮草先行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72章 铁腕总理第6章 波澜不惊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135章 超远程奔袭第136章 超级反舰导弹第29章 野外求生第6章 一路走好第68章 设法脱身第94章 喘口气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22章 最高决策第2章 大国颓势第19章 迁都问题第77章 三方角逐第39章 提前参战第70章 眼中钉肉中刺第94章 死亡竞赛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33章 超级潜艇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78章 少壮派第55章 多用途第183章 分蛋糕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2章 军事政变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45章 将计就计第31章 暗算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44章 机械战士第66章 有利有弊第8章 人才第8章 紧急归队第23章 手到擒来第7章 观念转变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8章 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