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明争暗斗

7月18日,印度临时政府总理桑托斯宣布,即日起,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事实宵禁。从夜间八点到次日凌晨五点,除维持治安的军警与持有特别通行证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外出活动。

动乱迅速得到平息,留在印度人心里的只有无处发泄的民族仇恨。

同日,美国国务卿在出席驻美印度商会的活动时公开表示,印度切实履行了安理会的停火决议,美国不会对印度实施制裁。

19日,由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率领的访问团到达新德里。

该访问团中,除了埃里克等三位美国政府成员之外,其他二十八名成员都是美国企业界与商业界的代表,比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营销总裁、波音公司军品分公司总裁、诺斯罗普公司的营销总裁、通用电气公司营销总裁等。

当天,美印双方签署了一份价值几亿的投资合作意向书。

按照该协议,以印度出让电信、电力、交通、水资源等国内市场的方式,由美国政府担保,美国二十五家大企业向印度提供总价值250亿美元的重建经费,帮助印度恢复战争创伤,发展国民经济。

美国向印度提供“战略援助”早在预料之中,外界最关注的还是美印军事合作。

据印度政府陆续公布的一些消息,美国援助重点正是帮助印度重振军备,只是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谈拢。比如,美国想以整机出口的方式向印度出售F-35与F-22I型战机、以及其他先进武器装备,印度则希望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自行生产以降低采购成本、掌握核心技术。

20日,CNN电视台报道了一条重大消息。

印度将以出资翻修的方式,购买美国海军退役封存的“小鹰”号航母,并且采购包括F/A-18E/F、F-35C、E-2D与SH-60在内的近八十架舰载机。

随即,该消息遭到美国国防部否认。

早在六年前,“小鹰”号刚刚从美国海军退役的时候,就传出印度准备购买该舰、以及配套舰载机的消息。后来“维克兰特”号航母下水,该传言就销声匿迹了。

外界普遍认为,印度采购“小鹰”号的可能性并不大。

“小鹰”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工建造,六十年代初下水服役,至今已有五十四年的舰龄。美军让“小鹰”号退役,正是因为该舰的维护保养费用严重超标。对捉襟见肘的印度海军来说,即便美国无偿赠送“小鹰”号,也不一定养得起。“小鹰”是满载排水量超过八万吨的大型航母,以印度海军的战略定位,并不需要如此庞大的航母。考虑到八十余架配套舰载机的采购费用高达一百二十亿美元,印度海军更无力消受了。

按照多数人的判断,印度主要想获得一批舰龄稍短的美国战舰。

以印度的实际情况,即使桑托斯利用民众的复仇情绪大打军备牌,投入巨额军费重振军备,也会在“维克兰特”号的基础上自行建造搭载F-35战斗机的中型航母,然后通过采购或无偿获取的方式获得护航战舰,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航母战斗群。

美国海军正有一批刚刚退役,或者即将退役的巡洋舰与驱逐舰需要处理。

通过半卖半送、搭配销售或者捆绑改进等方式,美国肯定非常乐意把这些战舰“赠送”给印度。

外界还在纷纷猜测美国将把哪些战舰“无偿赠送”给印度时,俄罗斯的外交使团在22日抵达新德里。与美国使团获得的“贵宾级”待遇相比,俄罗斯使团得到的款待就寒酸得多了。

如同绝大部分人的预料,俄罗斯只承诺向印度提供价值不到两亿美元的重建援助,双方没有签署任何大规模经济合作意向书。军购方面,印度仅仅从俄罗斯购买了价值不到五亿美元的零备件,并没大量采购武器装备。

同日,中巴经贸合作谈判在伊斯兰堡结束。

按照双方公布的谈判结果,中国将以政府担保、无任何附加条款的方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七十亿美元的重建经费,帮助巴基斯坦完善国内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教育与卫生保障、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相对而言,中巴民间经贸合作更具影响力。

巴基斯坦将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五年内逐步实现零关税;向中国资本提供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中国资本。中国以政府担保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到巴基斯坦投资;承诺在五年内将投资额从不到五亿美元提高到二百五十亿美元;五年之内,中国以奖学金的方式为巴基斯坦提供五千五百个留学名额,鼓励巴基斯坦学生到中国留学深造。

该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另外几个南亚国家的兴趣。

七月底,尼泊尔政府公开声明,希望加入中巴自由贸易区。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应,表示可以将中巴自由贸易区扩大为中国-南亚自由贸易区,给予所有成员国最优惠的贸易与投资政策。

随后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也先后表达了希望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意向。

最后连缅甸与马尔代夫也表达出了同样的意愿。

至此,南亚地区中美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打出的“经贸牌”更具长远性与战略性,美国则更加急功近利。但是绝大部分评论家仍然不太看好中国,首先是美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中国,其次是没有印度的“中国-南亚自由贸易区”并不完整、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并不大,最后是印度没有彻底战败、对斯里兰卡等国仍然有巨大影响力、会对中国的南亚政策造成很大影响。

南亚地区的纷纷扰扰吸引了太多注意力,很多人都没发现中国与美国国内的变化。

到7月25日,中国国内有上百名高官因贪污腐败落网、或者以身体不适为由辞职、或者因车祸等意外事故身亡。

按照部分外界评论人员的说法,纪佑国利用刚刚树立起来的威信,在国内抛起了“反腐倡廉”的廉政风暴。也有部分人认为,纪佑国是借“反腐倡廉”打击国内反对势力,巩固执政地位。还有部分人认为,纪佑国想借此整顿官场纪律,打击腐败官员,增强民族凝聚力,获得更多百姓的支持与认可。

不管是谁,都没将中国国内的“廉政风暴”与间谍联系起来。

美国国内也发生了两件大事。

7月24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切萨皮克湾北部海域发现了死在私人游艇内的中央情报局前局长乔纳森,并且初步断定乔纳森死于他杀。因为丢失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贵重物品,所以联邦调查局认为游艇遭到抢劫,乔纳森在反抗的时候被劫匪杀害。

两天后,纽约州联邦参议员迈尔斯在长岛的私家别墅里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也就在这一天,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1票对18票的结果,批准了总统贾培尔对韦斯利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提名。

此时,一场反情报风暴刚刚刮起。

按照帕墨尔提供的资料,军情局、外情局与国安局联合行动,在26日夜间出动上千名特工,与总参谋部派来的数百名特种兵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端掉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印度联合调查局布设在共和国境内的十多个谍报网,共抓获与击毙了数百名谍报人员。

2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印度联合调查局展开“反制”措施。

在这场见不到硝烟的战争中,仓促应战的中央情报局与联合调查局输得更惨。用韦斯利的话来说:一夜之间,美国不但完全丧失了从中国获取情报的途径,损失更无法用金钱衡量。

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大其词,因为按照潘云生的意思,军情局故意留下了几个CIA的情报网,准备今后以此向CIA提供虚假情报。但是美国的损失确实无法用金钱衡量,比如一名在军情局潜伏了三十多年、快要接触到“炎黄计划”的高级“鼹鼠”被铲除之后,在未来三十年之内,CIA的谍报人员将难以打入军情局高层。

如同所有见不得光的事情一样,双方的情报战争并没有公布于众。

纪佑国充分信任潘云生,他也不是情报人员。当时,纪佑国甚至不太关注中巴经贸合作,把相关的工作都丢给了总理庞兴龙。

27日晚,潘云生送来了第一份报告。

对最终结果,纪佑国比较满意。潘云生并没有让他失望,不管是在对付叛变的官员,还是铲除敌人的谍报网络时,潘云生选择的时机都很恰当。难能可贵的是,潘云生还利用了帕墨尔提供的几条重要渠道,故意泄露了一批叛逃人员的名单,让CIA替军情局处决掉了这些叛徒。

与五年前的那次情报战如出一辙,潘云生为他的传奇经历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只是,这场情报战很快就会因为一次重大事件而黯然失色。

7月31日,纪佑国先后召见了总参谋长彭茂邦、国务院总理庞兴龙等人,告知了即将推行的军事改革。

纪佑国没有征求意见,只是提前告知,打下预防针。

****

十月一日上架,预求十月月票,恳求推荐收藏!

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69章 转折第16章 海军革命第5章 不安因素第15章 战略威胁第62章 权力归位第88章 闪电般的战斗第94章 大清洗的征兆第62章 惊弓之鸟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70章 王牌登场第55章 以战促和第51章 步步逼近第41章 毁天灭地第65章 国家意志第111章 新风向第45章 雷霆一击第93章 铁腕首相第23章 中国问题专家第20章 修宪序十东方醒狮第12章 军事联盟第133章 文明时代的战争第9章 国家代言人第94章 空中决斗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120章 枪决生死第85章 争夺第一第1章 导火索第45章 外强中干第47章 多方因素第35章 奇兵第43章 蓝天之主第33章 超级潜艇第28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87章 最后的反制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33章 挥洒自如第20章 修宪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78章 以假乱真第59章 新兴名人第15章 表态第23章 危机四伏第50章 粉墨登场第43章 返回中央第91章 为决战做准备第30章 影子战士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37章 高瞻远瞩第104章 战略转折点第28章 战术调整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1章 落网第128章 无价的经验第32章 提前开始第65章 政治家的对话第12章 艰难抉择第1章 打打停停第110章 决战部署第54章 独一无二第2章 赤子之心第128章 无价的经验第65章 历史的转折点第5章 时事造英雄第11章 统一进程第36章 战争恶魔第31章 南亚桥头堡第70章 换位指挥第18章 女豪杰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2章 合二为一第142章 直接汇报第13章 麻烦缠身第122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13章 救场第41章 战争动机第169章 新德里的灾难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12章 神出鬼没第44章 最后手段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21章 理想化第58章 全面爆发第81章 壁垒第64章 龙出升天第48章 玩火者第11章 相互试探第118章 中坚力量第30章 直接动因第60章 造势第25章 意外失足第32章 考察第15章 有理有据第91章 守株待兔第74章 开盘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7章 大战在即第24章 推销战争第82章 外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