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

www.ishuquge.com

朱文祯追击张献忠残部、左子雄亲率主力最终攻破衡州城、抓获尹先民何一德,这些事儿看似没什么好赘述的,但实际上也花了不少时间。

从七月中旬一直拖延到七月下旬,才算是初步搞定。

至于把在湘南追击战中得到的金银财宝全部收拢归档、进一步对衡州等地进行安民抚慰、剿灭逃散的散兵游勇……这些工作,整个七月末都做不完,或许会拖到八月份。

好在沉树人已经提前对自己能得到多少金银珠宝,心中大致有个数了,所以损益评估方面的工作,他倒是可以趁着攻破衡州后这几天,立刻就开始核算起来。

沉树人看似拿到了价值一千二百万两的财物,可是其中至少有两三百万两,是比较难变现的,都是以艺术品、古董、字画这种形态存在,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去慢慢销脏。否则一下子投入市面太多,肯定会价格崩盘贬值,可能连一半的估值都变现不了。

这也很符合常理,那些藩王也好,巨富也好,被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怎么可能只有金银财宝?大部分贵族享乐趣味到了一定程度,肯定是要投资艺术品字画的。

藩王的家产中,有两成的艺术品,比例并不算高。

而他们被灭门之后,张献忠也知道这些东西可能值钱,所以没直接毁了烧了,好歹选择了抢走。只可惜流贼没文化,不会评估,最后意识到有需要突围的风险时,也不会把这些东西优先带在身边,只带了金银珠宝,这才留给了沉树人。

所以,沉树人能直接马上用的硬通货,也就九百多万两了。

这笔钱的构成,大约是两成的黄金、三成的白银、两成的绸缎等纺织品和其他硬通的民用物资,两成的铜钱,外加几十万石粮食。

而铜钱的折算,当然是按照明末的实际官价,大约750~770枚铜钱折抵一两银子。这次缴获的两百多万贯铜钱,实际上才十五六亿枚而已。

明末因为白银的输入,连铜钱都开始出现相对的紧俏短缺了,所以从万历初期开始,早就维持不住一千枚铜钱换一两银子的官方汇兑牌价了,万历朝后期已经跌破到八百多枚铜钱换一两银,天启崇祯进一步跌到七百多换一两。

而相比于沉树人的收益,这几个月的血战,开支同样巨大。

沉树人麾下直接动用的部队就达到了五六万人,这些人打仗期间的军饷、赏赐,肯定会比和平训练时高好几倍。

平时一个士兵每月二两的开支,如今五两都打不住。出现斩获赏赐或者是受伤战死抚恤,那就一下子十两到几十两出去了。

火器兵因为弹药的巨量消耗,更是每月能耗银二十两以上,毕竟一场战斗下来,几斤重的铅弹、火药打出去,就能值不少钱了。

细算下来,两个多月的血战,五万人累计花费军饷、赏赐八十多万两。战死四千余人,负伤者累计一万多,抚恤一共达到了九十多万,还有二十几万两的医疗开支、二十多万的营养费。

不考虑武器装备和战马的损毁,直接军事开支总额就达到了二百一十万两。

而沉树人一共有八万多部队(算上黄得功和刘国能),留守后方的三万人,这段时间任务也会加重,还要经常巡防,待遇也会相应提高一点,只是没有一线部队那么明显。两三个月的军饷军粮后勤一切开支,也有三十万两。

跟前面作战部队的二百一十万相加,沉树人整个崇祯十五年秋季的军费开支,达到了二百四十万。

缴获的九百多万,一下子就被用掉了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才能算是毛利。

而这部分毛利,也不可能是沉树人独吞,他既要拿出一部分来扩军、继续搞经济、恢复生产、攀科技升级军备……

也要拿出一小部分,打点各方关系,平息朝廷的看法,让他在崇祯死前最后一年半的官场之路走得更顺畅,不但不被人喷割据,还要追求更多的“进步”机会,把自己“大明忠良”的正义招牌,一直坚持打到崇祯死为之。

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巨量的银子开道的。

……

沉树人原本打算在衡州处理平定地方,一直到八月初。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外面的世界显然不会放任他一直和张献忠1v1的。

早在七月二十八这天,几条意外的消息,就逼得沉树人不得不移动办公,先把一部分部队北撤回去休整,并且处理一些其他方向上的意外情况。

第一个意外情况,就是刘文秀的部队,在从常德府西撤、试图跟孙可望合流、再找义父张献忠会合的过程中。因为在施州卫南部、永顺宣慰司大部分地区,跟当地苗人土人土司爆发了新的冲突。

导致一部分刘文秀部的士兵被打散,重新进入常德境内肆虐。同时有几个被刘文秀孙可望打崩的苗人部族土司,也因为避敌流窜,进入了常德境内。

沉树人考虑到常德府虽然已经被屠戮祸害得不成样子了,但迟迟不彻底收复、平定,也有损朝廷的体面。

既然南边衡州、永州、宝庆都安定了,也是时候回师把常德彻底肃清一下。

于是沉树人就带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第一批从衡州班师北上,在八月初五回到长沙,初九抵达常德,然后花了几天把刘文秀被打散的散兵游勇激战,又灭了几个流窜的苗人土司,大约中秋节之前,把常德的秩序恢复了。

光复常德之后,沉树人才第一次切实了解了常德的情况有多惨。

这儿今年秋收都未必能收上太多粮食,因为整个六七两个月,当地人都没法生产,光顾着逃亡了。虽然夏粮收割之后,秋粮倒是播种了下去,但基本上也就只做了一个播种的动作。后续除草施肥灌既基本上没人忙活,完全是摆烂自然生长,灌既全靠天下雨。

好在崇祯十五年洞庭湖周边倒是没有旱灾,反而是有些地方有洪涝,雨水很多。这种情况下,对于自然生长的庄稼,倒是一个好消息,最后估计勉强每亩地能收回来几十斤粮食吧,一百斤肯定是别指望了。

而当地人口已经被张献忠屠杀得非常惨烈,这点粮食也足够本地幸存下来的人吃了,好歹不用从其他府调运粮食。沉树人立刻吩咐调集手下民政官劝农恢复生产,争取在秋收前的最后一个多月,抢时间该施肥施肥、该除草除草,尽量多挽救一点收成。

因为战时身边没随军带内政型文官,第一时间这些内政事务沉树人也只好交给幕僚顾炎武去办。

顾炎武民政水平不太高,不过日常统计梳理工作还是能胜任的,稍微干了两天后,就把常德府尤其是武陵周边数县的情况统计回来了。

沉树人看了顾炎武拿来的情况,也是大吃一惊:“今年常德府居然预估粮食完全能自给自足?还有得多余?

这都减产成这样了还能多余这么多?那这常德府的屠城得惨到什么程度?这怕不是比长沙府杀得还惨吧。这又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张献忠居然下如此毒手?”

顾炎武回来时,也是一脸悲愤。看东翁不信,他也是叹息着解释:

“谁说不是呢,学生初见时,也是觉得惨不忍睹。一来这常德府是张献忠当初复出后第一个攻破的府城,抓了不少青壮,杀了不少老弱。

二来么,这常德府乃是杨阁老老家,张献忠平生深恨杨阁老,可以说是他最仇恨的朝中督抚了。张献忠破武陵县后,下令阖府各县,凡是有姓杨的,全部诛绝灭门,鸡犬不留。

杨本来就是大姓之一,哪怕是别的府县,姓杨的人也少不了,到了这常德,既然是出了阁老的,杨阁老家自然是当地望族,十几个人里就有一个姓杨的。

张献忠还要连姻亲子女奴仆一起杀,几千号姓杨的人,最后足足杀了四万百姓。他麾下的流贼士卒还趁机扩大劫掠,因此全府一半以上人口都被杀了。”

沉树人听完后,在最初的震惊之余,也意识到这一切确实不是在黑张献忠,因为原本的《明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后来打到常德时,杨嗣昌本人已经死了,张献忠还愤恨没能在杨嗣昌活着的时候就杀光他的宗族、老家亲戚,没能让杨嗣昌亲耳听到这一切绝望,把他活活气死。

但张献忠确实是把常德府全府所有抓得到的姓杨的及其家人,屠族灭种杀了个干净,历史上他真就这么干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后世有些读《明史》时,非要说“张献忠偷袭襄阳杀襄王是为了陷害杨嗣昌,这种动机不可信,是士大夫在黑张献忠”的言辞,实在是不怎么站得住脚。

张献忠内心的动机或许确实难以找出铁证,但就凭他进了常德府,屠尽全府姓杨的,还不够证明他对杨嗣昌的仇恨之深么?

沉树人适应了这个噩耗之后,也不免联想到一点,对顾炎武叹道:“去年襄阳被破、襄王被杀之后,杨阁老就一度惴惴不安,如今病体已几乎不能理事。

此次吉王、荣王、桂王在湖广先后被杀,他作为六省督师,自然也有一定的罪责。哪怕可以把尹先民何一德送去问罪,依然无法彻底避免。

现在再听说自己故乡宗族被屠族灭种,我怕他定然是撑不过这个打击,不日就要……唉。”

沉树人已经意识到,杨嗣昌怕是真的命不久矣了,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吧。沉树人靠自己的蝴蝶效应,拉了杨嗣昌一把,让他延命了一年半,估计这也是极限了,肯定延不到两年。

好在杨嗣昌也会感激他,但愿临死之前能再发挥最后的余热,再推沉树人高升一步。

//www.ishuquge.com/txt/164510/

www.ishuquge.com。wap.

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18章 乡试揭晓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战前夜第80章 塔山血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291章 尸漫金山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66章 无能狂怒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实力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64章 新山海关大战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47章 我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16章 忠奸难辨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255章 新监国的三把火第201章 亲射虎,看孙郎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卧龙岗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37章 这可不是淝水之战(八千字大章)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50章 大言不惭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108章 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