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功高难赏

张名振与开封守军重新打通粮道后,此后几日的人道救援转运、粮食接济,并没有什么值得赘述的。

李自成的部队早已经退远了,他们也压根儿想不到大明朝廷居然还会来救援开封城内的人,所以压根儿不可能想到杀个回马枪什么的。

在李自成眼里,当他决水的那一刻起,就当开封全城都是死人了。周王府散出去的那些财宝,他也不想抢了,就当都喂了狗了。

除了救人之外,张名振第一时间还做了另两件事,一是给沉树人报信,二是同时联名高名衡和周王,立刻给崇祯上捷报,确认李自成彻底走远了。

……

数日倏忽而过,时间转眼来到三天之后的十一月二十二,京城。

崇祯其实已经在两天之前,就从正常的兵部塘报渠道,得知了沉树人似乎在陈县周边,击破了一次李自成的军队。

虽然没有更详细的情况,但也着实让崇祯心情松快了两天。

之所以陈县大战的消息,只比开封解围仅仅早两天送到,那也是因为陈县大战并非一切的尘埃落定,沉树人这人谦虚,也就没用上六百里的加急。

而后续跟高名衡、周王取得联络,确认开封解围后,一切都已盖棺定论,就上了六百里加急。

因此两件事情的实际发生时间,虽然前后相差了五六天,但消息送到京城的时间差,却只差了两天。

陈县胜利的消息刚到时,崇祯兴奋了整整一天,一直幻想着“什么时候才有进一步的准信送来”。

以至于当天等到半夜睡不着,还让王承恩去把陈新甲半夜喊进宫来奏对,责问他“为何一整天了,都没有更详细的军情”。

当时陈新甲也是很无语,只好耐心地跟崇祯解释:“陛下,陈县距开封足有三百多里,正常行军都能走六七天。哪怕是不带粮草急行军,也要四五天。

而开封周边如今已被闯贼反复洗劫搜刮,定然是无法就地筹粮的,所以沉树人的部队要推进,必须自带粮草。这还是不打仗直接一路高歌勐进的状态,如果后续还有战斗,比如闯贼收拢败军再战,就更加旷日持久了……”

崇祯听了这番解释,也意识到是自己太急了,就暂时暗暗告戒自己要镇定,不能让臣下觉得望之不似人君。

为了掩饰自己的焦急,他还临时追问了陈新甲一些别的事务的进展,比如问他跟辽东黄台吉议和的事儿,谈得怎么样了。

陈新甲当时也表示一切还算顺利,双方对于实质性的条件其实分歧不大,但黄台吉始终坚持要正式签订和约,不能是私下的密约,以防大明将来使诈反悔。

崇祯对于这一点当然不能接受,就不置可否地默示陈新甲自己再去想办法。陈新甲也只好灰熘熘地退下了——

说句题外话,历史上,陈新甲此时此刻都应该已经死了快两个月了,因为崇祯十五年的九月底,他就该因为跟满清的和谈泄密,而被满朝言官抨击,说皇帝认怂丧权辱国,最后崇祯只能说“这是陈新甲欺君背主私下跟黄台吉谈的”,让刑部尚书徐石麒给陈新甲议罪,最后定了斩首。

但现在,显然是因为一些蝴蝶效应,比如因为三月份的时候,松锦大战最后的扫尾阶段,明军张名振、郑成功部取得了额外的胜利,歼灭了正红旗两个满编甲喇,还几乎歼灭了清军一整个汉军旗,

顺带着,明军当初那场大捷,其实还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让黄台吉被气得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历史上,黄台吉其实一直活到了崇祯十六年的八月才病死,现在估计会死得更早一点。而黄台吉健康不好的时候,清军当然也不敢太嚣张,没什么心思对外,都想着争权夺利为自己派系争取筹码呢。

这一切,导致清军在对大明的态度上,比历史同期稍稍有些服软,秘密谈判的进程也就维持得更加平稳,暂时没有闹出泄密,陈新甲也就暂时还没死。

如果他能顺利活过这个冬天,把沉树人这一系列大胜仗的议功论赏事宜处理完的话,那对沉树人显然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沉树人在朝中的关系,主要是杨嗣昌一脉的,毕竟当初他本人就是走杨嗣昌的路线一路被提携升迁的。

杨嗣昌年中时死了之后,沉树人在朝中,只剩下周延儒这个新发展了还不满一年的朋友,但关系不算非常铁。除此之外,就数同为杨嗣昌派系的陈新甲,一直跟沉树人很铁。

如果将来陈新甲被拿掉,甚至如历史上那样被杀,新上来的兵部尚书,估计就是不太对付的派系了。沉树人也不可能再去突击烧冷灶维护相应的关系,再说就算维护了,能不能用满一年都不知道。

所以,沉树人肯定是非常希望在陈新甲手上,把自己最后一次跟朝廷讨价还价的事情,处理干净的。

……

崇祯听了陈新甲的解释后,暗暗告戒自己要耐心,所以陈县大战捷报后的第二天,他一整天都没去问有没有更新的大新闻。

第三天一早,他也只是简单意淫了一下,然后就强行把关切之心从脑海里驱赶走,强迫自己专注下来,处理别的政务。

这天也不是朝会的日子,所以并不用上朝,一大早崇祯就到文华殿直接看奏折批阅,处理臣子们的请示。遇到有非常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当值的阁老大学士也能直接来文华殿求见奏对。

然而,就在崇祯好不容易专注下来后,王承恩就进来通报了:“陛下,兵部陈尚书求见,说是又有重大捷报。”

崇祯呆滞愣了许久,狠狠捏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这才恶狠狠地宣召:“快宣进来!这厮真是不靠谱,一会儿纸上谈兵说什么行军都要五六日,这不就来了么!”

前半句话,是吩咐王承恩的,最后一些,已经是完全的自言自语滴滴咕咕。王承恩听见了也装作没听见,心中则是非常感慨:陛下难得有这么高兴,这么意外之喜的时候了。

不一会儿,陈新甲满面红光地捧着折子飞奔入内:“陛下恕罪!恕臣失礼在宫内奔驰!开封城解围了!这是周王殿下和河南巡抚高名衡、以及沉树人的部将联名上的捷报!

沉树人数战竟累计歼敌二十万众!李自成已经被打得逃回洛阳了!据沉树人斥候探报,似是准备流窜返回陕西!”

崇祯霍然从御座上站起来,都不顾大腿在御桉上磕疼了:“快呈上来!”

说着,他竟然亲自几步跨下陛阶,从王承恩手上接力夺过奏折,一边展开一边来回踱步地看。

“闯贼也有今天!闯贼也是可以重创的嘛!杨嗣昌孙传庭一时失利,不过是闯贼侥幸而已!大明有沉树人如此忠臣良将保扶,真乃大明之幸!”

崇祯看得一直大喘气,又注意到上面周王陈述的部分,情真意切,说自己在开封城内病重缺医少药,饮食粗粝,家财已经散尽用于犒军。幸得朝廷天兵及时击退了闯贼,解围了开封,救下了数十万生灵。

最后,当然也免不了说李自成掘开黄河的暴行,描述城中惨状,周王还说自觉病重命不久矣,这就算是临终遗表了。但能被张名振救出去,好歹能将来有个安葬之所,不至于被泡尸在黄河浊流之中。

周王言辞恳切地请求,允许他如果在外地病故,可以不用按照祖制回开封封地安葬,因为开封周边怕是一年之内都恢复不了风水,肯定处处黄泛泥淖。

说得这么恳切,崇祯当然不可能不批,于是别的论功行赏可以暂时慢慢讨论,他先单独回了一封批示,送去寿县给周王,因为周王在奏折上说,他得随军顺着颍川撤离,可能会进入淮南的寿县,属于中都凤阳。

周王都是快死的人了,而且跟皇室中枢血统关系又远,当然不会再跟福王潞王那般担心入凤阳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死后如果能葬在凤阳府境内,也算是仅次于回开封的最好选择了。

而批示完周王的事儿之后,崇祯也是愈发觉得亏欠了沉树人,毕竟他不仅救了开封,还让周王能有一个善终。

崇祯便跟陈新甲聊起论功行赏:“陈爱卿,你以为,沉树人此番如此军功,当受何封赏?该升他湖广总督了么?”

陈新甲闻言,也是乐见其成的,但他知道自己说了不算,便稳重地说:“陛下,此事当请周阁老商议,以吏部意见为主。

据臣所知,周阁老也好,其他诸位阁老也好,战前的态度,都是如能获胜,可以赐爵,但骤升总督……沉树人今年才刚调的湖广巡抚,一年不可再升呐,不如缓缓,放过年关再说?”

“那就只给个爵位?”崇祯想了想,还有点不甘心,就吩咐陈新甲回去先考虑考虑,并且跟周延儒转达一下,明天再一起集议。

陈新甲领命而去。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了,周延儒也知道了这事儿,第二天跟着陈新甲一起联袂来议。

然而,就在这一天多之内,南边也又有急报文书送到了。是从合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是潞王朱常淓的谢恩奏折。

崇祯接见周延儒等人之前,就先抽时间看了潞王叔说了些什么。当他展开之后,得知内容也是跟沉树人有关,不由愈发重视。

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1章 大少爷中暑了,不如我们送他上路吧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209章 诈降不是那么容易的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18章 乡试揭晓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37章 疯狂逃亡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332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6章 没食明禄,没受国恩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别走了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56章 风水宝地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90章 全胜而归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87章 借着外敌的压力,搞大明自己的变法第325章 得国本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61章 先生缪矣第44章 初到黄州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43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装不是由你性子来的,要看对面出不出肉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13章 每一步计策至少同时骗到两家对手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126章 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150章 纲举目张第56章 风水宝地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33章 孙武再世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46章 忽略不计第82章 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46章 忠臣的家属未必不是坏人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342章 光复中都(六千字大章)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