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帮过乡试的神秘力量

大老远亲自来一趟宁远也不容易。以后沈家船队再承运朝廷的军粮,也不会让沈树人亲自随船押运了。

所以这次既然搭上了丘民仰、吴三桂这条线,沈树人也不吝稍微多花两三天休整补给,多摸摸底细。

该花的小银子,沈树人也绝不吝惜,所以很快人人都知道了他仗义疏财的名声。

他还表示,以后沈家运粮的船队,如果运力有富余,还可以给关宁军诸将带点丝绸棉布奢侈用度的私货,运费只算成本。这样关宁军将领如果有渠道出货,也能自己赚点私房。

当然,在这事儿上沈树人是很有分寸的,他只会卖南方的日用消费奢侈之物,绝对不会涉及任何战略物资。如此就算落到了鞑子手上,也无非是多腐蚀几个鞑子文武的生活作风,不至于提高了鞑子的军事潜力。

几天时间下来,他基本上把吴三桂手下都司、游击级别以上的军官,都混了个脸熟,也掌握了不少光靠看历史书绝对无法了解到的军情。

如今吴三桂手下的部将,要么是史书没记载的无名之辈,要么就是未来两年松山、杏山之役会被洪承畴、祖大寿送掉的。

后世“三藩之乱”时吴三桂麾下的十大战将,除了那天负责引水接粮的海防都司张国柱之外,一个都还没出现。

估计那些人很多也不是吴三桂的原始嫡系,有些是后来农民军投降过来的,还有从其他渠道降清的明将。

这个事实,让沈树人也冷静了不少,不得不重新评估一下吴三桂的实力——

来之前,他高估了关宁军的规模,以为怎么着也能有五六万精锐战兵,再加上山海关高第的兵,七八万是肯定有的。

他会这么想,也是从几年后那场“一片石大战”逆推回来的。毕竟史书记载一片石大战时双方都号称有近二十万众,哪怕打点折,吴三桂五万人总要有。

而事实上,如今宁远城里满打满算有两万兵额,实际上吃空饷吃到还剩一万多一点儿,这都已经把吴家家丁也算上了。

把关外各城的正规战兵全算上,估摸着也就两万出头。

山海关高第那边虽然还有不少人,可是考虑到辽地明军未来还会被洪承畴送一波,两相抵消,最后能给吴三桂的,也就两万人了。

未来一片石大战的五万关宁军,估计有一半多是临时抓的壮丁乡勇,还有几千是密云总兵唐通来劝降吴三桂时、被吴三桂夺军收编的人马。

“闹了半天,忙死忙活设计笼络,最后拉拢的目标总共就只有两万人,还不可能全拉走。亏大了,以为有五万人呢。”

沈树人稍稍有些郁闷,好在很快就把心态调整过来了。

也罢,人少好歹灵活一点。自己只要在未来三年半做到巡抚级别,再加上沈家的家财、未来几年疯狂种田积蓄财力,收编两万人还是做得到的。

真要是五万人,到时候还得跟南明朝廷分润更多。

……

在宁远待到二月初六,渤海西部浅水区的封冻也基本上化尽了。

沈树人一行也省去了陆路车马劳顿之苦,可以直接从宁远沿着海岸线返航到天津卫,再登岸陆路进京。

当然,运粮船队中绝大多数的船,早已原路返航回江南。或是在天津、登莱附近进点北方特产的货物,再折返南方。

沈家是海贸世家,百余艘大海船返程不可能跑空趟。北方的毛皮、药材、山珍干货,能收多少就收多少。高价货物凑不够载重,再拿晒干的羊肉脯之类凑数。

海上行程三天,陆路再走两日,抵达京城已是二月十一,还有五六天就要春闱会试了。

应考的举人、监生还要提前留出几天时间确认参考资格,沈树人和方以智便马不停蹄先后赶去贡院和礼部办手续。

礼部的管事官吏验明他们身份时,还吃了一惊:“南直隶解元方以智?还有几日便要开考了,如何这等不上心,现在才到京办理?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早点出门。”

方以智也礼貌地解释了几句,得知他是走海路北上进京的,礼部官吏再次惊讶了一下,颇为佩服方以智的胆色。

如今敢走海路的读书人可是不多,绝大多数手无缚鸡之辈都视大海为畏途。

办完方以智之后,轮到沈树人,那礼部官吏稍微检查了一下,顿时发现刚才那点惊讶简直不值得惊讶。

真是活久见。

“你便是苏州沈林沈树人?本朝第一个靠着监生入仕就官居七品、却还要再来考进士的?”

这一问,就轮到沈树人不会了,他陪着笑脸和气地说:“下官确是监生入仕,不过是在苏松河道衙门为八品典吏。”

礼部办事官员立刻笑了:

“你也是海路进京的吧?难怪消息不灵通。吏部京察已报了你的绩优,听说还上达天听、跟户部复核了,拔擢你为正七品河道库使。

前几天考生履历送来时,我们看了都称奇,陛下用人还真是不拘一格。你要是再升一点,这科也不用考了。考出来能授的官,说不定比之前的还小呢。”

沈树人听完,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地,之前的付出果然没白费,看样子杨阁老的能量还是大,自己稍微立了点功,立刻能被放大宣传、足额兑现升官,不用担心被人昧了。

眼前这个礼部官员,按说不用操心他的事儿,但实在是沈树人的事迹太离奇,经办人只要看一眼履历,就难以忘记。

明朝制度,会试殿试哪怕考第一,最后得了状元,也只是授予翰林院修撰,正七品。

既然沈树人现在已经是正七品,考中了最多也就是平调,换个更加清贵一点的位置,但升级是不太可能了,除非又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

办完手续,距离考试也没多少时间了,沈树人和方以智也来不及跟其他赶考举人文会切磋。只是刚刚调整好状态,适应京城的水土气候,考试就开始了。

明朝的会试分三场,而且还不是连在一起的三天三场,中间有间隔。考完已经二月下旬了。

这三场里,也不是每场都考八股文,也有时政策论和公文写作、经义理解。只不过会试的时政策论分值占比被压得比较低,以免考生靠迎合主考官的政治立场来拍马屁上位。

而公文写作和经义理解对于走到这一步的读书人来说,又拉不开差距,大家都能基本满分,这才导致主要靠八股文来拉开分差。

考中的人,三月份还要考殿试,殿试不出意外的话是不会刷人的,只负责重新排定名次。考试内容是论、疏、诗,论的比重有所提升。

这是皇帝亲自考的,皇帝不用担心别人“迎合执政的政见”,也就不在乎主观偏差。

所以八股文质量能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排进全国前三百名、做到进士,

时政策论的眼光见识,则能影响你进了前三百名后,具体怎么排序。

很多一辈子只求高中、不在乎排序的人,也就可以在时政策论上少花点精力。

就好比如果连保证高考进北大都做不到,那就专心刷高考大纲范围内的题即可,没必要浪费精力去学“北大入学后,内部的实验班选拔加试”。

那不是普通人有资格操心的。

沈树人的学问,全靠这一个多月来,跟着南直隶解元方以智的恶补,再加上他对《明史.魏藻德传》的理解,提前暗暗打磨过了文章。

进了考场之后,基本题简单答一下,八股文就直接靠自己预先打磨好的背诵默写下来,倒也不费事。

关键是沈树人心态很好,反正尽力就行,他也不指望考中才能升官、当地方实权派。

几天下来,别的不说,那雍容闲雅的态度,就让监考的礼部官员觉得这人不错。

而事实上,沈树人背后还有一道他自己都没敢确信的神秘力量帮衬——远在武昌的杨嗣昌杨阁老,之前就有关注他,听说他立功表现好,还多次给京中同僚写信夸过他,让京中好友帮衬。

如今已是崇祯十三年,天下有多乱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科举制度说是礼崩乐坏泥沙俱下,也一点不为过。

礼部里那些跟杨嗣昌关系好的,当然都知道如今服务前线最重要,这沈树人既是杨阁老要重用的,能松手就松手。

……

会试考完之后五天,眼看便是张榜的日子。

沈树人和方以智联袂去看榜,发现两人都轻松过关。

方以智颇为惊讶,他是唯一知道沈树人八股文真实实力的人,看到沈树人的名字,也是久久说不出话来。

“贤弟,你真是福星高照,这都能给你过。这下好了,会试一过,以你的实干之才,殿试反而没那么难了。

陛下策问,最喜欢问平贼事略,我们其他考生,只能空谈大道理,可不比你有实际的见解。”

方以智最终也只能叹服。

“多亏方兄帮我临阵磨枪,否则,也走不到这一步。走,今日得好好谢师,我做东。”沈树人说着,就请方以智去了京城最好的酒楼盛宴款待。

一众人等休憩数日,转眼来到三月份,便是殿试的日子了。

——

PS:非常感谢盟主“云哥的Fans”的打赏!鞠躬!

第42章 尘埃落定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2章 尘埃落定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8章 乡试揭晓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38张 汝可识得此阵?!第6章 论买房后立刻办房产证过户登记的重要性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0章 屡败屡战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181章 初会二藩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84章 惹火烧身第82章 新年计划第68章 一枪一个小盆友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129章 想看清沈抚台的长相,就要付出代价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184章 请陛下因功赐国姓,不就不算赘婿了(六千字大章)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2章 打折只会剁爪更狠第27章 终离苦海陈圆圆第61章 先生缪矣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52章 奇葩说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5章 我可没说我是杨阁老的心腹,你们别瞎想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第327章 再临江宁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盘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351章 好好学学大明在干什么,而你又干了什么第198章 领旨第61章 先生缪矣第69章 秦淮金粉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39章 罪将左良玉移镇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383章 一个不留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第20章 鲜廉寡耻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19章 张献忠崩溃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21章 走了还要阴敌人一把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181章 初会二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