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得国本

春夏农忙劝农勤业,秋冬农闲兴修水利、并趁机对南方炎热地带小规模用兵、轮战训练部队。

隆武元年便在这样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氛围中,安然渡过了。

南线的改土归流推进得有条不紊,恩威并施无需再牵扯朝廷太多精力,时间也悄然来到了隆武二年的正月。

去年的新年,是在多铎覆灭的喜讯中度过的。

但当时江南终究是刚刚遭遇持续而惨烈的战火,每村每里都有阵亡士卒之家,悲戚亲人的逝去,紧邻南京的常镇二府,更是每个县都有惨遭屠杀的切齿仇恨。

所以百姓们当时也谈不上欢欣鼓舞,最多只能算是勉强长出了一口气,振奋于大仇得报。

而今年的新年,总算是第一个足以让江南百姓完全安居乐业、鼓腹讴歌圣天子的仁行德政。

战火的停息,三饷和其他临时加派的废除,有公信力的、稳定的新税制,对隐户隐田的彻查厘清、对原本不合理摊派税赋的纠正,一切的一切,终于让百姓看到了乱世终结的希望。

如果大明能坚持这样,那么继续统治下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

而鄂王爷朱树人本人,自从深秋时节去江宁镇开了一系列会议、视察了一系列工作后,随着天气渐渐寒冷,也减少了走动,把更多精力用于陪伴距离预产期越来越近的妻子。

连带着鳄王府上的几位王爷小妾,也都忙前忙后,小心翼翼伺候着公主。

她们和公主地位差距太大,不可能有争宠的想法,公主能容下她们当妾就足以让这些出身卑微的绝色美女感恩戴德了。

她们这段时间想的,无不是期待公主赶紧给王爷生个儿子。

因为只有王爷有儿子了,而且生下来时足够健康,基本确保不会夭折,那王爷才敢放心大胆地随意宠幸四位美妾。

不像现在这样,还要让四位美妾都算好日子,每个月谁安全,王爷才肯临幸,而且远比科学的安全日期卡得更死,几乎是只在月事来之前那两三天,以及刚走后那两三天,才肯宠幸,稍微离得远一点,哪怕理论上依然安全,王爷都不肯冒险。

这都是怕乱了嫡庶和过继啊。

好在朱树人是不在乎的,有四个美妾呢,哪怕每人每月前后只有一周可以怜惜,四个加起来,就算有重叠,朱树人也不至于闲太久鸟没用。

美人们可就苦了,女子的激素水平本来就是跟安全日期相关的,越是临近不安全的日子,就越是冲动想要,现在却得憋着。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得全心全意伺候好了公主,把大事定了。

朱树人这样的大人物,哪怕是宅家陪老婆,也不会完全闲着,总要整点儿对老婆有好处、同时顺带也能利国利民、泽被苍生的大事。

比如,当初崇祯十四年的时候,他的小妾之一董白,怀孕待产,后来生下一个女儿。朱树人在董白产女之前,就花了好几个月,亲自操心整顿这个时代的孕妇医疗卫生条件。

原本要到清朝中期才被国人发现的“灼烧消毒剪刀后剪脐带法”,朱树人当时就琢磨出来了(此前古人接生是让稳婆直接用手扯断婴儿脐带的,伤口容易被稳婆手上的细菌感染,有些稳婆手劲不够甚至是用指甲掐断脐带的,更是婴儿感染死亡率的重要罪因)

而且朱树人要做,肯定比清朝人做得更好,所以当时他不仅让人剪脐带,还举一反三,

比如剪的时候要让刚灼烧好的剪刀趁热剪,反正脐带上没什么痛觉神经孕妇也不怕疼,趁热还能烧湖住伤口止血,不能像清朝人那样消毒后放凉了再剪,多此一举。

剪刀还要挑打造比较新、没有锈迹的,民间穷人如果没有新剪刀,至少用磨刀石先磨砺一下,把锈迹层彻底磨掉。最后还要上煮沸消毒的干净纱布、用高度酒和蒸馏水先后擦拭清理刀刃和伤口。

这一套操作还是比较费成本的,当时并未着力推广,但饶是如此,后来三四年里,还是有不少跟沉家相熟的达官显贵亲朋故旧学去了,渐渐扩散,也惠及了不少人。

百姓再穷,没那个消毒条件,好歹也能学个缩略版的。

这一次,却是轮到了公主待产,那医学进步自然更得往上堆了,上次那点程度绝对是不够的。

所以,趁着这个冬天,朱树人请了旨意,从宫中调了一批有点经验的、三十来岁身健力壮的宫女,最好是原先有给皇亲国戚接生的经验,没有的话也没关系,身体强壮有力、见血手不抖者优先。可以再招几个经验老到的稳婆,给她们集中培训喂招。

从去年十月份,天气寒冷下来之后,朱树人就让人在南京城内外找各种待产民妇,给她们提供额外的免费医疗看护,还让太医先诊脉观察体型、轻轻按压肚子确认,把那些有难产风险的挑出来看护,以让宫女们练手。

南京城人口百万,每年生产的民妇何止数万,每季也能上万。在朱树人掏钱买单医疗费的情况下,还筛选出了好几百个有难产高风险的民妇,让教练稳婆和学员宫女练手。

到了日子,能够顺产那就顺产,不做干预,如果发现确实要难产了,面临“保大保小”的风险,当事人家已经死马当活马医,愿意放手一搏的,鄂王爷派去的医生、稳婆和宫女就有了下手的机会。

她们都被提前培训过了一种小手术的手法,也就是简单地在产妇下面横着剪一刀侧切,扩大开口,便于把婴儿拉出来,事后再用针线缝合——

当然,在拿第一个真女人操刀之前,这些宫女每人至少已经缝了上百块羊肉练手过了,练手那段时间,她们天天在宫里的膳房打杂,缝好的猪肉就拿去煮了。

之所以用羊肉而不用更便宜的猪肉,也是因为猪皮相较于人皮厚实太多,扎针时的手感轻重不易掌握。

而小羊皮在去掉鞣革用的表层后、里面留下的那层可食用真皮,跟女人的皮肤厚度就差不多了,手术训练彷真性更好。

道口侧切已经是后世妇产科最小最小的手术了,就一剪刀的事儿,后世只要是顺产的,都会给一刀,这是常识——

不来这刀,如果最后用力崩裂时顺着裂,留下肛漏肛裂的后遗症,那是算医疗事务要赔钱的,剪了这一刀,医院就不用承担责任了。法治时代该怎么选可想而知。

正因为后世如此普及,顺产人人都挨,以至于朱树人一个大男人,都知道这些常识,并不算开挂(他当时也是从女同事们的闲聊中听到的)。

在没法剖腹产的古代,这也是最惠而不费的利民医学进步了。其他任何小手术,在这个时代都有难度,消毒和缝合也不如这个容易保证

整个冬天,朱树人出钱培训的这群身强力壮宫女,在每人练手剪缝了数百块羊肉、几十个真人后,普遍手艺大涨。

而且她们的练手,也确实惠及了百姓——至少有好几百个原本因为道口狭窄,大概率会难产而死的南京民妇,被这额外的一刀救了性命,产后再重新缝起来。

虽然没麻药的时代被剪肉再缝针会非常疼痛,但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至于依然失血过多难产而死的民妇,当然也有,而且依然要占到一小半。但当是人家并没有人敢医闹。

一来是他们也打听过了,被这样操作的民妇,终究还是成功活下来的多。二来么,让这些受训宫女们上手时,本来就已经是难产发生了,不救也是九死一生。

而且这医疗队还是王爷体恤民情,为了医学进步白白派来的,从头到尾不收钱,百姓们还能说什么?

要不说这时代人心淳朴,大家都见惯了生死,见惯了低劣的医术。都知道人竖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才是常态,医好了反而是撞大运命好,也就没有过高期待。

当然,过程中也有过几十例确实是操刀宫女也有点小失误导致的,比如清创消毒手段不到位,卫生不彻底,导致感染。

朱树人也都恩威并施,对于个人过错的,会予以一定惩罚,并且给死难者家属重金赔偿。最后优中选优,选出一次医疗过错都没发生的稳重中年宫女,最后用于宫廷医疗。

……

朱树人的这一切准备,还真就没有白费。

随着新年过去,元宵佳节的灯火也渐渐消散,离公主老婆的预产日也越来越近了。

朱毓婵是去年四月底查出来的,四月初实际就已经有了,所以十足十个月的话,也会在二月份上中旬左右。

实际上太医看了,公主殿下腹中的发育比预想还快得多,过年前身体就已经沉重得难以行动了。有资深的老宫女稳婆仔细看过、还反复轻柔摸了肚子确认,都揣测说可能有两个。

朱树人一开始还不信,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妻子怀上前的用药纪录,才知道是服用了一些宫廷利于受孕的丹药,估计是有类似后世西药催促排卵的效果。

正常女人都是左右侧轮流,每侧每两个月排一个,被药物催促的话,可能会左右一起排,这就有了异卵双子。

朱树人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古代中医还有这样的秘药,已经懂得双侧间隔排的医学规律了,还懂得如何干预。

显然,这是为了增加产子的概率,在太医院的相关医书上,对这种药物的记载也不是多产,只是增加生儿子的概率——

朱树人却知道其中科学道理,因为如果是同卵分裂产生的双胞胎,那染色体是一样的,性别也就必然一样。

只有异卵,每个染色体是各自融合的,儿子女儿概率独立,这样至少有一个儿子的概率就能提高到75%。但却是苦了产妇,得多疼一点,好在是长痛不如短痛,省得吃两遍苦遭二茬罪了。

朱树人整个正月后半段,都因为妻子日渐沉重,完全无心国政,就每天陪着妻子,帮她缓解精神压力,调解身心状态。

朱毓婵虽然害怕,也娇生惯养,但有丈夫一直事无巨细陪着,国家大事都暂时不管了,才安慰了不少。

一直拖到正月三十,原本都以为要拖到二月份了,最终却是因为发育得太大了,不得不提前半个月左右早产。

古人密信男人进产房不吉利,朱树人却没这些顾虑,他只是提前洗了个彻底的桑拿,浑身涂抹高度酒精消毒,换上新的煮过后烤干的纱布袍服,然后就可以陪着老婆了。

至于其他房间里当然也都消毒,助产的宫女也浑身都消毒。

王爷的这份做派,让不少人惊愕,却也无人能阻止。朱树人全程握着朱毓婵的手,给她信心,最后那些预先演练的医学手段也都用上了,比如侧切一刀、最后缝合。

还真就靠着侧切后变得宽敞得多的口子,两个胎儿都顺利拉了出来,

因为有两胎,发育得普遍比较轻,外面先拉出来的那个女儿营养吸收不好,才刚五斤出头,里面拉出来的儿子,也才勉强六斤。

不得不说,确实是多亏了药物,把概率提升到了75%,总算一次性赌到了一个儿子,这也是自然之理,不算运气。

正常人家,哪能那么容易生龙凤胎。

“恭贺王爷弄章之喜!”确认里面那个是儿子后,一群宫女才松了口气,连忙贺喜。

朱树人也才长出了一口气:“赏!接生的每人赏银三百两!主刀的赏一千两!烧剪脐带的赏五百两!给用药的太医赏三千两!再赐宫墙外宅子一座!赐包金匾额!”

原本就是天下首富,又是王爷,总算得了嫡长子,这赏赐能少?自然是一切顶格着来。

想当年汉武帝的时候,陈阿娇为了看个不孕不育,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九千万钱医药费,占到当时汉朝年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最后也没治好。

这个钱数是如此众所周知,以至于都被司马迁记下来了。

他朱树人今天赌得国本,难道还能比刘彻陈阿娇寒酸不成?

当然要重赏!

参与众人连忙谢恩不止。

时值深夜,加上生产突然,朱树人也不敢立刻进宫打扰,就让宫女们用温酒把两个孩子仔细擦洗干净,又观察了半夜,确认状态很平稳。

待次日一早,朱毓婵也清醒过来,确认无恙,朱树人这才让人进宫报喜。

隆武帝朱常淓一大清早醒来,旁边的贴身宦官就把消息告诉了他,朱常淓也非常重视,立刻过来查看。

翁婿见面,一切也没必要挑明了说,朱常淓只是关心这个外孙的健康状况。

此后一个月,他也是每天出宫到女儿府上查看,

直到三月初,刚生下来时的虚弱期渐渐过去,两个孩子看着都像是能养活的,

满月酒也办过了,是在乾清宫里给百官赐的宴。

朱常淓终于宣布,把这个外孙过继给他早年夭折的儿子——也就是那个据说刚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的、去年刚被上了太子谥号的孩子。

至于实际上嘛,朱常淓当然从来都没有过儿子,只是当年他一个侧妃生下过一个死胎罢了,是早产流掉的。

过继的旨意宣布后,满朝文武当然无人敢反对,这是皇帝家事,姑舅过继,外人有什么好说的?

过继完之后,将来这个孩子也就不能喊亲生母亲为母,只能是喊姑姑,也不能喊亲生父亲为父,只能是喊姑父。不过相比于所得,这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拖到五月中,孩子满了百日时,健康状况也进一步稳定了,皇帝自然免不了又是大张旗鼓大宴群臣、普遍赏赐同喜了一番,然后宣布把这个百日的孩子接进春和宫居住,其公主生母自然也要搬到春和宫,照料孩子。

春和宫是当年朱标当太子、朱允炆当太孙时候住的地方,朱允炆之后就没人住了。

搬进春和宫,虽还没有册立之意,或许是年纪还太小,但背后的潜台词已经昭然若揭。

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191章 论功行赏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251章 以潞王监国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354章 扼杀清军反扑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04章 疯狂备战第71章 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63章 军备无小事第61章 先生缪矣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174章 给我往死里激励士气第80章 塔山血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79章 这半辈子仗白打了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战第141章 您不在的时候,中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第160章 吹响反击号角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325章 得国本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29章 想桃子呢?还指望诈降?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94章 一波又起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103章 重生的辽东军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18章 乡试揭晓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6章 忠奸难辨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44章 初到黄州第40章 管杀也管埋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67章 当初放出去的长线,终于有钓到大鱼的时候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么防官渡之战敌84章 伟大的撤退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洁癖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70章 转移计划敌391章 对于新归化的蛮夷就要温水煮青蛙第92章 功劳全部归活人,罪责全部归死人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81章 防止情报泄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克上独走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259章 继承大统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