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

正月二十四,南京国子监对面不远的媚香楼。

嗯,那地方应该也算是在后世夫子庙景区的范围内吧。

沈树人非常大胆,直接在国子监对门请客,邀约曾经名义上的恩师谈国家大事。

吴梅村看他拜帖写得郑重,倒也没有推辞,慨然赴约了。

媚香楼的老鸨李贞丽,提前大致猜到了沈大公子想请的客,也是老早就亲自在楼下迎候,一看到吴梅村,便笑脸相迎,亲自接待:

“诶呦,吴山长,许久不曾登门,我这媚香楼的文气都要散了。”

李贞丽虽比李香君、卞玉京长一辈,不过古代婚育早,母女只相差十五岁都是正常的,何况是养母和养女。

所以她也不过三十来岁,比吴梅村还年轻些。十几年前吴梅村刚中进士那会儿,还照顾过她不少生意呢。

吴梅村被她的热情搞得颇有些下不来台,端起脸色连忙让引路,去沈树人设宴的房间。

沈树人在楼上包厢,没看到前面的开头,却也透过门缝看到了后面的结尾,不由暗暗摇头:

这李贞丽,虽然对老客热情,可这样举动,也未免让道德君子放不开。人家都跟你那么熟了,还怎么好意思再跟你女儿太熟?

看得出来,她不够了解吴梅村,至少没认识到吴梅村和其他文豪在道德操守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人性是复杂的,但他至少是个有底线的人,不然历史上也不至于“江左三大家”就剩他一个不愿仕清。

吴梅村进了房间,看到沈树人起身相迎,旁边还有李香君和卞玉京。李香君他并不认识,看到卞玉京时却是脸色微微一变,有些尴尬,但很快控制住了。

这小姑娘曾向他请教过一两次历史,谈古论今,颇有见识,不似凡俗女子。后来,卞玉京也暗示过希望一个有识之士能救她出苦海。

但吴梅村一来拿不出足够的银子,二来也碍于跟这儿老一辈的人太熟,实在尴尬。三来他家中妻妾也比较复杂。

以至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想向小姑娘卖弄自己的读史见解而已。

吴梅村轻咳两声,掩饰了自己的尴尬,板着脸开门见山问沈树人:“你我虽有师徒之名,实则老夫也不曾真教你几天书,不必如此客气。此番有什么朝廷公事,尽管直说便是。”

沈树人依然保持不卑不亢,郑重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虽只在国子监待过两月,山长的点拨却是终生不敢忘却。

此番来,实在是有一幢朝廷的商税变法,家父和南京户部的张侍郎,都在力推。要促成此事,如今还缺福建郑家的支持。

学生想求山长高抬贵手,给如今还是本监监生的郑森郑成功,考评美誉几句,吏部和杨阁老那边有个台阶下,便好给郑成功授官。”

沈树人非常直白,还是那么简单明了。

说句题外话,历史上郑森这时候还没改名,但如今他被沈树人运作、提前三年入了国子监,自然也提前三年改了正式的学名。去年年初,入监才几个月时,他就正式叫郑成功了。

吴伟业原本倒也不是迂腐之人,但今天看到沈树人这样重礼,旁边还有认识的小姑娘,他反而有些放不开,不免纠结两句、找个台阶:

“郑成功已是监生,而且是按待遇最优的举监生办理,一切比照举人,原本就能捐官,何必多此一举来找老夫?以福建郑家的财力,让郑成功入仕,直接砸银子不就行了。”

沈树人陪着笑脸:“看来山长对这位郑家子弟不太上心,不太了解他们家的想法。郑芝龙虽是一方豪雄,却也如刘国能等,对自己出身草莽贼寇颇为遗憾。

这才总想着让儿子走正道,得个光宗耀祖。他们是能轻松买官不假,现在郑成功年纪尚小,也不急,才没有放弃因功因荫为官的机会,总想再等等。”

郑家不买官,当然不是因为差钱,只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好名声,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想补什么。

这不是沈树人拍脑门瞎想,而是他前世熟读史书,很容易推演出来的。历史上郑芝龙压根儿就没培养儿子领兵接班的能力,就是真心想让郑成功踏踏实实走文官路线的。

大明崇文抑武的风气,影响如此之深。

做到一省海防总兵的人,都依然希望儿子换条路。

吴梅村这才认清了郑家的态度,内心也是颇为感慨,真心叹道:

“没想到这种一方豪雄,也会让子弟真心向学。唉,说句不怕见笑的话,老夫以为,光凭他们内心这份荣辱是非,都值得勉励。”

吴梅村三言两语,就为后续国子监内部考试时、安排给郑成功高分,找到了理论依据。

至少人家有是非之心!知道学习是好的!

或许有人会说:别人也知道学习是好的,别人也希望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

可是,已经有了黄金屋、颜如玉的人,依然仰慕学习,不比那些图谋黄金屋颜如玉的人,学习动机更纯正么?

圣人云有教无类,他作为国子监司业,当然要鼓励向学之心!

琢磨清楚这些话暗藏的潜台词后,就轮到沈树人钦佩不已了。

还是山长高明啊!偏偏这番话绝对是出自真心,吴梅村是真欣赏爱学习的人,不是虚伪的趋炎附势。

统一态度之后,吴梅村也隐晦地表示:

“不过,朝廷授官自有成法,老夫最多只能证明郑成功向学之心。他以监生身份得官,只能比照举人,入仕最多是正八品。再要运作,你自去找吏部的徐石麒徐侍郎,老夫只能为你引荐。”

吴梅村说完后,忍不住瞟了一眼旁边的卞玉京,似乎还是有点担心自己高大的形象在小姑娘眼中崩塌的。

但卞玉京和李香君都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丢人、也没流露出不耻,眼神看起来始终那么澄澈,似乎真心在为沈府台找恩师办事办妥而高兴。

“怎么回事……如今的花魁,都不会看不起卖官鬻爵了么?”吴梅村反而因此被整得稍稍有点怀疑人生。

幸好,一旁的卞玉京见事情谈得顺利,也过来帮着斟茶,陪笑着恭喜:“吴山长为国为民,不惜小节,真是豁达呢。”

吴梅村一惊,生出几分考校的念头,追问:“哦?你也听得懂树人所陈厘金之法的好处?”

“那是自然,那日听沈公子与张侍郎诘问辩驳,真是叹为观止呢。奴家虽然不才,却也觉得,沈公子这样的大才,如能早日为朝廷所用、申其主张,大明江山肯定会更好吧。吴山长今日也是共襄盛举,些许细枝末节,何足挂齿。”

卞玉京毫不犹豫地直说,同时也是给了吴梅村一个台阶。

吴梅村愣了半晌,拍了拍沈树人肩膀:“卞姑娘的史鉴眼光,老夫虽只领教过两次,但是敢说,在当世女子中堪称一流。

她能如此推崇你的剖析,可见你于史学镜鉴之道,已然青出于蓝。继续努力,好好为国谋划,长江后浪推前浪呐。”

……

此后两日,吴梅村倒也算信守承诺,顾及和沈树人的师生情分,到处帮着他奔走。

当然,该出钱的地方,肯定是沈树人掏。

吴梅村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型清官,国子监这种清水衙门,手上也没有捞钱的权力。

这属于典型的“花沈树人的钱,办沈树人的事儿”。

至于国子监内部对监生的考评,这倒是不用花银子,吴梅村自己松松手就行。所以郑成功也很快被评定为“学业卓异”。

其中细节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沈树人搭上了具体能负责安排官职的南京礼部侍郎徐石麒,路子也就越走越宽,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世界。

因为他发现,徐石麟手上,本来就有一项常年需要安排的工作,那就是“给南直隶周边被流贼侵害的地区,安排替补官员,顶替被害官员留下的缺”。

这事儿其实一年半前,沈树人就经历过了。只不过当时南直隶周边流贼还不严重,革左五营当时刚刚流窜到安庆、庐州,所以这项人事工作的选拔,也就没那么正式。

当时龚鼎孳、朱大典等好几个人,都对这事儿说得上话。尤其是朱大典,当时作为漕运总督,还事实上兼任了凤阳总督的职责,对安庆、庐州等府的地方官任用,有相当的话语权,史可法当时也算是被他节制。

但去年朱大典已经跟沈家就漕运改海之事斗争、被崇祯嫌弃彻底失势了。

朱大典留下的人事任命权力真空,也就收到了南京吏部手上,南京这边直接对安庆庐州地方人事任命说了算。

如此一来,沈树人倒也发现了一条培植自己官场下属势力的新渠道——只要他舍得花银子,并且确保他想拉的人才,都确有实干之才,不至于误了大事、给他招罪。

去年他还只是同知时,说培植势力还有点早,理论上府同知连对知县都没有绝对的管理权。

但今年他已经是正式的知府,很快还会得到兵备佥事。这种情况下,安插私人、建设根据地,就很有操作空间了。至少安排一堆知县级的下属,乃至守备级别的武官,已经绰绰有余。

思路打开之后,沈树人灵光一闪,结合自己对《明史》上那些南明时期比较能打的忠义之士的了解,很快秘密筛选出了一份名单。

又给徐石麒送了点银子,查阅了这些人如今的官场档案,觉得适合提拔的,就由沈树人买单,把那些如今还没露头的基层将才、义士,渐渐往自己手中网罗。

先安排到安庆府或者庐州府的出缺位置上,等回了湖广,再托杨阁老和方巡抚的关系,想办法调到黄州或随州。

黄州、随州和安庆、庐州本就接壤,前者是湖广最东边的两个府,后者是南直隶最西边的两个府,就隔着大别山山脊为界,操作性还是不错的。

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8章 慢性绞杀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卖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阳城难第28章 慢性绞杀第177章 孤注一掷李自成第270章 鞑子最擅长这种事情了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40章 太子岂会与杀父仇人合作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5章 双线操作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89章 柳如是击鼓抗金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212章 顺便堵死张献忠的最后一只眼(七千字大章)第68章 哥就喜欢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灭通匪豪绅满门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20章 百废待兴第34章 被皇帝骂也是一种资本第174章 给我往死里激励士气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299章 前仆后继第25章 奋勇争先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92章 有人阻挠变法就放酷吏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6章 舆金辇璧,窃盗鼎司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97章 有始有终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灭伪清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82章 新年计划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186章 李自成掘黄河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58章 杀了沈狗官,抢光蕲州城第49章 封疆大吏个个都开始捞钱养兵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360章 兴复大明,还于旧都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82章 新年计划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261章 连锁应对第55章 换弹不换枪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第125章 光复长沙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56章 抓住的细作先不要杀第95章 洪承畴: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喷子狗第41章 俘虏艾能奇送京议罪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286章 钱谦益:你说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么!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83章 先炮毙一个甲喇第187章 拉帮结派非我本意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