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

最后,于队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中央首长们的期望啊。”于队长的话激起了现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稍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夏云,“这是夏云,夏副科长。别看年轻,可是老革命了!”人群中有人高呼,“我们认识她,她是我们革命的带路人!”夏云惊异,这时有一个年轻人从人群里站出来,他个头不高,理了一个很时髦的小分头。

“我们是从石花镇来的,我们要参加革命,要为解放而斗争。”小分头说道。

“你们来了多少人呀?”夏云急切地问道。

“一共有十二个人,分了三个单位。”小分头回答道。

“好哇,你们能积极地加入到革命队伍,我高兴啊!”夏云愉悦地说道。

“我们都是受你的影响哟,你在石花的英勇壮举感染了我们,我们敬佩你,你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有好几个人在同时地说道。

“今后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现在都是一条战壕的战友了。”夏云感慨地而又由衷的说道。

回到住处,她感到有点累了。刚刚躺下,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小分头他们几个老乡来看她来了。原来,他们听了报告回去后,兴奋得睡不着,几个人便约到一起,找到夏云住处聊天来了。

夏云连忙招呼他们坐下,屁股还没有坐稳,一个瘦长个青年就开口了,“大姐,我们刚开始真是不习惯呀,住宿条件比较差,有时连床都没有,有的只是八九人席地而卧的大通铺。吃的是小米饭和高粱米饭,很少有新鲜蔬菜,都是从东北带来的干菜,有西葫芦、南瓜、茄子、豆角等,一个小队十几个人围着一个菜盆蹲着吃。主食是高粱米,焖得很硬、不易消化,我们都吃不惯。哪有我们家乡吃的好呀?”

夏云刚想安慰他,没想到他接着说道:“时间一长我们就习惯了,我们都长胖了,谁也没想到那难以下咽的高粱米还挺养人的。”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瘦长个的话音刚落,一个叫杨菊花的女青年发言了。

“我刚一发军装,就感到特别高兴,没想到上衣快到膝盖了,裤子也得卷几层,像个拉拖兵。后来发腰带和绑腿了,把皮带往腰上一扎,衣服也不显宽大,人也神气多了。可是女同志们都不愿打绑腿,觉得太土,打不好一跑步就往下掉。我们队领导耐心教我们打绑腿,讲它对行军的用处。不久,我们就学会了打绑腿,出操行军也轻快多了。”

一个年轻人举手要求发言,他说:“我叫宋哲生,就在苍苔街土地庙附近住。我爹宋长腿你知道吗,他可佩服你了。我参加队伍后,发了一身军装、军帽、军皮带、裹腿,穿上后觉得英俊了许多。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感到十分自豪,我特地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行军礼的照片,寄给远在家乡的父母,还在背面工工整整地写上“将革命进行到底”字样。”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夏云听得出来,虽然军营的生活很苦、很累、很紧张,但是大家都能自觉地接受改造,决心过好革命的每一个关口。时间已经是深夜了,大家心里好像还有好多的话说不完。最后,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夏云。

最后一个出门的钟姓青年,好似有话要说。犹豫片刻,他还是开口了,“夏大姐,我们一起来的,还有熊清泉。他分在四大队。他一路上和我一直在说,他出来参军南下,主要是来找你的。”

夏云一听这话,立即愣住了,“真的?是真的?他找我?”

“是真的,他可是一个心眼要找到你。” 钟姓青年真诚地说道。

送走了石花镇的这帮小老乡,夏云心里泛起了波澜。

这个熊清泉啊,你是为什么呀,你不是不知道我已经有丈夫了吗,我的心里是不会再有别人的。在石花镇的经历,已经让我心力交瘁,感到内疚。

是的,在知道马光牺牲的消息后,我的心里当时是非常痛苦的。你用心,用生命来护我,爱我,我心里是很清楚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成为同志,成为战友,但是,不能成为恋人、成为夫妻的呀!

是的,在那间小屋子里,我曾经表达过,愿意和你一起战斗,带你一同参加革命。在你入党的那天,我是紧紧地握住了你的手。但是,后来马光他活着回来了。他是我的丈夫,我的爱人。我怎么能抛弃他呢?

是的,我知道,你是真心的疼我,爱我。我从内心里谢谢你的爱,谢谢你的真诚。我会把你当成最好的战友和知己的。

现在,他就在眼前,我怎么办?我见不见他?他会不会情绪失控呢?唉,真是一件难办的事啊!这是夏云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最棘手的情感难题。夏云心里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思想冲突,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一次艰难残酷的对敌斗争。

夏云在屋子里再也坐不住了,她起身朝门外走去。

驻地附近就是有名的汉阳琴台,在夜色的辉映下,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它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为主,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古琴台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看着古琴台,夏云心里泛起一阵阵的涟漪。“知音”一词原来不仅仅是指夫妻,男女之间难道就没有志同道合的情感交流和撞击吗?她回到屋里,坐了下来,拿出纸笔,静下心来给熊清泉写信。她在信中写道:

清泉同志:你好!

自从离开石花镇以后,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那里的父老乡亲们。石花镇是我的第二故乡,是那里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是那里的乡亲救了我!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我永远忘不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当然,也忘不了你的一片真情,一种真挚的友情。我和马光永远感谢你们。

让我一直愧疚的是,我对不起李老先生,是我害了他。他是为我付出生命的。也对不起叶子龙,我们没有保护好他。而他们都是为了我们,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过早地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听说你也参加了南工团,我感到非常欣慰,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向你表示衷心地祝贺!不知你在这里还要待多长时间,如有机会,我们见面详谈。

静候你的佳音!

此致

敬礼!

你的同志 夏云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深夜于汉口琴台

写完信,已经是深夜了。她把信封好,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托人带给熊清泉。她打了一个哈欠,就和衣睡去。

第二天,早饭一过,团员们就集合好了。

夏云指挥南下团员们唱《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支歌子起起落落,高昂激越,让人觉得既深沉又大气,既雄壮又亲切。因为,这是战斗的歌,前进的歌,团结胜利的歌。上级规定,必须要学会这两支歌。

这不,夏云干得正欢呢。一大早,她就叫小钟来把信送走了,她期盼着熊清泉的来信,期盼着见面的机会,她要好好地和他谈谈。她甚至想象着熊清泉看到她的信时的那种欢喜若狂的样子。

到了下午五点,仍然没有一点信讯。通讯员跑来传达师部紧急命令,部队和南工团立即出发,到长沙去。夏云一脸迷惘地朝北张望。

夕阳悄悄地下沉,田野里的农民赶着牛群往家里走。各家的炊烟一条线儿似的往上拔。人字形的雁群,秩序井然地列成一列长阵。只听到领头的那只大雁,响叫几声,率领它的伙伴们,向着南方,从队伍头顶上横空掠过。

请看第二十一章《长沙奇遇》。

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一)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五章 考验(三)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一)第十五章 考验(二)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四)第六章 初试锋芒(三)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五)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三)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六)第四章 逼婚(三)第二十五章 桂东剿匪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二十五章 桂东剿匪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八章 送信(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八章 送信(一)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三)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五)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二)第六章 初试锋芒(三)第二十九章 柱子当兵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一)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二章 喋血苍峪(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九)第十章 反目(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四)第三章 营救(一)第六章 初试锋芒(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二)第一章 楔子第十五章 考验(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一)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第三章 营救(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莲第一章 楔子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五)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六章 初试锋芒(二)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五章 归鸦啼月(一)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二十二章 哥俩相认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二)第六章 初试锋芒(二)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四)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七章 智斗(二)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三十章 水口关烽烟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莲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四章 逼婚(五)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五)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二章 喋血苍峪(二)第七章 智斗(二)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三)第二十五章 桂东剿匪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四章 逼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