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袭

经过指战员们的英勇作战,我军相继攻占了复和、靠松山等要点,逼近了高平。

叶柱接到上级敌情通报,敌346师已于2月17日更改番号,其246团改为第一团,677团改为第二团,851团改为第三团,188炮团改为第四团。下属各营番号名称是,1——9营为步兵营,10营为105或122炮营,11营为混合炮营,14营为高炮营,15营为工兵营,16营为通信营,17营为训练营。346师新任参谋长叫阮洪,中校军衔。

办完敌情通报的事宜后,叶柱刚想休息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他去一接,里面传来急呼呼的声音。是78团打来的。他们转79团团指报告,79团团指被敌300多人包围,要求赶快派81台和机要股去,并让6连在光头交叉路口接应。

向航军长一报告,航军长急了,整个前指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他问78团是用什么办法和79团联系的,在用此办法迅速联系79团,尽快报告详情。同时,令78团立即做好支援的战斗准备。让79团的胡4号立即联络其2、3营的情况。

叶柱迅速向78团进行了传达。

情况很快就弄清楚了,不是79团指被敌人300多人包围,而是79团包围了敌人30多人,战斗打了一天了,毙敌6人,敌人扔下17个背囊逃走了。

分析判断,敌人并没有进洞,就从南侧方向逃跑了,只留下几个人掩护行动。而南面没有我们的部队。此仗的教训是,没有及时用火力压制住敌人,中了敌人的迷魂阵。81电台和机要股是在行军的途中掉队了。

79团在楠略找到了一个被打散的友军的指导员,他是62团6连的,叫徐泽。他是在执行穿插任务时被打散的,营长、教导员都牺牲了,连长后来也牺牲了,他没有地图,没有指北针,也没有干粮,只知道拼命朝北走,后来被我们一个副连长在山洞里发现了,现在已经送到了师教导队。

有的部队也是这样哟,遇到敌人,把敌人包围了,打了半天,结果一个敌人都没有消灭,反而被敌人打伤了一个,敌人还全部跑掉了。还有一遇到敌人,就没有好好组织,用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效果不好,没有把敌人全部消灭掉。敌人仗着路熟,一会就不见了。

叶柱跟王副军长一起到16师去督查部队行动。16师刚刚接到命令,到高平北面地区组织部队清剿行动。

16师张师长是一个慈祥可亲的老头儿。他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师医院工作,儿子在78团侦察排当战士。

团里领导觉得师长就这么一个儿子,待在侦察排里太危险了,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不好交代啊!就把他儿子调到了团作训股。

他儿子是个有血性的青年,整天在团里背地图,有什么意思呀,再则仗打完了,回去一说,什么战斗都没有参加过,不好交待哟。难听的话也会有的,是仗着老子的光环待在后方,在安全的地方待着。他找到团里首长,一定要参加清剿行动。团里首长只好同意了。

前天下午,在一次清剿中,他被藏在山洞里的敌人冷枪打伤了,在抬回营地的途中,又遭到敌人伏击,又一次负伤。这次打在胸部,伤到了要害,当场就牺牲了!团里不敢告诉老师长真相,只是说伤势严重,正在抢救。但是告诉了航军长实情。航军长这才感到事情严重,马上派王副军长来师里亲自向老师长告诉真相。

王副军长一来,张师长就什么都明白了,人家是老革命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就是英雄了,什么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没有见过,现在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把自己的、亲生的独儿子都贡献出来了。老头心里能好受吗?老师长整整一个下午没有说话,一个人独自待在那里。没有眼泪,只有沉寂,沉寂。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仇恨在心里憋着,两手攒紧了拳头。军里成副政委也来了,他是张师长儿子的亲舅舅,现在亲外甥死了,他心里也很痛苦的,回去后他也要面对他的姐姐呀。两个老头在一起,相互都没有多说话。

当天晚上,叶柱留在师部,宿营在一个小村子里。小村坐落在山脚下,离山脚下的公路有一百五十多米远,公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成半月形向西蜿蜒而去。

公路下面是一条小河,河不宽,水不多,但有点深。师指挥所率师指机关就住在村子里,身边有两个连的兵力,侦察连和警卫连。公路边由78团的一个连防守。

此地地形、敌情比较复杂,是一个敌我必经的交通要道,扼住它,像扼住了咽喉,就切断了东西方向的来往。该村此前没有我军部队来过,也没有被敌人破坏的迹象。估计是敌人经常来这里歇脚、集合是地方。为此,叶柱向师军务科建议,当晚口令分12点以前和12点后两个口令,以防止敌人偷袭。

那晚,天气很冷,天又很黑,在国内是刚刚过完元宵节的时候,当然这里比国内白天热多了,晚上还有点冷。大家隐蔽在各自的岗位上,师部命令,晚上是不允许出来的,包括拉尿都不行。阵地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哨兵问一次口令,对方答不上来,哨兵就可以开枪。

大约到了深夜两、三点钟,哨兵隐隐约约听到远方传来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而且比较整齐,不一会,一小队人影出现了,人影排成两列,踏着一致的步伐,大约有十多人,沿着半月形的公路走过来。

哨兵刚开始觉得是自己人,没有太在意。在国外作战,一般安排都是双哨,就是避免出现误岗、误判的现象。

人影走过来有十多米了,距哨兵位置有30多米,哨兵问道:“口令!”

对方回答,“广西。”然后继续向前走来。

另一哨兵怀疑了,不对呀,回答的口令是上半夜的口令,下半夜的口令是龙州呀,而且对方没有发问,回令。这是不符合口令规则的。

哨兵急了,直叫,“站住!”可队伍继续在前进。

另一哨兵喊道,“不站住,我们开枪了!”

队伍没有停下的意思,哨兵就开枪了,听到枪声,队伍一下子散开了。

听到前沿的哨兵开枪,其余的哨位也立即开枪射击。枪声顿时响成一片。由于天黑,大家都不敢出击,怕误伤自己人,也怕被自己人误伤。慢慢地,没有听到动静了,大家才停止射击。但仍然观察着四周的一切,警惕地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

天慢慢地亮了,四周的地物也慢慢地显现出来。大家才发现,在公路边下面的田野里,躺着七、八具敌军士兵的尸体。叶柱和侦察连的战士们上前去看,敌人全被打死了。有的中弹多发,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

战士们认真清理了敌人的尸体,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发现了越军346师侦察连的番号。凭直觉,他们就是侦察连的士兵。有一个少尉军衔的官也被打死了,看起来,是他指挥了这次行动。

叶柱想起了猫和老鼠的寓言,老鼠认为自己终于学会了猫的全部本领,就不怕猫了,甚至欺负起猫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猫还有另外一手呢。这个少尉有他高明的一面,他敢于我们斗智,说明他还是了解我们的。晚上还敢排着队过来,就是故意麻痹我们的,你们中国军队多年没有打过仗了,没有多少作战经验。口令吗,上半夜他们蹲在这里,已经偷听到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下半夜我们又换了新口令。

我们如果认同了他们的行动,他们就会轻易地穿过我们的防区,安全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如果被发现,只有一赌的命运了。不知是他们的命运不好,还是老天看不过去他们的狼子野心,他们这次撞到枪口上了!而且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发生了敌军晚上偷偷越过防线的事情后,我们将情况报到军区前指,军区首长立即意识到,敌人已经被打散,几乎不成建制了,对付散兵游勇,最好的办法就是设卡子,堵口子。军区新的部署下来了,调160师去高平东北、压得、茶灵地区清剿,堵住敌人南逃的口子。

叶柱和王副军长来魁弄已经是第三天了,根据几天来的敌情通报,和对抓获的俘虏进行审问得来的情况,他对敌情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就把情况向师首长作了汇报。

大致意思是,敌677团仍在安来、光头、弄压地区。

677团原来驻扎在茶灵,战斗打响后调至此处。1营在弄乌,2营在安来,3营在马伏(即压得),团指和直属营在安来,战斗打响后被我军部队冲散,但仍在该地区活动。目前,已发现敌电台、电话机在此地区被缴获。前天在恩舍山洞遇敌,可能就是敌团机关,后向西南方向逃窜。

敌188团驻扎在茶灵已被证明,在茶灵东侧缴获的敌大炮、指挥仪等,但人已逃散。

敌851团原来住安来地区,战斗打响后,调至高平附近,有2个营于2月19日乘汽车调至高平及以南地区,3、4营住高平,团指可能驻扎在离高平东侧一公里山沟里。

师首长十分重视叶柱的敌情分析,经研究,决定采取重点清剿,“守株待兔”的办法。对部队进行了重新部署,并上报军前指。

那天,叶柱主动要求去司令部侦察科,和他们住在一起。去时,科里正在山坡上挖地窖。几个战士砍来竹子,准备晚上做掩护。看了看地窖,有三米长,两米宽,晚上住4、5个人还可以。可下面什么都没有铺,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铺。

刘参谋见叶柱疑惑的样子,自告奋勇地说,我们去山洞里搞几床被子来。原来他刚刚听说附近发现了老百姓的一个大山洞,里面藏了好多东西。叶柱也很想去看看,就和他们一起到山洞去。

山洞离住的山坡有二里地。来到山洞口,洞口前杂草丛生,脚印凌乱。为避免遭到敌人伏击,刘参谋先向洞内打了一梭子子弹,然后进去。不远,就遇到一个拐弯,刘参谋朝里面扔了一颗手**,见没有动静,就冲了进去。

就这样,一共拐了四个弯,他们终于来到了洞内。这个洞真大哟,有四五十米长,二三十米宽,放满了老百姓的物品。包括各种柜子,农具,自行车,生活用品等。被子最多,大家一人扛了两床被子就出来了。出来一看,大家都拿的是新被子,新被褥。我们相视一笑,急忙赶回山坡上。

回到山坡,把被子往下面一垫,好软和。外面又把竹子并在一起,上面再用铁锹培上土,一间战地宿舍就这样盖成了。躺在里面感觉真舒服!可以说,这么多天了,从来还没有好好地像这样躺着。以前困了,都是自己找个地方靠着,卷着,睡一会儿。一有情况,马上就要去处理。前不久在南村睡了一次行军床,还没有睡着,就遇上敌人来偷袭,那一夜根本没有睡。今天好了,躺在这里,不操心敌人摸上来了,外面布置有值班机枪,人员也规定不准出去,躺在里面不要动。刘参谋想的周到,还准备了一个小桶,以备晚上方便用。

叶柱躺在那里,虽然挤了一点,还是手脚放的开。他解开腰带,卸下武器,这么多天,一直是人不离枪,枪不离人,连上厕所都不敢放下,蹲在那里手里还握着枪,此话是一点都没有夸张,真是那个德行!睡觉时怀里抱着枪,犹如抱着自己的生命一样。在越南战场上,身上有两样东西不会少的,一是子弹,大家一直是准备的满满的,用了就赶快补充。就是子弹打完了,也会留最后一颗给自己的。无论如何是不能去当俘虏的,军人当俘虏的下场是悲惨的,而共产党员当俘虏的下场是最悲惨的,还会株连九族的。所以叶柱上战场之前,就已经下了这个决心,坚决不能被敌人活着捉去。还有一样就是干粮,他身上压缩饼干总是有几块装着,人不能饿着肚子呀,人是铁,饭是钢哟,遇见敌人,你没有一点力气,打不能打,躲不能躲,走不能走,你还能有什么作为呀,废人一个!后来当战争结束后,叶柱回到国内驻地,战友们拥上来,满认为在他的身上有许多“洋捞”,因为他在国外待的时间最长啊,“捞”的东西肯定不少,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

舒舒服服地躺了半夜,叶柱醒了。发现天空在下着小雨。不一会儿,就慢慢下大了,大雨像瓢泼似的下了下来。山坡上面的雨水,也顺坡流了下来。流进地窖,再也流不出去了。不一会儿,地窖里就积好多水,软和和的棉被被水浸透,哪里还有舒服的感觉?连躺都躺不下去了,只好坐着。

地下出了问题,天上也出了问题。雨下大了,雨水浸透土壤,培在竹子上的土很快就被塌了下来,雨水变成了泥水,把我们全身都湿透了,说是落汤鸡还不够准确,完全是泥水鸡,刚才的幸福感顿时成为痛苦感,又不能出去再找地方,只有在泥水中煎熬,等待天明。叶柱在想,“唉,我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哟,在指挥所好好的待着,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哟!”

古人说得好,“屋漏偏逢连阴雨”,什么事情都赶到一起来了。正在大家无可奈何的时候,外面的机枪又突然响了起来,原来哨兵发现了有人影在活动,发问了口令,没有回答,就开枪了。枪声此起彼伏,异常激烈,并且一直响了一夜。

天渐渐地亮了,终于结束了艰难的等待,叶柱一身泥水爬了出来。出国时,他只穿了一身衣服就跟着部队,跟着军前指出来的,哪有可以换的衣服哟!只好把衣服脱下来,用劲拧干,抖掉衣服上面的泥土,再穿上。

侦察科唐科长喊叶柱一起去看被打死的敌人尸体,他们一起来到后面一个山头,半山坡上,躺着敌人七、八具尸体,身着军装,破破烂烂的,个个面黄肌瘦,好多人还赤着脚,没穿鞋袜。叶柱来到一个女尸体边,这个女兵可不一般,就她穿得整齐,还是呢子军服,他想,这个女人可能是越军的一个团职军官,起码是越军的一个官太太。回到指挥所里,叶柱忽然想起,忘了搜搜她的身上,看有没有有价值的情报,唐科长听到他在咕嘟,立即派人去把她拖回来。过了一会儿,战士们并没有把她弄回来。原来,战士们拽着腿拖她的时候,一下子把裤子脱掉了,战士们不好意思再拖,就回来请示,叶柱说算了,此事就这样作罢。

军前指离敌人的位置越来越近,航军长还在不断地要向前转移。

看来,老首长打仗是很有一套的,也是不怕死的哟。他的行动鼓舞着叶柱这些年轻人。16师指挥所在316高地,军前指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前指的位置报到军区,军区也不同意我们的位置,说太靠前了,你是一个军的前指呀。航军长这才同意靠后一点,不再嚷嚷说离部队远了。

16师来电,告知全师新的部署:84团向扣屯方向进攻,攻占扣屯、郭梅地区。

86团占领高平城以西,郭梅以东(不含)、那从以西、以北高地,前出到那嘎、班姆一线。85团转为师预备队。

尔后配合12师、16师会攻克玛诺。右与12师战斗分界线为:316高地(不含)、高平西桥(不含)、它屯、班棍,克玛诺一线。左与4军、16师注意取得联系。

原支援16师的12师的炮兵部队归建。

与友军的识别信号是:42军,旗上红下黄。41军,上红下黑。与友军联络的信号为红旗或者号音。

军侦察连也要出发了,明早拂晓前进至高平以西地区开展侦察活动。军里已通报各单位注意联络。

一切准备就绪,军前指开始转移。

这次前指转移的地点是490高地东侧附近的一所小学校,名叫果岗小学。就在化肥厂附近。小学依山而建,面临公路,校园环境幽雅,校舍简陋而整洁,布局仿苏式学堂,有教师宿舍,校长室高高在上,设在半山坡上。

我们到了以后,就紧张地开展工作,确定方位坐标、布置作战室、架设通讯线路,开通无线联络,搬运活动桌椅等物品。军指刚刚开设完毕,叶柱坐在那里休息一会儿,顺手打开收音机,就听到收音机里传来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她说:“中国军队现在已占领了果岗小学,小学师生大部分已经转移到安全地方。女教师阮氏娟为掩护师生转移,不幸被中国军队抓住。中国士兵扒光她的衣服,对她进行侮辱。几个士兵还**了她。未了,惨无人道的中国士兵还在她的**里放上**,••••••阮氏娟就这样死在敌人的魔爪里!”听完这段广播,叶柱的心都气炸了,“还有这样造谣的人,在煽动着老百姓,老百姓听了这样的广播,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明明就在这里,就在果岗小学,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太无耻了!”

听了广播,叶柱顿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敌人肯定要来报复。

警卫连吴连长负责警戒任务,在安排完哨兵位置后,叶柱建议还要派暗哨。暗哨安排在哪儿呢?他见住房前是一片大平地,心里一动,在平地里挖一个大坑,蹲上一个哨兵,安排一挺机枪,岂不更好!敌人熟悉这里的地形,但他绝不会想到会有一个新变化的。会在平地里藏一个岗哨。

吴连长立即安排人干了起来。叶柱又到侦察连去,看看侦察连的警戒安排情况。那里是于参谋负责,他工作很细,是没有问题的。侦察连在山上警戒,岗哨安排的有明有暗,共有三道岗。这样的安排,恐怕连苍蝇都飞不进来的。

航军长安排在山坡上的校长室休息,他的身边安排有两个警卫员。下午他在里面躺了一会,来到作战室里,一个人在那里研究敌情。晚上,警卫员请他去休息,他说啥都不上去了。他说晚上和我们一起住,校长室离我们太远了。大家说这里太吵闹,怕您休息不好。他说山上晚上不安全。大家拗不过他,他们就挤在一起睡了。

叶柱睡在靠门口的一张床上,不知怎么回事,老是睡不着。已经是深夜三、四点了,还是在迷迷糊糊之中。忽然,他听到哨兵一声询问:“口令!”

同时,叶柱也听到了屋子背后有响动,仔细一听,是人的脚步声。

他立即翻身而起,掏出枪来,那人影也不答话,转身就走。那人离叶柱有两米远,叶柱立即开枪,与此同时,哨兵的机枪也开火了。弹头就在身边飞溅。那人向后山跑去,叶柱追了过去,四周的哨兵也开火了,那人仗着地形熟悉,一会就跑得没影了。大家组织人员搜索了大半夜,都一无所获,只好收兵。

事后一想,好悬!那人如果摸到门口,举枪扫射,后果不堪设想。叶柱如果没有警觉,翻身掏枪,死的第一人肯定就是他。那人见叶柱反应快,并迅速举枪向他射击,他这才仓皇逃去。那人是从山坡下来的,如果航军长还在校长室里住,其人必定先去那里,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了。太可怕了!开枪的哨兵就是蹲在坑里的那个哨兵,敌人是没有想到在那里会有哨兵的。

天亮以后,叶柱认真查看地形,发现敌人的确地形很熟悉,他是从一条渗沟里爬过来的,可能爬到校长室后,发现没有人,又朝山下爬去。他动作敏捷,动静很小,哨兵没有发现他,也不防备有人敢这样下山来。

我军终于占领了高平。攻占高平,是我军战役进攻的一个转折点。高平是越南北方的一个重要省会。占领了高平,不仅是占领了地理上的一个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在越南人心中占领了一个战略要地,对他们的震撼力远比失去一个城市大的多。

刚刚战斗结束,到处还有残敌在活动,枪声时时响起。

来到城里,到处是一片狼藉,整个高平城内停水、停电,部队只好派人去平江里挑水吃。敌人很歹毒,在江边埋了好多**,炸伤了友军好几个人。

高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建设的还不错,有点欧式风格的味道。老百姓都逃走了,到处一片狼籍。商店里的东西也被抢窃一空,不知是谁干的,不排除越南自己人趁火打劫。

叶柱来到一家房屋前,看到房前用白石灰划了一圈线,上面写着:华人华侨,谢绝入内。这又是谁干的,是冒充,还是真的为避免我军入内而写,不得而知。但效果是明显的,我们的战士是不会进去的。我们的战士心灵是善良的,可战争是残酷的。

叶柱记得,到高平的第二天,他遇到了在侦察连当通信兵的小韩。叶柱记得他的名字,叫韩卫星。他一见到叶柱,就悄悄地和他说:“叶参谋,昨晚太冷,我搞了一件皮背心穿在身上,算不算违纪呀?”

他边说边掀起衣服让我看,叶柱说:“不算,你要是冷了、病了,那还不是减少战斗力了?”他笑了,笑得有点可爱、狡诘。

让叶柱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话,竟是和他的最后一次谈话。那一面,竟然成了永别!

在一次遇敌遭遇的战斗中,他被敌人一颗子弹打中头部,当场就牺牲了。与他谈话时的情景,至今在叶柱的脑海里栩栩如生,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叶柱不知道他的回答会对小韩起到了什么作用,鼓励他勇气?肯定他行为?但有一条,让他感到了温暖,感到了体贴,感到了官兵一致的仁爱。

叶柱来到高平省省**大楼,这是一座三层高的楼房,墙上弹痕累累,它也经受了一场战火的考验和洗礼。可以想象到它在平时的辉煌和骄横:越国国旗在天空中飘扬,老百姓对它毕恭毕敬,敬而远之。哨兵傲慢地在来回游动,对走近他的人们横加指责,甚至掏枪威胁。今天,它被我们踩在脚下,它的自尊, 它的威严,都化为乌有。

叶柱来到高平省广播电台大楼。大楼建在一个山顶上,占地面积有三十多亩,他巡视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在仓库里,叶柱发现一个形状似电影胶片的东西,宽度有0、5公分,越拉越长。但是它又没有电影胶片宽,他认真看了看,又没有一点图像。电影胶片他是知道的,上面有图像的,彩色的更好看。他曾经用它包裹他新买的自行车,很好看的。有一个河南南阳的兵还用它给他做了一个灯罩呢。

叶柱顺手拿了一盒回来了。回到军前指,掏出来让大家看看,是什么东西。王副军长说,“这是好东西呀,在哪儿搞的?”

叶柱说是在电台大楼里,姜副参谋长也过来凑热闹:说“是个好东西。人家副军长去过坦桑尼亚,当过军事顾问,见识广,见过这些洋玩意。”

“哦,副军长,这是啥?”原来他也说不出是什么东西。

副军长笑了笑,说,“这是录音用的东西,录音带。快去大楼,再搞一些回来!”

叶柱带着侦察连的几个兵,要了一辆车,重返大楼。找到大楼仓库,命令战士们,凡是没有开封的物品,一律搬上车。

大家忙乎了半天,搞了满满一车东西,得意地回来了。

部队冲进了高平,航军长很是高兴,带着叶柱几个人到城里看看。他说的那种轻松劲儿,就像是在国内去逛大街似的。

他们来到平江大桥,航军长说我们就在这里合个影吧,叶柱和陈参谋站在他的身后,军政治部杨渝干事赶紧拍下了这个难得的镜头。

在高平城郊靠山的斜坡上,航军长蹲在那里手持望远镜远望,叶柱坐在他的身后警戒,杨干事又赶快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后来陈列在了4军军史馆里。

军前指准备回撤。叶柱依然在前面带路。

从高平出发,我们经安来、压得,来到茶灵。通过茶灵河大桥时,部队停了下来。

接到上级指示,部队回到国内时,国内要组织群众欢迎。所以部队回到境内时,军容风纪要整顿一下,保持解放军形象的,不能太邋遢。可是,出国时候大家就穿了一套衣服出来的,出境是去打仗,是玩命,那里还考虑到带换衣服的问题。身上的这套衣服早已是汗渍累累,血迹斑斑。大家身上都是臭烘烘的,哪里有时间、有地方去洗澡呀!让叶柱庆幸的是,虽然参加了好几次战斗,他竟然只是裤腿上穿了一个洞,没有受到一点伤。

部队首长命令,部队就地在河里洗澡,打扫打扫卫生。大家脱个精光,噗通跳进小河里。大家在河里先把衣服洗了,没有肥皂,只能搓搓,把汗、血迹搓掉罢了,然后把衣服晾在河边坡上,让它晾干好穿。洗好衣服,大家重新跳进河里,在河里尽情地洗呀,相互搓呀,嬉笑着,有的还打起了“水仗”。

这时,远方传来阵阵汽车开过来的声响,不一会儿,大批的我国边境地方车队开了过来,车上有男有女,带着枪,原来是他们接到当地有关部门的通知,来境外搞“洋捞”的,见到解放军,他们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也好高兴,见到祖国来的亲人了!大家一高兴就欢呼起来,可这一欢呼一直身,忘记了自己是光着身子,下面就全暴露出来了,太不雅观了。而且车上还有女民兵呢,,吓得大家赶紧蹲下来,女民兵们顿时在车上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离了茶灵,前行6公里,就到了我国边境。再行进2公里,就是我国边境小镇龙邦。

一进入小镇,到处是彩门高悬,红旗招展,欢迎的人群载歌载舞,热烈迎接我军凯旋归来。部队下车、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祖国人民的夹道欢迎。

“我们终于回来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叶柱热泪盈眶,他庆幸他还活着回来了!

在越南境内的最后几天里,叶柱天天夜里望着北斗星,思念着他的亲人。早晨望着初升的太阳,望着北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他的家乡,是他的祖国!“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叶柱常常这样在心里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不时在耳边响起。此时此景,叶柱特别想念他的母亲和夏阿姨等亲人们。

回到国内,叶柱跟张师长来到靖西烈士陵园,张师长首先来到了他的儿子的墓前。他的唯一的儿子静静地躺在那里,张师长老泪纵横,一遍又一遍呼唤着他的儿子的名字,但任凭张师长如何呼唤,他唯一的儿子都不会回答了。回答他的只有耳边呼呼地风声,和山坡上的数不清的野草的摆动。在场的人们无不心酸掉泪。

是啊,在战场上,老师长都没有掉过一滴泪,他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没有影响全师的战斗行动。因为该师的任务是寻歼敌人,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战斗,但16师的战果却不断地在扩大,特别是在后期,他以他的智慧和毅力,充分展现出他的优秀指挥才能。在三军会攻可马诺的战役中,16师的行动是最积极、最有效的!他是大家敬慕的老首长!他的儿子是勇敢的,是值得他骄傲的!儿子一再要求上前线,上第一线去杀敌,最后壮烈牺牲,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后代,是名符其实的好儿男!在那个时代,叶柱也听到一些传言,某某首长在战前就把自己的儿子、女儿调到后勤部门,机关部门,相比之下,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的丑陋,他们的人格是多么的渺小,对他们的形象是何等的损害!

叶柱来到了侦察连牺牲的战友的墓前,他们是,廖长明,吕项稳,钟东。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愤,眼泪唰唰地往下流,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

在那次搜索残敌的战斗中,钟东奋不顾身地冲下山去,不料,隐藏在山洞里的敌人在他的背后,朝他开了枪,几粒子弹穿透身上的**,打进胸部,抬到战地救护所就不行了,身上全是血迹,连**里都是血呀。战争就是如此残酷,瞬间阴阳两隔,倒下便不能复生。美好的年华,绚丽的青春,一下子都没有了。他们才二十几岁呀!

有一位哲人说过,用战争消灭战争。可在战场上,不管敌方、我方,消失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叶柱咒骂战争,痛恨战争,他希望战争在这个地球上消失,可战争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世界上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战争,政治家们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还在强食弱肉,还在不断地在世界各地挑起纷争,每天都有由于战争死伤人的新闻。在这个世界上消除战争,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祈盼的事。

请看第三十二章《梦泊古镇》。

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莲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一)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六)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二)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四)第二十二章 哥俩相认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七章 智斗(四)第七章 智斗(二)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一)第二十二章 哥俩相认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九)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二十一章 长沙奇遇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二章 喋血苍峪(一)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二)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七)第八章 送信(三)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五)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三十五章 归鸦啼月(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六)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七章 智斗(四)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六章 初试锋芒(四)第二十二章 哥俩相认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五)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七)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四)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六章 初试锋芒(四)第二十二章 哥俩相认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一)第二十九章 柱子当兵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四)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四)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五)第三章 营救(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一)第七章 智斗(三)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三十章 水口关烽烟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一章 楔子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四)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一)第三章 营救(一)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九)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一章 危险选择(三)第三章 营救(二)第三章 营救(二)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九)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六)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三)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六章 初试锋芒(三)第二十九章 柱子当兵第八章 送信(一)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第十九章 鹿门斗智(四)第二十一章 长沙奇遇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二)第十八章 舍生取义(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七章 智斗(三)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第二十一章 长沙奇遇第十五章 考验(三)第八章 送信(二)第四章 逼婚(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七章 勇闯虎穴(七)第八章 送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