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羊肉泡馍里没羊肉

第389章 羊肉泡馍里没羊肉

“长宁侯请留步!”

有人高声喊一句,却是醉态可掬的舞阳侯樊离,这货摇摇晃晃的走过来,想要伸手去揽杨川的肩膀,却被不着痕迹的避了开来。

杨川一贯小心谨慎,除了曹襄、霍去病等寥寥几人,很少将自己的要害脖颈交给别人。

“舞阳侯,你醉了,先去歇息一晚,明日本侯请你继续吃蒜泥肘花。”杨川笑了笑,转身又要走。

樊离向前一大步,踉踉跄跄的扑过来,一把抓住杨川的手臂,道:“长宁侯,你想给诸位的惊喜是什么?”

果然这狗大户里就没有一盏省油的灯。

休要小瞧这外貌粗犷、脾气暴躁的樊离,还真有点其先祖樊哙的意思,外粗内细,就很是有眼色,光是如此一句话,便等若是两边卖了好。

果然,那些狗大户们纷纷起身问道:“长宁侯,这惊喜到底是什么啊?”

“伱再不说出来,我们就……我们就使劲吃你家的羊肉!”

周围一片哄笑之声。

杨川将半个身子倚在司马迁身上,回头笑道:“你们这些饕餮兽,光知道占便宜吃我家的饭食,一点好处也不给本侯留着。”

“好吧,本侯就说了。”

“这本来呢,本侯想着将朔方郡的荒地再拿出来几十万亩,让大家再行认领一些,既能帮本侯解决朔方郡屯田的种子、牲口、农具等燃眉之急,同时呢,也是诸位贵人为朝廷为皇帝分忧解难嘛……”

老贼们纷纷露出一丝笑意。

果然如此。

杨川刚要说话,却是一阵剧烈咳嗽打断了话头,便只好摆摆手,沙哑着嗓子低声说道:“这样吧,本侯身体抱恙,得回去喝了药歇着去了,有什么事情,你们找张汤、司马迁几人办理即可。”

言毕,一招手让东方朔‘搀扶’着他,一溜烟似的回了庄子……

……

次日,杨川睡了一个自然醒。

阳光透过窗纸洒进阁楼,让他半眯着眼适应了好一阵子方才完全醒来,伸手摸一把豹姐肥硕的腰身:“好了豹姐,太阳都晒到肚脐眼了,该起床了。”

豹姐慵懒的活动一下身子骨,将头顶过来,还想蹭着杨川睡一会儿懒觉,却被杨川一把拨开。

这家伙最近越来越不像话了。

杨川坐在绣榻之上,使劲搓几下脸颊,便开始洗漱;如今,杨川家的刷牙工具早已更新换代,从最早的柳枝到现在的猪鬃牙刷,可以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而尤其让那些狗大户们羡慕的,却还是他家里特制的‘牙膏’,是陇西皇甫家的一群小姐姐联合调制出来的,带着一股子淡淡的药香味儿,好闻极了。

因为牙膏的配方还没有彻底定型,尚处于‘初级研发’阶段,故而,杨川也没有急着生产出来去换钱。

不过,这种日用品的普及是迟早的事情……

洗漱完毕,杨川又将豹姐强行拖起来,帮它洗脸刷牙,并仔细剔除其牙缝中的生肉丝儿,这才出门向厨房走去。

张汤、司马迁、东方朔三人都在,霍光、杨敝两个哈怂系着纯白色的围裙,正忙碌着端茶送水,活脱脱就俩小伙计。

对于这种平淡的生活,杨川很喜欢。

他总觉得,这人啊,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吃穿用度,其次,才能考虑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的大事。

“长宁侯,昨夜租赁出去朔方郡的荒地三百多万亩。”

“所有人都签署了契约文书。”

“对了,半夜时分,平阳侯曹襄、冠军侯霍去病领着五百羽林军疾驰而来,带着皇帝圣旨,租赁荒地百万亩……”

听着张汤、司马迁二人的回报,杨川脸上显出一丝笑意,道:“还行,几十箱垃圾换来三四百万亩荒地的租费,皆大欢喜啊。”

张汤、司马迁二人齐齐点头:“对,大家都很满意。”

“满意就对了,就怕他们不满意,以后不跟咱合作呢,”杨川接过霍光递上来的一碗茶喝一口,居中而坐,接着说道:“不过,这种好事隔三差五的出现一次两次就行,不能给他们惯出毛病。”

“这人呐,最不识惯,你让他们每次到咱庄子上来蹭吃蹭喝一天,都要占一些便宜,慢慢的,他们就会习惯于此,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之事。”

最近忙于政务和各种杂事,还要装病,故而,对霍光、杨敝几人的学业便有些松懈,趁着羊肉泡馍还没端上来,他干脆就多说了几句。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好朋友,每日吃饭睡觉干活儿都在一起,那关系铁啊,恨不得穿同一条裤子、睡同一个被窝、娶同一个老婆。”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两个人都娶了亲,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可两个人的关系依然如故,除了睡觉不在一起,吃饭干活都在一起。”

“这两个人的关系铁啊。”

“有多铁?”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这其中一个人呢,不爱吃羊肉,故而,每次吃羊肉泡馍时,他都会把自己碗里的羊肉捞几筷子给另外一个人;另外那人呢,慢慢的就习惯了这样的照顾,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于是。”

此时,正好小厨娘端来羊肉泡馍、锅盔、小凉菜、榨菜和蒜瓣,杨川捏起筷子,将自己碗里的羊肉夹起来看一眼,笑道:“于是,终于有一天,这两个人之间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原来啊,那个不喜欢吃羊肉的人,自己的老婆孩子喜欢吃羊肉,他不想把自己碗里的羊肉再送给别人,而是想要带回家去,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

“故而,这一天吃饭时,他告诉另外那个喜欢吃羊肉的,说以后这羊肉他要带回家去让老婆孩子吃;于是,另外那人勃然大怒。”

“为什么勃然大怒?”

“那人骂道,你狗日的太不是东西了,竟然拿我的羊肉去养活你的老婆孩子……”

这是一个在后世很烂俗的故事,可经过杨川这么一讲,登时便有了新意。

张汤、司马迁、东方朔、霍光、杨敝几人都沉默了。

有些故事很烂俗,听起来就像是街头巷尾那些妇人们的闲言碎语,乍听之下,俗不可耐,令人喷饭,可你细细品嚼一番后,却又觉得心中惊悚,忍不住暗道一句:‘窝的个草,这不是在说我自己么?’

杨川开始吃羊肉泡馍。

后世的长安城里,羊肉泡馍分为好几种吃法,大体来说大约有干巴儿、一口汤、水围城三样。

其中,干巴儿的做法,要求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一口汤呢,要求吃后碗内仅剩一口汤;而水围城的吃法呢,往往是馍块在中间,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

对于这三种吃法,杨川都不喜欢。

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干巴儿、一口汤还是水围城,其实都是由两千年前的‘羊肉羹’演化而成,最早的时候,等若是羊肉羹煮面,直到后来出现了‘死面馍馍’,这种被后世长安人津津乐道的‘羊肉泡馍’算是基本定型,并渐渐成为一个招牌菜。

好听,但不好吃。

为什么呢?

因为,那种死面馍馍本身就不好吃,那玩意儿在热乎的时候,可以卷羊肉、卷小菜,给人的感觉还挺有特色,滋味也不错;可是,没有经过充分发酵的面饼子在冷却后,却是极费牙。

有人曾经笑说,死面饼子热乎的时候是小鲜肉,看着白白净净、有模有样,吃一口也是满嘴的水汁子,嫩得很;等到冷却下来,便成了滚刀肉,嚼不烂撕不开,就像是狗嚼猪大肠,须得连撕带扯才能弄下来一块。

至于放置的时间一久,过上这么三天两夜的,好家伙,那玩意简直就跟生铁片子一般,又冷又硬都能当菜刀去剁肉了。

冷硬的死面饼子,不要说直接放嘴里咀嚼,就算是掰碎了在滚烫的羊肉羹里滚上一盏茶工夫,那玩意儿还是韧劲儿十足,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根本就吃不动。

当然,如果只有这些原因,杨川也犯不着膈应和生气。

毕竟,羊肉泡馍的馍馍不过是辅助吃食,并非这一道吃食的重点。

重点是。

后世长安城的羊肉泡馍,馍馍倒是变着法儿的给你更新换代,就差在上面用梳子、篦子戳出几百朵小黄花儿,可碗里的羊肉就是个点缀,一不小心,可能就塞你牙缝里去了。

一句话,那玩意儿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羊肉泡馍’,而应该叫‘羊汤泡馍’。

杨川家的羊肉泡馍,从一开始就不用死面饼子,也不学后世长安人的那几样做法,而是一碗清汤羊肉,撒上蒜苗香菜末,直接就着锅盔吃。

或者,如果是老人孩子,还可以泡着吃。

总而言之,杨川始终认为既然这一道吃食被称之为‘羊肉泡馍’,羊肉才是当家菜,你特娘的老是在馍馍上下功夫,那不是本末倒置蒙人的吗?

老婆饼里没老婆,牛肉面里没牛肉。

说来说去,不是城里人套路深,而是汉帝国的这种优良传统,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些狡黠,让你生不起气,但就是挺膈应人……

“吃过饭,你们也该去一趟长安城了。”

杨川慢吞吞的吃着饭,随口吩咐:“张汤,司马迁,你二人负责将那些长安贵人们的钱粮收拢起来,分别运往太仓、甘泉、华仓和京师等四处,其中,甘泉仓占一半,以作大军北征时的第二批粮草。”

“还有,给我二姨传信,将咱家在长安城的玉器店铺里的货品价格提高二成,无论售卖,都要加价。”

此时,东方朔皱眉问道:“长宁侯,售卖都加价,那可不就成亏本生意了?”

杨川笑道:“这做生意就像是赌坊里耍钱,你若是每一场都赢钱,三五日七八次倒无所谓,可时间久了,等到人家都反应过来时,谁还跟你玩?

所以,咱们在朔方郡的荒地买卖上赚了一大笔钱,其他小生意上就得让一些利,不能光占便宜不吃亏。”

张汤几人差不多听懂了。

不过有些话杨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他其实根本就不想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之所以让玉器店铺加价,无非是一种平衡手段罢了。

他一口气吐出去几十箱玉器古玩,势必会造成长安城羊脂玉掉价,一旦掉价二三成以上,那些狗大户们登时便会觉得之前吃了亏,说不定会赶紧将手中玉器抛售掉,然后,自然便是一场血崩。

想要长久的把玉器生意做下去,不断的做大做强,在必要的时候,就是要吃一些亏。

人嘛,趋利避害,常情也……

……

元狩元年的初春,就在一派纷乱和忙碌中悄然滑过。

一年之计在于春。

杨川家的几千亩庄稼和菜蔬抢种完毕,上林苑的三十万亩屯田的春耕春播也在有序进行,关中之地,到处可见的便是耕牛、驴子、架子车和各种农具,无论是农夫还是军户,乃至那些平日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狗大户们,也是一门心思的扑在春天的劳作中,在自家小妇人的肚皮上耕耘、播种。

这一日,杨川吃过早饭后,骑着一匹栗色小母马,带着霍光、杨敝二人来到渭水对岸的太学院,随手处理了一大摊子杂事,便已是日近黄昏。

春耕春播开始后,太学院等于是半瘫痪状态。

根据杨川的意思,所有到太学院求学的念书人,在农忙时节必须要上山下乡,与屯田军户同吃同住,体验民生艰难的同时,更要求每一个人对农桑稼穑之事要做到起码的熟悉。

这些人,在今后的几年内,将会陆续被朝廷录用,成为汉帝国的官吏,若不在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会耕种田地,等到成了官老爷,谁知道会成一群什么玩意儿。

故而,太学院上下,对长宁侯杨川的埋怨之声就从未断绝过,几乎每一个念书人都觉得杨川小贼不是人……

“这不是长宁侯么?”

杨川几人刚走下阁楼,迎面遇见一人,却是好久不见的董仲舒,老贼哈哈大笑:“你这太学院祭酒当得太不称职,这一年到头也来不了三五次啊。”

杨川拱手笑道:“有董公坐镇,一座小小的太学院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董仲舒笑了几声,旋即却长叹一口气,道:“不过长宁侯,老夫自从去了一趟朔方郡,突然觉得这长安城好生无趣,除了读书就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玩玩乐乐,整个人都觉得要发霉了。

故而,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杨川摆摆手:“既然是不情之请,就不要请了。”

董仲舒对杨川的粗鄙无所谓,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下个月初,你去陇西郡那边屯田打仗时,能不能带上老夫?”

杨川一呆,忍不住问道:“董公,你刚才说、本侯要去陇西郡?”

董仲舒一愣:“怎的,长宁侯还不知道?皇帝旨意都下来了,冠军侯霍去病统领三千羽林军屯兵陇西郡,平阳侯曹襄为军司马,长宁侯杨川为陇西郡太守,负责为羽林军筹备粮秣兵械。”

这一下,就连杨川都不淡定了。

自己是大农令,怎的一转眼又成陇西郡太守了?

(本章完)

第33章 过油肉拌面第269章 督邮 司马迁?第183章 迷之杀局第98章 天大的祸事第194章 家庭教师的日常第360章 我一个厨子粗鲁一些怎么了?第189章 想的美!第377章 让她尝尝本厨子的手段第284章 半部‘抡语’第97章 杨川生气了第136章 莫欺少年瘦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251章 再见长安第249章 不败之地第101章 羊肉泡馍?第155章 卤水点豆腐第63章 张骞啊……(求追读啊)第124章 霍去病的伤心事第51章 精微处,自有大义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408章 祸水 演技与尺子第202章 紧 俏而妙第347章 陈阿娇的警告第272章 历史,是一场游戏第349章 三枚钱币第82章 接着馋(求追读)第116章 虎狼之地第308章 既然来了,那就将他们安葬在这里吧第10章 乱中取胜?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346章 家庭教师的日常:教书育人打公主第356章 还治不了你!第426章 霍去病被带坏了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21章 咱们该动身了第455章 绝户之计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46章 涮羊肉(上)第442章 红烧狮子头第415章 【论:第一性的重要】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112章 侯门似海(求首订)第419章 豹姐的意思第82章 接着馋(求追读)第131章 下次换个地方……第131章 下次换个地方……第314章 城头擂鼓者,红颜戎装第443章 这是一道硬菜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362章 做饭前,先洗个锅第330章 请 看剑!第113章 甜死刘嫖!(加更求首订)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杨川家的哈怂!第64章 此间事了第135章 这位高人有毛病啊第428章 前面的戏,很足!第22章 此去漠北第233章 朕欠他一个关内侯第11章 石板烤牛柳第2章 大汉使者第231章 顺手补几刀第410章 这一波骚操作第256章 强行降智第423章 厨子 少女与阿提拉第210章 金蝉脱壳第270章 狠人大帝的手段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83章 有价值的人(求追读)第103章 屁股坐歪了(求追读)第165章 刘彻的恶趣味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187章 啊,终于捅破了第447章 我服了you,大汉麋鹿侯!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391章 第二个回合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颗糖第23章 厨子的逻辑第304章 秘密武器与皇帝的影子第24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54章 斗狗大户第43章 宫里来的?第430章 狗头军师的成长之路第342章 两只咸猪手第408章 祸水 演技与尺子第109章 生意人?第411章 皇帝 算计和李广第68章 下手挺狠第206章 汉家女?第264章 不就百万金么?第284章 半部‘抡语’第78章 被人告下了第107章 大汉公主的传承手艺第65章 人面桃花(求追读)第250章 半推半就第234章 佛跳墙第39章 用拳头说话第186章 天生尤物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