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新朋旧友

孔融的建议不可谓不高明。

首先,他将根本责任推给了孝桓皇帝,避开了先帝孝灵皇帝,以免引起天子的反感。

其次,他剑锋直指的对象是宦官。在宦官制度被取消的情况下,宦官势力已经一败涂地,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就算有人对此有疑义,也不会主动跳出来,为宦官鸣不平。

这几乎是没有对手的战斗,胜利唾手可得。

在《孝灵帝纪》正在编撰之时,孔融的这个建议有归咎孝桓,为孝灵分谤的意思,得到天子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但明眼人都知道,孔融这个建议看似附和天子,实际上却藏着谏止天子的用意。

孝桓皇帝有两个最为人诟病的乱政:一是重用宦官,乱了纲纪;一是重用段颎,对东羌用兵。

段颎的胜利为孝桓皇帝赢得了美谥,却将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财政推向崩溃,导致孝灵皇帝继位之初,就面临着连官员俸禄都无法及时发布的困境。

天子取消了宦官制度固然是善政,但他在天下未定之际就打算对海外用兵,比孝桓皇帝更为恶劣,也更为危险。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就应该停止海外用兵,休养生息。

所以孔融这个上书一公布,就赢得了无数人的称赞。

孔融也很得意,特地来到司徒府,找祢衡喝酒,想听听祢衡的意见。

祢衡对孔融的到来早有准备,让一个年轻小吏将孔融带到一旁的小院,等他处理完手头的公务,再与孔融见面。

见祢衡摆谱,孔融有点不爽,推开迎接他的小吏,径直来到正堂。

司徒府的正堂被祢衡改造成了一个大型公廨,连走廊上都坐满了人。有的是等着汇报工作的,有是则是处理相关事务的。祢衡坐在正堂上,面前是一张大案,案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摞摞的公文。

孔融进来的时候,祢衡正一边批复公文,一边听案前的两个人汇报事务。

听到脚步声,祢衡抬头看了一眼,见是孔融,皱了皱眉,却没说话。

孔融开始没当回事,听了片刻,才意识到这两个人汇报的不是一件事。

一个说的蚕桑,一个说的是为北军准备钱粮的事。

两人声音都不大,说话的同时,还翻看着手中的帐本,报出一串串数字。

正当孔融惊讶的时候,祢衡抬起头,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一旁小吏的同时,对左侧正说蚕桑事的人说道:“你把账目核对清楚了再来汇报,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那人一愣。“长史,这账目已经核对过三遍了,没有讹误。”

一侧汇报北军钱粮的小吏视若未闻,继续汇报。

祢衡一连说了几个数字,然后冷笑一声:“这是南阳前年的桑田数目,比你刚才报的这几个还大,你说去年增长了三成,这些桑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你们今天增加了原本划归章陵的几个县,数字也对不上。如果不是算错了账,就是虚增数字了。”

那人脸色微变,不敢多嘴,捧起账本,拜了两拜,下去了。

汇报北军钱粮的小吏正好也说完了,等着祢衡回复。

祢衡一边招手让另一个人上前,一边拿起一份公文,笔不加点的指示着,口中说道:“太尉府之前报给司徒府的计划是今天秋收之后进兵,除了征发当地民伕运粮之外,还要趁着夏季空闲,巡视河道,减少运粮的消耗。第一批支付的钱粮是给清理河道的,不包括秋后进兵的开销。那些钱粮,司徒府已经有安排,到时候自然会拨过去,一石也不会少。”

“喏。”小吏应了一声,将一份文书送到祢衡面前,祢衡扫了一眼,在上面批了几个字,然后让人用印。

孔融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祢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祢衡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几个事务。

“祢长史一直这么辛苦吗?”孔融问一旁的年轻小吏。

年轻小吏点点头,看向祢衡的眼中充满崇拜之情。“祢长史真是奇才,不仅过目不忘,而且心细如发。不管多小的错误,都很难瞒过他的眼睛。司徒委任他为长史,付以留府之任,真是太英明了。先生不用着急,稍微等一会儿,他就有空了。”

孔融上下打量了小吏两眼。“你很面生啊,刚入府的?”

小吏微微一笑。“先生真是高明。”

孔融撇了撇嘴。他一听就小吏说话,就知道他是新来的,甚至不知道他和祢衡之间的关系,还以为他是来拜访祢衡的。

“哪里人氏?”

“襄阳人,鄙姓杨,名仪,草字威公,今年十四岁。半个月前刚入司徒府,为奔走之吏。”

“襄阳人啊。”孔融微微一笑。“谁举荐你来的?诸葛亮还是庞统?”

杨仪有点不快,收起笑容,淡淡的说道:“我是自己考进来的。”他顿了顿,又道:“因算学上略有心得,被祢长史引在左右。”

孔融诧异地打量了杨仪两眼。

杨仪说得客气,可是能被祢衡这样的人看中,绝不是算学上略有心得就能行的,那得出类拔萃才行。

“我正好有一个难题,你能否帮我算一算?”

杨仪看了孔融一眼,伸手示意孔融跟他走。两人回到之前的小院,杨仪请孔融上堂就坐,然后取出一把算筹,对孔融说道:“请先生出题。”

孔融也不客气,出了一道题。

他最近在太学没什么事,经常跑到灵台去玩,与太史令刘洪讨论一些历法的问题,其中有不少难度不小,需要高明的算学才能解决。

他给杨仪出了两道题,不算很难,但计算量不小。

杨仪连算筹都没用,掐掐指尖,就将答案报了出来,而且精准无误。

孔融大惊,拍案而起。“小子,你师承何人?如此算学,在司徒府做个小吏太可惜了。若是有意,我可以引荐你去灵台,拜在刘元卓门下。”

杨仪一惊。“是创《乾象历》的刘元卓吗?”

“正是。”

“孔文举,你还真是无事不登门,登门必有事。”祢衡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怎么,挖人挖到我司徒府来了?”

孔融大笑,甩甩袖子。“正平,你看你说的,我只是见才心喜,不想他埋没了。”

“他在司徒府大有用武之地,怎么可能埋没?”祢衡没好气的说道:“天文历法固然重要,可是再重要,还能比民生重要?司徒府每天要经手的账目堆积如山,每一个数字都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得失,不能有一丝讹误,可比历法早半天、晚半天严重多了。”

孔融连连摇头。“正平,此言差矣。就连天子都要承天而行,历法岂能轻忽?之前朝政荒疏,更是因为历法不准所致,如今天子中兴大汉,修订历法才是当务之急。”

第252章 人无完人第1145章 开诚布公(求月票!)第664章 自食其力第686章 时代转折第1181章 欲擒故纵第206章 公法私谊(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563章 孤陋寡闻(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561章 枕边有风第296章 一见如故第407章 新仇旧怨第961章 书生之见第668章 斗而不破第888章 见微知著第887章 旧习难改第1017章 鸿门宴第141章 老谋深算第330章 万众一心第593章 刘晔进计第953章 顺势而为第713章 欣喜若狂(菩緹盟主加更第六)第1070章 既虚且伪第359章 奶与茶第425章 老顽固第1039章 势如破竹第246章 宝刀未试第90章 各进半步第906章 名不副实第31章 诛心第385章 有容乃大第697章 当仁不让(菩提打赏加更)第96章 润物无声第1092章 兵役改革第337章 同此凉热第1024章 思想先行第267章 谋事在人第513章 人性与兽性第844章 同心协力第1015章 滴水穿石第138章 李傕授首(20200908094622608打赏加更)第293章 釜底抽薪第119章 送你一功第350章 张辽冲阵第51章 自家人(玄清竹打赏加更)第100章 夜袭第46章 原本是交易第73章 请自我始第474章 闻风而动第692章 周忠还朝(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737章 以理服人第1145章 开诚布公(求月票!)第600章 暗度陈仓第1064章 有心无力第875章 肺腑之言第183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第650章 与时俱进第323章 君臣同心第328章 胜而不骄第33章 想苟?没门!(冬雷1977打赏加更)第840章 近乡情怯第945章 在所不辞第1035章 夫妻同心第774章 草原母狼第857章 雏鹰归来第1222章 天下英才第1093章 直言无忌第503章 将进酒第758章 未来可期第483章 狼骑突击第1132章 祸水外引第342章 穷途末路第637章 一场空第1209章 燕赵遗风第704章 虞翻悟道第299章 勾心斗角第684章 你骂得,朕骂不得?(穿越回原始打赏加更)第1252章 弄巧成拙第520章 决战(三)第806章 顺水推舟第514章 初战第1180章 驱狼吞虎第559章 聪明一时第914章 女中豪杰第841章 鲜克有终第760章 士别三日第325章 高顺夜袭第965章 欲速则不达第1159章 事出反常第445章 风雪弹汗山第995章 家丑不可外扬第1026章 推波助澜第18章 再试杨修第834章 变则通第702章 学而时习之第700章 背后一刀(菩提打赏加更)第637章 大道之争第461章 观望者第691章 医不自医第147章 与狼共舞(鹤舞白沙盟主加更)第342章 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