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葛氏兄弟早年就在大樵山落草为寇,比胡全等人落草早了几年。这几年广东局势也是一日三变,先是绍武政权立,后是肇庆永历政权立,再接着又是清军破广州灭绍武政权,又是肇庆的永历帝如惊弓之鸟般在清军还没有到来前就匆匆西逃,把个广东全盘丢给了清军。其后局面演变更是惊人,原是清军南下急先锋的李成栋突然反正成了大明的东勋,再接着清朝的平、靖二藩王南下,然后李定国两攻广东。反反复复七八年,也不知死了多少百姓,更不知道空了多少城,好端端一个粤省竟成了今日人间地狱。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想平平安安活下去的资格都没有,甚至想当顺民都是奢求,那清军刀剑挥舞起来可不管你是顺民还是“刁民”,在这大前提下,如葛氏兄弟这等上山落草的就多了去。当土匪就要有当土匪的觉悟,杀人放火再是正常不过,为求活命,为求自家吃口饱饭,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做也得做了。

人无完人,本心而论,真到迫不得已时,周士相也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那时与他谈什么仁义道德,谈什么良心都是虚的。活着,才有未来,死了,狗屁不是。

将心比心,葛氏兄弟当年的土匪事迹自然不会让周士相有心结,往大了说,今日太平军何尝不是一支土匪军队。除了坚持抗清和打着南明旗帜外,太平军所作所为哪里入得了世人眼,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到处裹挟百姓的行径就足以让世人骂上百遍了。

当初宋襄公为葛氏兄弟取大名,一取“正”字,一取“义”字,合为正义二字。以这二字作名,也未必不是宋襄公潜意识对“正宗”土匪出身的葛氏兄弟不屑,变着法子骂他们呢。

但如今,宋襄公却落了泪。

葛正伤势很重。整个前胸叫长矛给捅穿,当时周士相就知道捅着的是葛正的肺叶子。

人的肺子关系着呼吸,肺叶子叫捅穿,这人就是大罗神仙下凡也救不活了。

葛正不甘心。倒下时都不甘心,两眼如牛眼珠般瞪着那捅他的清兵,嘴里如喝了肥皂水般“咕咕噜噜”的往外吐出血泡。

鲜红的血泡在阳光的映射下五颜六彩。

周士相疯了般将葛正抱到医营,可医营的几个郎中都是半吊子水平,哪里治得了这伤?即便是真有神医在这。面对这等肺叶子被活脱脱捅穿的重伤者又如何去救!

这不是21世纪,如今是17世纪,是明清易鼎,是无数汉家儿女被屠杀,是华夏汉家文明沉沦的1654年!

“秀才,秀才,我哥,我哥他...”

葛义哭成了泪人,抱膝蹲在大哥的身边,看到周士相过来嚎啕大哭起来。现如今。也就浑人一个的葛义还敢在军中叫周士相秀才了。

赵四海、秃子蒋和也红着眼睛抱着尚未断气,仍在苦苦挣扎的葛正。

大樵山30多兄弟跟着胡全和周士相下山夺了罗定州,立了太平军营头,这么多场仗打下来,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也就几个了。

周士相忍着悲痛,含着眼泪看向那几个站在一边束手无策的郎中,得到的却是沉默。

一个在医营学徒的半大孩子还在不断的用毛巾拭去葛正嘴里吐出的血水。

他的胸前早就被血浸透。

“秀...秀才...”

周士相的出现让葛正回光返照,但却依旧无法起身。更动弹不得一下,只能喃喃着看着周士相,右手的食指不住颤动,看样子是想和周士相说最后的话。

宋襄公难过的别过头去不忍再看。

周士相更是箭步上前紧握葛正的手。上身半倾下去,尽量将耳朵离葛正的嘴巴近些,以免错过这个兄弟的最后遗言。

葛正喃喃着,却说不出什么,只直直的盯着周士相。

周士相以为葛正放心不下弟弟葛义,便哽咽道:“五哥放心。我会盯着六哥的,但我活一天,便不叫六哥走在前头。”

话说完,就见葛正的瞳孔似乎张了一下,随即黯淡下去。

“哥,哥!”

葛义痛哭流泪紧紧抱着哥哥的身子。

赵四海他们也都泣声一片,便是那学徒的半大孩子也忍不住哭出声来。

可周士相却明明还感受到葛正心脉未断,他看得清楚,葛正的嘴唇还在微张,他在说话,虽然声音很低,虽然咬词很不清楚,可周士相知道他在说话。

“五哥,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周士相的耳朵近乎紧靠在葛正嘴巴之上,他的动作让嚎哭的葛义愣住,也让赵四海他们止住了哭泣。

“秀...秀才,”许是知道这是自己最后说话的机会,葛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张大嘴巴,“公库里我...我那份...给..给...给老六...”

说完,终是停止了心跳。

轻轻的伸手合上葛正不肯瞑目的眼睛后,周士相缓缓起身跪在了地上,朝着床上的葛正重重磕了一响首,尔后以誓言道:“五哥放心,你那份我会如数分给六哥!”

葛义没有想到大哥临死前竟然放心不下的是他那份钱财,更在死前当着这么多人面将这份钱财转交给他,这让他更是悲痛。

手足之情,感天泣地。

赵四海、蒋和他们在悲痛之余,看到周士相如此郑重对待葛正的遗言,也颇是感动。

唯宋襄公却不为人注意的皱了皱眉,但却无法就此事说些什么,毕竟当初起事时周士相跟众人说得明白,公库里的钱财都是众兄弟的,将来天下太平了肯定要和众家兄弟分。

当初,这个决定无疑让一众土匪出身的兄弟肯随周士相出生入死,也合理解决了太平军壮大的问题,但是,将来,这公库的钱财真的就要就此分了吗?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自古钱财招祸端,将来周士相又是否真舍得将那大笔金银财货拿出来分吗?

唉,将来的事谁个晓得,眼下这命还保不保得住都难说呢,想着将来分钱的事,真是可笑。

宋襄公心头苦笑一声,杂念一扫而空,转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伤感。

昔日老弟兄,又走了一个。(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拢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六百章 为了粮食开战第六百章 为了粮食开战第六百章 为了粮食开战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还想卸磨杀驴么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们不讲理第五百三十六章 广西狼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营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娘儿俩的!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颗心凉个彻底第四百五十三章 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汉者皆汉人第四百零七章 汉人的东西学不得第二百二十四章 伪帝之女第八十四章 选择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两个皇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为了旗人姑奶奶第五十五章 贼秀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战精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五百九十章 没死的就是精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监国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齐王?安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将军府做寿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么,你不卖?第三十二章 灭胡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六十一章 扩军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拢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尔死第619章 总督大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狱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减丁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营第四百六十三章 识时务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来,故都见!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顺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军集合 大帅来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称旗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乱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三十四章 恐吓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国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过赎了么!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第五十五章 贼秀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围而不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书社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一千零八章 贼秀才先动手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人解决问题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学士自广东来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将军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书大人乃饵也!第四百五十九章 满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礼服人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复仇!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四百八十二章 钱不够用了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没了,怎么办?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乱吗?第289章 秀才的担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百四十三章 怀疑第四十一章 整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乱吗?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为何不死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六十一章 反诗第一千二十二章 谭诣要干什么?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贞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帅的墙角第七百零五章 打满州易,打唐三水难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顺第四十八章 败将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将军到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阳被犬欺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郑经书》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阴谋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