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

葛正、彭大柱这两位大樵山出身老弟兄的葬礼很简单,和那些战死的江西兵一样,也是在城中找了处空地掘地埋了,同样,也没有立碑。

葛义手足情深,过于哀伤兄长之死,在兄长入土时哭晕过去,当时就吓坏了赵四海他们,后来郎中给瞧了,说是情绪过于激动一时气血攻心,将养一两天便无事。

人死了,埋。

伤了,治。

治不了的也只能等死,然后入土掩埋。

一切都是从简,活下来的人心都挂在城墙上,挂在城外的围城清军身上。

三次强攻,折兵不下五千之数的清军终于停止了疯狂行径,没有再拿人命继续来填新会坚城这个无底洞,但是,城外的清军大营仍然矗立着,层层防线依旧紧紧合围着新会,让城中的太平军上下喘不过气来。

宋襄公照周士相的吩咐再次统计了城内的剩余物资,粮食、食盐、菜油、火油、石灰、檑木、兵器等一应物资全部统计了个遍,得到的结果很不乐观。

宋襄公私下对周士相建议马上突围,因为城中的粮食顶多还能支撑十天左右。十天之后,如果清军还没有撤围,那太平军就无粮可食,若想突围必须马上着手,否则,过上几天就是想突围也没有那个力气了。

突围的提议,早在清军围城初始军中就有人提出过,可是被周士相否决了,现下,他仍然不赞成突围。原因很简单,军中的士兵不可能扔下他们的妻儿老小独自逃命的,他周士相真敢下令突围,恐怕城门还没打开,城中就已是自相残杀起来了。

试百户以上的军官对于是否突围的意见也争执得厉害,以邵九公、李辅国为首的原绿营兵出身的军官支持突围,他们在太平军中都是孤家寡人,没有家小牵挂。自然不愿意再在新会这座孤城等死。

反之,陷阵营百户铁毅,虎捷营百户秦智生是坚决反对突围的。对于铁毅的反对,周士相自然明白。因为铁毅的部下多是他在老凤庄铜矿的工友,且陷阵营官兵的家眷全部都在城中,如果铁毅答应抛弃家眷突围,那才见鬼了呢。

秦智生的激烈反对突围倒让周士相有些意外,秦智生当年随胡全落草大樵山时就是独自一人。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娶妻生子,因而他和宋襄公、李辅国他们一样,在这城中没有家小拖累,所以说按理他是应该支持突围的,毕竟突围的话可以多一点生机,死守在这城中倒了多半是个死。可不曾想,秦智生却好像吃了秤砣般铁了心不同意突围,甚至在和李辅国他们争吵时怒骂要跑你们跑,老子不跑!

周士相从没有猜测部下心理的念头,但这回还是忍不住问了宋襄公。想弄明白为何秦智生如此激烈反对突围。

宋襄公在沉默片刻后告诉周士相,当年秦智生和胡全两人都在李成栋的军中当差,胡全是李成栋的亲兵,秦智生则是李成栋部下郑魁国手下的把总。永历二年李成栋反正之后即率兵进攻江西赣州,哪曾想兵败落水淹死。

成栋死后,群龙无首,诸将降的降,退的退,时郑魁国奉命把守信元城,清军逼近后。郑魁国竟然不顾城中有数千成栋军中士卒家眷在就弃城而跑,他这一跑结果清军入城后便将这几千家眷杀得精光。

宋襄公说,这几千成栋军中士卒家眷中恐怕便有秦智生爱慕之人,因为打那起。每年四月初九,就是信元破城的日子,秦智生都会独自一人在后山找个无人处喝闷酒。有一回葛义无意中看到秦智生竟然面朝东北信元方向掩面哭泣。

信元城中到底有没有秦智生爱慕之人或是亲人被清军屠杀,事情过去这么久,秦智生这个当事人自己不说,别人也只能猜测。周士相无意细探这事。但觉此事恐怕与宋襄公说得差不了多少,正因为当年有弃城而致几千老弱妇孺惨死之事发生,所以今日秦智生宁死也不肯突围,因为他比任何人清楚,这个所谓突围实际上就是弃城,抛弃那些无法随军突围的老弱妇孺。

秃子蒋和是大樵山从弟兄中长相最为凶恶的,当初周士相被他们发现时,也是蒋和对他态度最凶。不过说来也奇怪,蒋和命大,打夺罗定开始到如今,这家伙竟然一点伤也没有受过,甚至连个险情都没有遇上,叫人十分的唏嘘。

对于是否突围,蒋和态度中立,既没有支持邵九公和李辅国他们,也没有支持铁毅和秦智生他们,而是说道一切听千户的,千户说突围那就突围,千户不说突围那就死守。

这说了等于白说,和后世那种“谁在中央支持谁”的说法差不多。和蒋和持同样态度的有近卫营试百户林再生,虎捷营试百户张二江等人。

宋二牛和郑二牛这两个名字带牛的试百户是打死也不肯突围的,他们的情况和陷阵营差不多,都是有妻儿老小在城中。

双方争执得很激烈,军议最终没有结果,因为周士相召集诸将过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商讨突围的事,而是就城中防务再作细致安排,补上因为清军强攻导致的几处豁口,现则因为军议的方向转向是否突围而作罢。

最后,周士相宣布因为葛正的死,震虏营百户一职空缺,现由葛义代领,然后就命诸将先退下,他要和宋襄公再议。

不曾想,诸将回去后,有关太平军要突围的消息就在城中散布开来,一时之间,五大营战兵也好,后营老弱也好,人心惶惶。那些老弱妇孺更是在后营哭成一片,唯恐周士相这个千户会把她们抛弃。

女人孩子的哭声自然引得战兵营男人心乱,有家眷在后营的军官和士兵纷纷围堵他们的试百户和百户,质问是不是有突围一事。群情激昂之下,甚至有士兵气愤的脱下身上的军服,扬言不再替太平军卖命。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让周士相一时错愕,因为他事先再三叮嘱过与会的军官,任何人也不得对外透露有关突围一事的所有消息。然而事实却是他的封口令没有起作用,突围一事的流言在城中越演越烈,几近达到动摇军心的程度。

周士相和宋襄公同时拍桌子认定,这事背后有人搞鬼!(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营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第四百七十五章 马鹞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强的第二百六十章 优待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爷 非投满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鳌拜在外 三水在内第五十二章 赏格第八百九十七章 汉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三百一十七章 贼秀才好大胆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282章 大家都骂娘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阳第七百零四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八百四十三章 吴克善在哪!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开第八百六十七章 杀人者有威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么,你不卖?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钱第一千六十九章 贼秀才举兵逼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隶总督第六百七十八章 骄横明军第二十章 风起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营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八百一十五章 杀猪传统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师称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肠 太子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二十三章 斩首第一百四十章 伤亡第八百八十二章 吴三桂反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鞑子说我是鞑子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惨案第611章 夷虏所畏中国者,火器也第七百三十九章 阴兵过道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们是大清的兵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七百二十八章 岳乐干的好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动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领悟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为顺民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卫国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惨案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四十五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第八百一十章 将来,我们再做了断!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亲王凯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变第二百四十八章 让城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七百零二章 黄袍加身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战个痛快第六百六十二章 内阁 女婿 皇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墙 血如泉涌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晋王杀你!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吴三桂不过一个阿哈第一百五十二章 报讯第八百二十章 克继大宝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无战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决战 三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乱第四百五十章 金厦之战第八十八章 转进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顺第六百四十七章 脑袋也值钱第八章 逃人第七章 知县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二百二十三章 处置?第五百章 你曾说过,忠臣无后第一千八十二章 边外李晋王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对不住将士们 完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无战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说话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书社第五百三十六章 广西狼兵第五十五章 贼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