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扩军 上

苏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军东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济度人头后,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诺言,允许碣石卫残余清军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满州兵148人,汉军275人。另得战马2850匹,铠甲1460幅,武器若干。

东征之役,太平军共计消灭清军14000余,其中满州兵1200余,蒙古兵1500余,汉军4600余,北方绿营兵4000余,潮州绿营3000余。

清军先后阵亡乌真超哈统领、续顺公沈永兴、满州前锋营都统季达礼、广东提督吴六奇以下满蒙汉将校123人。清军统帅定远大将军、简亲王济度、都统纳海、贝勒杜尔佑等人为蒙古兵所杀。另有归德总兵刘忠、南阳总兵张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总兵杨镇威、通州总兵张胆则一死于病,一死于内讧。

济度死后,周士相立即命来降蒙古兵往普宁攻打卢光祖部,原以为卢光祖会逃回潮州坚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经归降太平军后,卢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书,率所部四千营兵并潮州城易帜投降。

决定投降时,卢光祖唯恐福建绿营不肯一起降,便诓来福建将领,于军帐后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将领入帐后刀斧手一齐冲出,转瞬便将福建将领宰杀。尔后,卢光祖命李天水、石庆等军官带人控制福建营兵,派人往太平军递上降书。与卢光祖一同投降的还有潮州知府吴文宪、海阳知县宋国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员。

周士相知道卢光祖是真心投降,因为济度的死让这个乌真超哈副统领没了选择,清廷肯定要追究亲王战死的责任,到时他这个败逃回去的汉人肯定要被当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接纳卢光祖投降后,周士相又命归降的潮州知府吴文宪带人往仍为清军控制的潮州各县劝降,明言有不降者则太平大军即日便至,破城之后不论官吏军民,老弱妇孺一律屠之。

受济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县纷纷易帜。除已为太平军占领的普宁、惠来及易帜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阳县外,潮州其余各县相继归明,共得揭阳、程乡、饶平、镇平、大埔、平远、澄海七县,计有丁口八万四千,实有人口13万6000余人。另得七县驻防营兵3000余。

七县清廷委任的官吏尽数投降,无一闭城反抗者。对于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吴文宪继续当着,只调那些营兵至普宁接受整编。

潮州境内除县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处,周士相命卢光祖部扫平这些寨子,愿降者一律整册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卢光祖部和各县归降营兵的协助下,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将这些堡寨尽数拔除,得丁口两万多,内中青壮五千余。

大战之后的太平军急需补充,原有四镇要扩至八至十镇,以应付接下来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虏的清军一律纳入太平军外,那些随军民夫也没有被放回,周士相又叫潮州各县按三丁抽一的办法挑选精壮送至普宁,如此又得7000丁壮,加上先期归降的清军和民夫,仅在潮州,就有两万余人可供太平军补充。

第一镇在玄武山大战时伤亡最为惨重,三旅只剩一旅兵,急需补充。周士相命从降军中选5000人调入第一镇,计从归德总兵刘忠部降兵选500人,南阳总兵张超部选400人,潮州绿营选600人,卢光祖部选1200人,汉军选200人,余下从潮州驻防营兵及青壮中选调,如此将第一镇补充完整。

鉴于来降蒙古兵达到了三千余人,若独编一部恐日后难制,周士相便在第一镇、第二、第三镇再建一骑兵营建制,将蒙古兵分拆调入各镇。此举虽让苏日勒不满,可在太平军的强势之下却也不得不行之。如此,第一、第二、第三镇计有步军三旅7475人外再有一营骑兵775人,实有兵员为8250人。

余下蒙古兵仍编入骑兵旅,各镇骑兵营非战役集结时由各镇单独指挥,若遇会战时,则由军帅府视会战规模调度各镇骑兵归骑兵旅建制统一指挥。

第一镇在人员补充到位后在普宁休整三日后立即经陆路回广州。周士相又成立第六镇,以满州人苏纳为镇将,卢光祖为副将。第六镇兵员由福建兵、潮州兵及潮州青壮组成,不编骑兵营,实有兵员7475人。

苏纳得知自己被委以镇将,很是欢喜,向周士相请了令,特意将碣石卫随鄂多投降的那百余满州兵都要到自己镇下。对此,周士相欣然同意,命苏纳自行安排那些满州兵,营校以下军官任命可自决。

第六镇的补充时间稍长,加上需要适应太平军的军制,旅校一级的军官也需从太平军老镇调入,故而在普宁休整了半个月便移至惠州海丰驻防。

原驻普宁的第五镇被调至潮州驻防,第五镇本是广州投降绿营兵改编而成,在潮州打粮时抓了不少清兵俘虏和寨兵,兵员方面不需补充,只是战斗力却是不高,且军纪也是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士相命第五镇和第二镇各调换一个旅,将第五镇的黄四成旅和第二镇的于世忠旅调换,如此既保证了第五镇的战斗力,又确保第五镇的军纪可以受到有效监督。

于世忠旅在陆丰保卫战期间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虽然于世忠的练兵方法学的是戚家军,和周士相的步军操典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出战斗力,周士相并不介意于世忠的练兵方法,他倒是很欣慰戚家军能在太平军中得到延续。

光有一个于世忠还足以稳定第五镇,周士相又命宋襄公立即从广州抽调安军使补入第五镇,以确保第五镇的军纪。周士相给赵自强下了严令,禁止再在潮州掳掠。光有口头警告还不行,调入于世忠旅是一个手段,驻防海丰的第六镇也是悬在赵自强头上的利刃,若他不遵军令,内有于世忠旅,外有第六镇,足够让赵自强掂量份量了。

第二镇暂时还没有返回广州,解决潮州的事情后,周士相必须解决惠州的事情,他意将胡启立部整编为第七镇。(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发老将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战个痛快第二百三十三章 决战 三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会冷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七百零二章 黄袍加身第一千三十章 满世界都是肥羊第三百六十八章 满洲大爷第二百零二章 跑单第十四章 劝说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云集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还顾得了你们!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十五章 劝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驱赶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钱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战 四第一千二十二章 谭诣要干什么?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六百六十七章 两省巡抚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第六百六十二章 内阁 女婿 皇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九百零六章 御驾北返第二百一十九章 惨烈第四十七章 练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还有救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范家遭了什么罪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当于开封登基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两宫太后第一千零二章 吴三桂要北京,我们要关外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红毛鬼第三百零五章 汉人得勤快第一百零五章 乱象第五十一章 明军第一千八十八章 当断不断 反受其害第五百六十三章 宁杀错 不放过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虫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换 士绅不能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汉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来,故都见!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爷 非投满清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历朝官收容队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办的人很多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称旗人!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百八十九章 绝地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一千零七章 谁是螳螂 谁是黄雀第二百三十六章 决战 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决战 十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请叫我库恩布大人第一千四十九章 掷杯为号第四百一十章 建乡设村第七十九章 首级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师称帝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语言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没了,怎么办?第一百三十七章 溃逃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人不如狗吗!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顾一切抢粮食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五百零八章 阵斩马雄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动第四百章 保护殿下第二十四章 抢劫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梁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进军第七百三十三章 义王不如狗第三百三十七章 锦衣亲军第八百三十八章 红衣贼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过赎了么!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钦差第三百五十七章 驱赶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杰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烨即位第七百零八章 赣州才值钱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将军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帅做天子第一千五十九章 满纸荒唐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