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为何不见你

杨老堡位于贵州东南的平越州,不过是个小城堡,不过此堡傍山而筑,层层叠叠,远远看去倒也非常壮观。堡内屋舍房都是青石砌成,由于地位常年细雨绵绵的山区,加上空气湿润,故而堡内的墙壁大多长出潮湿的青苔,让人一望之下,能产生世事沧桑之感。

吴三桂赴会只带了麾下大将胡国柱,其余诸将一个未带。到了杨老堡后,便有专人将吴三桂带了进去,不想多尼却没有接见他,反叫人领他先去休息。此举让吴三桂不由奇怪,有心想找熟悉的将领打探,可又觉堡内气氛似乎不对,故而也不敢私下活动,便由着人安排,稍作梳洗便欲休息,这时亲卫却来禀报,道是五省经略洪承畴求见。

洪承畴这么晚来见我所为何事?

吴三桂心中诧异,他曾拜洪承畴为师,加上也有心想从洪承畴那里打探下为何多尼不接见他,顺便请洪承畴帮忙在明日军议时替他说几句话,故而赶紧奔出室外,远远便对洪承畴行跪拜之礼,口中呼道:“学生未去拜访老师,老师倒来见学生,实是折煞学生了。”

见吴三桂这样,洪承畴浅浅一笑,他和吴三桂虽有师生之名,可无师生之实,如今吴三桂已贵为王爷,却还能对他执师生礼,不由心下欣慰。一边上前扶起他,一边道:“京师一别数年,平西王别来无恙啊!”

“老师莫要如此称呼学生,学生可是会折寿的!”吴三桂此言倒非做戏,而是内心实话。

洪承畴摆摆手,道:“平西王...”

吴三桂忙打断他:“老师直呼三桂名字便可。”

“唔,也罢。”

洪承畴微微颔首,不再客气,说道:“三桂,你七星关一战可是打出了名声,三路兵马唯你这路进展最顺,怎么,你是想要抢这入滇破明首功了?”

吴三桂苦笑一声,道:“老师面前,学生不敢隐瞒,学生虽有心得这破明首功,可黑石渡、七星关两战,学生部下伤亡太大,能够击败李定国已是侥幸,哪敢敢想那入滇首功。”

“你当真不想?”洪承畴一双精目似要看穿吴三桂般。

吴三桂被他看的有些不舒服,却还是硬着头皮道:“真不敢。”

“是么?你可知这是何物?”

洪承畴不置可否,从手中摸出一物叫吴三桂看。吴三桂见了洪承畴手中那物,却时无语,原来洪承畴手掌之中是一枚棋子。

洪承畴拿枚棋子叫我看是何意,是在暗示我是清廷手中的一枚棋子,是进是退都不由自己,还是另有所指?

吴三桂猜不透洪承畴此举何意,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不解道:“老师的手掌之中执枚棋子却是想与学生说明什么?”

洪承畴淡淡道:“说明你平西王在欺骗我这个老师。”

吴三桂一惊,故作惶恐地道:“学生从未欺骗过老师,却不知老师怎会有此念头?”

“进屋说话。”

洪承畴示意吴三桂与他进屋,入屋后自顾自的坐了,对吴三桂道:“你我虽有师生之名,但实无尊贱之分,而且以你为人,应该自视甚高才对,为何我一来,你便对老夫行跪拜之礼?”

“学生对老师当然要执礼甚重,这有何错了?”洪承畴这个问题让吴三桂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洪承畴直接问他道:“三桂,老夫面前,你就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老夫且问你,你此次来杨老堡,可是有事要老夫帮忙?”

吴三桂没有多想,既然洪承畴自己说了,他便顺水推舟道:“老师真是神人也!望老师念你我之旧情,明日军议替学生分说几句。”

洪承畴故作不解地道:“你贵为平西王,又刚刚败了李定国,正如日中天之时,却不知要老夫帮你什么?”

在洪承畴面前,吴三桂觉得自己没有必要隐瞒,便实话实说道:“学生不想入滇与李定国硬拼。”

闻言,洪承畴笑了笑,道:“食君禄替君分忧,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你平西王尔今战功赫赫,且进展最顺,你不入滇谁入滇呢?”

见洪承畴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吴三桂有些着急,道:“学生所想,老师当真不明白吗?”

“老夫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却不是能做主的人。老夫如今境遇,嘿嘿,也是个局外人,这点,想必你心中也有数。”说完,洪承畴饶有意味的看了吴三桂一眼。

吴三桂心中仍是困惑,他道:“西南方略乃老师一力推动,三路兵马入滇,哪路先哪路后,老师再无决断之权,进言几句总是能的吧。”

“你们啊,前明时你们辽东军便常这样做,如今大清了,你们还这样做。你可知你那想法既是保存实力,也是拥兵自重,乃朝廷大忌也。”洪承畴摇了摇头。

吴三桂忙道:“学生不敢拥兵自重,否则当日也断不会降了大清,学生所想只是让麾下子弟有所善终而矣。”

“你不必掩饰什么,这世上事,老夫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其实这事并无什么大不了,你便是一见老夫就道出,老夫也不会怪你什么。早道早好啊...”

WWW☢ttκā n☢℃O

“早道又怎么好?”

洪承畴今天说话很是有几处莫名奇妙,让吴三桂越听越是糊涂。

“早道,就免得老夫大费周折。”

“老师这话意思是?”

“你早说,老夫便早教你,怎么,你平西王如今真是贵人了,连老夫的话都听不明白了?”

“却不知老师有何教我!”

“老夫能知如何办?”洪承畴嘴里说的是没办法,眼睛却是盯着吴三桂。

吴三桂心念一动,毫不犹豫就跪在洪承畴面前,道:“望老师不吝赐教,学生当铭心刻骨,至死不忘!”

见吴三桂终是明悟了自己意思,洪承畴便赶忙扶起吴三桂道:“平西王言重了!你我本无师生之名,平西王如此看重老夫,纯粹是抬举老夫。老夫哪有不知之理?只是以后,老夫若有不顺,望平西王也多担待些。”

吴三桂不知洪承畴所说不顺指何事,但却立即道:“三桂若得恩师相助,必然厚报恩师也!”

吴三桂故意将“老师”换作“恩师”。洪承畴听出他称呼改变,“老师”变“恩师”,其中意味可是大了。

“依恩师之意,学生该如何为之呢?”

“你原先是准备如何说的?”

“入黔以来连战不断,伤亡颇重,军士疲惫,不能再战。”

“军士疲惫,终有恢复之日,伤亡再重,也有补充之时。”

“恩师之意,是告诉学生即使以此搪塞也非长久之计么?”

“老夫什么都没说。”

“此策不行,老师可有他策教我?”

“永历不除,朝廷难安,若你久不能入滇,必让朝廷生警惕之心。”

“恩师之言甚是!只是学生不知如何应付?”

“贵州境内土司中不安定之徒甚多,这些人必然生事。”

“多谢恩师赐教!”

吴三桂心中大喜,洪承畴分明告诉他,他可使贵州土司不时有动乱之假象,这样一来多尼也好,清廷也好,便无法让他马上进军云南,间接保存了他的兵马实力。说透一点,就是养贼自重。

洪承畴却是依然不动声色地道:“平西王不必过早谢我!土司虽可作乱,平西王亦可平之,但其戏不能长作!”

吴三桂忙再请教:“恩师明鉴,学生愚钝,无法想出万全之策。”

这一回,洪承畴却是突然沉默下来,手指在桌上轻轻的叩动着,半响,忽的对吴三桂道:“你可知今日信王爷为何不见你?”

.........

还有一更,时间不定。(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明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陕西的汉子第九百六十章 铁骨侯爷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钱粮尽控在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谭惊变第九百三十章 结硬寨 打呆仗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抚一锅炖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还是保国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军旗第八百八十四章 贼秀才兵临城下第五十一章 明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学士自广东来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见血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战个痛快第九百二十三章 汉奸无后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狈为奸 下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战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终弟及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谁更狠第五百八十八章 骑虎难下 不打也得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还有个唐王没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九百三十章 结硬寨 打呆仗第三百九十章 易帜反正 下永历番外言 可不订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开单章 求订阅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过三第618章 董学礼兵败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二十章 坚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争夺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阴谋是阳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一百三十三章 绝望第七十三章 正轨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诸葛亮第九百二十章 齐王妃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么意思第七十九章 首级第三百零八章 本帅向来英明第629章 大军何日北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乌真哈超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个梦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进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四百零九章 权力是味春药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坟 鞑子墓第286章 满洲大兵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领可也?第十一章 朝廷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变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三百六十八章 满洲大爷第一百三十九章 抢夺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夹击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后继有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驸马为何不来救我们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军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狱第六十一章 反诗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八百四十二章 阴森恐怖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七十二章 营老第一千六十八章 师汉长技以制汉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变第八百一十章 将来,我们再做了断!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经略使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说话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终弟及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烂 议和第一百四十章 伤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头皮落地第五十一章 明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紧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马察泰,我是苏纳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宁城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帅错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疯狂 崩溃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墙第三百零四章 愿降,别放炮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晋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会反对第八百零五章 谁作孽,谁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