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

董卓既走,关羽与刘恪道:“慎之,不妥,董卓已起杀心,我等速报与太后。◎顶◎点◎小◎说,”关羽何其敏感之人,董卓临走前一眼,分明是杀机毕露。

刘恪也持此议,乃与关羽入殿中,拜见太后。何太后闻言,心中颤抖,眼圈一红,又是要哭。刘恪与关羽对望一眼,心道,女人就是麻烦。他等在太后身侧多日,早就知道太后亦不过是个柔弱女子罢了。是以心中亦不惧太后威仪。主要是何太后被董卓一吓,早就惶惶不可终日,哪里还复有灵帝在时母仪天下的风范。

刘恪忙道:“太后,时不我待,还请太后速速收拾,我与关将军护住太后与大王自密道出城。”

宫中有密道,乃世祖光武皇帝秘密营造,他也心忧后世有人逆乱,于是给子孙们留下一条生路。到后来,天下承平百年,本来口口相传于皇族的密道,早就被皇帝们给忘记了,反倒是久居宫中的太监们一清二楚。汉灵帝入继大统,他本外藩,到了宫中,自然免不了好奇而四下游览,宫中阉宦为了讨好新皇帝,于是把宫中种种密闻一一说与天子听。灵帝又好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听说有密道,喜不自胜,率了一干阉人于皇城中四下搜寻,还竟真被他寻到,密道便处于永安宫后,靠近武库那里。直通北邙山下。

灵帝既知此处,自然也告诉了当时的何皇后,甚至灵帝兴致大起,曾携了何皇后在密道中**数番……

刘备入宫见太后,太后便把密道之事悉白与刘备。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能安心南下的原因。因为他早已留下后手,若董卓敢弑太后与弘农王,他便可令刘恪带了太后等自密道出逃。

何太后匆匆收拾一番,把细软金银打了数个大包,看得刘恪咧嘴关羽傻眼。这是逃亡啊太后,不是效游。于是刘恪与关羽只留下二个包袱,一是换洗衣裳,二是细软。刘恪又抱了弘农王,自殿后而走。

满殿宫女及小黄门,被关羽打晕在地。众人避过董卓宫中耳目,贴墙而走,密道入口,乃一枯井,众人鱼贯而下,关羽曾逃亡江湖,对清除踪迹颇有心得,于是殿后而行。一众人闷声摒息,一路有惊无险出了密道,方逃出生天,便见一彪军驻扎于此。何太后见了,险些昏厥过去。却见那将上前拜道:“末将吴匡,拜见太后,拜见大王。”

吕布奉董卓之令,先是着部将高顺、张辽等兵围北军,到了之后,却见营门大开,里面除了一干老弱后勤,便是来混日子的官宦子弟。吕布闻讯大怒,飞驰入营,乃问:“吴匡呢?”

一个兵痞站了起来,有气无力的道:“吴将军率了兄弟们,数日前便出营射猎去了。”

吕布一拳打在空处,郁闷无比,于是又率众将入宫,胁迫太后,等相国董卓前来发落。到了永安宫,却见殿前静寂无声,鬼影也没有一个。往日里寸步不离的刘恪等人,一个个皆不见了踪影。

吕布心知不好,忙疾步入殿中,却见殿中宫女太监倒了一地,而太后与弘农王皆不见踪影,大叫一声:“糟了!”

于是令高顺速报相国,自己踢醒太监宫女,审问仔细。那些太监宫女们醒来,却是一问三不知。须臾,董卓亦至,见自己的猎物踪迹全无,而陪伴身侧的宫人们又一问三不知,不禁大发雷霆,须发皆张,怒道:“给老子搜,这么多人,莫非还飞天了不成?”说完一脚踢在一个宫女身上,把她踢出老远。

宫女嘤嘤而哭,董卓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乃喝骂道:“再哭一声,老子便砍了你!”宫女惊惧,强抑哭声。

董卓见这小宫女惊惶之状如羊羔,又丽质天生,羞涩之态我见犹怜,不禁心中一阵火热,便去了衣襟,拖了宫女于案上,大力**起来。

宫女体态娇柔,年岁又小,何曾受过如此鞑伐,不禁双眼一翻,昏了过去。良久,董卓虎吼一声,喷薄而出。收拾干净之后,道:“全杀了,一个不留!”

顿时,殿中惨叫连连,血流成河。

董卓麾下将校,打起仗来一个个不要命,可要让他们干缉捕的活计,却是抓瞎。无数人马地毯式的从南宫到北宫,搜刮了个遍,楞是不见半点踪迹。止有董卓部将张辽,看出一点点蛛丝马迹,却记于心中,默然不语。

缘何?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先祖乃是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因功未成而单于走,既得罪了匈奴,又害得汉廷劳费无数钱财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头不讨好,便索性改了姓。少有勇武,闻名于乡中,并州刺史丁原以其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后来丁原被何进召至京效,何进又着张辽去河北募兵,等张辽回来,何进死了,丁原也死了,走投无路,被董卓遇见,于是吞并其军。他也就在董卓军中待了下来。

他少年时游历幽、并,颇晓江湖之事。关羽匆匆扫除痕迹,未免有不周全之处,却被张辽发现。他心向汉室,且故主丁原为吕布、董卓所害,是以故作不知。

等董卓跳脚大骂,召城门校尉、洛阳令等前来“破案”的时候,消息已经瞒不住了。百官知太后与弘农王莫名消失,董卓失态,心中俱喜,朝会之上,说话声音也不觉大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太后与弘农王哪儿去了,但只要不在董卓手上,就是天大的喜讯。

此时北邙山中,太后与弘农王坐在车驾之上歇息。刘恪告诉她,入夜之后,军队会疾行,自偃师而出轘辕关,然后走入豫州,到时自有广阳侯大军前来接应。太后听了,不禁心情一松,再也支撑不住,竟然睡了过去。

刘恪与关羽还有吴匡对视一眼,心中苦笑,哪有那般容易。董卓是何等人,一旦寻人不到,必定反应过来,会令沿途郡县关隘严加防守,若是没有太后与弘农王,他们一路轻车简行,跑出司隶那是简单得很,如今有两个身娇肉贵没受过苦的拖累,能不能到轘辕关下,还是一个问题。

他们所料没错,董卓在宫中寻人的同时,早就下令各关隘亭县,严防死守,见太后与弘农王车驾或可疑人马,即发讯以闻。洛阳诸关,伊阙关,函谷关,广成关,大谷关,旋门关等,都收到了董卓的严令。

董卓既失太后与弘农王,又因东方联军势大,自己根基在西方,于是召公卿议,欲迁都长安,以避兵锋。董卓曰:“昔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后中兴,更都洛阳。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案《石苞室譏》,宜复还都长安。”

百官张口结舌,这董卓真是敢想啊!迁都乃何等大事,岂能随意而为。于是司徒杨彪劝曰:“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三篇以晓天下之民。今海内安稳,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董卓闻言,冷笑一声,心道海内安稳?山东诸侯都反了,**逗我呢!于是道:“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今徙西京,设令关东豪强敢有动者,以我强兵踧之,可使诣沧海。”

杨彪复劝:“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迁都改制,天下大事,皆当因民之心,随时之宜。往者王莽篡逆,变乱五常,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残害百姓,民人流亡,百无一在。光武受命,更都洛邑。此其宜也。且长安宫室坏败,不可卒复。《石苞室譏》,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董卓说不过杨彪,便作色道:“公欲沮我计耶?关东方乱,所在贼起。崤函险固,国之重防。又陇右取材,功夫不难。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处,作砖瓦,一朝可办。宫室官府,盖何足言!百姓小民,何足与议!若有前却,我以大兵驱之,岂得自在!”兵痞嘴脸复露无遗。

百官皆恐怖失色。黄琬出列对曰:“此大事。杨公之语,得无重思!”

董卓冷哼道:“边章、韩约有书来,欲令朝廷必徙都。若大兵东下,我不能复相救,杨公可与袁氏西行。”

这家伙,赤果果的武力恐吓了,还拉了叛贼边章、韩遂(韩约)一起,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有甚勾连。反正他们要是举兵东下,你们把我拖在洛阳,那就请你们杨家和袁家西行抵御叛贼罢。

杨彪被董卓一吓,也有点心虚,不过仍然嘴硬道:“西方自彪道径也。顾未知天下何如耳。”

司空荀爽见董卓无言以对,怒气冲天,恐其当廷发作,乃谓杨彪道:“相国岂乐此邪?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故当迁以图之,此秦、汉之势也”

董卓得了个台阶下,方稍熄冲天之怒。于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大家闹了个不欢而散。

董卓还府,召诸人议。坐上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珌力谏之,曰不可迁都。董卓在朝会之上受了一肚子气,正无处可发泄,于是大怒道:“卓初入朝,二子劝用善士,故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遂令甲士收伍琼、周珌斩之。

可怜二人,枉死于此。

感谢书友烟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赏,谢谢支持。

第六百四十四章 马超出动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动静第三百零三章 袁术称帝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岛(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庐江陷落第六百五十八章 兖州决(七)第三百零四章 袁术称帝(二)第五十三章 火烧水寨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论(二)第二百一十九章凉州风云(九)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二百二十五章 吕布穷途第六百六十一章 兖州决战(十)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辕门斩将第九十八章 南阳局势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三百六十章 荆州之战(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黄祖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关中攻略(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亢之变第七百四十六章 孙策出兵第六百章 此处无题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兖州攻防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郑门立雪第六百十九章 联盟已成第五百六十一章 关中攻略(十三)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号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东归附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难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岛第七百五十五章 和谈第三百零八章 孙策反袁第三百一十一章 连下二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关中诸事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乱象(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刘虞病逝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术第三十八章 太学论儒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燕出山第二百一十九章凉州风云(九)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东征(完)第六百十二 兖州战事(二)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云动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并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长沙城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并州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东归附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阳士族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刘大战(十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药问世第五百六十八章 关中攻略(十八)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战略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战事第六百三十四章 兖州攻防(三)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设谋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青州再得良将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战(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长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战(三)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见闻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校尉第六百五十五章 兖州决战(四)第十三章 平定庐江(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荆州之战第六百三十三章 兖州攻防(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吕布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归属第四章 县城风云(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异(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东征(七)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东征(二)第十章 南下庐江第三百九十四章 刘备遣使说张燕第六百二十章 扬州异动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刘大战(二)第二百章 公孙瓒跨界击冀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孙之败(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东征(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见闻(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青州再得良将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图第六百六十章 兖州决战(九)第三百零二章 界桥之战(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凉州之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