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虎啸江淮

“成了?”

“成了!”

“走,去校武场!”

祖骓展示的是三弓床弩、千钧弩和元象弓,这是徐佑之前给他勾勒出的大概意向,涉及简单的物理和数学原理,由天工坊苦心研制而成的破阵守城的远程神器。

三弓床弩自不必提,后世威名赫赫,可射千步,具装也好,巨盾也罢,连人带马直接插成串串,没得商量。也可发射踏橛箭,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成排成行,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万钧弩更接近宋代的神臂弓,属于蹶张弩的一种,用腰力和脚蹬上弦,射程可达二百多步。元象弓则是融合了明弓和清弓的特点,区别于现在的汉弓,采用了长弓梢反曲弓的结构,拉距大、储能足,可射重箭,用来破甲。又因为反曲,可以用较小的力开更大石的弓,并加装了凹槽状的皮革弦垫,以减轻弓弦反弹回来的力量,增加了易用性和稳定性。

不过,弓弩之强,强在于箭,比如清军有披箭、刺箭、哨箭三大类,天工坊这次分别造了平棱箭、三棱箭、破甲箭等轻、重箭多达二十余种,可以根据战斗单位和战斗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箭支,力求把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试射的效果非常惊人,三弓床弩堪称大杀器,一支重矢加七支箭,如雷坠地,中者立毁。万钧弩也表现不俗,二百步内穿透重重札甲,上弦简单,达到一定规模后,比三弓床弩更适合野战。至于元象弓,六十步内可穿透锁子甲,最主要的是精准度堪比长了眼睛,如果装配镇海都,战场上几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想想被五百个狙击手瞄准的可怕画面,简直不要太难。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震撼莫名,谭卓兴奋的道:“大将军,有这等利器,魏军铁骑再不足虑!”

“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兵器!”徐佑给众人泼了冷水,道:“魏军具装尽毁于和柔然一战,短时间内虽恢复无望,但重骑和轻骑的数量仍旧占据绝对优势,我们很可能要在黄河流域和魏军作战,天时地利在彼不在我,参军司还是要多做针对性的谋划,结合多兵种之间的配合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众人心中凛然,收了侥幸,再不敢麻痹大意,道:“诺!”

国家机器一旦全力运作起来,效率和规模都变得十分惊人,经过紧锣密鼓的连月筹备,楚国上下一心,调集兵力,筹措饷银,囤积粮草,赶制军械,扩建船坞,沿江淮线的军事重镇堆积粮草如山,刀枪弓弩箭矢甲胄船只雷霆砲等各种军械更是不计其数。天工坊和五兵部、将作监深度合作,参考当初赵信船坊和扬州官坊的故例,承担了各式武器的规制、设计和铸模等方面的工作,算是合理的发了一大笔战争财。

其实以徐佑现在的身份地位,对钱财的需求不算很大,但该收的钱必须得收,否则的话,家事和国事不分,怕是会引起某些人的反感和弹劾。

要知道,只有帝王的家事,才是国事!

在这数月间,台城内也接连发出旨意,命左彣为豫州刺史,移镇陈留,齐啸为兖州刺史,移镇高平,朱智为梁州刺史,移镇汉中,张槐为湘州刺史兼南蛮校尉,移镇夷陵,魏不屈接替朱智,出任江州刺史。由护军将军狄夏坐镇中枢,魏不屈兼丹阳尹,联手拱卫金陵。

另外,顾允不日赴京,正式履职吏部尚书,而空缺的扬州刺史由山阳王安休渊兼领,并以鲍熙为扬州长史,李二牛为扬州司马。

李二牛的任命通过的波澜不惊,鲍熙的任命则在廷议时被卡住,谢希文希望以临川王府的旧人来出任这个职位,不过徐佑以西征需要维持扬州局面稳定为由,说服安休林暂以鲍熙为长史,若才干不足,可等西征结束之后,再依着谢希文的意思,另择良臣代替。

谢希文接受了鲍熙任命,但以父子不能平级为由,让顾怀明辞掉了户部尚书之职,升三品,改任侍中,户部尚书由户部侍郎范淮之接任。范淮之出身中等士族,和诸姓门阀素去牵扯,全凭着才干一步步升官至户部侍郎,原本以他的品第,侍郎就是做官的终点了,可他也是聪明人,积极的向谢希文等人靠拢,所以这次也得到了积极的回报。

三月七日晚间,春雨细细,方斯年突然出现在大将军府,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昏迷了过去。经过检查,她的肩头和后背有多处刀伤,有些结了痂,有些是新创,不过并不打紧,没有伤到筋骨和要害,否则也不可能活着回到金陵。徐佑以无上玄功为她疗治了内伤,然后交由温如泉调理了外伤,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常。

真正让徐佑惊讶的是,方斯年不仅破了四品,且进境极快,想来该是在北魏另有奇遇。秘府稍前传来的消息,方斯年入了平城后去找纥奚丑奴,之后离城就再找不到踪迹,她也没有主动跟秘府联系,生死不知,倒让徐佑他们好一阵担心。

“斯年没事吧?”詹文君还是担忧,低声埋怨道:“你也真是的,干嘛答应她孤身去魏国,从没经过江湖险恶的小丫头,千里迢迢的前往敌境,说出来还以为你虐待孩子呢?”

徐佑苦笑道:“斯年只是心思纯净,其实人极聪明的,当年跟着山宗一路杀抄贼,遇事沉稳……”

詹文君白了他一眼,威风八面的徐大将军立刻服软,道:“是是,我的错,应该派个人跟着她,以防万一。”

说话间方斯年悠悠醒来,看见徐佑,俏脸露出璀璨的笑容,道:“小郎,那臭和尚追杀我了两个月,辗转千里,终于被我抓到机会砍了他的脑袋。”

“臭和尚?”徐佑眸子里露出几分冷意,道:“灵智的人?”

“是,他说他叫左溪,是灵智的第七个徒弟,看似瘦弱,手底下可真有几分硬气!”方斯年猛烈的咳嗽了一阵,道:“可硬没有用,他的真炁不够纯,不能持久,被我带入大山里硬生生的拖死了!”

等方斯年断断续续说了她的经历,徐佑才知道这一路多么的惊险和神奇。先是被元光亲自点拨,从而破了四品,又被灵智看重,强行留下不成,反倒受元沐兰的庇护,逃出了平城。然后就是灵智派了徒弟欲动手擒拿,幸好方斯年足够机智,边打边逃,她自幼就在山村里长大,精通狩猎技巧,又有和山宗厮混的那段经历,对山川河流的走势以及野外生存能力都强过左溪太多,所以故意引他入山,最后设了陷阱困住后,一刀砍断了脖子。

左溪是四品巅峰,单以境界论,和徐佑不相上下,可他吃亏就吃亏在和尚当的太舒服了,有灵智罩着,没被社会狠狠的捶打过,丢了性命不亏。

又过来几天,等方斯年恢复元气,徐佑详细问了她和元光交手的经历,是夜忽有所感,正式迈入三品之境。他已在三品山门外徘徊了许久,去年年末玄机书院开院,袁青杞见到他就曾说过似有破门的征兆,这次受元光所激,算是水到渠成。

倒是清明已经困在五品多年,他比徐佑还早一年成为小宗师,如今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突破的迹象,这让他有些苦恼,尤其看到方斯年后来居上,虽说不会羡慕,可也觉得该努力了。

三月十六日,万事俱备,安休林登坛拜将,发《征讨凉国檄》,痛陈姚吉大逆不道之九大罪,愿应凉太子姚晋之请,吊民伐罪。然后以大将军徐佑为三军主帅,都督荆、江、梁、兖、青、徐、豫和扬州等八州内外诸军事,仍兼任徐州刺史,统率二十五万精锐悍卒,誓师西征。

自安师愈践祚以来,楚国从未有人臣达到如此可怕的权位,安休林对徐佑的信任,或许超出了世间太多人的想象。

徐佑随即以大将军的名义给魏国新任豫州刺史穆梵致信,说他欲借黄河水道,经豫州、洛州至潼关征讨西凉,为了避免双方发生误解,特手书一封,愿魏国念及彼此友邦之情谊,慷慨借道。

穆梵曾跟随元光千里奔袭柔然,毁了鹿浑海的绝户计就出自他的谋划,因战功刚刚调任豫州,刺史的位置还没坐热,接信后大惊,立刻飞马上报平城,并严令豫州各郡严防死守,在得到平城的谕令之前不得妄动。

三月十七日,几乎在徐佑的信发出去的同时,中路以左彣率两万翠羽军和山宗的两万幽都军为主力,共计四万人,兵出陈留,经颍川北上,进攻许昌。

东路以齐啸率一万翠羽军和叶珉率一万赤枫军出高平,乘船经巨野泽入黄河,然后逆流而上,逼近滑台,作为左彣军的羽翼和后续支援。卜天率两万青州军出历城,虎视眈眈,做出强渡黄河的姿态,看住冀州、济州的守军不敢合兵去抄齐啸后路,并救援豫州。

而西路由檀孝祖、薛玄莫、澹台斗星率五万荆州军从襄阳出南阳,直逼阳城。姚晋带一万御朵卫和朱智率梁州一万锐卒出武关,牵制关中的凉军,为中路攻打潼关创造机会。朱睿带着一千白马铁骑出子午道,绕到长安后面,作为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纵深迂回穿插,彻底搅乱西凉的大后方。

三月二十一日,徐佑亲率十万中军从彭城乘船沿汴水,出石门,入黄河,兵锋直指仓垣。

东路、中路和西路齐头并进,在从洛州阳城到东郡凉城,八百多里的战线上,摆开了二十五万大军,号称百万,天下震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四十九章 车遥遥兮马洋洋第三十八章 男儿生在天地间第七十八章 卧虎司来人第七十二章 画眉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归山第八十八章 铁衣刀光满帐寒第一百四十九章 杨乙之死第二十章 越辩越明第二十章 身死灯灭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七十五章 连手推舟下扬州第七十四章 猎鹰第八十八章 捧杀第二十一章 人间第六章 宴无好宴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九十四章 唇舌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灭族亡种第一章 道为三一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二章 无边幻境第一百六十一章 见面第四十二章 租米钱税第八十九章 见血不见刀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七十一章 决裂第八十一章 对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约战益州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六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军心和兵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七十章 故烧高烛照红妆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锦泛畔,候郎来第六十四章 那一触碰的温柔第九十二章 三层楼,三层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忧国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营第八十二章 为永世之定法第八十四章 开场第四十一章 将军钓矶,青鱼负玺第十三章 参差十万人家第九十章 船阁第五十六章 别去经年,人心易变第四十三章 诡异杀机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第一百一十六章 鬼起幽府第八十二章 见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第八十二章 见官第九十八章 六字之师第四十章 讹诈百幅画第十三章 死局第四十九章 红衣红马第八十四章 开场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惊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长绝第一百章 千言万语,不如一鱼第八十五章 人头第七章 枫营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三十三章 白发朱提第六十章 姐弟重逢第九十一章 名扬天下第三十一章 尊号加身第五十八章 长生盗第一百零六章 惊闻故人来第二十四章 谁是猎人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三十九章 娉纳以德,防闲以礼第九十四章 白蛇现世第一章 轻悍尽吴风第六十五章 金陵谍战第七十六章 突变第三十五章 可有来世第三十章 何为忠第五十五章 针锋相对第八十三章 虎啸江淮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里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赋第六十九章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第三十七章 寻故人第三章 末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风起时,谁补天第七十六章 突变第一百四十七章 锦泛畔,候郎来第四十六章 白骨无人收第一百三十章 三进三出第九章 贵与贱第九十三章 可惊可怖第七十六章 突变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八十八章 洞里乾坤第六十五章 金陵谍战第九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