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廷议

嘉靖帝是一位天纵之姿的皇帝,虽然被修仙炼丹耽误,虽然已经十余年不上朝了,但不上朝并不代表不理政,嘉靖帝牢牢地把持着朝政,朝廷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uuk.la

从他即位一来,没有一天是大权旁落的,他对权术的把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璁、夏言、严嵩…….看似风光无限,但都不过是嘉靖帝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天才不可怕,勤奋的天才才可怕。

嘉靖帝沉迷于修仙炼丹不假,但是嘉靖帝也是有名的勤政,常常批阅奏章至深夜。

估计现代,大部分人只能游戏至深夜吧。

一国之君的嘉靖帝,尚且如此勤奋,我们是不是也该时不时心血来潮勤奋一二。

嘉靖帝是雷厉风行的。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嘉靖帝在内阁发了脾气,发完脾气后,便下令召开廷议,廷议国库空虚之事。

廷议也就是下廷臣集议,这是明朝开始的一种议事制度。

因为事发突然,朱平安等内阁一些司直人员,便被派出去紧急通知有关人员廷议。

朱平安负责通知的是户部尚书孙应奎。

朱平安感到户部的时候,户部不少官员都已经下班回家了,不过孙英奎仍然在办公。

孙应奎是一位六十余岁的白须老者,官服齐整,白发也梳的一丝不苟,听到朱平安近前通秉廷议之事后,孙英奎抬头看了朱平安一眼,公式化的笑了笑说道,“状元郎暂请稍候片刻,待我将太仓库收支整理好再走。刘二给状元郎上茶。”

“多谢孙尚书,不过还请孙尚书快些。”

朱平安拱手向孙应奎道谢后,又提醒孙应奎快些整理,然后便坐下来等着孙应奎。

房间内叫刘二的书吏给朱平安倒了杯茶,朱平安拱手再次道谢。

孙应奎一边核对簿册,一边整理太仓收支。

朱平安默默的扫了眼孙应奎桌上的一摞簿册及及整理好的数张收支记录,心中了然,孙应奎早在自己来之前就已经整理了大部分了,现在就差收尾工作了。

看来孙应奎在上书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今天了,所以才下班了仍未下班,而是在整理太仓收支情况。

孙应奎并不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朱平安在现代对孙应奎没有怎么关注过。

不过,朱平安来京城后,倒是听说过孙应奎。

在别人嘴中,孙应奎年轻时作为谏官,多次触犯权贵,是一位有高风亮节的官员。但是,自打孙应奎上了年纪,尤其是他主政户部后,风评就不如以往了,大家对孙应奎的评价就一个成语来形容:苟且偷安。

不管大家评价怎么样,从今日这短短的接触,朱平安就不敢小觑孙应奎。

这可是能预测到嘉靖帝想法的官场老司机,在整个大明能做到这点的的官员,可没有多少。

不管他是不是苟且偷安

就凭他这份政治敏锐,朱平安就不敢小瞧。

孙应奎说盏茶功夫,就是盏茶功夫,朱平安这边一杯茶快喝完的时候,孙应奎就已经整理好了。

户部就在西苑外面,朱平安跟户部尚书孙应奎很快就到了西苑。

本次廷议就设在了无逸壂。

内阁三位阁臣严嵩、呂本、徐阶,户部尚书孙应奎,兵部尚书何鳌、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通政司使、都察院左右御史等十几位大员,分左右两排陆续趋进无逸壂大厅,面向最中间的龙椅宝座,跪拜于地,恭候嘉靖帝圣驾。

朱平安、李春芳等四人作为内阁司直官员,也有幸参加了本次廷议,他们在大厅更边远的地方,同样跪拜于地。

如此跪拜了大约近十分钟。

朱平安在后面跪着,心里面肯定嘉靖帝大约是心里气未消,故意来迟,晾晾这些个大臣的。

自己是被连累的。

跪了十分钟后,才听到净鞭响了三下,然后两队太监手捧金炉、八卦垫等依仗陆续走了进来,井然有序焚了龙涎香,布置依仗器皿;接着,便是一队宫女持着宫扇簇拥着九五之尊嘉靖帝走了进来。

嘉靖帝跟以往一样,身着青布八卦道袍,施施然坐上龙椅,威仪非凡。

待嘉靖帝坐上龙椅后,跪拜地下的官员们在严嵩的带领下,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呼万岁后以头抵地,人人都对嘉靖帝恭敬万分。

“众卿家平身吧,黄伴,给惟中赐个座。”嘉靖帝坐在龙椅上扫了众人一眼,挥了挥手。

“谢万岁。”众位官员高呼道谢,然后陆续起身。

黄锦领着一个小太监,给严嵩搬来了一个绣着八卦图案的垫子,让严嵩坐下议事,严嵩老态龙钟,仍然坚持跪下向嘉靖帝道谢,嘉靖帝挥了挥手,严嵩才敢坐下。

这是严嵩的特有的福利,其他官员都得站着议事。

一声磬响,代表着廷议正式开始。

大殿内的小太监们,低着头小步疾行退出无逸壂,并将殿门关上。

“今日,朕为何将卿们叫来,想必卿们心里也知道了。卿等皆朕之股肱之臣,今日且畅所欲言,朕不以言罪,今日就听卿们给朕说道说道。”

嘉靖帝眸光灼灼的一一扫过每一位大臣,然后挥了下宽大的道袍袖子,靠在龙椅上。

大殿内安静了一秒,继而严嵩开口了,他作为内阁首辅,这个时候也理应由他先开口。

“近年,我朝多事多难,北虏南倭,天灾**…….但俗话说的好,多难兴邦。幸赖圣上英明,我朝历经磨难而愈发社稷稳固,江山如画……圣上隆恩浩荡,恩泽黎民,我等沐浴皇恩,当思为国效力,如果不能为圣上分忧,还有何脸面沐浴皇恩,不如请辞的好……”严嵩缓缓开口道。

“严阁老所言甚是。”徐阶第一个点头。

“徐大人,你说该从何处着手呢。”严嵩看向徐阶,问道。

“刚刚严大人所言近年我朝多事多难,愚以为国库乃是关键,如果国库充盈,则边饷充足,无惧北虏南倭,则赈灾粮款,则无惧天灾。而国库充足与否,不外乎收支二事,收的多了,支的少了,则国库充足;收的少了,支的多了,则国库空虚。国库情况,没有谁比户部孙尚书再清楚的了,还是请户部孙尚书,为我们讲讲太仓收支条目,我等也好有的放矢。”徐阶拱手缓缓说道……

a

第八百三十二章 又上班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千五十七章 锦衣来袭,大事不好第七十章 被诅咒唱衰的考生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钱县尊第七百章 赠字第六十三章 洗刷父冤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是不是朱平安就能进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油腻胖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秘李姝第四百八十章 海岛求生(二)第九百八十章 未来太后眼中的朱平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圣上怒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全军出击第七百二十一章 送礼第五百零五章 龙有逆鳞第四百三十三章 痛心疾首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弹指间,强倭灰飞烟灭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战事一触即发第五十章 鸠占鹊巢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朱守仁的打算(中)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山贼转行难民第一千七十三章 平安归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全军出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伯的盘算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断尾求生与铁锁横江第一百七十章 龙虎大将军第一百七十五章 赐字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粮食隐患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彩,真是精彩第三百八十五章 当大伯母遇到陈氏第七百七十九章 暴露狂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倭寇杀来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出来吧,明日歌第一百三十章 厚脸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婢女若男不好惹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吃货的自我修养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在操练中改进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弹劾狂潮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画儿病重第七百七十章 一脱成名天下知(一)第六百零三章 严嵩回府第五百二十七章 鸡飞狗跳的老宅第六百一十二章 每一处刀疤都是我的功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大雨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神一样的书生第四百九十一章 没有新郎新娘的婚礼第一千二十九章 又出意外第三百四十十五章 殿试(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逢杨继盛第四十九章 智商是硬伤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协同,勇纪阵现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倒霉的徐海(上)第一千六十七章 渣男朱平安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乱世用重典,连坐法问世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华安问答(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圣上口谕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出发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见微知著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你想对我做什么第一千五十四章 他第三百九十三章 白菜和猪第四百五十二章 当李姝遇到严二小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恍若当年第七百零八章 廷议第三百三十四章 门生刺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张经的二次考较(上)第一千六十章 大明第一奏神第九百七十七章 关键的历史节点(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传家宝第五百六十五章 莫名其妙的李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胆的徐阶第七百七十九章 暴露狂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得胜归来王将军第九百四十九章 内情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信彘儿,难道信外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破局(二)第八百零二章 房牙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头也不回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颠倒黑白我最强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四项铁律,十八斩target=_blank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媒第七百九十九章 朱平安,你个丧门星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打扫战场(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弹劾狂潮第九百零一章 接风宴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八百一十三章 朱平安与翻牌子第七百六十章 太仓惯例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挑兵标准第五百三十二章 孙门立竹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喜事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糟心的嘉靖帝第四百零九章 婆媳相处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捷报背后的故事(上)第三百零四章 阅卷第九十八章 狗屁的红袖添香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紫金山上架大炮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粮饷难第九百三十章 大出风头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