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观政选官的年轻人

按照大明制度,一甲三人直接授官,二甲进士中再挑选出精英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学修习。至于剩下的进士则会去各部、各寺衙门观政,实际就是实习。

新科进士只有进行过观政这一环节,才算完成了选官流程,能够被吏部授官。

而王守文王小郎君的观政地点,就在文思院。

按照职官志的记载,文思院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鈿之饰,以供舆輦,册寳、法物凡器物之用。

王守文被分到了这个衙门观政,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文思院不算显贵衙门,竞争压力小,只要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观政之后大多可以选官留在工部。而像户部、吏部、通政使司这样的显贵衙门,即便被朝廷派去观政考察,最后也多半会被竞争对手挤掉。除非背景真的够硬,才可能留在京中。

京官和地方官的地位差别无需赘言。

对于王守文来说,殿试的名次不算出众,能够留在京中便是首要任务,至于衙门是否显贵就不重要了。

若是在这种时候还挑肥拣瘦,那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从翰林院到更东边的文思院,距离并不算短。轿子落在文思院前时已经陆陆续续有官员从官署中走出。

谢慎仔细观察,出来的多是官场老油条,至于像王守文这样的观政新人则没有一个出来的。

还好,还好......

谢慎长出了一口气。

果然过了盏茶的工夫,王守文才一脸憔悴的走出公署,正自要上轿回府,却被谢慎招手拦住道:“守文兄,来我这里!”

王守文咦了一声,见轿子里的确实是谢慎,不免有些惊喜。

“慎贤弟,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应该在翰林院编纂史料典籍吗?”

王守文声音大如闷雷,吓得谢慎连连摆手道:“你这么大声音干什么,怕人听不到吗?”

王小郎君这才意识到谢慎这个时间出现在文思院外很不合常理,意味深长的道:“慎贤弟,你不是......”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还不是为了你,快上轿子来。”

王守文犹豫了片刻,还是挥了挥手示意自家轿夫先回府,自己则是三步并作两步上了谢慎的轿子。

“少爷,现在去哪儿?”

谢慎淡淡道:“去谢府。”

“哪个谢府?”

“自然是谢侍讲府上。”

如今大比尘埃落定,谢迁作为会试的主考官、殿试读卷官也终于可以不用避嫌了。

谢慎此时去拜会谢迁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谢迁如今的宅邸在南薰坊。

之所以谢迁将宅邸定在商贾较多的东城是有缘由的。

原先谢家的宅邸在鸣玉坊广济寺一代,因为弘治八年受皇命入阁参与政务,这才又新购置了南薰坊的宅子。

这个宅子有一个好处,紧挨着东华门。

而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到内阁极为方便。

谢迁如今也是上了年纪的人,自然要考虑上班路途问题。

当今天子又是圣君明主,迟到早退是要不得的,故而谢迁才会就近买下这么一套宅子,权当做就近上班了。

这么一番折腾,轿夫们直要跳脚骂娘了。

那小哥定轿子时明明说从翰林院到西城徐宅即可,怎么来回折返了足足两次?

不行,这次说什么也得要求加价。

翰林院的老爷又怎样?翰林院的老爷坐轿子也得给钱不是,难不成翰林院的老爷就可以赖账了?

本是三五里的路,变成了十几二十里,任谁也得埋怨几句。

谢慎自然是不知道轿夫心中所想的。

他只觉得轿子越来越摇,越来越晃,直叫人头晕目眩。

好不容易轿子落下,谢慎长出了一口气。

再继续这么摇下去,非得叫人吐血不可。

至于王守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这是他做过的最差的一次轿子,等有机会一定介绍一些靠谱的轿夫给谢慎。

闲话不提,却说二人下了轿子直奔谢迁宅子而去。

这宅子由于是供谢迁上下班方便而购置的,故而并不算大,内眷也都在城西鸣玉坊老宅,并没有跟着谢迁到这新宅来。

谢慎上前叩了叩门,来开门的是一个年约四十的门子,上次见面谢慎便在他这里吃了闭门羹,这次自然不能再失了面子。

咳嗽了一声,谢慎上前一步道:“在下翰林修撰谢慎拜见翰林院侍讲学士谢大人。”

他之所以称呼谢迁为侍讲学士而不是詹事府詹事,也是有讲头的。

毕竟谢慎现在是翰林院修撰,而谢迁相当于他的上司,以下属身份来拜见上司,谢迁就没有理由拒绝。

而如果谢慎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见谢迁,谢迁就可以用其他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其中便是说话的艺术,以及对于官场规则的理解。

那门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知道只有状元郎才能任职翰林修撰。自家老爷当年不就是得了状元,才被御前点封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吗。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比自家老爷当初中状元还要年轻。

当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这位小郎君是......”

那门子的目光又从谢慎身上落到了王守文身上,迟疑道。

“这位是谢某的同榜同年,王日讲王老大人的公子。”

谢慎的介绍打消了门子的疑窦。王华王老大人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自家老爷的同乡,而且同为状元,其公子来拜访自然是没有理由不通报的。

“二位公子且稍候,小老儿前去通禀一声。”

“自该如此。”

谢慎笑着点了点头,任由那门子进府通禀了。

王守文直皱眉道:“慎贤弟,这老门子也真是事多。要是丕贤弟也在就好了,省了这许多磕绊。”

“谁叫丕贤弟落到了吏部屠老大人那里呢。在吏部观政便别想轻松了。”

谢慎可不是胡乱说的。吏部本来就是六部中最繁忙的部门,加之屠滽这个工作狂成了新任尚书,其下属四司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态(一)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书第三百二十五章 鞑靼人扰边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一百五十七章 宴中百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与邸报第六章 孙家恶奴第二百二十二章 乡试前夕第五百五十二章 运河顽疾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报仇(一)第三百九十章 合纵连横第一章 积善之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来是侠女啊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师水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零三章 绿萝行刺(第七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苏州行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梁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墙头草啊第二百零七章 从私塾开课到科试开考第五百零四章 挟君(第八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苏州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会审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开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二百零七章 从私塾开课到科试开考第六十四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别样的孔教谕第五百一十七章 苗隶之死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徭役、隐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报信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于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章 退敌之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第三百八十五章 内廷外朝之争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书第一百五十九章 余姚仙茗第二百零八章 科试前后第四百九十八章 微服采花(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医他爹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与被坑第七章 县尊断案第九十七章 入股书坊第四百五十五章 症结所在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二十三章 谁在布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第二十章 水芸姑娘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九十九章 县学原来是这样的第四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零四章 挟君(第八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四百七十章 退敌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风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百三十四章 种植土豆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爽朗的合作第三百八十七章 阎王要你三更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与王守仁谈心学第三百八十六章 刘谨矫诏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此县官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二百零三章 兴文教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九章 县学原来是这样的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树(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诗会(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更, 求双倍月票!】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第五百四十章 谢迁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二十一章 美娇娘俏小郎第一百九十六章 硕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