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当侍东宫(第三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

弘治九年十月十五,天子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接见吐鲁番使臣。

满朝官员在奉天殿前集合完毕,等待着天子驾临。

与先帝成化皇帝不同,弘治皇帝十分勤政,甚至可以用工作狂人来形容。

不但每日的例行朝会他会准时参加,还会时常召集阁臣商议讨论军国大事。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送到天子跟前的奏疏往往会得到立即批复,绝不会有堆积拖延的情况。

不过便是这样一个劳模皇帝,举办大朝会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朝会只会在宣布一些重要事情时举行。譬如封后,立太子。

再就是大捷封赏或是使臣来朝。

偏偏这两项在弘治皇帝执政时都不算多,故而皇帝便是有心也是无力。

闲话不提,却说这日吐鲁番使臣见到如此阵势直是被吓得不浅,在按照惯例奉上贡品拜过天子后就是皇帝训话的环节。

中国自古有天朝上国的执念,这一点大明也不例外。

天子训话吐鲁番使臣就跟老子训儿子一样根本不需要理由。

何况吐鲁番这个“不孝子”前不久刚刚兴兵哈密想要虎口拔牙,从老子腿上剜一块肉下来。

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天子便是骂的吐鲁番使臣狗血喷头他也丝毫反驳不得。

不过大明天子还是很有涵养的,所谓训话也不过是点到为止,那吐鲁番使臣早已被这浩大天家阵势吓得噤若寒蝉,只连连叩首,连大气都不敢出。

场面很和谐,天子很满意。

再怎么说,吐鲁番在天子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孩子。孩子犯了错打一顿屁股就是了,没必要往死里打。

既然孩子认错态度好,做长辈的自然也要奖赏。

天子当即下令赐予吐鲁番使臣十万匹浙绸,这便表示天子认可了吐鲁番的认错态度,不会再兴兵攻打了。

吐鲁番使臣感激涕零的叩拜天子圣恩,百官齐呼万岁,一场大朝会圆满结束。

......

......

从奉天殿前返回谢府,谢慎难得的伸了个懒腰。

托吐鲁番使臣的光,天子给所有朝臣放了个假,这对于没有固定休沐时间的朝臣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

谢慎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坐在自家院子的藤椅上一边品茶一边哼着曲子。

与他料想的差不多,大朝会的进程就像有剧本一样,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完全没有什么新意。

在这种场合下向天子建言经略西域是不合适的,何况这种事情事关重大即便谢慎提了出来也不会立刻得到答复。

倒不如把细节完善一下再上书天子。

正自悠闲的想着,管家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喘着粗气道:“老爷,中官到了。”

中官?中官到了?

谢慎稍愣了愣才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道:“快把中官请进来。”

好在他衣衫还算整洁,深吸了一口气便迎了出去。

那中官是个年岁尚轻的,应该是第一次出宫宣旨还稍稍有些紧张。

见到谢慎后板色道:“翰林修撰接旨。”

谢慎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

“臣谢慎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翰林修撰谢慎品性忠良,学识渊博,授其兼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侍讲东宫,钦此。”

这道圣旨并没有太多花哨的词语,可谓言简意赅。

谢慎心道弘治皇帝看来是个实在人,不搞那些虚的。

对于这道圣旨本身,谢慎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

皇太子提前出阁读书的事情他早就听邓太监说了。

司礼监的消息自然假不了,加之小太子历史上差不多就是弘治十年出的阁,这个时空稍稍提前一些也没有什么稀奇。

前段时间谢慎被东厂何掌班的人劫掠,之后那些何掌班的亲信又被人射杀,一时引起了朝野震动。

文官们纷纷上书,请求天子严惩萧敬,裁撤东厂。

可天子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处置了几只替罪羊,而没有动萧敬分毫。

言官们自然不满意,奏疏如雪片一样飞到御案前,就差把吐沫星子喷到天子脸上了。

天子是一个面皮薄的人,又没有什么暴力倾向。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一时手足无措。

其实要是换成了嘉靖皇帝,肯定命人把这些跳脚的文官拖出去打一顿廷杖。

屁股开花,这些言官就老实了。

可弘治皇帝不行,他老人家宅心仁厚,还等着青史留名呢,怎么能廷杖爱卿们呢。

无奈之下,弘治皇帝只得宣本案苦主谢慎入宫面圣。

弘治皇帝与谢慎苦口婆心说了良久,终于说服谢慎主动上书表态,好压下汹涌的百官攻势。

当然弘治皇帝知道自己理亏,也给出了谢慎补偿。

这补偿便是授予谢慎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的位置。

这可是谢慎一直想要的,咬了咬牙便答应了。

反正劫掠自己的人已经全部被射杀,只剩下一个何掌班玩不出花来,将来有的是机会整治他。

东宫侍讲有很多种,左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中允,左右赞善都可归到东宫侍讲之列。虽然右赞善只有从六品,但这个位置却是必须要拿到的。

别的朝代把自己和东宫捆绑在一起或许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但弘治朝不会。

谁叫宠妻狂魔弘治皇帝只有张皇后一个老婆,只有小正德一个子嗣呢。

小太子便是再不济,天子还能不传位给他?

做东宫官员就像踏上一条终南捷径,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做到一步登天。

别人可能觉得弘治皇帝春秋鼎盛还有许多年可活,但谢慎却知道这位天子的阳寿也只剩下最多十年了。

这种时候到东宫和小正德培养感情,等到小正德继位谢慎便是有从龙之功的自己人,再想升迁就容易多了。

届时谢慎差不多二十五六,熬了十年资历也足够了,若是能够任个六部侍郎给将来入阁铺路自然是最好的。

外人都认为谢慎那件事上很吃亏,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内幕。

陛下与谢修撰在宫中达成的“交易”,呃...咳咳是共识岂是能轻易公开示人的。

谢慎叩谢过皇恩,领了圣旨后便冲那中官笑道:“中使有劳了,不知太子殿下是否近日就要出阁读书,读书地点可是在东宫?”

......

......

第五百零一章 猪队友啊(第五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恶扬善的县学生员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章 狠狠打脸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第三十三章 试帖诗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第二百六十章 抢着被打脸的朱同学第六十三章 营造一场偶遇(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华亭县令第十六章 青年版阳明先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此县官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为第二十一章 美娇娘俏小郎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五百七十五章 泰山封禅(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三百零八章 不胶不离即可(第四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烦恼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二百五十六章 突然杀出的锦衣卫第五百零九章 匕现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疯癫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贵的谢修撰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五章 余姚米贵第二百七十章 愿得一人心第六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与口罩(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乡(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万事兴第三百七十六章 谷大用报信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宾第二百一十六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一)第四百七十章 退敌之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试点第二百七十章 愿得一人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乡(二)第八十三章 洞若观火第三百零三章 东宫太子(第四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四十七章 报官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态(一)第二十九章 丰厚酬金第九章 狠狠打脸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为进(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大文魁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觅清幽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诗会(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无遗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双倍月票!】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二百二十九章 放榜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态(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态(一)第三百九十章 合纵连横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来如此(为舵主戰Dna火加更!)第三百三十章 刘大夏督饷第七十一章 院试风波(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骑墙的锦衣卫第一百八十九章 剧本不对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为名士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子禁脔【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会宁员外(二)第十七章 小郎谢丕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五百八十五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江诗会(四)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亲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四十四章 绍兴恶痞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四百二十八章 锦衣昼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剧本不对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转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