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

大明京官贵,地方官贱,故而常常会出现地方官调入京师降品的情况。但即便是这样,仍有无数人托关系抢破头的挤进京师来。

究其原因,就是京官有前途。

而今谢慎在翰林院干的好好的,跟小太子也混了个脸熟。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陛下竟然要外放他。

谢丕自然也改变不了什么,无非是希望谢慎能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如果想要据理力争,还可以上书挣扎一番。虽然这对结果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谢丕前脚刚到翰林院,传旨的太监后脚便跟了来。

此次传旨的还是谷大用。

他和谢慎关系处的不错,一进官署便笑声道:“恭喜谢大人了。”

谢慎心中一团乱麻。这弘治皇帝也太不够意思了,连让他想应对之策的时间都不给,这可如何是好。

虽然心中腹诽了几句,但他还是要接旨的。

不然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要是被安上一个目无君父的罪名可就太冤枉了。

与谷大用寒暄了几句,谢慎便跪拜接旨。

谢慎已经提前知道了圣旨内容,自然没有表现的太过惊奇。

谷大用啧啧称叹道:“谢大人年纪轻轻,就外放了四品知府,当真是前途无量啊。”

谷公公入宫也有些年份了,可从没有见过十七岁做到四品官的,谢慎的升迁速度绝对让旁人望尘莫及。

山西布政司潞安府知府,皇帝陛下直接把职位给谢慎点明,意思就是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谢慎虽然心中十分无奈,却也知道这种时候上书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件事恐怕和屯留县的地震有关吧?”

谢慎试探着问了问,那谷大用却笑吟吟的说道:“这咱家可就不知道了。”

谢慎无奈,只得问道:“陛下可规定了动身期限?”

谷大用摇头道:“皇爷并没有说,不过谢大人还是越快越好。”

天子的话有时要正着听有时要反着听,眼下显然应该正着听......

谢慎点了点头道:“本官一会便去吏部办交割手续。”

送走了谷大用,谢慎便幽然道:“此去若无意外,想必要在山西待上三年,真是世事难料啊。”

听到这里,谢丕也有些为谢慎感到可惜。

东宫侍讲的位置是清贵不可言的,谢慎任职右春坊右赞善半年,和小太子之间渐入佳境。便在这种时候被调任到山西潞安府任职,他多半会有些落寞的吧?

谢慎也知道这个任命跟前不久山西屯留的地震不无关系。

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地震,但是屯留的最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找出一个背锅人负责,皇帝是不可能背锅的,这前任潞安府知府就自然而然的代君受过,成了背锅侠了。

当然天子也不能吃相太难看,他老人家只是平级调动了前任潞安知府邱永,并没有捋了邱永的乌纱帽。

从六品翰林修撰摇身一变成了正四品的知府,乍一看连升四级,让人艳羡。但谢慎却着实高兴不起来。

一来确实地方官不如京官尤其是翰林词臣容易升迁,二来这外放任职的地方实在不怎么好。

若是旁的地方也就罢了。那潞安府可是个是非之地啊。

刚刚发生了强地震,估计民房衙门都倒得倒,塌的塌,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

这种时候去到潞安府任职,就是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如果能够处理好地震后的一应事宜,带领潞安尤其是屯留百姓走向美好新生活,那自然是大功一件。但如果稍稍处理不妥,便会被人抓住不放,狠狠咬上一口。

毕竟谢慎的仕途太顺利了,难免有人得了红眼病,时刻盼望着谢慎犯错。

谢丕安慰谢慎道:“慎大哥你也不要太悲观了,也许过个一年半载陛下就会调你回京呢。”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谢慎笑了笑,并未正面作答。

地方官在任期满前被调回京师,也是有可能的,但那都是针对外放镀金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简在帝心臣子的特权。谢慎可不敢保证自己也在此列。

加之前些时日他为了刷声望,直言上书弹劾了寿宁侯和杨鹏一番,估计让弘治皇帝心里不太舒坦。

天子虽然不会明说,但难保不会给谢慎穿小鞋。

谢慎是状元出身,又是翰林词臣,没有直接外放的规矩。

故而弘治皇帝才会稍稍婉转一些,先让谢慎在东宫侍讲的位置干个半年,这才下旨。

当然这都是谢慎的推测,如果没有屯留地震,或许谢慎也不会立刻就被天子外放出京。只能说时也命也。

对于一个立志入阁的大好青年来说,谢慎只能安慰自己,外放也是一个不错的历练机会。

明代中后期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规矩,但并不是说庶吉士就会一直任京官。

尤其是像谢慎这样的连升四级,从正六品清流变成正四品知府,怎么看都是领导器重啊。

知府的任期是三年,但如果谢慎的政绩很好,提前调回京师也是可能的。

归根到底,一切都是看天子的意思。

天子若是想让谢慎镀金,为将来入阁积累理政经验,自然不会让谢慎在地方待太长的时间。

好在明代地方官上任可以携带家眷,不然要是让谢慎和徐芊芊这对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新人就此分别三年,可真是够叫人头疼的。

“听说潞安府那边民风彪悍,人人尚武,豪族世家更是豢养许多奴仆,慎大哥你还是小心一些。”

谢丕有些担忧的说道。

地方官尤其是知府这样主政一方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和地方豪绅之间的关系。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知府、知县这样的地方官一上任便和当地豪族对着干,很可能不用等朝廷调任,就可以提前卷铺盖滚蛋了。

中国一直是宗族社会,皇权不下县,地方豪族的影响力不可小视。

谢慎点了点头道:“丕贤弟放心好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便是我真的要动,也是循序渐进。”

......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厂卫之间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蛊之术第三百一十三章 与缙绅交锋(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乡(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训学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四百四十九章 动刀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内鬼(第五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墙头草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监也有温情时(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东宫太子(第四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六章 孙家恶奴第四十一章 巧论倭患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为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第七十一章 院试风波(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侬我侬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会审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五百七十章 无耻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卖人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内鬼(第五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织造厂(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狗咬主人第七十四章 传说中的北镇抚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护国寺行刺 【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双倍月票!】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软肋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一百零一章 但愿人长久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报仇(一)第三十三章 试帖诗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厂缉查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大文魁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亲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桥码头血战(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四百零八章 甘陕总督杨一清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私心与公心第九十一章 东厂的杀机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四百七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软肋第五十九章 酒宴上的众生相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士钱宁这行不容易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抚院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势迷离第二十九章 丰厚酬金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风宴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九十六章 硕鼠(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报仇(一)第八十二章 购置宅邸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旧布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会(三)第三十二章 会当凌绝顶第五百一十六章 杀机第四十五章 私钱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二百五十章 谢修撰的第一课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报仇(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三百四十三章 谢慎回京第二十二章 龙阳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会(三)第五十一章 状元居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魁会与科举第一百四十九章 张公子被打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三百零九章 接风宴(第五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七十二章 院试风波(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会(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烦恼第五百八十四章 仓储与国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