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

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

章越对自己被调回京师倒是挺通达。

皇权的权力运作到宋朝,虽没有明清时的登峰造极,但已经是日渐成熟。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商人,宦官,后宫,外戚,世家,武将,文官都曾经挑战过他的权力地位。

到了宋朝为止,皇权已经干掉了前六个挑战者。

唐朝的政治近似于贵族共和,到了宋朝的政治则如文彦博对官家所言的那样,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皇帝依旧是哪个皇帝,可参与者却变了。

世家贵族和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孰强?唐朝皇帝与宋朝皇帝权力谁大?

如今官家要自己回京,章越二话不说立即接旨。

不过章越心底仍有顾虑,他并非恋栈于经略使的权位,经略使固然是位高权重,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但哪有自己汴京的安乐窝好,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王道中的王道。

所谓一系列的名头之下,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而已。

章越是很想回汴京,但他更不放心自己走后,在熙河的这一摊子的事。

他生怕的心血会辜负,甚至功亏一篑。

章越看去王韶,高遵裕,张诜,蔡延庆,自己可以托付谁?

想来想去,哪一个都靠不住。自己本该可以完全托付王韶,但王韶这人居然完全看不清楚形势,居然还以为自己走人以后,他便能独掌熙河路军政大权。

与其如此,倒不如留一个让他们相互制衡的局面。

可是这是万不得已选择,这可能让熙河路的局面就此败坏。

如果李宪仍为秦凤路走马承受就好了。

次日章越,王韶,景思立一众大将与蔡延庆,张诜返回熙州。

蔡延庆,张诜要一路送章越至秦州,甚至凤翔府,这在古代称为郊迎。

作为立下边功的大将返京,身为当地长官必须一路相送,甚至章越攻下了西夏,连官家都要亲出京师三十里迎接章越。

章越抵至熙州时,文及甫,吕升卿,邢恕三人也是亲迎,以及新到任不久的苏辙,程颐,游师雄,种师道也是在一旁。

作为章越幕下最早的三人组,他们属于文官系统没办法跟章越进京受赏,所以文及甫,吕升卿,邢恕三人也是加官晋爵。

章越保奏文及甫为河州知州。

保奏吕升卿为熙州通判。

保奏邢恕为熙州节度使军事判官。

三人这一次在高遵裕是否出兵的问题,作了坚决的斗争,所以不仅官职任了,连本官都升任一阶。

而景思立章越则打算将他留在河州,驻守踏白城,章越保奏他为东上合门使,河州刺史。

同时景思立母亲仍在,章越上奏接他的母亲至秦州奉养,又奏让其弟景思谊为秦州成纪县司户参军,就近照看他的母亲。

景思立本可随章越进京受赏,但章越考虑到了熙河局势,还是留他在此。

如今章越从前线归来,三人组都是喜气洋洋。

当初他们来到章越幕下,图的就是加官进山,这还不过半年就差遣和本官都升了。

这等抱大腿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他们深为跟随章越的这决定深感正确。

眼见章越归来,三人都是上前参拜。

文及甫是衙内兼章越的姻亲,态度尚且可以,反正其妻一直在京城,笼络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他知道十七娘在章越那分量,只要十七娘给章越说几句好话,这条线就算住。

所以文及甫对章越保持着一个不卑不亢的态度。

吕升卿也不用他开口,守制已满正在回京路上的吕惠卿已是写信感谢了章越。

吕惠卿对章越‘爱屋及乌’地照顾自是表示感谢,表示欠了他一桩人情。

三人唯独邢恕见了章越那等神态,不可以简单用谄媚二字来形容。

吕升卿道:“宴会已是准备好,正等候经略相公大驾。”

章越点点头,从城门返回经略府士卒百姓皆列道相迎。

而经略府中正是张灯结彩,为贺河州之胜,熙州城中犒赏三军。

除了跟随章越进京受赏的,大小将领功劳分作三等,第一等功转一官,第二等功转两资,第三等功转一资。

章越本着有功要赏的原则,将随他出征的一万八千将士及张守约后来的五千援军,扣除了死伤的将士一共记功达三千五百余人上报枢密院。

原先对边功赏赐一向抠抠索索的文彦博,这一次居然大笔一挥全部都准了还对官家说,朝廷千万不能寒了南征北战将士们的心啊。

官家当时听了心道,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除了升官之外,熙河军的士卒无论有没有出征,正兵每人皆赏钱三千,辅兵每人赏钱两千,每月俸禄增两百钱。

章越策马行于熙州的街头,左右的随他西征的将士,他们皆知章越回京述职的消息,都是列道左右向章越叉手致意,而随军家属们也是对章越感恩戴德。

章越在马头不住抱拳对跟随他数年的将士们致意,此刻分别心底倍感不舍。

一名小校拦住章越马头道:“节帅,都说你此去进京是官家拜你为相公去了,但俺不信,节帅带领我们百战成功,好容易才有了今日,怎么能一走了之。”

章越听到这话不由热血上涌,这两年戎马生涯怎能说忘就忘了,战场上的情谊是每个男人一辈子不可忘记的。

这一刻章越将小家也抛之脑后了,他跳下马来扶起这位小校道:“马革裹尸方是我好男儿的归宿,好,我答允你,不踏破贺兰山,吾不拜宰相!”

小校大喜对左右士卒道:“节帅答允了,带领我们活抓木征,董毡!”

左右士卒纷纷言是,然后纷纷举起手道:“活抓木征,董毡!踏破贺兰山!”

“活抓木征,董毡!踏破贺兰山!”

“踏破贺兰山!”

而一旁蔡延庆,张诜等人都是瞠目结舌,章越这话是啥意思?

但见整条街的士卒皆纷纷道:“踏破贺兰山!”

“踏破贺兰山!”

张诜见此一幕吓了一跳,章越一介文人,居然也如此得军心。

看来朝廷的担心的对的,是要将他召还回京。

至于王韶看着这一幕却有些吃味。

高遵裕则骑着马上冷笑,似在嘲笑章越这话说大了吧。

至于跟在章越身后一个名叫种师道的官员一脸地神望,同时他默默地在心底说到,大丈夫当如是也!

(本章完)

第72章 食店第676章 不退第929章 拉拢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156章 客人第289章 殿上诗第99章 李学正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259章 朋友圈第753章 心腹之患单章第55章 考试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459章 反击(第一更)请假第606章 皇帝一句话顶你一车话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1012章 投机第394章 急变第882章 政事堂第221章 考场夜雨请假第886章 事情闹大第105章 离别第441章 为何为官?第1059章 怼一怼官家第222章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第367章 惩罚第29章 寓教于乐第967章 辽道宗第9章 孟子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312章 良人第349章 学到了第750章 商量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357章 回门第914章 安排第37章 二哥下落第881章 共识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233章 弊案第937章 吕惠卿罢相第248章 展望第2章 押司上门第273章 论名第445章 霸道第258章 真话第276章 殿试第929章 拉拢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905章 事因第538章 新党旧党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520章 重聚第519章 民望第678章 凯旋第8章 三字经第687章 广锐军第501章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28章 出差第618章 鹓鶵 鸱和腐鼠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619章 天下绝不可无参政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35章 真传第713章 抓人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312章 良人第287章 唱名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1007章 韩绛回京(两更合一更)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790章 成功的办法第40章 糖霜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59章 泼天富贵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698章 名将是资源堆出来的(两更合一更)第9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751章 说客登门第223章 圈子第24章 章氏族学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谢枫爱云书友盟主)第926章 起复二苏第276章 殿试第518章 特旨升迁第1047章 熟状第530章 商议第991章 太后与官家(两更合一更)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828章 叛乱第447章 安国寺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