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布置

第731章 布置

熙州经略府中置酒宴饮。

知道章越要入京面圣,经略府中大小官员都来践行。

蔡延庆,张诜,章越三人排了首座,王韶,高遵裕,景思立,王君万,苗授,王厚,智缘等人皆在左右。

至于蕃将则是以结吴延征(木征弟),包顺,包约为首,他们大多都要随章越入京面圣受赏。

至于董裕,结吴叱腊也在其中。

这二人本是要被章越拿去给木征借刀杀人,哪知那日安疆寨大火拼,他们居然没有被木征杀了,反而逃了出来。

不过因为内讧,反而让宋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了安疆寨。

至于董裕,结吴叱腊这回可是铁了心地降宋,属于忠心耿耿到怎么赶都赶不走的那等,这可把章越给恶心坏了。

一番宴饮之后。

席间章越将景思立引至王韶面前,让对方向王韶敬酒。

王韶见了章越一脸恭敬,待看到景思立后神色有些冷淡。

王韶与景思立有过节,或者说王韶的性子也确实难以与同僚们和睦相处。

王韶攻河州,扫荡全境时,章越坐镇香子城,景思立为王韶副将,二人之间闹得很不愉快。

景思立当时屡立战功,但王韶却更偏厚于王君万,在兵马补给,战功分配上景思立所部都不如王君万,二人争执了数次。

章越如今在熙河的时候可以压住二人之间的矛盾,但自己这一走景思立与王韶的矛盾必会爆发。

章越当即携景思立向王韶敬酒。

王韶淡淡地回应了。

章越道:“身为帅者必包容属下,上下一心,方可以成事。我此去赴京,希望你们二人可以放下前嫌,同舟共济。”

王韶则道:“经略使,我与景将军并无过节,相反对他十分赏识才是。就算有一些争执,也只是公事上的。”

王韶的话一点诚恳的意思也没有,章越与景思立哪听不出。王韶等章越走后,完全可以给景思立好看。

景思立压住怒火,只是碍于章越面上勉强道:“确实如王副经略所言。”

景思立说得这般牵强,王韶哪听不出。

章越却将王韶,景思立二人笑着拉过,将二人的手放在一起道:“这般便好,你们能和睦相处,如此我去汴京也是放心了。”

说到这里,章越将王厚叫了过来。

章越对王韶道:“此番我就不带令郎进京受赏了,而是保举令郎为卫尉寺丞,知抱罕县。”

王韶,王厚都吓了一跳,居然一口气授了京职?

王厚原先是会州军事推官,按照宋朝官职初等幕职官要升任京官,有出身的则为大理寺丞,无出身的初任卫尉寺丞。

王厚是选人,没有五削如何出任京职?

章越会不知道这点?

章越道:“上一次熙州战功,官家还多赐我一个荫封。这王厚的我的门生,我没有理由不向陛下推举他,故而将此荫封转给他。”

王韶知道这件事。

章越因熙州之功,受到官家推恩他的侄儿章直加官,长子章亘荫官。

之后官家又嫌太少,王安石等便拿了‘章越官已高,难以加官’来搪塞。

最后章越又多得一个荫官的名额。

当时王韶还以为这个名额章越要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次子。

没料到章越竟给了王厚。

荫官即便再低微,也都是京官起步。章越此举等于让王厚免去了五削。

此事不太合乎常规,但官家对章越确实没话说。

至于抱罕县是河州的县治。

京官出为知县,选人出则为县令。

王韶对王厚道:“还不快谢过老师。”

章越对王韶笑道:“言重了。”

章越对王厚道:“处道,你便以抱罕县知县的身份,驻踏白城,作为景将军的副手如何?”

王韶闻言脸皮一跳心道,章越这一手玩得高明。

章越担心自己与景思立不和,所以便将自己的儿子派为景思立的副手。

日后万一景思立有了过失,王厚也要跟着被处罚。同时景思立立了战功,自己的儿子也会跟着得到封赏。

当然自己为副经略使若针对景思立,自己的儿子也必然被他穿小鞋,这一手的权谋……

王韶对章越还没二话,谁叫让他把荫官的名额给了王厚,自己还要承他的情才是。

王韶寻思片刻,已知道章越的安排。

他是一个聪明人,懂得时时刻刻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被自己一时的意气和情绪所搅动。

如今形势如此,王韶不得不拿出诚意对王厚道:“景将军乃当世名将,兵法谋略,临阵厮杀胜过为父十倍,伱需好好请益才是。”

说完王韶又对景思立道:“犬子不成器,蒙经略相公不弃,让他在景将军身边做事,以后多承指点了。”

景思立闻言亦是抱拳道:“不敢当,以后还是王副经略多吩咐。”

章越大笑道:“那就一言为定,拿酒来。”

章越亲自把盏给二人斟酒,王韶与景思立对饮一杯,二人相视一笑。

解决了王韶,景思立的问题后,章越稍稍放心,这时候一个年轻官员走到自己面前,对方举盏道:“见过经略相公。”

章越看了一眼,对方是种师道。

种师道为张载举荐至章越幕下在熙州为官两个月,但章越都在河州前线,熙州回得少了,与他没有怎么长谈过。

见种师道欲言又止的样子,章越笑道:“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种师道道:“经略相公,我是种家子弟,虽如今身为文官,但仍怀尚武之心,还恳请经略相公让钟某到河州去立下一番军功。

章越道:“彝叔,你是种家子弟我知道,可如今你是文资,如何想着立军功的事,我之前看了你替人断田亩官司的案子,此案悬了两年,你居然一到任便查了水落石出,可知你是有治理之才的。”

种师道道:“下官昨日见姚兕为将,调至泾原,如今竟拜为路都监不由不服,我种家与姚家皆是陕西将门,我与姚兕自幼相识,但家父却不肯我习武偏要我从文。”

“而陕西身为边州,武臣容易立功受赏,自是比文臣有出息,故下官想转为武资。”

章越道:“岂有尔如此儿戏,今日文资明日武资,让你这般跳来跳去?”

种师道道:“还请经略相公成全,下官知道来得有些晚,但这些都肺腑之言。”

章越见对方如此有诚意便点了点头。

(本章完)

第859章 支持或反对第120章 欧阳家的公子第522章 入直第855章 端明殿学士第918章 弹劾我?第498章 离开第1048章 高楼第973章 不争一城一地得失第545章 富国强兵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969章 驻真定府第695章 军歌第183章 二三事第690章 经营第539章 师生第231章 鹿鸣宴第998章 有个宰相的亲戚(两更合一更)第453章 撕破脸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705章 姐妹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356章 新婚燕尔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51章 小溪西流第727章 回京?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9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697章 步步为营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940章 御前争论第939章 失落的吕惠卿第726章 道贺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971章 叔侄第1040章 上门认错第874章 抱负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第36章 不学有术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373章 知经筵第375章 我把官家说晕了第954章 万古江河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048章 高楼第750章 商量第435章 临潭书绝壁第10章 望族明日更新第900章 纵火和救火第672章 西夏点集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259章 朋友圈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69章 来信第285章 御论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213章 行卷第826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752章 人性第390章 圈套第445章 霸道第962章 辽宋谈判交锋请假第502章 势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340章 价钱挺合适第130章 斋长第1059章 怼一怼官家第11章 孺子可教第839章 变局第744章 左右第736章 章质夫第1047章 熟状第167章 相谈第1029章 黄裳,元吉第245章 无心插柳第148章 刻章第285章 御论第168章 易否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18章 鹓鶵 鸱和腐鼠第417章 求教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188章 诗集第319章 担忧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557章 透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