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市易所

熙州,市易所。

天刚蒙蒙亮,市易所便忙碌起来。

熙州的市易所是从古渭寨迁来的。

古渭寨的市易所的前身是永宁寨。

永宁寨之前属于秦州,后王韶在古渭寨设为通远军后,永宁寨被划入了通远军。

在宋真宗时,别说古渭,连秦州以上也就是渭水北岸,也生活着几十万蕃民,一直到了熙宁二年前,西夏还经常入侵秦州打草谷。

但这一切从熙宁三年起,便全部改变。

有了熙河路顶出西面,秦州及整个秦凤经略安抚使路几乎成为腹地。

庆历二年时秦州还蕃部入宋的第一站,当时所有回鹘,青唐,西域诸蕃部的使团都必须在秦州接受检验,约定入京的人数,所携带的贡品都必须由秦州的官府派遣差役押送,并不许使团私自雇人,以防不测。

秦州是宋朝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但因为秦州所在蕃部聚居,同时又没有山川之险,所以宋朝面对西域使团都是提心吊胆。

街道上人群可谓接踵摩肩,四面都是商人。

李宪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很是高兴对章越道:“去年市易所被焚,这才不过半年就恢复了。”

李宪问道:“处罚如此之轻?如今禁得住?”

李宪没有多问,而是随着人群一直抵达了榷场中心。

蕃人本是冲着市易司的钱财来的,但守此的官员却提前将二十几万贯盐钞挥之一炬。

而数股蕃部伪装作商队想要潜入袭击熙州城外的市易司,不过被宋军识破,但榷场也遭到了劫掠焚毁,被烧作了一片白地。

李宪问道:“若私下以金银交易者呢?”

对你而言是一百万,答案是对国家而言是一万多。

榷场城门前但见从西蕃商人以骆驼,骡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在缓缓入城。

章越道:“子范有所不知。”

而对章越而言,这很好解决后世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有一百万软妹币被烧成了灰,对国家和个人而言损失多大?

但这一切熙宁三年后全变了。

所以城中街道是以一个丁字形。

在空地上这般牙人有好几十个。

李宪听闻官兵也加入私市贸易,也是吃了一惊,章越则对李宪道:“当初营边时,朝廷曾允边回易,如今要整饬,先要禁了军队回易之事。”

李宪听说除了马匹西番商人喜欢用麝香、水银、牛黄、珍珠来交易宋人丝绸、茶叶、金器、银器、漆器等等。

整个榷场如一座小城般分三个城门,分别通往东西两个方面,北则是朝着熙州城,唯独南面不设城门。

至于宋人则也是百货在此,似秦州特产龙须席、芎穷也有贩卖。

之后熙宁年后市易所从永宁寨转至古渭寨(通远军),而从熙宁五年时,从通远军又转至了熙州。

当时目睹这一切的官员们都说似看到人生中最昂贵的一场火焰。

既是连军队回易都禁止不了,那么民间私市也禁不成。

章越道:“有,若有以一罚三。一百贯以上杖一百,两百贯以上徒一年,三百贯以上则经略府过问。”

榷场中心这里看守更严,前面就是市易所。

李宪与章越穿着一身便装至市易司巡视,章越对李宪言道:“熙州的市易场是三日一集,市易所里强制用盐钞市易!”

永宁寨是最早的博马场,当时如此形容永宁寨,至兰州五百五十里,至宗哥城(西宁,董毡陪都)九百里。当初陕西转运使薛向便在这里大量以盐钞向蕃人买马,每年可交易一万至一万五千匹。

守着城门的士卒正在盘查核对。

结果是薛向只用了几张破纸买到了大量的战马,却导致了盐钞暴跌,最后章越在汴京设交引所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市易所就好似榷场,好似海关,不仅抽税还要强行盐钞结算,而私市就好比走私。

李宪听了默然。

勾当下面则是行户,一共有十六家大行户获准进入市易司,这些行户推举出十六人组成行会,与市易司共同管理整个榷场。

如今熙州的市易司之前是由吕升卿,黄察二人勾当。

章越道:“私下以金银铜钱交易者,一律扣押货物,徒三年。”

这些牙人都操着熟练的蕃话或用汉话与西番商人讨价还价。

李宪看着不少西番商人没有理会街道左右的店铺,而是朝榷场中心直去不由好奇。

榷场的四面都修建了土墙,土墙每隔几十步便建一座木制望楼,由几名宋军负弓在望楼上瞭望。

章越笑道:“眼下只有抓大放小,可以禁金银,却禁不了走私,子范再看看!”

在去年踏白城大败,河州被围,疑似失守之下,熙州当地蕃部在木征策应下造反,数度兵临袭击熙州城。

河州城外的市易所,准确地说是市易所与榷场的综合体。

总而言之即便烧成了灰,也不让敌人占得半点便宜。

榷场里尽是商户以及蕃汉百姓定居其中,人口足有上万之多,一旦到了市易之日,整个榷场会再涌进来两三万人。

此外在洮河临水处还修了一座子堡。

一般而言,榷场是由三司的催辖司管理,但熙河路却自设市易司以来,绕开了三司,直属于熙河经略使路。

商铺上摆满了西域的商品,似麝香、水银、朱砂牛黄、真珠、生金、犀玉、珊瑚、茸褐、驼褐、三雅褐、花蕊布,兜罗绵、碉砂、阿魏、木香、安息香、黄连、牦牛尾、狨毛、羚羊角、竹牛角、红绿皮等等。

不仅是民间有偷税,连秦凤路熙河路的宋军官员也是有走私,禁之不绝。

李宪点了点头道了句:“善!那可有私市?”

李宪入城后,但见整个街市上都是买卖的商铺。

万幸的是盐钞没有贬作一钱不值,落得同交子一般命运。

在鼎沸的人声中,章越笑道:“这也是钱之所向,无往不利。”

在市易所前还一个大空地,西蕃商人们带着驼队,马队来此,指着马背上的货物与面前的牙人大声言语。

章越对李宪解释道:“这些西蕃商人所携货物太大,生怕被外面商铺的商人压价,故而先到市易所询价。”

“而这些牙人都是市易所所雇,每个人都有担保,他们可以定一个最低价格收购远来的蕃商们手头上货物。这钱由朝廷来出!”

李宪赞道:“这便是王相公的市易法啊!”

第7章 翻案第219章 入场第267章 念头第392章 改变第676章 不退第469章 青衣第1048章 高楼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284章 论名第212章 照料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1002章 国事与恩怨第399章 伯乐欧阳修第177章 赚钱第420章 有钱人家第898章 提条件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396章 新君(感谢加十块钱牛肉面书友成为第234章 蔡襄第855章 端明殿学士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566章 苏氏兄弟第676章 不退第543章 百年无事扎子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931章 工匠也可为官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84章 招揽人才第1001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第852章 面君第674章 渡河第125章 改专业第2章 押司上门第492章 除裳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290章 谢恩(谢柳神轻语盟主)第827章 空城计第234章 蔡襄第321章 御试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376章 好朋友第874章 抱负第797章 受贺第832章 质疑与肯定第677章 火烧天都山第94章 书楼第789章 打到底为止第348章 朝会第849章 潼关道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945章 妥协和商量第388章 观天之道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244章 王安石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第406章 商人第192章 赔罪第145章 期限第498章 离开第14章 饼子第911章 故乡第567章 论王安石第618章 鹓鶵 鸱和腐鼠第449章 小人哉单章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1055章 最后的直谏请假第633章 争执第265章 滋味(感谢蓝胖子669盟主)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80章 莫欺少年穷第153章 茶香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624章 寒门出身第273章 论名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258章 真话第1046章 睥睨众官第268章 捉婿第1031章 放手去干便是(第二更)第599章 越次召对第999章 熙宁十年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38章 仙霞岭第236章 如何办第415章 暴利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72章 食店第230章 交情第842章 还是女婿好啊第533章 吕家提亲第93章 入京否第345章 韩绛明日更新第902章 广施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