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二章 临战

升帐议事时,三个把总中只有刘序和胡嵩跃在,朱烈还留在城外,指挥民夫构筑最后一道战壕。

朱烈相对于刘序和胡嵩跃,更显笨拙一些,但也许是笨人更加实在,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沈溪大致给他讲一遍,朱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遵令而行。

但胡嵩跃和刘序却不同,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脑筋半天转不过弯来,沈溪只能借助军事地图和沙盘,一遍又一遍解释。

此番管队以上军官,除了担负具体任务的,基本上都到齐了。由于人太多,指挥所大堂内吵吵嚷嚷,“这样不行,那样不妥”的话语,充斥耳中。

许多人脑子笨也就罢了,偏偏个个都喜欢充当诸葛亮,没事就参谋一下沈溪安排的战术,提提问题唱唱反调什么的,主要是觉得沈溪可能把他们推出去送死,事无巨细都要先问个清楚。

沈溪可没那么多时间去跟他们逐一解释,对照一定比例微缩的土木堡沙盘,把整体战术仔仔细细讲解一遍,然后针对不同的兵种、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段,告诉大家自己应该怎么做。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真有那死脑筋怎么都不开窍的,沈溪没有丝毫迟疑,当即将这些人调到城内负责后勤,充当预备队,然后换别人来领兵,怎么都不能让这些糊里糊涂的家伙坏掉大事。

一直到天擦黑,升帐议事才结束。

这极有可能是沈溪最后一次召集所有将领开会,一旦开战,如果不能打退敌人,与会人等中包括沈溪在内,都会全军覆没,即便得胜,一部分将领也会战死沙场,再也凑不到一块儿了。

胡嵩跃看到大家脸上全都是悲壮之色,摇头感慨:“沈大人,虽然弟兄们总是给您找麻烦,但却打从心眼儿里佩服您……之前两仗咱们歼灭了七千鞑子,几乎算是捞回本钱了,这会儿就算战死沙场,我等也没有遗憾。”

“是啊!是啊!”

一群将领纷纷出言附和,士气稍稍有所恢复。

沈溪轻叹:“我带你们出来,却未将你们全都带回去,是我的错!”

刘序笑着安慰:“沈大人没错,真要怪的话,只能怪我等时运不济吧……在京营当差时,咱们这些人或多或少得罪过大人物,才会被强行塞入沈大人军中,往援三边。”

“早知道我们就收起坏脾气,也不至于处处被人刁难。不过,能在这宣府之地当一回英雄,远比一辈子当狗熊好,如果真有命回去,跟沈大人这一趟西北之行,足够我们吹牛吹一辈子了!”

张永没好气地喝斥:“哎哟,净想好事,还想活着回去哪?也不看看城外有多少鞑子兵马,沈大人又不是活神仙,你们也没长翅膀,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胡嵩跃微微一笑,并没有跟张永红脸:“张公公,您话别说得这么难听,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咱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跑不了我,您不是也在上面串着呢?沈大人的本事,咱都见过了,绝对是孙武、李靖转世,或许有奇迹发生也说不一定!”

“此番咱驻守土木堡,手里粮食倒是不缺,但水却不多了,人若长时间不喝水怎么成?不如趁着现在精神还好,努力拼搏一把,说不定能把鞑靼人吓退,拖延些日子,把朝廷的援军给等来。”

“若实在不行,那也是浴血疆场,为国捐躯,说出去子孙后代也有面子。”

刘序深以为然:“那确实,如果当逃兵,即便能活得一时,不过京城的家眷可要遭殃了,以后落草为寇,或者一辈子隐姓埋名,还能作何?”

“若是兵败回去,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下场。这年头出来打仗,谁身后不是背负婆娘和娃儿的期盼?我现在只希望朝廷能记得咱的功劳,别到头来,这边咱丢了命,朝廷一点儿情分都不讲,那我们死的就冤枉了!”

正说着,突然屋子外面传来“呜呜呜……”的声响,好像鬼哭,又好像狼嚎!

声音是从城外传来,似乎是鞑靼人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

……

沈溪出了指挥所,快步登上城西的门楼。

太阳落下去后刮起了大风,“呜呜”作响,人迎风站立,摇摇晃晃,想要站稳很困难,好在上来两名亲卫扶住他。

沈溪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鞑靼军营的情况,以确定鞑靼人是真的开战,还是只是一次佯攻。

鞑靼军营方向,火光不断地亮起,鞑靼兵马开始集结,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火把。

稍微观察形势,沈溪便基本判断出,今晚鞑靼人就会发起一波攻城。虽然对于最后的战果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但沈溪对于第一战获胜,还是颇有信心。

“大人,斥候刚刚从城外回来,报告说鞑子已开始集结!”胡嵩跃冲上城头禀告。

鞑靼人并没有发动突然袭击,因为他们知道土木堡戒备森严,从原本不过二里见方的小城,扩大到了一个纵深接近五里的巨大防御圈,只是时间仓促,沈溪下令修筑的防御工事很多都没有完工,沈溪自己也不敢确定这些工事能否顶住鞑靼人的轮番攻击。

远处“呜呜呜”的声音还在不断响起,沈溪将望远镜放下,一脸沉重地说道:“传本官命令,城外民夫一律撤回城中,所有官兵进入临战状态!”

胡嵩跃瞪大眼睛:“大人,这就开打了?”

沈溪微微叹息:“就算暂时打不起来,将士也要各司其责,别等鞑靼人杀来,我们还懵然未知。未来这几天里,没有我的军令,土木堡寸土不让!”

胡嵩跃怔了怔,显然沈溪这个指示跟之前交待的有所不同。

之前沈溪说的是,就算城外防御阵地都丢了也没关系,只要能稳固城塞便可,但现在沈溪要城塞内外一起防守,而且以土木堡外的防御阵地为主。

不过,情况危急,胡嵩跃尽管心有疑虑,但他知道沈溪提出的战术向来都具有针对性,估计是从鞑靼军中发现了什么,所以临时改变战术,所以还是坚决执行。

胡嵩跃领兵出城,进入外面的坑道。

此时鞑靼营中亮起的光点越来越多,寒风瑟瑟,号角的鸣响越发地清晰。

“大人,鞑靼各处兵马,已开始往城外我阵地前沿靠近,不知他们主攻方向在何处!”斥候将城外情况汇总到沈溪这里。

沈溪立即吩咐:“北门、南门和东门均按兵不动,即便有鞑靼兵马冲杀上来,也不加理会,只需将自己藏好!城西准备迎战……”

沈溪笃定鞑靼人的进攻方向是西门,因为鞑靼主力当天才抵达土木堡,攻城准备一点儿都不充分,此时发动的应该只是试探性进攻,即便拥有部分攻城器械,但却对于目前的土木堡防御没有针对性,威力远没有大明官兵想象的那么大。

在明军将士心目中,鞑靼人无疑是豺狼猛兽,随时都可能吞噬生命。但在沈溪眼里,鞑靼人同样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力气也不比明军大多少,只要能压制鞑靼人的锐气,抑制其兵力的投入程度,就可以将其优势化解于无形。

第一八三五章 大势渐去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九八〇章 压抑后的爆发第一三一六章 提携第二四一八章 峰回路转第一〇〇八章 执迷不悟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药第九十七章 好吃懒做的新掌柜第一八七〇章 徒劳无功第一七六七章 担忧第四十四章 女神医第一八二二章 视察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后(第四更)第八九三章 人人觊觎的功劳簿第二六〇章 相亲和武举(第四更)第一八八六章 参观第五七九章 回马枪(第四更,贺盟主)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九五九章 我要当皇帝第七八八章 谢迁的脸面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四五五章 丧第二〇八五章 当众表态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五十八章 家书值万金第二五四六章 不参与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贤相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对手第二四五二章 权力之争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六二二章 谁是正使?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四二七章 伯乐第六十五章 老娘的闺名第一〇四六章 监军张永(第一更)第二〇〇四章 隐相第一二八六章 献俘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赖脸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五八三章 没有原则的蔡镇守(第三更)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变轻松第七二五章 蜡枪头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贸易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为难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一三〇三章 预见(求月票)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六三七章 如此长夜,竟有佳人?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一二三章 切记切记(第一更)第一五一三章 宁化沈家第四十三章 世态百相第一七八章 老娘怀孕了第六五九章 大明国公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八五一章 顶层改革第二三〇章 文会(第五更)第一三四章夜半相会无人时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动口也动手第二五六六章 奇袭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四七三章 明朝历史消失的四年第七一四章 初为人父(第三更)第六一六章 不可理喻的皇家(第三更)第一四三章 谈事还是要男人来第一一三〇章 钢铁防线(第二更)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八六一章 矛盾结合体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萝莉第二二四三章 开脱第二五一八章 无果而终第二一五八章 国贼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二四九一章 将巡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一八二九章 迟迟不到的捷报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三十九章 失而复得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三〇章开门不见喜第九四二章 自愿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难移第一七三章 画娘第一一五二章 临战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四五一章 断粮道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第一五〇章 最是缠绵女人心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关心你第九二四章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