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

弘治十六年,十月十六日上午。

自巳时二刻开始,亦思马因与亦不剌部合兵后的鞑靼主力,陆续抵达土木堡城西十里开处的鞑靼大营。

这一天鞑靼人向东开来的兵马源源不断,因土木堡对城外情报获取困难,使得沈溪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鞑靼大军在土木堡外究竟有多少人马,也无从推断鞑靼人具体发起攻城的时间。

沈溪只休息不到两个时辰,便被安排前出侦查的探马叫醒,立即起来部署防务。

土木堡外环绕城池的工事群,必须要在中午之前安排官兵驻防,同时针对鞑靼兵马进攻时可能采取的战术,安排具体应对策略,务必要让三军将士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不同时段应做出怎样的反应。

“……沈大人,鞑子兵马实在太多,这会儿少说又增兵一万,估摸不用到天黑,鞑子就要发起攻城了!”

刘序带人去城外巡查一圈后回来,心急火燎来到指挥所找沈溪汇报城外的情况,但刘序只探查到一个大概的数字,对于鞑靼军营内外的情况一无所知。

沈溪伏案查看眼前的土木堡地图,一脸苦涩地摇了摇头:“若本官所料不差,此时张家口堡和宣府镇城均已失守。”

旁边急得来回踱步的张永顿时停了下来,咋舌道:“沈大人,您可别吓唬人,宣府镇城怎么说都是九边重镇,咱一座小小的土木堡都没失守,宣府镇城怎么可能说失守就失守?”

沈溪反问:“在这之前,榆林卫城不是照样失守了吗?鞑靼人以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内外配合,想必张家口堡率先沦陷,然后鞑靼兵马一拥而入,以宣府镇城的防御情况,估计最多坚持六七天。”

“另外我提醒一下张公公,在此之前,外面的鞑靼人可有攻城之意?说白了,城外的鞑靼兵马先前只是防备我们往援宣府或者撤回居庸关,并非是鞑靼人的主力,而只是局部兵马。”

“只有在张家口堡和宣府镇城均宣告失守的情况下,咱们的土木堡才可能成为他们进攻的重点,如今其援军开到,足以证明土木堡以西的所有城塞均告失守,距离我们最近的保安卫城或许新沦陷不久!”

这下张永无话可说。

至于别的人就算着急,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跟沈溪唱反调。如今身陷绝境,按照沈溪的计划作战,或许有一线生机,惹沈溪不快的结果,就是跟自己小命过意不去。

……

……

午未之交。

沈溪站在土木堡城西的门楼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城外鞑靼援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两万,也就是说参与围城的鞑靼军数量应该已经有三万到四万。沈溪推算鞑靼人之所以没有即刻发起攻城,是因为等待攻城器具到来。

身着一声玉色襕衫的云柳带着同样装束的熙儿上了城头,二女来到沈溪身后,恭敬行礼:“大人,不妨让我二人出城探查敌营的情况!”

胡嵩跃正好从北面城头过来,闻声连忙过来劝解:“两位公公,土木堡内尚未到需要您二位出马的地步,这会儿你们还是先去休息为好。”

对于两个太监主动请缨去探查敌情,令胡嵩跃这样的武将很不爽。在胡嵩跃看来,就算城中将士再不堪,也不该让没卵子的太监去,这是对全体将士的一种巨大侮辱。

沈溪好似没听到几人交谈,仍旧目不转睛看着城外,眉头微微蹙起,嘴里自言自语道:“照这情况发展下去,料想不会过黄昏……”

胡嵩跃听得糊里糊涂,连忙问道:“沈大人,您说什么?”

沈溪仍旧没应话,过了许久,他才放下望远镜,喃喃道:“鞑靼兵马来势汹汹,肯定会先试探性攻击一下,查明我们的虚实!从方方面面的情况分析,城西是敌人主要攻击方向,我们必须得提高警惕,随时增兵!”

胡嵩跃大惑不解:“沈大人,城西可是我们防守的重点,鞑子就算要攻城,是否会避重就轻,选择城北或者城南?”

“咦!?你怎么在这儿?”沈溪这才发现说话的人是胡嵩跃,厉声喝道,“眼看鞑子就要攻城,城池外围的防御工事可准备完备?还有最后一道战壕,如今尚未完工,你不去监督,来我这里干什么?”

胡嵩跃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支支吾吾道:“老刘已经带人出城去了,沈大人不是让他负责的吗?如果改派末将去……”

沈溪摆摆手,苦笑着道:“行了行了,是我记错了,既然刘将军已去,那你先去做别的吧,记得城西一定要加派人手,这个方向最好再调拨二十门佛朗机炮过来……”

“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鞑靼人想的速战速决,如果从其他方向进攻,整备兵马需要一段时间,稍微耽搁今天就不用想攻城了。以鞑靼人的锐气,不碰个头破血流,他们不会接受教训!”

胡嵩跃听得有些糊涂,但既是沈溪安排,又知道鞑靼人很可能会在几个时辰内发起攻城,急忙去点齐人马出城。

沈溪心情异常沉重,再次拿起望远镜观察敌情,熙儿道:“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城西?就算鞑靼人整队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吧,难道就不能是城南或者城北?”

“熙儿!”云柳喝斥。

沈溪一抬手,连头都没回,便开口耐心解释:“鞑靼人的攻城器械是从西边运过来的,为了不令城中有防备,鞑靼人必定等攻城器械一到就开战。”

“以鞑靼人的自负,必会会选择正面攻城,以提升士气,至于鞑靼主帅亦思马因,这人生性多疑,一定以为我在城西这边故布疑阵,而将其余三门作为防御的重点!”

“对方人多势众,就算主帅判断失误,对整体战局影响也不大,但如果判断正确,就可以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一举攻陷城池。”

两女都没想到沈溪会跟她们解释这些,齐齐恭声表示受教,此后也未再提出任何非议。

……

……

到了下午申时,鞑靼人的援军依然在不断开来,队伍中不时可以看到高耸的巢车和云梯等物,沈溪预估的鞑靼军数量已经上涨到五万人。

沈溪的心情越发地糟糕。之前他预料的最好结果,是鞑靼人分出部分兵马攻打土木堡,而将主攻方向放在居庸关,如此他才有机会带兵在防御战中获得胜利,从而挟胜回兵居庸关,与隆庆卫驻守兵马里应外合,或者是撤兵到紫荆关驻守。

但眼下的情况令沈溪感觉大事不妙。

鞑靼人似乎是铁了心要先将土木堡这小小的堡垒给拔除,等确定没有后顾之忧后,兵马再东进居庸关。如此一来,土木堡会被数万鞑靼兵马轮番攻击,不到城破人亡,这场战事不会结束。

刘序带兵去城外堑壕体系外围完成最后的土木作业,大约酉时回城。此时尚未天黑,沈溪听到回报心头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回指挥所吃上一天的第一餐饭。

“传令三军,天黑之前,所有管队以上军官齐聚指挥所,进行最后一次升帐议事,届时本官会将此战方略详细解说,如果有人记不住,就让他头悬梁锥刺股来记,还记不下干脆把自己脑袋砍了,一了百了!”

沈溪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战术安排上出现推搪扯皮的状况,不然作战计划再好,但下面的士兵茫然不知所措,那也是白搭,还不如考虑一下如何把士兵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二一七八章 原则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绸缪(第二更)第一四〇章女人缘第九七四章 临危顾命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三五七章 总督府是阎王殿?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见(第五更,送书友)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一二〇四章 活见鬼第一〇五九章 雄关(第一更)第八二六章 请托上门第二五六六章 奇袭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来临第三八〇章 自负的江栎唯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一四五一章 过问与否第一一五四章 活靶子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区别第二〇七八章 带皇帝交友第二四七四章 一层层窗户纸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五十三章 死而复活第一四八一章 讲官难当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脸(第二更)第一九六六章 让他入阁第二二〇四章 困兽犹斗第五七五章 找麻烦(十一更,再谢书友!)第二一九五章 论“功”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九一五章 仓促变招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敌袭第一一一九章 大兴土木(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七八三章 无人替代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谢所有书友)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静悄悄第四三一章 传胪大典(第二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题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条船(第一更)第四二一章 礼乐之治(第四更,贺新盟主)第二〇五九章 倾向决定立场第二四五三章 争夺第二五七五章 爱情观第七三〇章 当官人的生意经(第三更)第二八六章 拜见大儒(第五更)第六十二章 新铺子的选择第五十四章 小军师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一五九章 底气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一一三〇章 钢铁防线(第二更)第三八五章 太学入学(第三更)第一八〇六章 放权第四七五章 李公断,墙头草(第三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七二章 负心人(求订阅和月票)第一九三〇章 临别馈赠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难做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联谊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营外第二〇〇三章 决战朝堂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报第四六二章 今时不同往日(下)第一〇五九章 雄关(第一更)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六〇二章 守节(第一更)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诱惑(第五更)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五三四章 假绑架,真献策(第四更)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五〇四章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第四更)第一四三九章 两张脸第一八五章 斗气小萝莉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无情第二二一章 老骗子第一〇〇一章 风尘之殇第一八五七章 护送潜逃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楼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进行时第九七三章 托孤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三六六章 按图索骥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举第一六五八章 风波起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赃”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献给所有书友)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