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〇章 兵临

等张永愤愤然离开,宽大的指挥所内只剩下沈溪和云柳、熙儿三人,云柳这才收起太监的做派,恭恭敬敬地给沈溪道万福。

沈溪从帅案之后站起,来到二人面前,盯着云柳的如花娇颜,关切问道:“京城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云柳原本想让熙儿赶紧过来给沈溪行礼,但听到沈溪直接发问,她先是有些不太适应,随即用正式的口吻道:“回沈大人,这是干娘给您的信函,请您亲自一观!”

“哦。”

沈溪这才知道原来玉娘给他写了信。

接过来拆开信封,取出信纸,沈溪仔细阅读起来。

信是玉娘亲笔所写,在一些称呼上显得含混其词,称呼沈溪为“君”,自称为“妾”,至于对云柳和熙儿则是“小女”,就好似一个寡妇给熟识的男人写信一样,沈溪看起来觉得挺别扭。

玉娘将京城情况大致进行说明。

沈溪很快便知道,刘大夏在三边进兵一切顺利,节节胜利,顺利收复国土,眼看就要与“鞑靼主力”进行最后决战。

朝廷坚信刘大夏在经历之前的连续惨败后,可以凭借丰富的带兵经验,为大明力挽狂澜,对于沈溪却不太信任……玉娘提到,就连“谢公”也对宣府之事心存疑虑,以至于朝廷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曾有兵马方面的调动。

京师尚在戒严中,玉娘特意提到一点,就是沈家上下已回到京城,就连沈溪的父母沈明钧夫妇也于日前平安抵京。

玉娘毕竟不是朝中高层,所知情况不多,信中交待的已经是她了解的全部,沈溪无法从信中获悉更多的内容。

但沈溪看过信后,显得极为感慨,毕竟这是他出征以来,得到的最为全面的来自京城的消息,他之前牵挂的其实还是谢韵儿等家眷的安危,他担心因为京城的戒严而阻碍家人回京,尤其是谢恒奴怀有身孕的情况下。

这会儿家眷都平安无事,他的心终于安定了些,但却怕之后战局的变化会给他以及沈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出征在外的将领,家眷留在京城,等于是被朝廷扣为人质。

云柳道:“沈大人,您有何安排,民女必当将消息带回京城!”

一句话,让沈溪六神归位。

沈溪抬头看了云柳一眼,摇摇头道:“暂且留在土木堡吧,别想回京师的事了,土木堡被鞑靼人重重包围,进来容易出去难啊!”

云柳用坚定的语气道:“沈大人有何信函需要送回京城,民女拼死也当完成嘱托。”说完,云柳恭敬行礼,做出随时领命的状态,旁边熙儿半晌后才反应过来,跟着低下头,但她没说那么多感性的话。

WWW.ⓣⓣⓚⓐⓝ.c ○ 熙儿本就是性情中人,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会去揣摩别人的心理。

沈溪一摆手,道:“我说不用就不用,现在回居庸关的道路非常危险,我之前派出大量信使,但能平安回京的没几个,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出事。既来之则安之,我已经在指挥所内给你们安排好住所,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等你们休息完本官再询问!”

云柳和熙儿昨天傍晚从怀来卫出发,一路急行军,期间神经一直高度紧绷,此时已疲惫不堪。沈溪体谅她们是女儿身,让她们暂且去休息。

此时沈溪自己也有些熬不住,在得知家人安好之后,沈溪精神好了些,他最想做的便是回房躺下来好好睡一觉。

云柳道:“沈大人为国事操劳,宿夜未眠,民女姐妹愿意侍奉沈大人左右。”

沈溪回到帅案后,双手撑着桌子,半晌没坐下去,闻言只是抬起头,语气平和:“这土木堡可不比京师,能照顾好自己便可,本官尚未到需别人侍候的地步!”

云柳脸上全都是失望之色,她原本以为拼死带援军入土木堡,会得到沈溪怜惜,但此刻看来,沈溪仍旧是“铁石心肠”,对她们姐妹二人的表现无动于衷。她却不知道,沈溪心中的确充满感动和欣慰,只是暂时还没想到用怎样的方式去回报这对姐妹花。

……

……

就在沈溪送云柳到后面的厢房,然后回到卧室躺下休息的时候,距离土木堡只有几十里的保安卫城,在鞑靼兵马的强攻下,于日出前失守。

几乎是一种平推式的教科书式攻城,鞑靼主力有六万之众,在国师亦思马因以及另一位部族首领亦不剌的率领下,分兵两路,从保安卫城城北和城西两个方向发动攻城。

城中守军虽然拼命抵抗,但鞑子军队驱使投降的明军攻城,很快便填平了护城河,然后用木幔、轒轀车、云梯等发起攻城,在反复争夺城墙后,鞑靼人出动了临冲和撞车,终于在凌晨时分攻破城门。

此后就没有悬念了,鞑靼兵马冲进城中,恣意屠戮军户和百姓,战事仅仅持续不到十二个时辰,便基本宣告结束,卫城内外尸横遍地。

国师亦思马因对于拿下保安卫城没有任何意外,但对于达延可汗巴图蒙克做出的让亦不剌跟他一起东征的决定不是很赞同,因为他敏锐地发现,达延部有意在这次对大明的交战中,驱使别的部族打头阵,有意消减竞争对手的力量。

亦思马因原本想让巴图蒙克派出察哈尔主力东进,一举拿下居庸关,但巴图蒙克却按兵不动,亲率达延部主力留守宣府,对外宣传的是负责全军后卫,截断大明大同镇、太原镇的勤王兵马,但其实质却是保存实力。

亦思马因不得已之下,只能亲率本部落的三万大军,向东进发,直驱居庸关。

眼下保安卫城已经拿下,居庸关前面尚有几座城池需要拿下,其中最让亦思马因在意的是令他不得不分出一万多铁骑驻防,在前两次交锋中已经累计折损超过七千之数兵马的土木堡。

土木堡里领兵的明朝将领正是令鞑靼人恨之入骨的沈溪。

在亦思马因原本的计划中,根本就不准备在宣府到居庸关之间的路上过多停顿,哪怕是进行攻城作战,每一战的时间也绝不会超过一天一晚,但亦思马因发现沈溪将这条进兵之路挡死后,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要求亦不剌部跟他合兵一处,沿路攻城拔寨。

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贸易第九四四章 大贼小贼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二四〇章 丧家之犬第五五一章 让她有个着落(第二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尝所愿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一六五五章 应对之策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三一二章 失踪也是一种手段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二一一一章 当官很容易第十三章 团聚(求收藏)第一八六九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七九五章 争取外调(第五更)第一九三章 一门双杰第二四八一章 功过是非第二三二七章 宴无好宴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没有里应第一七五六章 挂牌开张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动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二六一章 打脸第一二七九章 阖家团聚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二二九四章 翻脸不认人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乐第二三六七章 升迁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习?第二四九六章 押宝第四四八章 内病外治(第一更)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尽(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六三四章 作别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亲第一五四一章 蹊跷第二二九六章 谁爱去谁去第一七六三章 内患外求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八一一章 沽酒钱(第四更)第四七〇章 抄来的祝酒诗(第四更)第二〇四二章 赐宴第三八九章 太学放假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第一三七二章 协议第二八四章 沈家谁说了算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战第一〇七〇章 兵败并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舍第一一六章 来自府城的求助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炼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军营第一一五七章 沙盘演兵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赚钱时第一二七二章 朝议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二二八六章 隐秘不发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劳第三七三章 大宅门里的女人第三一五章 无毒不当家(求月票)第四九二章 这位是贱内(第五更)第一八〇五章 无条件信任第七九〇章 龙体有恙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七六八章 迎灵第一七三二章 纵火案第一六八三章 迎来送往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楼第三一五章 无毒不当家(求月票)第一七三三章 比窦娥还冤第二三六〇章 赐婚第五章 选人第八一三章 舍近求远(第二更)第一四五四章 一声叹息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严第一四一〇章 没了脾气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抢女人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银山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一六〇二章 为官不易第一四八八章 乐不思蜀第二六四章 私会败露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五一五章 年少壮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九〇章 县试第八十八章 红袖添香第四一三章 藏头露尾的会元(第三更)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与偏见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九十七章 好吃懒做的新掌柜第九四三章 东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一二二一章 夺权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