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

一顿酒宴下来,沈溪跟黄珂没交流太多有用的信息。

二人在获得情报上不对等,基本算是鸡同鸭讲……黄珂在很多事情上显得太过刻板迂腐,也没有在延绥军权上做出妥协,自然谈不到一块儿。

沈溪回到落榻的驿站,发现前来送礼的人熙熙攘攘,只好走后门进去。到了堂上一看,延绥地方官员和军将送来的礼品把前院都快堆满了。

“大人,前来送礼的人实在太多,卑职试图阻拦,可怎么都拦不住!”

荆越对于那些来送礼的人非常理解……沈溪作为此次平叛主帅,炙手可热,想从沈溪这里得到好处,自然要先把他马屁拍好。

沈溪问道:“礼单可有列出来?”

荆越道:“均已列好,不知大人现在就要吗?”

“我拿来作何?”

沈溪没好气地喝斥:“当然是按照礼单,把各家礼物退回去。本官现在可说是众矢之的,宁夏叛乱已平息,现在收礼算几个意思?若是那些送礼的人不收回,你只管把东西放下就离开!”

“大人,这……是否显得不近人情?”荆越不太能理解,为何在宣府时白玉的礼物就能收下,到了延绥却束手束脚,非得把收下的礼物退回?

沈溪道:“一切听从吩咐便可,难道你想代我做主吗?”

荆越摇头苦笑一下,领命而去。

沈溪没去见王陵之等将领,也没有想过与延绥地方旧部联络,他这一路旅途劳顿,此时浑身酸痛,干脆回房休息,享受李衿的温柔呵护。至于惠娘,如其所愿,沈溪让她留在了宣府,照顾生病的孩子。

这边沈溪刚进屋,李衿已准备好沐浴用的香汤,非常贴心。

沈溪身心为之一轻。

李衿没那么多思想包袱,走到哪里都在尽一个小女人的本分,若沈溪带着云柳和熙儿,二女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奔波,根本没时间留下作陪。

李衿道:“还以为老爷要在巡抚衙门多饮几杯……为何如此早便回来?”

沈溪将外衣脱下,感觉还有些热,随手拿起把蒲扇扇风,道:“酒宴寡淡无味,席上只是我跟延绥巡抚两人,他想从我身上打探更多关于京城的消息,看样子有回朝的意向,文官没有谁愿意长期留在三边这种酷寒之地……”

李衿眨眨眼:“老爷昔日在延绥怎就甘之如饴?”

沈溪摇头叹息:“由于陛下不理朝政,如今的状况是越是远离京城,官途就越黯淡无光,这几乎已经成为文官的共识,我的情况与所有人都不同,不管到哪里,陛下都会挂念……”

“不说了,再说有自吹自擂之嫌。现在既然叛乱已平息,我也就不着急赶往宁夏镇,先休整一日,后天一清早出发。你这两天也多休息,留在屋子里不要出去,端茶递水的活不该由你来做。”

“这些事,妾身不做,谁做呢?”李衿娇怯地问道。

“你是少奶奶,享福便可!”

沈溪走过去,一把将李衿揽入怀里,道:“之前宣府巡抚和宣府总兵官送的女人我已打发她们回原籍,为了照顾好你,我从手里的情报部门专门抽调女兵,暂时随侍身旁,如此用起来也放心。”

“你要知道,若被人知道我行军打仗还带着内眷,始终会有所非议,陛下也会对我产生猜忌……不想让我身败名裂的话,乖乖听话!”

沈溪说的话听起来很严肃,似乎事关体大,但语气却很温柔。

李衿听在耳中,感觉一阵温暖。

一路急行军,沈溪这些日子就算美人在侧也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如今好不容易闲了下来,软玉温香抱满怀,他自然不再客气,很快便鸾颠凤倒,云雨高唐。

……

……

第二日一清早,沈溪从房间里出来,见下面大厅里王陵之、荆越和胡嵩跃已凑在一块儿开小会。

沈溪拍了拍楼梯的栏杆,然后“噔噔噔”下楼来。

“大人,您醒了?”

胡嵩跃站起身,快步走到沈溪跟前,脸上带着一抹急切,以沈溪看来这是功劳被人抢夺后的不甘心。

三人都是一身戎装,似乎沈溪一声令下,就要带兵西进。

大老远从宣府杀到延绥来,眼看就要兵进宁夏得到战功,谁知道叛乱居然被别人给平息了。

难得跟着个优秀的主帅,结果却发现到最后自己没仗打……煮熟的鸭子都能飞,谁心里都不好受。

沈溪道:“怎么,这一路急行军,好不容易休息调整一天,怎么都睡不着?一大清早聚在这儿干嘛?”

王陵之一脸苦兮兮地道:“大人,我们是在商议出兵之事……听说另一路人马已快到宁夏镇驻地,再加上地方平叛兵马行动迅速……去晚了怕是军功悉数被旁人夺去了。”

“是啊,大人,出兵刻不容缓啊。”荆越在旁说道。

三人中,荆越可说是最累的一个,昨夜忙着还礼,一晚上都没休息好,结果这会儿又抢着要率部开拔……在唾手可得的军功面前,疲累似乎算不得什么。

沈溪道:“你们该知道,从延绥去宁夏需要十日左右,等到了地头,什么事都来不及了,还不如先整顿好再去……总归你们随我出征,朝廷论功请赏,少不了你们一份。”

王陵之低下头,嘀咕道:“亲手赚取的军功,跟旁人手指缝里漏出来的,总归是不一样。”

“对,就是不一样,没打仗的话,感觉功劳就像是乞讨来的,而且军功大小也不同。”荆越道,“以大人的威望,这首功本该是您的才对。”

沈溪叹道:“本官所率兵马都还没到,哪里来的首功?这一战是靠地方军队打出来的,你觉得本官有脸跟三边将士争首功?凡事都要讲一个理!”

王陵之有些不满:“大人该早些出发才对,若早几日出兵,这军功是谁的可就说不准了。”

“对,对!”

只要王陵之说话,胡嵩跃和荆越就在旁应和。

也是因为荆越和胡嵩跃都知道王陵之跟沈溪关系非同一般,王陵之这番抱怨是在为他们的利益发声,自然全力拥护。

恰在此时,门口进来一人,老远就在那儿吆喝:“哎哟,这就在商议怎么分润军功了?兵马距离宁夏镇尚有十日路程,就算要领功,也得到地方再说吧?”

来人正是沈溪的监军张永。

得知宁夏镇叛乱已被地方自行解决后,他这边也不甘心,在他想来,只要沈溪带兵到宁夏,以沈溪的官威绝对压得住,届时首功逃脱不了。

荆越和胡嵩跃想的是如何抢功,而张永则是让沈溪以权压人,总之都想用自己的方法获取军功。

……

¸ тTk án¸ C〇

……

张永跟沈溪回到房间,其余人远远缀在后面。

“……沈大人,这兵马已到延绥,就算您不想拿军功,也该动动了吧?要扳倒危害天下的刘瑾,事情尚没个谱,若连军功都无,你让咱家心里怎么想……要不,咱们抓紧时间赶几步?”

沈溪道:“本官已做出决定,在榆林卫休息一日,略作调整,为何要紧忙赶路?张公公回去等一夜便是。”

张永苦笑道:“大人,您也看到了,不单是咱家想早些去宁夏,您手下这些军将,还有底层官兵,就没一个想在榆林卫滞留的……留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早些到宁夏,就算别人吃骨头咱喝汤,到底也能让将士们有个盼头……若是连汤都没了,怕是沈大人这队伍不好带了!”

沈溪走到书桌前,说是书桌,其实不过是房间内吃饭喝茶用的桌子,沈溪把上面的公文拿起来,道:

“以本官所知,陕西地方人马,已经在五天前进入宁夏镇城,现在上路的话,等到地方恐怕骨头和汤都没了!急忙赶路的结果,便是让刘瑾生疑,倒不如缓慢行军,先等另一路人马带来消息!”

在出兵问题上,沈溪固执己见,他既然定下来日再出兵,无论谁劝都没用。

沈溪反复斟酌过,考虑到杨一清进宁夏镇的时间,以及联络他的时间,这些他早就做好计划。

说到底,这次平叛沈溪不求军功有多少,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将刘瑾扳倒。

张永气急败坏:“那沈尚书就继续熬下去吧……说好明日出兵,那就一清早出发,别到时候又借故拖延,咱家可没法跟朝廷交代!”

说完刘瑾甩袖离开,之前他还准备跟沈溪联手对付刘瑾,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立马暴露贪婪的本性。

这边张永刚走,沈溪到门口,把王陵之、胡嵩跃和荆越叫进来,传达一下来日出兵之事,因为沈溪主意已定,而三人又都是沈溪的老部下,就算争功心切,也只能先忍着,回去把队伍整顿好。

就在沈溪准备让三人离开时,外面有侍卫进来传报:“大人,巡抚衙门派人前来,说是今日中午为大人设宴,邀请城中官绅一起迎接大人!”

沈溪摆摆手:“出去转告来使,就说本官身体不适,安心静养一日,明日一早便要出兵……至于见官绅之事,等叛乱彻底平息后再说吧。”

进入延绥后,因为所有联络和交接等事务都一团糟,沈溪不想平白无故招惹麻烦,只能尽量不见客,既然昨晚已去拜会过延绥巡抚,剩下的事情就让其自行解决。

……

……

沈溪所部驻扎榆林卫的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出兵前夜,杨一清派人从宁夏镇传来消息。

杨一清是在七月初五带领人马进入的宁夏镇,确定叛乱平息后,立即安排了一些安民和整顿兵马举措,除贼首安化王朱寘鐇和少数谋反核心成员外,并未将案子扩大化,因杨一清在朝廷的话语权不如沈溪,这次他又是以沈溪副将的身份领兵,所以进宁夏后,简单安顿好便把消息传递给沈溪所知。

驿馆房间内,张永听说杨一清派人前来,心急得不得了,见到沈溪便开始念叨:“看看,迟了,迟了……”

因为杨一清提前进宁夏,首功似乎不用争了,杨一清得首功。以张永看来,沈溪绝对不会跟杨一清争,因为沈溪之前便说过,但凡涉及此战军功,沈溪都会谦让,目的是为了让刘瑾掉以轻心。

陪同信使过来的胡嵩跃愁眉苦脸地问道:“那大人,咱们还进兵宁夏吗?”

本来胡嵩跃等人跟着沈溪出征便有“吃香喝辣”的打算,现在一股气泄掉,精神头也就不那么足了。

沈溪道:“朝廷派我们出兵平息叛乱,走到半路叛乱平息,但始终还是要完成朝廷交托,至于功劳归属的问题,本官自会跟朝廷申报,明日一早,照常出兵。”

闻讯赶来的王陵之,显得很颓丧,道:“现在出兵还有啥意思?到了宁夏真,功劳都是旁人的,去了看别人在那儿庆功,心里不是个滋味儿……要不,咱们先留在延绥,这里到底是熟悉的地方,此行咱们还没见过林将军呢。”

王陵之嘴里的“林将军”,便是沈溪的大舅子林恒,当初沈溪带王陵之回京,想把林恒顺便捎上,结果林恒出于一些考虑选择继续留在延绥镇,后来三边总制之职被朝廷裁撤,林恒少了朱晖和沈溪两个靠山,如今混得不尽如人意。沈溪进城后多方打听,知道林恒现在领兵在外,说是进行长途拉练。

以沈溪分析,林恒极有可能被借调去宁夏镇平息叛乱了。

到底林恒是三边骑兵主将,而且之前几次在跟鞑靼人交战中建功立业,这次宁夏叛乱,榆林卫距离不远,不从这边借调精兵说不过去。

但因借调人马始终没有朝廷军令,所以三边主要官员和对此均三缄其口,装作这会儿林恒在外练兵。

沈溪没好气地道:“看你们一个个萎靡不振的样子,身为将官,随时都要打起精气神来……这一战首功旁落,又非咱们的过错,何况平息叛乱也不是另一路人马之功,接下来咱们只管出兵,盘桓几日可能就要折返回京。”

张永惊讶地问道:“这么早就回京?还是多在这边停留些时日为好……沈大人,京城那可是龙潭虎穴啊!”

说是要携手斗刘瑾,但张永信心不足,想起刘瑾的诸多手段,他便情不自禁打起了退堂鼓,宁可在西北多停留些时日。

毕竟在这里是当大爷,回京城后就要当孙子了。

沈溪打量张永一眼,皱皱眉头,道:“之前商议的事情,难道张公公忘了?既然奉皇命而来,叛乱平息,连贼首也已束手就擒,下一步只能回京复命,至于所率人马,也会一同回去。”

胡嵩跃等人听说能返回京城,心里好受了些。

对他们而言,其实巴不得沈溪能官复原职,再当兵部尚书,这样他们的前途才会无限光明。

……

……

虽然杨一清进兵宁夏的消息传来,但并没有影响沈溪的计划。

说好来日一清早出兵,所有兵马都已做好准备,这天深夜,一名从宁夏镇城风尘仆仆赶来的客人进入驿站,就算沈溪正在睡梦中,听到消息也出来迎接。

来人正是他的大舅子林恒。

林恒此番前来,指使他的不是杨一清,而是固原总兵官曹雄。

“……沈尚书,末将来迟了!”或许是大半夜扰人清梦,林恒见到沈溪后显得有些歉意。

沈溪道:“林将军此话何解?本来你传递消息就没有时间限制,怎能说来迟?现如今宁夏镇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林恒苦着脸道:“末将是应曹总兵之请,带骑兵两千增援。末将领兵一路过了黄河,率先进入宁夏镇,与杨将军和仇将军二人一起,将贼首擒获,之后曹总兵的人马也进入宁夏,如今叛军各路人马基本都归降朝廷……”

“这是好事,为何你看起来愁眉不展?”沈溪问道。

林恒叹道:“说来也是杨军门的人马行进速度太快,曹总兵进城不到三日便赶到宁夏,杨军门进城前,曹总兵便知此番军功要为杨军门所得,曹总兵心有不甘,所以便派遣末将回延绥,给沈尚书您带来信函!”

说完,林恒将曹雄亲自所写信函交到沈溪手上。

沈溪看过信函,曹雄是武将,没多少学问,但他手底下谋士不少,信函不是曹雄亲笔所写,却代表了曹雄的态度。

曹雄认为此战中他功劳最大,所以想让沈溪据实向朝廷申报,争夺首功。

“这种事,让我如何跟朝廷说?毕竟我这边还没到宁夏。”沈溪看过信函后,摇头叹息。

林恒显得很为难:“沈尚书到底乃是陛下派来平叛的正差,而杨军门是副使,若大人跟朝廷申领的话,想必陛下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沈溪道:“曹总兵率先带兵进宁夏,这件事我会在奏疏中详细列明,但有些事不是我奏禀了,就一定能奏效,林将军该知道,现在朝中是谁当权,杨巡抚这路人马可是有刘瑾的支持……”

林恒听到这话,立即把夺他和曹雄军功的杨一清当成了敌人看待。

沈溪问道:“那如今杨巡抚在宁夏镇城内,做出何举措?”

林恒摇头道:“末将出宁夏时,杨军门尚未带兵入城,这两日末将也是紧赶慢赶才回,以曹总兵和地方官员、将领的意思,都希望大人您能早些进宁夏主持大局,这西北只有您才能服众,其他人……难得人心!”

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四六〇章 赶鸭子上架第二五一四章 一层转一层第二五四五章 游说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一九二章 承诺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三三七章 总有人情世故第一七七六章 分忧第二三五〇章 法办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五八一章 据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九二章 战争之王的落寞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一〇二四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二二章 顺利解决第八七八章 万事俱备只欠战船第一〇三六章 回绝(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机第四五二章 喜从悲来(第一更)第二〇六一章 离间计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四三六章 阳明找我谈心学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种子第一〇七八章 激将第一三二六章 云柳(第四更,求月票!)第六九四章 老爷和夫人(第三更)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边站(上)第二三八八章 连环罪证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二二二七章 新时代的开始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七八四章 阉党之祸第二四三三章 娶个祖宗当皇后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八四五章 大明盐政第七一七章 周氏当家(第六更)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辈出第六六〇章 我见过你第一二八三章 脱罪第八一八章 放火杀人(第三更)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红人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夺第九七四章 临危顾命第一六〇二章 为官不易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二〇五九章 倾向决定立场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四八〇章 黑白两不误(第三更)第九三四章 请罪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礼数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三八〇章 自负的江栎唯第一二二一章 夺权第二二一二章 首战告捷第一〇八一章 铭记历史的土木堡第九十章 未雨绸缪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报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见佳人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四〇六章 白捡第一八四四章 戏本不对第三六八章 不胜酒力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监国(上)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第一〇一六章 无处安置(第二更)第一九一〇章 写份奏疏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八六二章 私盐也是盐(第二更)第八二九章 不平静的珠江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二三四章 谶言(第四更)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为云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谢书友)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九四三章 长见识的谢迁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乱麻(第三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读书第一四二章 来自京城的谢家千金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联谊第四五三章 前后之别(第二更)第一一〇八章 泼妇对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三二二章 惊天秘密(第六更)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